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等到李景孝因功恢复祖上的伯爵爵位的消息,传到了金陵时,王伯腾那叫一个后悔。
随后又传来李景孝升侯爵,还是世袭,王伯腾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
就连王子腾都后悔的很。
王仁自然也是后悔,想了想后,忙问那驿卒,可知道李景孝为何一人一马出现在这里。
那驿卒不敢得罪王仁,但更怕李景孝怪罪。
所以只说自己仅知道,那位大人中午时,从蓟州赶过来的。
没想到下午又快马回到驿站,看样子,应该是赶回蓟州。
王仁不得要领,想了想后,忙安排家仆快马回京打听消息。
还专门派人去问王夫人,说不定就能打听出有用的消息。
等王家的人快马加鞭抵达贾府,贾母和王夫人正好从李家出来,回到荣国府外。
王夫人一听是侄子王仁,派人来打听自己女婿的事。
脸上的笑容立马灿烂了三分。
即便王夫人心里向着娘家,但女人嘛,炫耀的心思是难免的。
好在王夫人还不算太蠢,只说了李景孝率军北上,其他的,就不是她一个内宅妇人能知道的了。
随后重点提了句,李景孝被皇帝封为五军都督府‘右都督’。
那王家的仆役听完,果然露出惊骇的表情。
这可是正一品官武官,基本上等于武官品级的极限。
而且李家的侯爷,好像也才16,这也太夸张了。
就连王家这仆役都觉得,贾家还真是走了大运,居然靠运气得了个这么厉害的女婿。
等王仁知道这事,李景孝早就回到了蓟州。
大军准备了三天,粮草马匹全都准备好了后。
因为运力的原因,大军能携带的物资有限,居然还多出不少粮草。
可见朝廷这次是真的全力支持这次北上。
李景孝干脆花钱,找关系私人买下足够三千人吃五天的粮食。
还三千匹马五天的麦麸、大豆、黑豆和盐巴,一起收进了随身物品栏。
这才带着三千骑兵出了长城。
但这次随行的马匹,足足9千匹。
轻骑兵一人三马,重骑兵一人五马,加上后勤的驽马,足足1.2万匹。
不仅把蓟镇的马匹全收集起来,京城那边还运了4千匹过来。
在大军出关之前,李景孝两天前,就已经派遣了左镇抚司5个小旗,先一步出关探路。
李景孝对赵军明、鲁二福这些人满意和放心,自然就偏爱起边军夜不收出身的精锐士卒。
所以左镇抚司扩招,多是在九边军镇里挑选。
其中就有辽东,蓟镇的夜不收,这些人出关之前,还给李景孝详细讲解了蓟镇关外的鞑靼部落分布。
出关两三百里范围内,倒是不用太过担心水源的问题。
不过,蓟州以北的草场不多。
大片、大片的山林,反倒不适合放牧。
但小部落其实也不少,而且不少和大周的关系其实还不错。
只是一旦鞑靼人大军从蓟镇方向南下,这些人或是被逼、或是自愿,还是会跟着鞑靼大军南下劫掠。
说白了,这些小部落没阵营观念,谁厉害跟谁。
李景孝的目标,也不是这些部落。
毕竟蓟镇长城,十几二十年没遇到鞑靼人南下,不少城关看着,都显得荒废很久了,驻守的兵卒也不多。
但这也足以震慑蓟镇以北的游牧部落,没什么心思南下劫掠。
甚至不少部落还学着大周开荒、耕地种粮。
加上老百姓私下里的交易和往来,能买到,或者换到生活所需,即便是游牧部落,也不会轻易开启劫掠。
毕竟,大周人也不是好惹的。
老百姓怕官府,那是知道自己打不过。
可民间抢水都能打的头破血流,小部落真敢劫掠。
最后的结局,要么被赶走,要么被人给灭了。
而且北有兴州卫,南有蓟镇,生活在这一片的小部落,自然得老实点。
鞑靼人不愿意走这条线南下,也是因为这一带山林起伏,很难走。
而且除了鞑靼人外,还有不少汉人也生活在这一片。
