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贪腐的艺术-《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各朝百姓对这贪腐乱象,很是震惊。

  光苏州织造的税银,一年就有两万的差额。

  一个县的税银,就这样随随便便记在官员名下。

  那各地的税收,不知又有多少进了那些贪官的腰包。

  而各朝皇帝却是沉默。

  自古以来,官员贪污税银,已是屡见不鲜。

  而且,皇帝也需要给官员漏一点好处,官员才会为你办事。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大部分皇帝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不太过分,那还是能忍。

  此时,他们突然想起了东汉第一清官杨震。

  这位名满天下的太尉,以清廉正直、直言敢谏著称。

  杨震曾经在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在夜深人静之时,欲以重金酬谢知遇之恩。

  杨震凛然拒之,回答“天知、地知、我知、你知”。

  这“四知拒金”之言,振聋发聩。

  然而,这般忠直之辈,终难逃谗言构陷。

  在其悲愤自尽之时,还感叹着,“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

  所以,忠臣的下场大多不好,而奸臣又除不尽。

  此时,无数皇帝发出一声长叹。

  这世道,岂能尽如人意。

  这世道,又岂是他们左右。

  ......

  【你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带着账簿和文书回家彻夜思考。】

  【油灯燃尽三次,指尖全是翻阅账册留下的纸张割痕。】

  【《论语》中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孟子》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几句话在你脑海中,不断交织。】

  ......

  各朝古人也在思考此人该作何选择。

  两千两银子,足够让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再多攒两年,兴许还能拥有豪宅美妾。

  而且,他的好友王彦清还因弹劾李元贞,惨遭流放。

  那么,此人是会接受这笔税银,与贪官同流合污,还是坚守底线,还是坚守心中的正义?

  ......

  【最终,还是道德与理想占了上风。】

  【第二天,你将账簿和未签字的文书,原封不动的还给了李元贞。】

  【并对他说,微臣才疏学浅,实难担此重任,恐有负大人厚望。】

  【李元贞不怒反笑,说你有骨气。】

  【还说这世上的事很少有非黑即白,懂得变通才能走得长远。】

  【他缓缓收起文书,若有所思的看了你一眼。】

  【这么多年来,能拒绝他这份善意的人,不过三四个。】

  【他指尖轻叩案几,意味深长的说,户部账目庞杂,日后还望小友多多留意。】

  【哪怕发现些不妥之处,也请直接向老夫汇报,不必声张。】

  ......

  各朝古人感觉一阵欣慰。

  此人,还是守住了本心。

  只是这贪官好深的城府。

  利诱不成,定是要开始想其余的办法。

  要么将其拉入自己的阵营,要么将其彻底摧毁。

  ......

  【然而,在三日后,一份御赐密旨送到你手中。】

  【皇帝命你暗中调查李元贞的贪污证据,但要绝对保密。】

  【随密旨一同送来的,还有一枚刻有“心鉴”二字的小玉佩。】

  【你将它藏于袖中,心中的激动难以言喻。】

  【这不仅仅是一块玉佩,更是皇帝对你的信任。】

  ......

  各朝古人心中清楚。

  这枚玉佩,不止是皇帝的信任,更是此人的责任。

  所以,朝中看似平静的局势,马上就要风起云涌。

  一场新的较量,正在悄然拉开帷幕。

  ......

  【随着调查的深入,你惊觉李元贞的贪污网络,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他精心构建了一套利益分配系统,“火耗银”不得超过正税的三成,超额完成任务者则可留用两成。】

  【这种巧妙的联保制度与梯度分赃法,既满足了下属的私欲,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其卖命,又确保了国库收入的相对稳定。】

  【更令人费解的是,在处理国家大事时,他又常常能做出有利于国家的决策。】

  【寒冬腊月,你坐在昏暗的灯下梳理证据。】

  【一面惊叹于这个贪腐系统的精密,一面又不得不承认这其中蕴含的可怕效率。】

  【这个认知,让你感到内心不安。】

  【你的舌尖无意识地舔了舔笔尖残留的墨汁,苦涩的味道瞬间在口腔中蔓延开来。】

  【在这苦涩之中,还隐约掺杂着一丝对这种权术的惊叹。】

  ......

  和珅的脸上透露着一丝得意。

  他同样编织了一张贪腐网络,且手法更加复杂且隐秘。

  他利用手中权力、制度漏洞还有人性弱点,通过多层级利益捆绑,将朝中大半的官员都拉上了贪腐这条船。

  毕竟,他身兼了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等数十个要职,财政、人事、司法等核心部门皆在其掌控之中。

  他利用职权,将盐、铁、茶叶等重要物资的专营权交予亲信,自己则在从其中抽取巨额回扣。

  他还操纵科举考试,只要银子到位,便能直接让富家子弟考中进士。

  同时,他将官职明码标价。

  只要有人能出的起银子,无论能力、才学如何,皆能当官。

  对于重要的职位,他会留着专门卖给亲信。

  这样一来,贪腐网络愈加庞大且稳固。

  他还向皇帝提议设立“议罪银”制度。

  官员犯罪,只需缴纳罚银,便可免除罪责。

  罚银归皇帝私库,实则由他暗中操控。

  官员为求自保,纷纷向他行贿,他便可趁机中饱私囊。

  此外,他还巧立了一系列名目,例如“冰敬”、“炭敬”等,让官员们心甘情愿地献上钱财。

  大肆敛财之后,还要涉及利益分配问题。

  联保制度与梯度分赃法,正是他所采用的方式。

  层层分赃,使得贪腐行为更加隐秘,难以察觉。

  官员们拿了好处,就不会四处乱说。

  给了他们甜头,他们就会更加心甘情愿地给他办事。

  当然,他还有着各种拉拢人心和恐吓异己的手段。

  如此一来,整个朝廷至少半数以上都是他的人。

  想到这里,和珅满意了笑了笑。

  这,或许就是贪腐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