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孝笑着对皇帝拱手一礼说道,“陛下,臣今日出去的匆忙,都没来得及和家中说一句。
臣确实有点担心。”
皇帝嘴角上翘的幅度就更大了。
甚至还期待着李景孝和秦可卿,还有今后的贾家姑娘,一年生一个。
子嗣多了,李景孝顾忌也就多了。
看向夏守忠,“夏拌拌,你去一趟伯府,赏李秦氏五尾凤钗一对。
顺便告诉李秦氏,朕今夜有要事和李卿商量,若是太晚了,便留景祐在宫里歇一晚。”
夏守忠忙应下,临走时偷偷看了眼,正向皇帝道谢的李景孝。
暗道陛下对这小子,还真是恩宠至极。
凤钗也分级别。
九尾凤钗不用说,只有皇后才能用。
接着就是七尾、五尾,都是皇家才能用。
即便是三尾,也是郡主级别的才能佩戴。
虽然这种赏赐没实际好处,却也代表着地位。
对后宅妇人来说,是极大的荣耀。
今后和其他诰命夫人相聚,人家一看你头上的凤钗,立马会觉得矮你一头。
不过对于国公、侯爵府的夫人、太太们来说,五尾凤钗其实也不算多难得。
宫里的老太妃,皇后、贵妃的赏赐,不少就是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王熙凤在贾家有喜事时,就能佩戴五尾,甚至七尾凤钗。
所以李景孝心里其实没什么波澜,甚至觉得隆德帝和外界传闻的一样。
心气不大,有时候还显得小气。
——
夏守忠正要出门,皇帝忽然又叫住了他。
“对了,荣国府家的姑娘,虽然还没和李爱卿成婚,但亲事已定,那就是兴安伯府的媳妇。
一并赏赐荣国府大姑娘,五尾凤钗一对。
同时告诉贾老封君,李爱卿操劳国事、甚是辛苦。
今后贾家子弟,该多多帮景祐,免得累坏了她家的孙女婿。”
李景孝一听就知道,这是拉拢贾家。
或者说,在试探贾家的态度。
不求立马从太上皇那边,转到皇帝这边。
而是借着自己这个贾家的准孙女婿,来看看贾家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变通,一心要做太上皇的死忠。
夏守忠再次点头应‘是’,又偷偷瞥了眼李景孝。
李景孝稍微一想,知道贾珠等着乡试,宝玉还是小孩子。
贾家京城其他六房的男丁,在皇帝眼里地位不够,代表不了宁荣两府。
能选择的只有贾琏、贾蓉,或许还有贾蔷能算半个。
选择贾琏的话,和自己同辈,而且贾琏其实非常精明。
算计也多,还不如选矮一辈的贾蓉。
而且这小子平时被他爹打压的太厉害,在荣国府那边也没什么地位。
这种人最好拉拢。
李景孝忙对夏守忠说道,“夏公公,既然陛下体量微臣,那就请公公去贾家时,告诉老太太,小婿看宁国府的容哥儿不错。
有意招他为左镇抚司库曹官,若是愿意,明儿就去衙门报道。
若是不愿?”