鞑靼人行军很难瞒住大周的探子。
还得先把兴州卫拿下,否则粮道肯定会被断。
既然蓟镇以北的小部落老实,李景孝自然不会去动这些部落,甚至还让随军的左镇抚司的校尉们跑去招兵。
只要舍得花钱,这些部落里总会有人愿意赌一把。
大军出关五天,就招募到800骑兵。
一部分是鞑靼人,一部分是在关外求活的汉人边民。
等越过了兴州卫,才算真正进入了草原,然后出去探路的夜不收,回消息说大军70里外,就有个几千人的鞑靼部落。
而且看部落里的人员情况,肯定有不少男丁被鞑靼人征召,去了大同和宣府。
李景孝顿时兴奋起来。
不过他也没急着进攻,而是命大军找个合适的地方歇马和用饭。
然后把军官全召集到自己身边,开口就是,一个人头5两银子。
等拿下那个部落,6成缴获归士兵。
手里有人头的优先拿银子,剩下的才是平分。
李景孝这个主帅也只能1成。
剩下的3成,归总旗、百户或者虞侯们的。
要是谁因为哄抢钱财,延误军机,不仅斩首,还罪三代。
这一条,顿时把所有军官给镇住和吓到了。
不过大家也知道,李景孝只拿1成,为的就是激励士气。
而对普通士兵来说,6成归他们分,简直闻所未闻。
而且一个人头5两,还优先分配。
自然是士气爆棚,人人向前。
明末时,说女真人满万不可敌。
但只要明军足饷,则无敌。
当兵打仗说白了就是为钱,只有当官的,才会想着升官。
李景孝这次没让重骑兵打头阵,而是800招募的辅兵打头,1千重骑兵第二波冲锋。
2千穿着皮甲的轻骑兵,则绕到两侧,围杀逃走的人。
统领着800招募的辅兵的牛展鹏和陈鸿升两人,顿时感觉到了压力。
两人随军北上自然是想赚功劳,但李景孝可不会让他们指挥殿前司重骑兵,和2千五军都督府抽调出来的2千轻骑兵。
所以800辅兵就归他们俩管,好在李景孝舍得花钱,在招募辅兵时,尽可能要求有马。
连人带马20两安家费。
关外的马匹价格,比关内低多了。
而且牧民自己用的马,在他们自己心里虽然重要,但真要卖,价格会更便宜。
道理就和未来的水果一样,城里的价格,会是产地的好几倍。
所以这800人个个骑马,要不然,别说打仗了,根本跟不上大军的行进速度。
好在这些雇佣兵既然愿意跟着大军走,大部分人求的就是财。
一个人头5两,一个个激动的嗷嗷叫。
根本没人在乎,李景孝这么做,是不是拿他们当炮灰。
普通人其实不傻,想被重用或者赚钱,就得交投名状的道理很多人都懂。
——
别看大军攻击的目标,是几千人的部落。
但偷袭之下,真正有能力反抗的其实不会多。
而且夜不收的情报说,这个部落成年男丁不多。
杀穿部落的难度并不大。
真正冲杀的,其实还是1千重骑兵。
打头阵的辅兵后面有1千重骑兵跟着,两侧又有两千轻骑兵围猎。
想想就知道,这个部落里的人,很多都会被重骑兵和轻骑兵吸引。
顾头不顾脑,根本形不成有效的防御。
到时候,800辅兵再杀回来,遇到的抵抗会更少。
别说几千人的部落了,即便是上万人的部落,也能攻破。
大军凌晨3点出发,在夜不收的带领下,全军下马,牵着马匹走路。
慢慢移动到那个部落10里外,这才开始做最后的准备。
给马儿喂了点豆子,只吃了三四分饱同时,后勤兵开始帮助重甲骑兵和马匹上甲。
每一匹马的马蹄上,都裹着了布,嘴上也裹上布条。
就连士兵的嘴里,都咬着树枝或者木条。
一切准备好了之后,趁着天色只是泛起丝丝白光,3800骑兵开始慢跑。
李景孝看着整齐的大军慢慢行进,心里不由沸腾起来。
带着几十个左镇抚司的人,跑在轻骑兵前面。
而且他身边还有女扮男装的胡仙儿、柳翠彤护卫。
这两个妖精虽然说了不杀人,但当个护卫还是绰绰有余的。
大军离部落还有5里地时,开始加速慢跑,巨大的震动,也已经惊动了部落里的人。
