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换个思维,很多事情就简单了-《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李景孝听完柳弘式的话就明白过来,像马道婆之流的道行不够的邪道,害人时,得先拿到被害之人的生辰八字。

  还需要让亲近之人,把画了小诡的符纸放在被害之人的身边,最好是枕头底下。

  或者缝在枕头里,马道婆才好在远处施法。

  这也是李景孝,敢说有内鬼的依仗。

  但他不说马道婆,是因为没证据直接指明马道婆。

  虽然当个未卜先知的高人确实有好处。

  可李景孝不过是知道原著的一些事,万一哪天有人来找自己占卜。

  拒绝的话得罪人。

  答应的话,那就得露馅。

  而且说真的,李景孝心里不是没想过,任由马道婆四处害人,自己再去救人,来给自己涨经验。

  而且马道婆这人极度贪财,施法害人的对象,基本上都是权贵。

  即便是南安太妃,都花钱消灾,在马道婆那边请了48斤的香油,点燃长明灯。

  可见京城里,巫蛊之事其实不少。

  自己去权贵之家救人,还能得人情。

  二来,没了害人的邪道巫祝,李景孝自己这种正经道士、和尚,其实也就没了用处。

  说句不客气的话,对上位者来说,管你是一心潜修,还是出来害人的恶徒。

  但凡掌握了超凡力量的人,都是不安定因素。

  要是可以的话,一起剿灭了才好。

  但既然柳弘式说这事容易查,那顺着他的话,夸了柳弘式的同时。

  还把这事交给他和林译、石德龙查办。

  柳弘式的想法很简单,会害李怀礼的人,肯定受益者。

  要么是江州老家的偏房,要么就是邱开武。

  不过这两者虽然可恨,但要是闹的人尽皆知,那就是家丑外扬。

  在这年代,别说兴安伯在勋贵圈子里丢尽脸面,李景孝未来肯定也会被人嘲笑。

  所以真查出什么问题,那就私下里解决。

  不管是忽然暴毙,还是溺水身亡,也比传出去要好多了。

  李景孝这次夸柳弘式,就真心实意起来。

  柳弘式三人得了命令,对伯爵府的上上下下一番询问,果然查出了问题。

  抓着几个管事和江州偏房子弟,一顿棍棒伺候,很快就问出了真相。

  江州李氏族人中,有人两个月前,写信回江州请了个在江州本地还算有些名气的巫婆,来京城对二叔下咒。

  用的就是役诡之术。

  几个月前,听说城西真武观里,有个医术极其了得的小道士。

  不管什么病都能治好,李怀礼一听就知道,就是自己当年放在真武观的那个孩子。

  只是他的病越发严重,哪里还顾得上当年的恩怨,只想先活着再说其他的。

  但这对江州的偏房来说,就是天塌了一样的大事。

  很快就勾结管家,才有了几个泼皮盯上了李景孝。

  之后贾家出面,江州偏房这才不敢继续针对李景孝。

  但李景孝的出现,也让一些人不得不铤而走险。

  柳弘式三人向李景孝汇报之后。

  李景孝问的第一句话,居然是‘我那堂婶和堂叔知不知道,有泼皮强逼我交出药方的事?’

  柳弘式三人不由神情略微紧张起来。

  最后还是性格更直率一些的石德龙拱手说道,“大人,您在真武观坐诊那么久,从不问病人的身份、家世。

  诊费也一律百文。

  之前又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换成贫道是老大人,能用银子买您的丹药,干嘛还要抢?

  而且即便要抢,也先把自己的病治好了再说。”

  这道理李景孝听完就明白,但这也只能排除堂叔的嫌疑。

  那位堂婶可就难说了。

  石德龙见他点头,后又皱眉,知道李景孝还在怀疑自己那堂婶。

  想了想后叹息一声说道,“大人,此刻最重要的,是先解决害人的凶手。

  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否则、、、。”

  李景孝沉默几秒,点头叹息一声。

  即便真抓住了堂婶参与了抢夺药方的证据,最好的做法不是抓她去见官。

  而是未来让她出家去当姑子。

  即便判了坐牢或者流放,和软禁在尼姑庵吃斋念佛,坐牢一样过完下半辈子,其实没什么区别。

  甚至心狠一点。

  等堂叔病逝,报一个夫妻情深,绝食或者吞金,最后夫妻合葬。

  对李家反而是好名声。

  加上一旦自己对偏房子弟下手,又报官抓自己堂婶,李景孝光是想想就知道。

  即便自己不在乎名声,只想快意恩仇,也没必要用这么极端,并且对自己不利的办法处理这事。

  对着石德龙三人点点头,三师兄弟这才松了一口气。

  李景孝既然决定了先不动堂婶,注意力不由放在那个巫婆身上。

  可惜那巫婆施法之后,拿着银子就回了江州。

  李景孝在心里骂了一句,现在只能下海捕公文去捉拿。

  要是石德龙三人愿意走一趟,自然更好。

  柳弘式见李景孝看向自己三兄弟,忙说道,“大人,抓人的事不难,下官三人写信回茅山,会有山门中的师长走一趟。

  是擒住那巫婆送回京城,还是就地格杀都可以。

  现在的问题是,需尽早处理掉花钱请那巫婆的李家子弟,免得连累了大人和江州李家的声誉。”

  柳弘式三人和茅山愿意帮忙,李景孝还是很满意的。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话,茅山上上下下那么多弟子,学成下山后,干的就是捉鬼降妖的活。

  要是因为这点小事,李景孝就欠茅山一个人情,说不定掌教真人都愿意下山走一趟。

  李景孝心里暗道,自己今后还是得多多拉拢、拉拢茅山。

  甚至皂阁派的人,有机会也拉拢一番。

  未来的茅山,要不是因为英叔的电影,说不定就和皂阁派一样,绝大部分人听都没听过。

  现在的皂阁派,日子其实也不好过。

  此时拉一把,等于雪中送炭,自己要是想学五雷正法,说不定人家明天就送过来了。

  可要是去求天师府,那可就难说了。

  想了想后,问了句,“其他三支的李家族人怎么说?”

  族中子弟有人闯下这等大祸,另外三支的族人推脱都来不及,哪里有人肯帮忙说好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