说完,李景孝看了眼皇帝,见他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知道皇帝现在是被太上皇逼急了。
太上皇本来就一直掌握着大量的军权,现在又可能修炼出内力,正是皇帝惶恐不安的时候。
这种状态下的皇帝,鬼知道他会做什么。
但其实仔细想想,大概也能猜出,今后必然是想尽办法拉拢其他人。
然后记恨着那些拒绝自己的人。
等太上皇百年之后,这些人即便向皇帝效忠,也很难被接受。
想到这,李景孝再无犹豫,笑着说道,“不愿意,那我这个未来姑丈,亲自上门,压他去左镇抚司听差。
相信敬大伯知道的话,不仅不会生气,反而会谢我。”
皇帝顿时大喜,夏守忠脸上的笑容,也一下子灿烂起来。
夏守忠还对着李景孝笑着说道,“伯爷这是为贾蓉那小子好,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李景孝却摇摇头,装作无奈的样子说道,“蓉哥儿从小锦衣玉食,也就迎来送往、交际应酬还有些用处。
真让他缉盗、绞匪,捉拿不法,下官自己都不放心。
还是和我那岳丈身边听差的琏二哥一样,在我身边处理些琐事、跑跑腿。”
皇帝一听这话,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
整个贾家,也就贾珠还有点志气和前途。
但贾珠也走科举之路,皇帝心里一想到这,就不喜。
对贾家的重视程度,一下子少了三分。
而且李景孝是贾政的女婿,贾珠的妹夫,荣国府那边,李景孝的影响力不会小。
现在带着贾蓉在身边听差,宁国府贾珍必然会心生感激。
这么一想,皇帝反倒觉得李景孝选贾蓉,比选择贾琏更合适。
对着夏守忠摆摆手,“行了,早点去,免得人家都已经睡了,还要从被窝里起来接旨。”
夏守忠忙点头,装作心急的样子,三步并作两步的出了御书房。
心里却在想着,陛下说是赏赐五尾凤钗,却没说凤钗的样式。
还是从内库房里,找两件规格极好的送过去。
也算是没白拿李景孝那么多银子。
而皇帝继续和李景孝交谈时,态度明显亲近了很多。
甚至还笑呵呵的提起了,李景孝那早死的亲爹李怀义。
李景孝顿时装作好奇和激动的样子问道,“陛下,臣父亲可习武?
还是喜欢读书?
是善于交友,还是和臣一样,不喜应酬?
还有、、、”
“停停停”,皇帝被李景孝这番有些急的话,说的心里既高兴,又无语。
李景孝越是表现的孝顺,当然就越是好事。
但真说起来,隆德帝当年和李怀义接触的很少。
一来他当时就是个不被重视的皇子,太子当初又受宠,权势极大。
哪敢四处结交勋贵。
二来,真说起来,兴安伯府早已经没落,家中连个有实权的人都没有。
即便隆德帝当年敢结交勋贵,也不会打兴安伯府的主意。
隆德帝眼看李景孝这么关心亲爹过去的事,只能笑着说起一些,年轻时听到过,和李怀义有关的事情。
李景孝听了没一会,双眼中已经有泪光在闪烁。
看的隆德帝感慨不已,不由生出怜悯之心。
到底还是个半大的孩子。
而且听说前两天,连修练真气的不传之秘,都已经让媳妇传授、教导给三个妹妹。
刚才又向太上皇解惑,在自己这个皇帝面前,也是丝毫不作伪。
可见这人恩怨分明,谁对他好,他也会对谁好。
暗道‘景祐确实是个好孩子,对他还是要宽容些。’
君臣俩一时间,聊的很是和谐。
李景孝要是知道了,心里只会暗乐。
——
宫外。
秦可卿此时已经带着小弟和三个小姑子,接了圣旨,得知自家官人此时正在皇宫里,这才放心下来。
送走了还要去贾家宣旨的夏守忠,景熙三姐妹,急匆匆的想着看看嫂子,佩戴上凤钗时的样子。