但此时早就没机会和时间,有效组织足够的人列阵抵抗。
离部落还有几百米时,号角声响起,全军加速。
800辅兵的阵型虽然凌乱,但士气却很高。
而且这些家伙还挺聪明的,挥舞着手里的马刀、长枪,一窝蜂的冲进部族里,见人就杀。
然后按照李景孝交代的,根本不做停留。
一路杀穿部落,制造混乱。
第二波的重骑兵,跟着杀出来的路,冲进部族里之后。
这场战斗其实已经结束了。
重甲骑兵分成十几个小队,继续冲杀。
只是一个冲锋,这个部落就彻底乱了。
李景孝没跟着冲进去,而是挥挥手,两千轻骑兵分成两队。
绕着部落左右,不断射箭。
李景孝身边,则跟着200轻骑兵和几十个左镇抚司的校尉,拉弓射箭,射杀正门方向逃散的鞑靼人。
李景孝也拿出了游戏里,30级地图中刷到的30级铁胎弓。
专门挑那些战斗力强的鞑靼人,一箭就把人都击飞。
只是几箭,不仅让轻骑兵、左镇抚司校尉们震撼不已。
鞑靼人更是不敢再从李景孝这个方向逃跑。
两翼的1800轻骑兵,拉弓射杀几轮,就开始往部落里冲锋。
已经杀穿整个部落的800辅兵,眼看重骑兵和轻骑兵不断抢人头。
顿时急了。
对他们这些被雇佣的鞑靼人和穷苦大周人来说,一个人头5两银子,足以让一家人五口,吃个好几个月的饱饭。
杀两个敌人,一年的温饱就到手了。
而且整个部落现在是彻底的乱了,到处都是哭喊声和逃跑的人影。
800辅兵立马嗷嗷叫的掉头,从后方再次冲杀回来。
但杀到一半,就有大量的牧民跪地投降。
李景孝挥手,让自己身边的200轻骑兵,去追杀逃走的人。
然后骑在马上叹息一声,仅仅只是半个小时左右,少说有上千人被杀。
重骑兵冲起来,根本没人能挡住。
李景孝也严令,重骑兵不准停下。
等重骑兵绕回来,再次冲杀进来,只会死更多的人。
一个时辰后,坐在一座大帐里的李景孝,一边喝着胡仙儿和柳翠彤煮的茶。
一边听着手下的虞侯、百户们,开始汇报自身的伤亡和毙敌数量。
还有缴获的马匹、牛羊和钱财。
负责后勤的贾蓉、石德龙三兄弟,也带着9千匹马、三千后勤兵和一千多辆,携带补给的马车跟了上来。
开始清点战利品。
等虞侯、百户们汇报完,李景孝不由松了口气。
重骑兵一个没死,受伤的十几人,大部分是扭伤这种小伤。
三层甲的防御力确实极强。
马刀、长矛很难伤到重甲骑士。
不少重甲骑兵身上,插着几根箭,还生龙活虎的冲杀。
只有辫子朝的150磅清弓,才能射穿三层甲。
但能拉得动这么重的弓箭的人,其实也极少。
这让李景孝不由想着,是不是招募些野女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索伦兵。
可以说清三代大部分的战争,主力都是索伦兵。
要是有1千重甲索伦兵,李景孝都敢冲击万人的鞑靼军阵。
轻骑兵也只是阵亡9人,伤了五十来个。
李景孝命令人去找了个大木桶,从游戏物品栏里,拿出一瓶子的三七补血散。
倒进木桶里,再倒水搅拌。
喝下掺了三七散的水,用不了几个小时就能好。
800佣兵阵亡了31人,受伤七十多人。
这些人同样在主帐外,喝下稀释过的三七补血散。
一个个感觉伤势正在快速愈合,受伤最严重的两个,李景孝直接赏了一人一颗三花玉露丸。
再用三七散药水灌下去,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愈合。
佣兵们亲眼看到这两人,从死亡边界线上被拉了回来。
顿时传来出阵阵惊呼声。
牛展鹏和陈鸿升趁机说,这种药,京城1百两银子一份,还有价无市。
瞬间就让佣兵们,对李景孝感恩戴德起来。
