第123章 把锅卖到日本去!(第一更!)-《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电饭锅的价格虽然不怎么贵,但这东西销量大呀,空调那是大件,只有少部分人用得起。

  但电饭锅不是。

  电饭锅算是生活刚需品。

  现在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都是上午把米扔到锅里,让电饭锅自己煮,然后中午回来炒两个菜,顺手吃了就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年全华夏的户口户数有4.23亿,哪怕只是其中一半有购买需求,那也是足足几百亿的市场。

  如果陶展鹏真能够帮自己找到稳定的出售渠道,那自己就能两条腿走路。

  国内的民用市场负责打开名气,然后带动国外民用市场。

  再加上国外的军火市场,两个渠道来钱,钱来得越多,自己能够开发的项目就越多。

  项目越多,就能赚到越多的钱。

  当项目和钱都积累到一定程度,那就是滚雪球,疯狂滚雪球。

  带着好奇,林易目送陶展鹏走向他的奔驰车,又看着对方拿了一份文件回来。

  再次碰到一起,俩人没有说话,只是并着肩,一起走向办公楼。

  在会议室里坐定,接过林易泡的茶水,陶展鹏顺手将手中文件递了过去:

  “这里面就是我所提到的渠道。”

  “上次拿到你的东西,我因为要去北边开拓市场,就托我的朋友,送到了日本,送到了几个和我们有合作关系的贸易商手里。”

  “我从北边回来之后呢,就收到了他们从日本发来的函件。”

  “也就是你手里这一份。”

  在他说话时,林易已经拿起了文件。

  中日双语对照的文件,他拿在手中,看一眼日语,又看眼中文,一点点对照两种文字,检查是否存在故意翻译错误。

  看到后面,有一句很突然的话,让林易下意识皱紧眉头。

  他看了看日语,又看了看中文,然后又看上了日语。

  如此反复几遍,他终于确认,这两句话,日语和中文翻译是对应的,不是自己看错了,是文件里本来就有这句话。

  【降低质量标准,控制产品使用寿命,至少要降低50%左右。】

  确认不是翻译错误,也不是自己理解错误,林易先挠挠头,露出一个不解的表情,然后脸上带着几分讨教,将文件送到陶展鹏面前:

  “陶总,你说这句话是不是他们打错了?”

  看到林易手指的位置,陶展鹏摇一下头:

  “不是打错了。”

  “我当时看到文件的时候,也以为是他们印刷错误,或者是粘贴错误,我还特地打电话问过。”

  吐出这句话,陶展鹏的表情变得格外严肃,他身体坐直,双手环抱在胸前,表情严肃地说道:

  “是他们的明确要求,我这里还有通话录音。”

  “至于他们这么搞的原因,我也能猜个七七八八。”

  “无非就是稳定控制,让产品在脱离质保期之后就立刻损坏,然后强行提升损耗量,让顾客继续买单。”

  林易的脸上,在这时候恰到好处地露出一缕怀疑,随后追问道:

  “不可能吧?日本明明有那么多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没什么用。”陶展鹏那张脸上露出一丝讥讽,站起身,背着手走到窗户边,看着窗外的路灯说道:

  “工匠精神,也不过是为了控制价格的说法罢了。”

  “现在都是工业化时代,除了一些不可量产,或者是使用机械生产非常麻烦的设备,剩下的都可以上机械,用工业化的方式来生产。”

  “工匠精神在这个时代不值一提,但日本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过就是为了给自己贴金。”

  “总而言之,要钱。”

  “对了!”陶展鹏转过身,满脸玩味地看着林易问道:

  “你知道发这份函件的人是谁吗?”