秦可卿无奈,只能让宝珠和瑞珠,给自己换下头上的金步摇。
金步摇其实就是金簪、金钗的统称。
因为簪首、金钗上垂有流苏或坠子,行动时亦步亦摇故称为步摇。
和凤钗的区别,仅仅只是凤形头饰,不是谁都有资格佩戴的。
一对五尾凤钗戴上,顿时让人觉得秦可卿美了三分。
景熙三姐妹、宝珠、瑞珠和秦钟,不由对秦可卿恭喜起来。
喜的秦可卿满脸红润,心里对自家官人那是爱到心尖里去了。
想着等哪天父亲休沐,戴着这凤钗和诰命服回娘家坐坐,也算是给父亲长脸。
可惜官人不喜回兴安伯府,要不然,在二婶和其他命妇面前露面,也是高兴的事。
——
而贾家那边,等夏守忠的轿子,抵达荣国府时。
虽然已经晚上9点多,但圣旨来了,谁管你是不是睡了。
不仅荣国府鸡飞狗跳,宁国府那边得到消息后,贾珍也是穿戴整齐。
带着同样盛装打扮的尤氏、贾蓉、贾蔷,还有看热闹的尤二姐、尤三姐,急匆匆去了荣国府。
宣旨官上门宣旨,极少直接闯进人家家里。
少说也得先让接旨的家庭,摆上香案,召集齐族人。
夏守忠待在荣国府前院会客厅喝了几杯茶水。
听到小太监说准备好了,这才亲自端着托盘。
笑盈盈的来到前院正门屋檐下,看着宁荣两府一大家子几十号主子,跪倒在香案后面。
心里不由感慨贾家的运道。
不过,想想两府现在其实还得靠女婿,才能维持住体面,心里又好笑起来。
圣旨宣读完,贾母、贾赦、贾政、贾珠、贾琏、贾珍和王夫人等女眷,那是人人脸上带笑。
元春还没真正过门,就因为李景孝这个夫君又立新功,皇上一高兴,居然赏赐了五尾凤钗。
既重视贾家,又表明对李景孝的恩宠。
贾赦、贾政、贾珍、贾珠、贾琏还在心里想着,现在看来,投资李景孝确实比投资王子腾的回报更大。
只是李景孝不需要贾家的帮衬,自己就接连立功,不免让贾家众人心里有些遗憾。
又有些不安。
单纯的付出,一次两次还说的过去。
次数多了,女婿也会厌烦老丈人一家的。
但王夫人、元春、迎春和众多仆役们可不管这些,姑爷越厉害,贾家脸上有光的同时,好处也不少。
至于贾蓉去李景孝跟前听候差遣的事,只有贾琏心里有些遗憾。
贾珍、贾政、贾赦、贾珠,甚至是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和尤氏,都是喜形于色。
贾蓉是什么货色,自家人哪里会不知道。
文不成,武不就,让他出去做官,自家人不放心。
现在好了,跟在李景孝这个姑丈身边。
安全上有保证,今后升官的速度也能快一些。
要是能混上个五品,那就是造化。
将来运气好,跟着李景孝身边立功,宁国府的三等将军爵位,传到贾蓉手里,还能多传一代。
甚至升回到一等将军,那就是继续富贵两代人。
几十年的富贵,别说贾珍了,贾蓉自己跟着李景孝靠谱。
也是自己的机会。
根本不用人劝,自己就朝着夏守忠拜倒下去,嘴里喊着谢恩的话。
贾家众人见贾蓉这次难得的听话一回,不由对贾蓉满意的点点头。
贾珍一高兴,送到夏守忠手里的银票,也从200两变成了500两。
乐的夏守忠笑声都和善了三分。
借口喝杯茶暖暖身子,特意留下。
拉着贾赦、贾政、贾珍、贾珠、贾琏,还有今后也算出人头地,得出门听差做事的贾蓉,说起来今天的事。
六人一听李景孝今早接到纸鹤传书,奔袭两百多里,支援茅山高人和关外出马弟子。
击杀之前杀害锦衣卫两个小旗的猫妖,还有十几头猎狗大小的黄皮子的事情后。
贾家众人心里那叫一个震惊,随后就是惊喜。
那猫妖杀害锦衣卫,管她是人是妖都是叛逆。
光是这一条,李景孝等同平叛。
即便不能明告天下,但功劳可不小。