等真的拿到了赏银,对李景孝这个主帅的信服程度直接爆表。
本章完
随后又传来李景孝升侯爵,还是世袭,王伯腾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
就连王子腾都后悔的很。
王仁自然也是后悔,想了想后,忙问那驿卒,可知道李景孝为何一人一马出现在这里。
那驿卒不敢得罪王仁,但更怕李景孝怪罪。
所以只说自己仅知道,那位大人中午时,从蓟州赶过来的。
没想到下午又快马回到驿站,看样子,应该是赶回蓟州。
王仁不得要领,想了想后,忙安排家仆快马回京打听消息。
还专门派人去问王夫人,说不定就能打听出有用的消息。
等王家的人快马加鞭抵达贾府,贾母和王夫人正好从李家出来,回到荣国府外。
王夫人一听是侄子王仁,派人来打听自己女婿的事。
脸上的笑容立马灿烂了三分。
即便王夫人心里向着娘家,但女人嘛,炫耀的心思是难免的。
好在王夫人还不算太蠢,只说了李景孝率军北上,其他的,就不是她一个内宅妇人能知道的了。
随后重点提了句,李景孝被皇帝封为五军都督府‘右都督’。
那王家的仆役听完,果然露出惊骇的表情。
这可是正一品官武官,基本上等于武官品级的极限。
而且李家的侯爷,好像也才16,这也太夸张了。
就连王家这仆役都觉得,贾家还真是走了大运,居然靠运气得了个这么厉害的女婿。
等王仁知道这事,李景孝早就回到了蓟州。
大军准备了三天,粮草马匹全都准备好了后。
因为运力的原因,大军能携带的物资有限,居然还多出不少粮草。
可见朝廷这次是真的全力支持这次北上。
李景孝干脆花钱,找关系私人买下足够三千人吃五天的粮食。
还三千匹马五天的麦麸、大豆、黑豆和盐巴,一起收进了随身物品栏。
这才带着三千骑兵出了长城。
但这次随行的马匹,足足9千匹。
轻骑兵一人三马,重骑兵一人五马,加上后勤的驽马,足足1.2万匹。
不仅把蓟镇的马匹全收集起来,京城那边还运了4千匹过来。
在大军出关之前,李景孝两天前,就已经派遣了左镇抚司5个小旗,先一步出关探路。
李景孝对赵军明、鲁二福这些人满意和放心,自然就偏爱起边军夜不收出身的精锐士卒。
所以左镇抚司扩招,多是在九边军镇里挑选。
其中就有辽东,蓟镇的夜不收,这些人出关之前,还给李景孝详细讲解了蓟镇关外的鞑靼部落分布。
出关两三百里范围内,倒是不用太过担心水源的问题。
不过,蓟州以北的草场不多。
大片、大片的山林,反倒不适合放牧。
但小部落其实也不少,而且不少和大周的关系其实还不错。
只是一旦鞑靼人大军从蓟镇方向南下,这些人或是被逼、或是自愿,还是会跟着鞑靼大军南下劫掠。
说白了,这些小部落没阵营观念,谁厉害跟谁。
李景孝的目标,也不是这些部落。
毕竟蓟镇长城,十几二十年没遇到鞑靼人南下,不少城关看着,都显得荒废很久了,驻守的兵卒也不多。
但这也足以震慑蓟镇以北的游牧部落,没什么心思南下劫掠。
甚至不少部落还学着大周开荒、耕地种粮。
加上老百姓私下里的交易和往来,能买到,或者换到生活所需,即便是游牧部落,也不会轻易开启劫掠。
毕竟,大周人也不是好惹的。
老百姓怕官府,那是知道自己打不过。
可民间抢水都能打的头破血流,小部落真敢劫掠。
最后的结局,要么被赶走,要么被人给灭了。
而且北有兴州卫,南有蓟镇,生活在这一片的小部落,自然得老实点。
鞑靼人不愿意走这条线南下,也是因为这一带山林起伏,很难走。
而且除了鞑靼人外,还有不少汉人也生活在这一片。
鞑靼人行军很难瞒住大周的探子。
还得先把兴州卫拿下,否则粮道肯定会被断。
既然蓟镇以北的小部落老实,李景孝自然不会去动这些部落,甚至还让随军的左镇抚司的校尉们跑去招兵。