  “谁?”这时候,林易才注意到这份函件最后落款的位置没有名字,没有个人名字,也没有公司名字。

  只有两个字母,一个绿色的J,一个白色的A。

  这标志……

  怪眼熟的。

  好像在哪里见过,但总是感觉想不起来。

  就在他苦思冥想时,陶展鹏帮他解答了疑惑:

  “是日本农协,确切来说是日本农协下属的一个电子产品贸易公司。”

  “所以你放心大胆的去弄,不要怕,就算有问题。”

  他走到林易面前,用手拍了拍林易肩膀,又指着文件说道:

  “文件就交给你了,你今天好好看一下,如果你觉得可以合作,那就明天早上给我打电话。”

  “我联系一下他们的人,开一个电话会议。”

  “我看他们给我发的函件,感觉他们态度挺急的,如果把握好机会,你这个厂子就可以一飞冲天了。”

  “我还有事,先走了。”

  留下这几句话,陶展鹏拎起公文包就往外走,林易连忙放下文件,一直把人送到工厂外面,看着对方的车走进黑夜中,这才转身往回走。

  奔驰车里,陶展鹏看着后视镜里消失的人影笑了笑,摸出手机,从汽车中控台储物箱里掏出一个手机,找到上面的号码,顺手拨了出去。

  等了好一会儿,电话才从另一边被接通,这个电话打得似乎并不是时候,对面很生气:

  “陶君,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合适的解释,解释你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内给我打电话。”

  “我给你汇报工作需要分时间吗?”陶展鹏的话里也带着怒气,等对面沉默片刻,他才继续补充道:

  “我这段时间去了一趟西北,我找了各种关系,各种旁敲侧击。”

  “花了大价钱,没有找到你所说的那批炸药的消息。”

  “大概是你们猜错了。”

  “还有,下次别把这种傻逼任务派给我。”

  也许这些答案并不是电话另一头的人想要的,对方在听完话后,许久都没有作声。

  等了一会儿,没有等到回应,陶展鹏直接挂掉电话。

  将这个手机一扔,他又从中控台储物柜里拿出另一台手机,在里面翻找到一个日本格式的号码,直接拨了一个跨洋电话。

  这一次的电话接得很快。

  刚一接通,对面就传来了欢快的声音:

  “陶先生,你在这么晚的时间点给我打电话,想来应该是有好消息吧?”

  在座位上扭了一下,陶展鹏换了一个更加舒服的姿势,随后轻声说道:

  “我已经回到魔都,并且就在刚刚,我已经把村上先生您发给我的文件,转交给了那家工厂。”

  “你们在文件里的要求并不复杂,也不过分,所以这个工厂应该会答应你们的要求。”

  “不过,华夏有句古话叫做世事无常,也许他们不会答应。”

  “但不管如何,明天早上东京时间10点左右,我会给您答复。”

  “就这样,村上先生,晚安。”