更别说那猫妖作乱,身边还有十几个成了精,得了气候的黄皮子当帮手。
一旦肆虐起来,危害丝毫不比一些小范围的天灾的危害小。
却不想贾赦忽然叹息一声,等众人疑惑的看向他。
贾赦这才说道,“功劳确实不小,可景祐刚恢复了兴安伯的伯爵爵位,除非天大的功劳,否则根本不足以封侯,又或者世袭爵位。”
在贾赦这些勋贵子弟心里,爵位才是根本。
毕竟贾家自己就是例子,富贵了几代人,而朝堂上的官职,顶多十几年、二三十年。
要是运气不好,说不定哪天就罢官归乡,甚至犯事了被抄家流放。
贾赦甚至还在心里想着,要是那猫妖和黄皮子为祸一方就好了。
那时候再去除掉这些妖物,功劳才能更大。
但这话不可能当着夏守忠的面说出来。
贾政、贾珍等人一听。
还别说,真和贾赦说的一样。
而且这点功劳别说封侯了,官升两级都难。
李景孝现在已经是从四品镇抚使,再升两级就是从三品,真正的朝中大员了。
以他15岁的年纪,这么年轻就从三品,绝对独一份的荣耀。
只是太年轻坐上高位,其实也不见得就是好事。
本章完
臣确实有点担心。”
皇帝嘴角上翘的幅度就更大了。
甚至还期待着李景孝和秦可卿,还有今后的贾家姑娘,一年生一个。
子嗣多了,李景孝顾忌也就多了。
看向夏守忠,“夏拌拌,你去一趟伯府,赏李秦氏五尾凤钗一对。
顺便告诉李秦氏,朕今夜有要事和李卿商量,若是太晚了,便留景祐在宫里歇一晚。”
夏守忠忙应下,临走时偷偷看了眼,正向皇帝道谢的李景孝。
暗道陛下对这小子,还真是恩宠至极。
凤钗也分级别。
九尾凤钗不用说,只有皇后才能用。
接着就是七尾、五尾,都是皇家才能用。
即便是三尾,也是郡主级别的才能佩戴。
虽然这种赏赐没实际好处,却也代表着地位。
对后宅妇人来说,是极大的荣耀。
今后和其他诰命夫人相聚,人家一看你头上的凤钗,立马会觉得矮你一头。
不过对于国公、侯爵府的夫人、太太们来说,五尾凤钗其实也不算多难得。
宫里的老太妃,皇后、贵妃的赏赐,不少就是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王熙凤在贾家有喜事时,就能佩戴五尾,甚至七尾凤钗。
所以李景孝心里其实没什么波澜,甚至觉得隆德帝和外界传闻的一样。
心气不大,有时候还显得小气。
——
夏守忠正要出门,皇帝忽然又叫住了他。
“对了,荣国府家的姑娘,虽然还没和李爱卿成婚,但亲事已定,那就是兴安伯府的媳妇。
一并赏赐荣国府大姑娘,五尾凤钗一对。
同时告诉贾老封君,李爱卿操劳国事、甚是辛苦。
今后贾家子弟,该多多帮景祐,免得累坏了她家的孙女婿。”
李景孝一听就知道,这是拉拢贾家。
或者说,在试探贾家的态度。
不求立马从太上皇那边,转到皇帝这边。
而是借着自己这个贾家的准孙女婿,来看看贾家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变通,一心要做太上皇的死忠。
夏守忠再次点头应‘是’,又偷偷瞥了眼李景孝。
李景孝稍微一想,知道贾珠等着乡试,宝玉还是小孩子。
贾家京城其他六房的男丁,在皇帝眼里地位不够,代表不了宁荣两府。
能选择的只有贾琏、贾蓉,或许还有贾蔷能算半个。
选择贾琏的话,和自己同辈,而且贾琏其实非常精明。
算计也多,还不如选矮一辈的贾蓉。
而且这小子平时被他爹打压的太厉害,在荣国府那边也没什么地位。
这种人最好拉拢。
李景孝忙对夏守忠说道,“夏公公,既然陛下体量微臣,那就请公公去贾家时,告诉老太太,小婿看宁国府的容哥儿不错。
有意招他为左镇抚司库曹官,若是愿意,明儿就去衙门报道。
若是不愿?”