只要舍得花钱,这些部落里总会有人愿意赌一把。
大军出关五天,就招募到800骑兵。
一部分是鞑靼人,一部分是在关外求活的汉人边民。
等越过了兴州卫,才算真正进入了草原,然后出去探路的夜不收,回消息说大军70里外,就有个几千人的鞑靼部落。
而且看部落里的人员情况,肯定有不少男丁被鞑靼人征召,去了大同和宣府。
李景孝顿时兴奋起来。
不过他也没急着进攻,而是命大军找个合适的地方歇马和用饭。
然后把军官全召集到自己身边,开口就是,一个人头5两银子。
等拿下那个部落,6成缴获归士兵。
手里有人头的优先拿银子,剩下的才是平分。
李景孝这个主帅也只能1成。
剩下的3成,归总旗、百户或者虞侯们的。
要是谁因为哄抢钱财,延误军机,不仅斩首,还罪三代。
这一条,顿时把所有军官给镇住和吓到了。
不过大家也知道,李景孝只拿1成,为的就是激励士气。
而对普通士兵来说,6成归他们分,简直闻所未闻。
而且一个人头5两,还优先分配。
自然是士气爆棚,人人向前。
明末时,说女真人满万不可敌。
但只要明军足饷,则无敌。
当兵打仗说白了就是为钱,只有当官的,才会想着升官。
李景孝这次没让重骑兵打头阵,而是800招募的辅兵打头,1千重骑兵第二波冲锋。
2千穿着皮甲的轻骑兵,则绕到两侧,围杀逃走的人。
统领着800招募的辅兵的牛展鹏和陈鸿升两人,顿时感觉到了压力。
两人随军北上自然是想赚功劳,但李景孝可不会让他们指挥殿前司重骑兵,和2千五军都督府抽调出来的2千轻骑兵。
所以800辅兵就归他们俩管,好在李景孝舍得花钱,在招募辅兵时,尽可能要求有马。
连人带马20两安家费。
关外的马匹价格,比关内低多了。
而且牧民自己用的马,在他们自己心里虽然重要,但真要卖,价格会更便宜。
道理就和未来的水果一样,城里的价格,会是产地的好几倍。
所以这800人个个骑马,要不然,别说打仗了,根本跟不上大军的行进速度。
好在这些雇佣兵既然愿意跟着大军走,大部分人求的就是财。
一个人头5两,一个个激动的嗷嗷叫。
根本没人在乎,李景孝这么做,是不是拿他们当炮灰。
普通人其实不傻,想被重用或者赚钱,就得交投名状的道理很多人都懂。
——
别看大军攻击的目标,是几千人的部落。
但偷袭之下,真正有能力反抗的其实不会多。
而且夜不收的情报说,这个部落成年男丁不多。
杀穿部落的难度并不大。
真正冲杀的,其实还是1千重骑兵。
打头阵的辅兵后面有1千重骑兵跟着,两侧又有两千轻骑兵围猎。
想想就知道,这个部落里的人,很多都会被重骑兵和轻骑兵吸引。
顾头不顾脑,根本形不成有效的防御。
到时候,800辅兵再杀回来,遇到的抵抗会更少。
别说几千人的部落了,即便是上万人的部落,也能攻破。
大军凌晨3点出发,在夜不收的带领下,全军下马,牵着马匹走路。
慢慢移动到那个部落10里外,这才开始做最后的准备。
给马儿喂了点豆子,只吃了三四分饱同时,后勤兵开始帮助重甲骑兵和马匹上甲。
每一匹马的马蹄上,都裹着了布,嘴上也裹上布条。
就连士兵的嘴里,都咬着树枝或者木条。
一切准备好了之后,趁着天色只是泛起丝丝白光,3800骑兵开始慢跑。
李景孝看着整齐的大军慢慢行进,心里不由沸腾起来。
带着几十个左镇抚司的人,跑在轻骑兵前面。
而且他身边还有女扮男装的胡仙儿、柳翠彤护卫。
这两个妖精虽然说了不杀人,但当个护卫还是绰绰有余的。
大军离部落还有5里地时,开始加速慢跑,巨大的震动,也已经惊动了部落里的人。
但此时早就没机会和时间,有效组织足够的人列阵抵抗。
离部落还有几百米时,号角声响起,全军加速。