  等对面同样道了一声晚安,陶展鹏将手机扔进储物柜,右脚用力踩下油门,奔驰车在黑夜里化身闪电,消失在了夜色中。

  小米重工,厂长办公室。

  林易还在翻看手中文件。

  只是他看文件的表情,显得有一点点古怪。

  整个文件从头看到尾,可以简单归纳为几句话。

  【降低质量标准,控制产品使用寿命,至少要降低50%左右。】

  【村上株式会社出钱,由小米重工提供一个方案,一个电饭锅方案,然后这个方案所有权归属村上株式会社,在生产过程中,该电饭锅产品贴日本标签,不得出现中文标签。

  小米重工拥有生产权,村上株式会社定时打钱,小米重工按时交货。

  货物交付到华夏港口,钱付到100%。

  若后续因为产品积压,无法出售,村上株式会社会提前解除合约,解除合约后,小米重工才可以将这些产品放到市面上进行销售。

  若没有解除合约前在市场上销售,要求赔偿1000%的所有款项金额。

  备注:尤其是华夏区!】

  【所有的方案,需要在24小时之内完成,同时,在一周之内,将第1批货物,大约10万个电饭锅交付到港口。】

  通篇看完,文件的要求并不难。

  甚至说非常简单。

  因为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代工约定文件。

  赔偿的金额,林易也能理解,毕竟办公室的文件柜里面,就压着不少类似的文件。

  最难的点,是最后那一句话。

  【所有的方案,需要在24小时之内完成,同时,在一周之内,将第1批货物,大约10万个电饭锅交付到港口。】

  24小时之内完成方案,也就意味着要加班加点,很烦。

  然后10万个电饭锅,一周。

  还是要加班加点。

  作为老板,他很想放假。

  读书的时候,天天被逼着学习,毕业了当老板,还被天天逼着上班,那为什么要当这个老板。

  烦躁。

  把文件往旁边一丢,林易打开设计软件,准备连夜加班,先弄一个大概的方案出来。

  说是方案,其实就是外观。

  软件打开,软件的运行逻辑,让软件立马打开了上次的工作文件。

  也就是之前给艾哈迈德他们做的电高压锅。

  看到这份设计稿,林易看了看文件,又看了看电高压锅,然后又看了看文件。

  为了掩人耳目,上次设计时,林易还设计了一款会爆炸的电饭锅。

  但是最终,给出去的是电高压锅,电饭锅的版本并没有给出去。

  想到这里,他立马打开系统面板,找到了系统面板里面的存档,也找到了另一个没有给出去的电饭锅。

  系统面板里有三维预览图。

  平心而论,虽然是一个理科生,虽然是搞数学的,但林易自认自己的审美在线。

  所以这个电饭锅看起来并不丑。

  还挺漂亮的。

  功能也比一般的电饭锅功能要多,功能足够,质量也够,再加上好看的外观,林易相信,那些日本人一定会喜欢这个电饭锅。

  而且日本人比较抗压,应该干不出往电饭锅里放火药这种蠢事。

  完美。

  双手一拍,林易将这份设计文件从系统中导出,将概念图还有一部分设计图纸装入硬盘,收拾好,这才抱着衣服出门洗漱。

  走出门,对面财务办公室的门缝里,隐隐约约有光线透出,同时,还有人的咒骂声透出。

  有瓜?

  林易好奇地将耳朵贴到门上,听了一会儿,才发现纪双双应该是在和她那个叫李什么的闺蜜在聊天。

  两人聊天的话语里,陆陆续续有什么去日本旅游,去日本购物,买电子产品等词语传来。

  在这些词语里面,还夹杂着什么不放假,什么加班,什么今年过年要死人等话语。

  听了一会儿,听不太真切,林易决定单刀直入。

  他敲响了房门。

  房间里交谈的声音戛然而止,不多时,穿着大棉袄睡衣,挂着卷发棒,贴着面膜的纪双双出现在门口:

  “老板。”

  “还不睡觉吗?”

  听见这么一问,纪双双将办公室大门敞开,随后侧过身,用手指了一下办公桌上那一大堆资料:

  “在核算这个月的工资。”

  看一眼桌上的资料,林易倚靠在门边笑着问道:

  “你要去日本旅游?”

  “不是我,是李小雅。”纪双双回到电脑面前继续工作,敲了两个字,又抬起头:

  “确切来说也不是她,是她妈。”

  “她妈听他大姨说,日本那边有很多好东西,他妈准备趁着过年的时候过去旅游,顺道购物,正在让她帮忙办手续。”

  “她在给我吐槽!”

  “至于我,我觉得我能在年30当天把这些东西整理好,那就是我的极限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不知怎么的,林易脑海灵光一现,很突兀地想起了刚才看的文件里面的内容,尤其是那一句备注。

  刚才还在疑惑那帮逼人为什么这么急,现在来看,那些人的目标,就是春节过后,前往日本去消费的这一大批人。

  上一辈子的这个时间段,正是日韩商品在华夏爆火的时间。

  每逢节假日,都有大量的人前往日本和韩国旅游,同时购买日本和韩国的电子产品。

  林易看过一个段子,就是一个浙省的大妈,千里迢迢跑到日本买了一个智能马桶盖。

  买到之后不太会安装,就找了一下标签上的生产厂家。

  然后那个生产厂家就在她隔壁,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

  如果村上株式会社的销售目标是这帮去旅游的人,那自己这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