说完,李景孝看了眼皇帝,见他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知道皇帝现在是被太上皇逼急了。
太上皇本来就一直掌握着大量的军权,现在又可能修炼出内力,正是皇帝惶恐不安的时候。
这种状态下的皇帝,鬼知道他会做什么。
但其实仔细想想,大概也能猜出,今后必然是想尽办法拉拢其他人。
然后记恨着那些拒绝自己的人。
等太上皇百年之后,这些人即便向皇帝效忠,也很难被接受。
想到这,李景孝再无犹豫,笑着说道,“不愿意,那我这个未来姑丈,亲自上门,压他去左镇抚司听差。
相信敬大伯知道的话,不仅不会生气,反而会谢我。”
皇帝顿时大喜,夏守忠脸上的笑容,也一下子灿烂起来。
夏守忠还对着李景孝笑着说道,“伯爷这是为贾蓉那小子好,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李景孝却摇摇头,装作无奈的样子说道,“蓉哥儿从小锦衣玉食,也就迎来送往、交际应酬还有些用处。
真让他缉盗、绞匪,捉拿不法,下官自己都不放心。
还是和我那岳丈身边听差的琏二哥一样,在我身边处理些琐事、跑跑腿。”
皇帝一听这话,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
整个贾家,也就贾珠还有点志气和前途。
但贾珠也走科举之路,皇帝心里一想到这,就不喜。
对贾家的重视程度,一下子少了三分。
而且李景孝是贾政的女婿,贾珠的妹夫,荣国府那边,李景孝的影响力不会小。
现在带着贾蓉在身边听差,宁国府贾珍必然会心生感激。
这么一想,皇帝反倒觉得李景孝选贾蓉,比选择贾琏更合适。
对着夏守忠摆摆手,“行了,早点去,免得人家都已经睡了,还要从被窝里起来接旨。”
夏守忠忙点头,装作心急的样子,三步并作两步的出了御书房。
心里却在想着,陛下说是赏赐五尾凤钗,却没说凤钗的样式。
还是从内库房里,找两件规格极好的送过去。
也算是没白拿李景孝那么多银子。
而皇帝继续和李景孝交谈时,态度明显亲近了很多。
甚至还笑呵呵的提起了,李景孝那早死的亲爹李怀义。
李景孝顿时装作好奇和激动的样子问道,“陛下,臣父亲可习武?
还是喜欢读书?
是善于交友,还是和臣一样,不喜应酬?
还有、、、”
“停停停”,皇帝被李景孝这番有些急的话,说的心里既高兴,又无语。
李景孝越是表现的孝顺,当然就越是好事。
但真说起来,隆德帝当年和李怀义接触的很少。
一来他当时就是个不被重视的皇子,太子当初又受宠,权势极大。
哪敢四处结交勋贵。
二来,真说起来,兴安伯府早已经没落,家中连个有实权的人都没有。
即便隆德帝当年敢结交勋贵,也不会打兴安伯府的主意。
隆德帝眼看李景孝这么关心亲爹过去的事,只能笑着说起一些,年轻时听到过,和李怀义有关的事情。
李景孝听了没一会,双眼中已经有泪光在闪烁。
看的隆德帝感慨不已,不由生出怜悯之心。
到底还是个半大的孩子。
而且听说前两天,连修练真气的不传之秘,都已经让媳妇传授、教导给三个妹妹。
刚才又向太上皇解惑,在自己这个皇帝面前,也是丝毫不作伪。
可见这人恩怨分明,谁对他好,他也会对谁好。
暗道‘景祐确实是个好孩子,对他还是要宽容些。’
君臣俩一时间,聊的很是和谐。
李景孝要是知道了,心里只会暗乐。
——
宫外。
秦可卿此时已经带着小弟和三个小姑子,接了圣旨,得知自家官人此时正在皇宫里,这才放心下来。
送走了还要去贾家宣旨的夏守忠,景熙三姐妹,急匆匆的想着看看嫂子,佩戴上凤钗时的样子。
秦可卿无奈,只能让宝珠和瑞珠,给自己换下头上的金步摇。
金步摇其实就是金簪、金钗的统称。
因为簪首、金钗上垂有流苏或坠子,行动时亦步亦摇故称为步摇。
和凤钗的区别,仅仅只是凤形头饰,不是谁都有资格佩戴的。
一对五尾凤钗戴上,顿时让人觉得秦可卿美了三分。
景熙三姐妹、宝珠、瑞珠和秦钟,不由对秦可卿恭喜起来。
喜的秦可卿满脸红润,心里对自家官人那是爱到心尖里去了。
想着等哪天父亲休沐,戴着这凤钗和诰命服回娘家坐坐,也算是给父亲长脸。
