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报仇-《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对柳翠彤这种野路子来说,能从李景孝的剑招中,学到对自己的剑法有益的招式。

  那就是大收获。

  可以预见,这女人今后对比武的事,肯定会很积极。

  李景孝也不管她,目光看到胡仙儿。

  胡仙儿也不傻,看的出李景孝的剑法极高,早就跃跃欲试,拿出自己的宝剑。

  娇喝一声,拔剑攻了上来。

  胡仙儿这种有传承,有长辈的人,剑法果然比柳翠彤厉害多了。

  两人斗得你来我往、旗鼓相当。

  要不是说好了只比招式,要不然,用上真气和法力,说不定真武观都会被他们俩个拆了。

  一百多招之后,李景孝体力更强,力量也更大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

  而且金钟罩满级之后,不仅力量增加了,防御力也是暴涨不知道多少倍。

  所以李景孝根本不怕被胡仙儿击中,比斗时,心理优势也是巨大的优势。

  又比了十几招,胡仙儿的体力明显下降。

  被李景孝一剑划破袖子后,这狐狸精脸色一黑,不爽的后退认输。

  刚才要不是李景孝长剑偏了一分,就不是划破袖子,而是一剑切断胡仙儿的手腕。

  要不然,这狐狸精可没那么容易认输。

  心有不甘的胡仙儿,正想休息一会再比一场。

  却见赵军恒快步进了真武观,对着李景孝行礼说道,“国公爷,刚得到飞鸽传书,南疆近来多有巫蛊之事。

  其中有几件案子的受害人,都是岭南军政要员。

  死状和当初冲临道长,还有几个国公爷您师门长辈的死状相似。

  三日前,思明府的锦衣卫千户吕成志,在府城外遇袭。

  侥幸遇到云峰观的道长相救,逃过一劫。

  但随行的二十锦衣卫和十几个轿夫、丫鬟、仆役,有二四十人被噬血蛊所杀。

  岭南的锦衣卫上报说,定是去年大闹京城的那邪道所为。”

  李景孝一愣,自己都快忘了师祖、师父和师叔、师伯们的仇了。

  去年还想着,等自己功力高了,再去南边寻仇。

  只是拖着、拖着,居然就给忘了。

  要不是升任锦衣卫镇抚使之后,命南诏的锦衣卫卫所多多留意,自己是真忘了这事。

  李景孝暗骂自己一句,现在既然知道了,即便是做给外人看,也得去南边走一趟。

  更别说继承了真武观的一切,这仇都不报,那就真不当人了。

  而且师傅等长辈们的骨灰,也该带回来了。

  再三询问了赵军恒一番,李景孝带着护卫出了真武观,回到家和两个媳妇一说。

  秦可卿和贾元春自然是万般的舍不得。

  但涉及到师祖和师傅几兄弟的仇,不让自家男人去一趟,那才是大大的不孝。

  只能忙着给李景孝准备换洗的衣物。

  又想着南疆多毒虫蛇蚁,还得多多准备些蛇药和驱虫的药。

  李景孝直接摆手,“行了,真遇到使毒的高人,寻常蛇虫解毒药对我没用。”

