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贤君能臣-《朝廷鹰犬?没挨过六扇门的刀》

  两仪殿中,皇帝放下了笔,拂了拂袖子。

  “你来,是因为西域那事?”

  皇帝看着李君肃,十分满意的说着。

  “是,陛下,从六扇门的资料之中...”

  李君肃开门见山,不过没等他说完,就见皇帝举起了手,示意先停下。

  “先让他们自己玩会,要是真能跟密宗联手,刚好一起收拾了,免得还要分两次。”

  皇帝一开口,语气少见的随意。

  “你啊,就先想好接任门主之后,你的安王坊,要如何布置。”

  皇帝接着拍了拍手,宫女们便端着灵泉水与茶叶走了进来。

  “喝茶,灵泉水冲泡出来的茶,很香。”

  皇帝一边看着宫女斟茶,一边笑道。

  “安王...坊?”

  李君肃看着面前漂浮的茶叶,愣了一下。

  “对,我打算再把长安扩一扩,你的安王府...在原有的基础上,最少也得再加一个坊的大小。”

  “如果能有两个坊最好。”

  “王府成,就可以正式封王了。”

  “同时,岭南就是你的封地,你的食邑从一开始的三千户,增加到...三万户。”

  皇帝说到这里的时候,眼神有些追忆。

  当年他被封为天策上将,食邑同样是三万户。

  “这些年,也辛苦你了,劳苦功高,现在皇朝富裕了,朕也可以好好的封赏你们这些国之柱石了。”

  皇帝拿起茶盏,淡笑说着。

  他没开玩笑,当年皇朝是真穷,给武安侯食邑只有三千户,在他心里已经算很少的了。

  不过皇帝心里觉得少,事实来说,已经很丰厚了。

  毕竟在皇帝心里,以后亲王最多也就一千户。

  历史上也是如此,哪怕李智上位了,给亲王的食邑也才增加至一千五户。

  李君肃只是武安侯,食邑就有三千,要知道,武王李夙食邑也才一万。

  现在安王的食邑三万,上一个这么丰厚的,还是天策上将本人。

  “权势你看不上,钱财你也不缺,你府上还有一个铸钱炉,那就让你府中那些友人住舒服点。”

  皇帝收起思绪,笑着调侃了李君肃一句。

  也不知道君肃到底什么运势,每次出征,都能捡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回府。

  平吐钵,带回了圣山娘娘。

  灭大识,带回了黑火白焰。

  皇帝知道这事后,都有些哭笑不得。

  “谢过陛下了。”

  李君肃毫不意外,拱手作了一揖。

  皇帝性格就这样,跟他感情深点,谋反他都不会牵连你家人。

  正常点跟他善终那是简简单单。

  要是你能力强点,荣华富贵也不难。

  要是能力强还早逝,那行了,皇帝一看公文勾起伤心事,直接大哭罢朝,人死后还能再上史书一次。

  历史上,皇帝吃着西瓜,突然想起房玄林也喜欢西瓜,就开始抹眼泪,这事就记下来了。

  “陛下!有急报!”

  殿外,侍从拿着密信,匆匆忙忙的跑进殿内。

  “又有急报?”

  皇帝接过宫女递上的密信,有些好奇的拆开。

  皇帝展开信纸,看着信上的内容,笑了。

  “都是外族,有些人就像阿史那设尔跟契苾何利一样,让我心情大好。”

  “有些人,就像曾经的汗国一样,欠皇朝的教育。”

  皇帝一边看着信件,一边摇头失笑。

  萨尔宛这一次也是撞上好时机了,西域跟五王遗迹肯定是无缘了,这机遇,刚好给萨尔宛。

  有时候,不争不抢,也能飞黄腾达。

  “不知信上所说何事?”

  李君肃闻言,也是来了兴致,放下茶盏发问。

  “萨尔宛那小子,挖到了五王盟的遗迹。”

  皇帝放下信件,轻笑说着。

  “诶,说起来,君肃,你带兵灭安南之时,是不是双十出头?”

  皇帝想到了什么,看着李君肃,抚着胡须发问。

  “是。”李君肃微微点头。

  “哈哈哈,当年我也是,一战擒双王。”

  皇帝靠着椅背,大笑了起来。

  “陛下,五王盟,是七雄时期的,还是武帝时期的?”

  李君肃手指轻点桌案,有些讶异。

  七雄那会,也有五王盟,不过当时的凶奴可汗们之所以结为联盟,是为了能够活下去。

  那会的七雄,一个个变法都是朝着更好的打仗去的,凶奴撞上七雄,七雄是想怎么搓圆捏扁都行。

  五王盟真正强盛,还是武帝时期那会。

  “自是武帝时期,也就是被冠军侯换了一个的那个五王盟。”

  皇帝十分贴心的补充了一句。

  “可惜,冠军侯当年以秘术强行突破武尊,千里奔袭,导致英年早逝。”

  皇帝说起冠军侯,有些惋惜的摇了摇头。

  “原来如此。”李君肃闻言,算是知道这世界的冠军侯为何早逝了。

  他一点也不意外,能说出凶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的狠人。

  借着秘术千里奔袭斩首,再正常不过了。

  “话说...你对武帝如何看?”

  皇帝又想到了什么,看着面前的李君肃,来了兴致。

  皇帝的虚荣心很强,时常会自比尧舜,要是底下大臣附和两句,他能一整天笑得合不拢嘴。

  当然,更多情况是大臣们指着他的鼻子,大骂其有桀纣之风。

  “刻薄寡恩。”

  李君肃轻啜一口茶水,语气平淡。

  “咳,那你,觉得朕...如何?”

  皇帝装作不经意的轻咳了一声,坐直了身体。

  “陛下圣明,天下承平,自是有尧舜之风,人皇之姿。”

  李君肃瞥了眼皇帝,明白他这是给自己邀功,也不客气,直接夸了一句。

  他这话说的真心实意,跟人要是想放心,只有一龙二凤,撞上其余君主,心里都要做好跟皇朝决裂的准备。

  “哈哈,你这说得就有点太夸张了。”

  皇帝闻言大喜,不过还是十分矜持的说着。

  “必须再多打点外邦,多搜刮点珍宝才行。”

  皇帝内心则是这么想着。

  有一位不怼他,同时能力强,还不偷懒的能臣,皇帝都觉得这是做梦。

  皇帝这个想法,也为了后世的君臣互怼,又多了两个榜样。

  臣子们暗戳戳骂君主不似人君,让君主多学着威凤点的时候。

  君主也会阴阳怪气臣子,嘲讽臣子但凡有安王三分风采,何至于此。

  同时,两句话也随着房玄林编纂的安王传传下。

  明君贤?再贤,莫过威凤。

  权臣贵?再贵,莫过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