800辅兵的阵型虽然凌乱,但士气却很高。
而且这些家伙还挺聪明的,挥舞着手里的马刀、长枪,一窝蜂的冲进部族里,见人就杀。
然后按照李景孝交代的,根本不做停留。
一路杀穿部落,制造混乱。
第二波的重骑兵,跟着杀出来的路,冲进部族里之后。
这场战斗其实已经结束了。
重甲骑兵分成十几个小队,继续冲杀。
只是一个冲锋,这个部落就彻底乱了。
李景孝没跟着冲进去,而是挥挥手,两千轻骑兵分成两队。
绕着部落左右,不断射箭。
李景孝身边,则跟着200轻骑兵和几十个左镇抚司的校尉,拉弓射箭,射杀正门方向逃散的鞑靼人。
李景孝也拿出了游戏里,30级地图中刷到的30级铁胎弓。
专门挑那些战斗力强的鞑靼人,一箭就把人都击飞。
只是几箭,不仅让轻骑兵、左镇抚司校尉们震撼不已。
鞑靼人更是不敢再从李景孝这个方向逃跑。
两翼的1800轻骑兵,拉弓射杀几轮,就开始往部落里冲锋。
已经杀穿整个部落的800辅兵,眼看重骑兵和轻骑兵不断抢人头。
顿时急了。
对他们这些被雇佣的鞑靼人和穷苦大周人来说,一个人头5两银子,足以让一家人五口,吃个好几个月的饱饭。
杀两个敌人,一年的温饱就到手了。
而且整个部落现在是彻底的乱了,到处都是哭喊声和逃跑的人影。
800辅兵立马嗷嗷叫的掉头,从后方再次冲杀回来。
但杀到一半,就有大量的牧民跪地投降。
李景孝挥手,让自己身边的200轻骑兵,去追杀逃走的人。
然后骑在马上叹息一声,仅仅只是半个小时左右,少说有上千人被杀。
重骑兵冲起来,根本没人能挡住。
李景孝也严令,重骑兵不准停下。
等重骑兵绕回来,再次冲杀进来,只会死更多的人。
一个时辰后,坐在一座大帐里的李景孝,一边喝着胡仙儿和柳翠彤煮的茶。
一边听着手下的虞侯、百户们,开始汇报自身的伤亡和毙敌数量。
还有缴获的马匹、牛羊和钱财。
负责后勤的贾蓉、石德龙三兄弟,也带着9千匹马、三千后勤兵和一千多辆,携带补给的马车跟了上来。
开始清点战利品。
等虞侯、百户们汇报完,李景孝不由松了口气。
重骑兵一个没死,受伤的十几人,大部分是扭伤这种小伤。
三层甲的防御力确实极强。
马刀、长矛很难伤到重甲骑士。
不少重甲骑兵身上,插着几根箭,还生龙活虎的冲杀。
只有辫子朝的150磅清弓,才能射穿三层甲。
但能拉得动这么重的弓箭的人,其实也极少。
这让李景孝不由想着,是不是招募些野女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索伦兵。
可以说清三代大部分的战争,主力都是索伦兵。
要是有1千重甲索伦兵,李景孝都敢冲击万人的鞑靼军阵。
轻骑兵也只是阵亡9人,伤了五十来个。
李景孝命令人去找了个大木桶,从游戏物品栏里,拿出一瓶子的三七补血散。
倒进木桶里,再倒水搅拌。
喝下掺了三七散的水,用不了几个小时就能好。
800佣兵阵亡了31人,受伤七十多人。
这些人同样在主帐外,喝下稀释过的三七补血散。
一个个感觉伤势正在快速愈合,受伤最严重的两个,李景孝直接赏了一人一颗三花玉露丸。
再用三七散药水灌下去,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愈合。
佣兵们亲眼看到这两人,从死亡边界线上被拉了回来。
顿时传来出阵阵惊呼声。
牛展鹏和陈鸿升趁机说,这种药,京城1百两银子一份,还有价无市。
瞬间就让佣兵们,对李景孝感恩戴德起来。
等真的拿到了赏银,对李景孝这个主帅的信服程度直接爆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