可惜官人不喜回兴安伯府,要不然,在二婶和其他命妇面前露面,也是高兴的事。
——
而贾家那边,等夏守忠的轿子,抵达荣国府时。
虽然已经晚上9点多,但圣旨来了,谁管你是不是睡了。
不仅荣国府鸡飞狗跳,宁国府那边得到消息后,贾珍也是穿戴整齐。
带着同样盛装打扮的尤氏、贾蓉、贾蔷,还有看热闹的尤二姐、尤三姐,急匆匆去了荣国府。
宣旨官上门宣旨,极少直接闯进人家家里。
少说也得先让接旨的家庭,摆上香案,召集齐族人。
夏守忠待在荣国府前院会客厅喝了几杯茶水。
听到小太监说准备好了,这才亲自端着托盘。
笑盈盈的来到前院正门屋檐下,看着宁荣两府一大家子几十号主子,跪倒在香案后面。
心里不由感慨贾家的运道。
不过,想想两府现在其实还得靠女婿,才能维持住体面,心里又好笑起来。
圣旨宣读完,贾母、贾赦、贾政、贾珠、贾琏、贾珍和王夫人等女眷,那是人人脸上带笑。
元春还没真正过门,就因为李景孝这个夫君又立新功,皇上一高兴,居然赏赐了五尾凤钗。
既重视贾家,又表明对李景孝的恩宠。
贾赦、贾政、贾珍、贾珠、贾琏还在心里想着,现在看来,投资李景孝确实比投资王子腾的回报更大。
只是李景孝不需要贾家的帮衬,自己就接连立功,不免让贾家众人心里有些遗憾。
又有些不安。
单纯的付出,一次两次还说的过去。
次数多了,女婿也会厌烦老丈人一家的。
但王夫人、元春、迎春和众多仆役们可不管这些,姑爷越厉害,贾家脸上有光的同时,好处也不少。
至于贾蓉去李景孝跟前听候差遣的事,只有贾琏心里有些遗憾。
贾珍、贾政、贾赦、贾珠,甚至是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和尤氏,都是喜形于色。
贾蓉是什么货色,自家人哪里会不知道。
文不成,武不就,让他出去做官,自家人不放心。
现在好了,跟在李景孝这个姑丈身边。
安全上有保证,今后升官的速度也能快一些。
要是能混上个五品,那就是造化。
将来运气好,跟着李景孝身边立功,宁国府的三等将军爵位,传到贾蓉手里,还能多传一代。
甚至升回到一等将军,那就是继续富贵两代人。
几十年的富贵,别说贾珍了,贾蓉自己跟着李景孝靠谱。
也是自己的机会。
根本不用人劝,自己就朝着夏守忠拜倒下去,嘴里喊着谢恩的话。
贾家众人见贾蓉这次难得的听话一回,不由对贾蓉满意的点点头。
贾珍一高兴,送到夏守忠手里的银票,也从200两变成了500两。
乐的夏守忠笑声都和善了三分。
借口喝杯茶暖暖身子,特意留下。
拉着贾赦、贾政、贾珍、贾珠、贾琏,还有今后也算出人头地,得出门听差做事的贾蓉,说起来今天的事。
六人一听李景孝今早接到纸鹤传书,奔袭两百多里,支援茅山高人和关外出马弟子。
击杀之前杀害锦衣卫两个小旗的猫妖,还有十几头猎狗大小的黄皮子的事情后。
贾家众人心里那叫一个震惊,随后就是惊喜。
那猫妖杀害锦衣卫,管她是人是妖都是叛逆。
光是这一条,李景孝等同平叛。
即便不能明告天下,但功劳可不小。
更别说那猫妖作乱,身边还有十几个成了精,得了气候的黄皮子当帮手。
一旦肆虐起来,危害丝毫不比一些小范围的天灾的危害小。
却不想贾赦忽然叹息一声,等众人疑惑的看向他。
贾赦这才说道,“功劳确实不小,可景祐刚恢复了兴安伯的伯爵爵位,除非天大的功劳,否则根本不足以封侯,又或者世袭爵位。”
在贾赦这些勋贵子弟心里,爵位才是根本。
毕竟贾家自己就是例子,富贵了几代人,而朝堂上的官职,顶多十几年、二三十年。
要是运气不好,说不定哪天就罢官归乡,甚至犯事了被抄家流放。
贾赦甚至还在心里想着,要是那猫妖和黄皮子为祸一方就好了。
那时候再去除掉这些妖物,功劳才能更大。
但这话不可能当着夏守忠的面说出来。
贾政、贾珍等人一听。
还别说,真和贾赦说的一样。
而且这点功劳别说封侯了,官升两级都难。
李景孝现在已经是从四品镇抚使,再升两级就是从三品,真正的朝中大员了。
以他15岁的年纪,这么年轻就从三品,绝对独一份的荣耀。
只是太年轻坐上高位,其实也不见得就是好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