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两万对七十万,优势在我!-《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晨。

  辰光撒在三角黄底苍龙戏真远旗上。

  这是大明至高无上的军旗,代表大明皇帝所在。

  周围数十杆大旗围绕着龙纛,沿城墙一字排开。

  整个京师内能喊出名字的将领国公将旗都在这了。

  放在平时,这其中随便一杆大旗,都是能指挥数万兵马的存在!

  现在只能沦为龙纛的陪衬。

  城楼下站满了等待的文武百官朝中勋贵。

  上至倪元璐、吴襄、范景文,下至宋叶吴炜王二虎,全都聚在城门后,看着空旷的街道望眼欲穿。

  上万民夫挤在一旁,身上穿着不知是万历年还是嘉庆年间的鸳鸯战袄,等待愿意给他们歃血为盟的皇帝下旨。

  而京师内真正的精锐则留在瓮城之内,以防闯逆偷袭。

  就在护城河五里外的土坡上,刘宗敏部三万闯军先锋已经摆开阵势。

  二十里外的近七十万大军,也正往京师压来。

  只要站在德胜门城楼最高处,就能看到黑压压一片望不到尽头的闯军。

  若不是最近两天锦衣卫的腰刀又悬到百官头上,他们早就因为恐惧,躲回家中了。

  眼见人心越来越乱,范景文往前挪动一步,低声问道,“陛下还来吗?不若先组织民夫守城吧。”

  倪元璐摇摇头,“陛下一定会来,再等等……”

  话音未落,不远处的官道上突然轰隆隆的声音。

  吴襄脸色瞬间凝重起来,直勾勾看着前方,有些不可置信。

  只见青石铺就的官道上,渐渐出现四列士卒的身影。

  每名士卒均手持半人大盾,腰后别着破甲骨朵,头戴环甲兜鍪,内穿棉甲,中套锁子甲,外罩布面铠,甲裙铁靴伴随着跑动声哗哗作响。

  浑身上下只有眼睛露在外面,如同人形铁塔般,向百官冲来。

  吴襄作为唯一一个久经战阵的将领,立马意识到这支部队的精锐程度。

  三层重甲外加大盾,最少九十斤!

  这些士卒还能跑的如此齐整,丝毫没有凌乱的迹象。

  必定是每日以肉食供养,至少两天一操的精锐!

  三千营和勇卫营已经够让他惊讶的了,没想到陛下竟然还藏着一支精锐。

  可惜文武百官中,也只有吴襄看出了底细,其余人最多感觉这些士卒穿的甲厚而已。

  他们最震惊的,是跟在虎贲近卫后的拱卫司御林军。

  人均一米八五的庞大身躯上,穿着狻猊吞面鎏金山文甲,头戴凤翅鎏金兜鍪,双肩挂有铸铁虎头肩甲,甲片堆叠出的铁臂膊格外顺滑。

  盔顶红缨随着走动来回摇动。

  长约七尺六寸的直刃长刀,光是刃长便有三尺,同样鎏金的刀口雕着睚眦吞口,刀柄缠金丝牛皮。

  腰悬鎏金铜胎画角弓,弓弭包犀角,左肋佩三尺金吞口障刀,鞘镶七枚东珠,右胯挂玄铁流星锤,链长六尺六寸,背插双面金边令旗,上书御前拱卫四字。

  卖相不是一般的好。

  接收奖励时,连朱由检都惊到了。

  只可惜只是花架子,打普通边军可能还行,真碰上精锐就是送菜的货。

  然而架不住这太符合明朝文官的审美了啊!

  史书记载的各朝精兵也不过如此!

  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拱卫朱由检而来的御林军,连行礼都忘了。

  还是倪元璐带头大喊一声,“臣参见陛下。”

  其余人才反应过来,先后朝着朱由检行礼。

  后者一身夸张到极点的金甲,牵着马缰略微抬手。

  “众爱卿免礼。”

  待众人恢复正常,朱由检直入主题,看着吴襄问道,“吴总督,闯逆何在?”

  吴襄双手抱拳,大声回应,“禀陛下,闯逆先锋已至城外五里,大部距京也仅剩二十里,午时前便可抵达!”

  “是吗?那众卿可愿陪朕上城头一观?”朱由检点点头,笑着问了群臣一句。

  而后也不管有没有人跟上,自顾自的翻身下马,往城头走去。

  百官想拒绝都不行,只能跟着朱由检的步伐,一起来到城头。

  德胜门整体共分为三个部分,最内侧是和城墙连为一体的城楼及正门。

  门外有一圈直径约五百米的半椭圆形翁城。

  翁城城墙的中心,还有一座三层箭楼,最多可容纳五百弓手同时射箭。

  朱由检去的地方,正是箭楼的最顶层。

  不得不说,京师防御能力属实离谱。

  周长近五十里的城墙,全是夯土筑实,光是厚度就达到了二十米,十四米的层高更是让人望而却步。

  不计其数的女墙箭垛,只要有充足的守军,几乎不可能攻破。

  也难怪李自成会望京师而生畏。

  怪不得吴襄说只能守一个门,光是这一个门附近的城墙长度,就已经达到了十里。

  没有个五千守军,根本守不住。

  刚登上箭楼,朱由检的目光就被远处的军阵吸引过去。

  刘宗敏部虽然只有三万人,却硬是被这个闯军宿将拆成了七八个零散的方阵。

  最前列是二十个丈八高的枣木盾墙,每面盾墙下均有五十个赤膊大汉扛举。

  盾墙两侧和后方各有五千降军,组成品字型大阵。

  大阵后是五千降军扛着攻城梯,在之后才是刘宗敏的本部老营,约有六千步兵。

  而在大阵两侧,还各有两千骑兵,伺机而动。

  虽然朱由检不通军事,但也能看的出,这方阵是专为攻城准备的。

  靛蓝色大顺军旗随风猎猎。

  更远处的地平线上,还能清楚的看到一条黑线。

  人上一万便无边无际了,整整七十万大军压来。

  旌旗蔽日,彻地连天!

  连从影视作品里见惯大场面的朱由检都看的心慌,更不用说周围早已恐慌的百官了。

  要不是御林军高大的身影提供了一丝安全感,没准得吓晕几个。

  目光在闯军本阵和刘宗敏部之间来回转动。

  刘宗敏现在还没攻城,说不准是在等李自成来了一起进攻。

  几十万人一起上就糟了,必须得想个办法先把刘宗敏打疼,让李自成重新考虑和谈。

  这样才能起到拖延时间的目的。

  心下打定主意,朱由检也不再犹豫,沉声开口。

  “此战,是两万对七十万,众卿不必惊慌,你我君臣一心,既有坚城高墙,又有精锐万余,优势在我!”

  “李国桢听令,神机营大小火炮,无朕旨意不准开火,八牛弩盯准刘宗敏的中军大旗,随便招呼!”

  “吴炜听令,带三千营至安定门,同之前一样,炮响而出,炮停而攻,把闯贼大阵给朕从中间切开!”

  “王二虎听令,虎贲近卫暂编入勇卫营,携四千边军一万民壮出城列阵,虎贲勇卫均分,各领半数边军民壮,左右钳进,三千营冲入敌阵时即刻进攻,把割裂的前军赶至城下,无令不得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