  收了几套换洗的衣物进物品栏,食物其实也不用准备,物品栏里多的是牛羊。

  而且30级地图里,还能采集到各种海鲜。

  要不是真不缺钱,李景孝早就做海鲜生意了。

  不过看在两个媳妇,和宝珠、瑞珠、抱琴、尤二姐和尤三姐忙碌的样子。

  还是把收拾好的两包吃食,收进了物品栏里。

  交代几句,自己没在家期间紧守门户。

  又吩咐护卫们仔细看护好家里。

  出了屋子,拿出一把40级的‘吴越剑’,运起御剑飞行之术。

  直接一个起跳,‘咻’的一声,院子里气旋四散,李景孝已经直冲上几百米的空中。

  秦可卿、元春和宝珠等人,还有丫鬟婆子们,看着天上的李景孝时,一个个都张大了嘴。

  此时李景孝在她们心里,已经和真正神仙人物没任何区别了。

  而李景孝看清楚方向,背着双手朝着南边飞去。

  御剑术大成之后,御剑飞行的速度达到800公里,也就是1600里每小时。

  南疆离京城虽然有六千里路,但对李景孝来说,不过4个小时而已。

  不过这年代没导航,一路上速度虽然快的很,但时不时的还得查看是不是走错了路。

  下午五点多,飞了足足六个多小时,总算抵达了思明府。

  不过他没急着进府城,而是直接去了城外10里处的云峰观。

  思明府是实打实的边陲之地,往南就是十万大山。

  众多土司之间,也是纷争不断,局面复杂的宛如一幅战国时期的地图。

  李景孝稍微想想,就意识到锦衣卫千户吕成志遇袭,很可能和土司之间的争斗有关。

  甚至有人可能在密谋造反。

  至于吕成志为何出城。

  锦衣卫的密报里已经说明,前段时间这家伙的长子一直高热不退,寻遍城内、城外名医都没用。

  这才去城外道观求药。

  不想出城的半路上,就遇到蛊虫袭击。

  好在遇到‘云峰观’的道长和几个徒弟下山办事,这才救下吕成志。

  李景孝第一个念头,自然是这‘云峰观’有问题。

  不过飞到‘云峰观’外时,看着起伏的群山,忽然就想起自己新学会的‘拘灵遣将’神通。

  落在一处山间的岩壁上,双手握着‘吴越剑’背在身后。

  做好第一时间就拔剑的准备。

  运起神通,念动咒语,伸脚在地上跺三下。

  没一会,就见个穿着盔甲,手持大斧,满脸黑须。

  长相凶恶的山神从山壁上跳了出来。

  一看到李景孝这么年轻,这山神脸色一怒。

  别看山神和土地,好像只是不入流的官。

  但人家可是实打实的神道人物。

  一般的道士即便会拘灵遣将,也没资格召唤他们。

  不过,像是三山符箓的弟子,很多活着的时候都在天庭或者地府挂名。

  这些人召唤山神土地,看在对方有靠山的份上,山神和土地们才会客客气气。

  只是那山神还没开口,就发现李景孝一身金丝绣蟒纹大红国公服,姿态瞬间就矮了三分。

  再厉害的仙神,遇到高官显贵都得敬三分。

  虽然动动手就能弄死对方,但权势带来的好处就是,这些神啊、佛啊,都需要人间香火和信徒。

  惹急了权贵,不仅拆了你的庙宇,甚至有可能把你从神职的位置上赶下去。

  特别是山神、土地、城隍这些神,很多还是朝廷册封的。

  才得以享受几百、上千年的香火和供奉。

  一个边陲之地的山神,如何敢得罪李景孝这个当朝国公。

  忙抱拳一礼道,“不知贵客姓甚名谁?召小神过来所为何事?”

  李景孝见他说话客气,也就放心三分。

  拱手一礼说道,“本官姓李字景祐。

  乃是大周京城真武观观主,受封世袭兴国公、一等昭武将军。

  五军都督府右都督、上护军镇国大将军。

  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兼锦衣卫左镇抚司镇抚使。”

  这山神听完李景孝一连串的官职和勋爵,顿感头都大了。

  但殿前司和锦衣卫的职权他是知道的,一看就是个位高权重的实权国公爷。

  特别是,既是大将军,又是锦衣卫,可见在皇帝心里的地位,不是一般的高。

  这种人就更不能得罪了。

  忙抱拳弯腰再次行礼,“小神乃是这两百里云峰山脉的山神岳仲节,不知国公爷大驾光临,万请恕罪。”

  李景孝客气的扶起这岳山神,笑着说道,“本官不请自来,反而要岳将军海涵。”

  听李景孝称呼自己‘将军’,岳仲节不由好感顿生。

  两人又客套了一番,这才说起了正事。

  一听是前几天,有妖道袭击思明府的锦衣卫千户吕成志的事。

  岳仲节不由在心里骂了一句。

  暗道大周朝廷什么时候,办事的效率这么高了?

