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吃醋-《貌美阿姨的男护理,爽翻了》

  两人坐在庭院的石桌旁,石桌上还放着下午没喝完的碧螺春,茶叶已经沉底,茶汤泛着淡淡的黄绿色。

  苏木从屋里拿出一壶桂花酒,是姨婆亲手酿的,琥珀色的酒液在透明的玻璃杯中晃动,散发着浓郁的桂花香气,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米酒甜香。

  徐佳莹靠在他怀里,头轻轻抵着他的胸膛,听着他平稳的心跳声,感受着他身上熟悉的气息。

  那是阳光、木头和淡淡的墨水混合的味道,心中满是安稳。

  她伸出手,指尖轻轻划过他的衬衫纽扣,感受着布料的质感。

  “苏先生,”徐佳莹抬起头,嘴角带着狡黠的笑容,手指轻轻划过他的下巴,带着几分调侃,“最近醋吃得多不多?从顾总到陆先生,好像总有不同的人出现,考验咱们的感情呢。”

  “先是顾总带着私人情愫的接近,现在又是陆先生含蓄的欣赏,咱们家苏先生的危机感是不是很强?”

  苏木低头看着她,月光照亮了她眼中的笑意,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

  他伸手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指尖传来细腻的触感,坦然,没有丝毫掩饰:“不多,但有一点。看到别人对你流露出欣赏,甚至带着别样的心思,心里难免会有小小的在意,毕竟,你是我的太太,是我放在心尖上的人,是我想守护一辈子的人。”

  他收紧手臂,将她抱得更紧,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温柔。

  “不过,我相信你,就像你相信我一样。这么多年一路走来,从书店到苏州的工作室,从青涩的恋人到相濡以沫的伴侣,我们经历了太多,彼此的心意早已无需言说。”

  “外人的出现,只会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更加坚定地走下去,因为我们都知道,对方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

  徐佳莹心中一暖,眼眶微微发热,伸手环住他的腰,将脸埋在他的怀里,感受着他胸膛的温度。

  “我也是。每次有人出现,我都会更清楚地知道,我的心早已属于你,属于这个家,属于我们共同坚守的事业。”

  “没有什么,能比和你一起,看着‘苏州记忆’慢慢成长,看着传统工艺被更多人喜欢,看着身边的人都安好,更让我安心和幸福。你永远是我最坚实的依靠,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桂花酒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混合着两人身上的气息,温柔而缱绻。

  他们就这样静静地依偎着,没有更多的言语,却彼此心意相通,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彼此的温度和心跳。

  偶尔有微风拂过,吹动庭院里的桂花树枝,落下几朵细小的花苞,轻轻落在他们的肩头,像时光洒下的温柔印记。

  日子在忙碌而充实中悄然流逝,“苏州记忆”的生意依旧红火,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古艺新生”系列的晕色绣围巾和缂丝竹编收纳篮成为爆款,订单源源不断,王丽忙着对接生产和发货。

  邢梦洁则负责宠物文创区的运营,每天都带着呆胶布在庭院里迎接游客,日子过得充实而有序。

  “平江路历史街区活化”项目也在顺利推进,陆景年偶尔会来工作室对接工作,每次都提前通过微信预约,并且明确表示“谈工作事宜”。

  他每次到来,都会先和苏木、徐佳莹一同查看方案进展,然后专注地讨论工作细节,从不提及任何私人话题,双方的合作愉快而高效。

  一次对接结束后,陆景年看到展厅里新上架的苏绣榫卯台灯,忍不住称赞:“这个设计太巧妙了,榫卯结构的灯架稳固又美观,苏绣灯罩柔和了光线,既实用又有文化底蕴,难怪这么受欢迎。”

  “谢谢认可,这是我们和张师傅一起研发的,灯架的榫卯结构参考了苏州老宅的窗格,灯罩的苏绣纹样则是简化的玉兰纹。”

  徐佳莹笑着回应,语气自然而从容,没有丝毫多余的情绪。

  陆景年点点头,没有再多言,简单道别后便转身离开,全程保持着专业而得体的距离。

  徐佳莹和苏木依旧每天忙碌着,对接手艺人、优化文创产品、指导学员体验,偶尔抽出时间回乌镇看看崔姝,尝尝她做的腊味合蒸和桂花糕。

  崔姝把乌镇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书店的生意也稳步发展,还新添了一个“传统工艺文创角”,摆放着“苏州记忆”的产品,深受游客喜欢。

  转眼到了国庆假期,苏州的游客比平时更多了,平江路、山塘街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苏州记忆”工作室里更是人声鼎沸。

  王丽和邢梦洁忙着接待游客,解答他们的疑问,引导他们体验传统工艺。

  徐佳莹和苏木则在展厅里来回走动,随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指导工作人员更好地服务游客,一整天下来,累得几乎抬不起胳膊。

  傍晚时分,游客渐渐散去,众人坐在庭院里休息,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崔姝从乌镇赶来,带来了刚做的桂花糕和酱鸭,桂花糕还冒着热气,粉白的糕体上印着“福”字,散发着浓郁的桂花香气。

  酱鸭色泽红亮,表皮油光诱人,刚一打开包装,香气就弥漫了整个庭院。

  “还是崔姝做的桂花糕好吃,比外面买的香多了,里面的桂花馅又足又甜。”邢梦洁一边吃,一边感慨,嘴里塞得鼓鼓的,“要是锦儿和亦舟也在就好了,人多更热闹,还能帮我们分担点工作。”

  提到苏锦和沈亦舟,徐佳莹的眼神柔和了几分,指尖轻轻摩挲着手中的茶杯:“他们在北京忙学业,说假期要留在学校完善传统工艺数字化传播的小程序,应该没时间过来。”

  虽然嘴上这么说,心里却难免有些想念,毕竟,自从苏锦去北京深造,他们已经有四个多月没见面了,只能通过视频通话了解彼此的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