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不服也给我憋着-《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李景孝哈哈一笑,对着周太监说道,“闲一点没什么不好,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可见公公仁义。”

  这句仁义,算是说到周太监心里去了。

  在宫里混,可不是逞凶斗狠就能坐上高位的。

  除了运气好,皇帝在潜邸时,就跟着皇帝了的太监外,与人为善才是长久之道。

  当然,和太监说与人为善,那是胡扯。

  狠的时候,这些太监比谁都阴损。

  周太监这时已经坐上的高位,才显得慈眉善目起来。

  但即便这样,这老小子不还是惦记着兴安伯府管家的家财嘛?

  等到抄家时,你看他会不会,给那几个管家留点吃饭的钱?

  一家子被流放,已经算是不错的结局了。

  更大的可能是,关在狱中病死。

  或者一家子流放的路上,遭遇泥石流、山匪什么的死光了。

  最后还会报一个逃匿,发出海捕文书,什么麻烦都没了。

  而女眷因为不是犯官家眷,被充入教坊司的时候,日子比犯官家眷过的更苦。

  李景孝故意走慢点,而且兴安伯府也在城西,离道录司不算远。

  快到地方时,就见鲁二福,带着身穿九品巡检的石德龙、林译和穿着九品文书官服的柳弘式。

  还有8个锦衣校尉,道录司七十多个兵丁快步跑回来。

  鲁二福不愧是夜不归出身,来回至少跑了六七公里,居然没怎么喘气的抱拳说道。

  “大人,沈大人听说您要用人,就让小的多带了两个小旗的兵丁过来。”

  李景孝笑着点点头,说起来,自己成了道录司的顶头上司,此时还真不知道如何面对沈伯平。

  现在老沈自己先示好,那就好办了。

  今后道录司当然还归沈伯平他们管着,自己只负责诡异之事。

  要是案子是道录司报上来的,处理掉诡异之后,功劳也不会少他们的。

  而石德龙三人自从穿上了官服后,整个人都精神了很多。

  可见权力确实能让着迷。

  而跟着过来的七十个道录司兵丁,其实也都是边军出身。

  沈伯平仗着自己手里有权,又不缺钱,自然是可劲的招军中真正的精锐。

  也只有见惯了生死的兵卒,加上高额的抚恤和奖励,对付诡异时,才不会一触即溃。

  不过,事无绝对,面对未知的危险,管你是高手还是普通人,有时候都一样。

  都会吓得腿软。

  李景孝笑着对石德龙三兄弟说道,“本官刚被圣人和陛下委以锦衣卫镇抚使,监察道录司,你等好生听差,好处少不了你们的。”

  石德龙师兄弟三人、二福等人和七十几个兵丁大喜,朝着李景孝大礼喊道,“多谢大人。”

  这下周太监就更意外了。

  这些兵丁行动如一,气势也不凡,看着就不是一般的兵卒。

  暗道自己怎么不知道,京城里,还有这么精锐的兵卒?

  李景孝哈哈一笑,吩咐众人起来,骑马对周太监说道,“公公,再不去宣旨,天都要黑了。”

  周太监听完就翻个白眼,现在顶多下午3点多。

  却也没多说,笑着骑马和李景孝并排而行。

  没多远,就已经到了兴安伯府。

  没想到这边离真武观,其实也就两条街的路。

  甚至真要算直线距离,可能也就二里地。

  伯爵府的门房和家丁,眼看一群人簇拥着个蟒袍太监和斗牛服年轻人,在自家门前下马。

  心里一慌,忙快步往府里跑。

  到底是伯爵府,周太监就算带着圣旨,也得给主人家点时间,穿戴上官袍、诰命服。

  摆好香案、果品,再大开中门,才好进入宣旨。

  不过等待期间,人群里的李景孝实在太显眼了。

  周太监都只是穿着蟒袍,李景孝却是一品的斗牛服,更关键的是,太年轻了。

  倒是没人认出他就是李景孝,而且李府普通下人,又不可能知道那些机密之事。

  但周围站在附近看热闹的人,就有找他看过病的人,很快认出了他。

  这下李府外,全是嘀嘀咕咕的议论声。

  而这些声音里,免不了惊叹和羡慕的声音不时传到李景孝耳朵里。

  说实在的,李景孝就是凡人一个。

  前世才读大学,这辈子虽然修道有成,但那也是靠着外挂。

  让他清心寡欲,确实有些为难他了。

  好在没等太久,就见刘府中门大开。

  还没进府,看到个30左右的三品诰命夫人,带着十几个人,一看到举着圣旨的周太监,就跪拜下去。

  周太监没啰嗦,直接宣旨。

  等旨意宣布完,听懂的不算多,而这些人里,好几人脸色一白。

  剩下的人里,有人满脸错愕,有人一脸不服,却没人敢站起来反驳。

  这是圣旨,心里再如何憋屈,也得忍着。

  周太监宣读完了后,居然没把圣旨交给那三品诰命,而是笑呵呵的转身交给了李景孝。

  这下傻子都知道,这年轻人就是圣旨里承袭兴安伯爵位、一等昭武将军李景孝了。

  李景孝却不打算这么快放周太监走。

  笑着接过圣旨,拉着周太监说道,“公公,还请做个见证。”

  若是圣旨里,只说让自己认祖归宗,成为李家京城大房子嗣。

  而不是继承爵位,然后在堂叔百年之后,还要给他处理后事,甚至披麻戴孝。

  那李景孝百分百不会救便宜堂叔。

  毕竟只是堂亲关系,祖上爷爷辈已经分家单过。

  非嫡亲的堂叔去世,是不用守孝的。

  即便要守,也就一个月意思、意思。

  可自己即将成亲,一旦便宜堂叔去世,亲事大概率就得往后推。

  不管是守孝三年,也就是25个月。

  还是守孝半年,都会影响到婚事。

  所以在李景孝心里,自己这位堂叔,最好活过明年2月。

  周太监还以为李景孝这是想让自己给他撑腰,等认主归宗,成为江州李家的族长,才好坐稳兴安伯的爵位。

  可李景孝哪里担心这些,皇命都下了,几个老家的偏房敢闹事,那就是抗旨不尊。

  这可是重罪,判个流放或者杀头都没问题。

  李景孝也不管那二婶,对着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说道,“带我和周内侍去见我那堂叔。”

  那管家看了看大娘子,只是这位伯爵夫人此时早就心乱如麻,甚至惶恐不已。

  只能乖乖的带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