  只是四天前的事,就有个国公爷过来调查,岳仲节不由心里一动。

  暗道那吕成志虽是千户,但肯定不是什么有大靠山,或者尊贵出身的人。

  否则早就被调去其他油水更足,也更安稳的地方做官。

  那就是说,那妖道在岭南之外,也做下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案子。

  要不然,论也轮不到一个国公亲自过来查这案子。

  这要是自己协助查案有功,说不定朝廷会给自己建一座更大的庙宇。

  再不济,只要朝廷有意给自己正名。

  今后自己那座小小山神庙的香火,也会更鼎盛些。

  忙对李景孝说道,“国公爷若是来抓那妖道的,小神这便亲自把他抓过来。”

  李景孝一愣,没想到居然这么简单。

  而且这山神还愿意动手抓人,反而让李景孝有些不放心起来。

  谨慎的问道,“岳将军愿意帮忙,本官感激不尽。

  只是将军动手抓人,可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岳仲节一听就明白,自己心急了点,惹得这个年轻的国公爷怀疑了。

  笑着说道,“国公爷有所不知,小神在这二百里云峰山,已有三百四十年多年了。

  云峰山又地处思明府西南十万大山外围,少有人进山上香。

  当年建的庙宇多有破损,只想请公爷禀告朝廷,或者这思明府。

  拨点银两为小神修缮一番。”

  李景孝一听是这事,心里不由放心下来。

  来之前,他已经看过岭南的地图。

  思明府西南方向,在地图上确实标注着十万大山。

  毫不迟疑的说道,“岳将军驻守此地多年,理当有个更好的栖身之地。

  将军放心,本官做主,下拨千两银子为将军修缮、扩建庙宇。”

  千两银子听着好像不多,但在思明府府城里,都够买下一座大宅子了。

  用来修缮一座小山神庙,不仅绰绰有余,扩大两三倍也问题不大。

  而且对岳仲节来说,自己不过是个山神而已。

  建的庙宇太大、太奢华反而不是好事。

  忙对李景孝在此拱手道谢。

  然后抓起长柄大斧,“国公爷稍待,小神去去就回。”

  李景孝却说道,“将军且慢,不妨带本官去长长见识,今后地方志上,也好多夸将军几句。”

  岳仲节嘿嘿一笑,按照这位公爷的意思,是想亲眼看看自己有多少本事。

  只要他高兴,敦促思明府内大小官吏,在地方志上多写几笔自己抓捕妖道的事迹。

  那这思明府记住自己这个山神的百姓不仅会更多,来上香参拜的香客也会更多。

  岳仲节忙施展了个神通,召唤来一头猛虎,打算让驮着李景孝翻山越岭。

  却不想李景孝摆摆手,“将军放心,本官略通轻身之术,只要不是走的太快,翻山越岭不在话下。”

  岳仲节这才想到,这位国公爷之前是自己上了这山崖,手里又握着把宝剑,应该确实会些本事。

  点点头,施展神行之术,前头带路带着李景孝往南走。

  李景孝没施展御剑术,而是运起轻功,轻松飞上二十几米外的大树上。

  脚步踩在树干上,再次一跃,又是二十几米。

  岳仲节见他速度确实不慢,而且腾挪飞跃时流畅自如,这才真信了李景孝。

  速度不由快了三分。

  李景孝嘴角一笑,也加快速度,一跃之间就是三十米。

  很快岳仲节就发现,自己使出八成的速度,居然甩不开这位公爷。

  吃惊的同时,心里也意识到,李景孝敢独自一人从京城来岭南,又说自己是京城真武观的观主。

  那必然是道家高人。

  而且看着如此年轻,就更了不得了。

  说不定还是真武一脉的真传弟子,对李景孝的评价不由再次高了三分。

  别看三山符篆被朝廷打压,但人家在天庭和地府可是有大靠山的。

  别说山神土地了,就算是城隍见了茅山亲传弟子,也得礼让三分。

  甚至有些亲传弟子,还在人世间时,就会被自家祖师爷走关系封个八品、七品、六品天官。

  这么一算,山神土地甚至城隍,官职都没人家高。

  而真武一脉因为有真武大帝这个大佬在,在天庭的势力肯定也不小。

  一路走了1个多时辰,越过二十几个山头,走了差不多两百多里山路。

  李景孝越走越是皱眉,岳仲节自己说过,他管着的地盘是二百里云峰山。

  但刚才一路飞,早就越过了二百里的范围了。

  正疑心自己是不是被人给骗了时。

  岳仲节总算落在一处山腰上,指着远处一座山寨说道,“国公爷,那妖道近些天,一直躲在这南疆巫寨里。

  小神和这寨子的巫祝也算有些交情。

  待小神去言明厉害,定然能擒住那妖道出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