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天命如此,杀劫难逃!-《封神:我阵压阐教,逼疯天道圣人》

  老师!是老师在召唤我!

  绝望和恐惧瞬间被巨大的惊喜和激动所取代。

  太乙真人的真灵不再抗拒,反而顺着这股吸力。

  化作一道流光,瞬间冲天而起,脱离了岐山封神台的范围。

  而柏鉴站在原地,手持百灵幡。

  面无表情地看着那道流光急速远去,消失在天际。

  他眼神复杂,最终化为一声微不可闻的冷哼。

  跑得倒是快……

  圣人弟子,果然还是有些门道的。

  那位圣人老爷也果然留着些后手。

  也罢,走了也好,省得老子看着心烦。

  与此同时,太乙真人的真灵在虚空中急速穿梭。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牵引之力来自何方。

  昆仑山,玉虚宫!

  “老师没有放弃我!老师果然还是顾念师徒之情的!”

  激动的情绪充斥着太乙的真灵,让他忍不住呢喃出声,更是几乎要喜极而泣。

  很快,巍峨耸立,仙气缭绕的昆仑山脉出现在眼前。

  真灵毫不受阻地穿过层层禁制,越过镇守山门的麒麟崖。

  最终飘入那座弥漫着大道气息的玉虚宫正殿之中。

  “老师!”

  进其中的一瞬,太乙真人真灵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诸多情绪。

  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对着莲花台上的元始天尊跪拜下去。

  “弟子……弟子无能!”

  “给老师丢人了!呜呜……”

  真灵状态下,本无泪水。

  但此刻他情绪激荡,灵体都波动起来,发出了如同哽咽的声音。

  看着太乙真人这般狼狈凄惨的模样。

  元始天尊原本平静无波,甚至带着一丝愠怒的眼神,终究是缓和了下来。

  他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力量,瞬间抚平了太乙真人激荡的心绪。

  毕竟是相伴了无数元会的弟子,亲手教导至今。

  要说没有半分情谊,那也是不可能的。

  圣人虽无情,却非绝情。

  “痴儿……”

  元始天尊的声音响起,淡然中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复杂。

  “唉……痴徒,尔不该不听吾之谕令,私自下山,搅入这场杀劫之中啊。”

  闻听此言,太乙真人的真灵猛地一颤,脸上露出了明显的羞愧和不安。

  他如何能忘记?

  封神大劫开启之前,老师曾明确下令。

  除非应劫之人姜子牙亲自派人上山求援。

  否则所有弟子门人,一律紧闭洞府,静诵黄庭,不得私自下山沾染因果!

  可他……

  他当时心系爱徒哪吒,又自恃修为高深,不将那西岐战事放在眼里。

  更是取巧,利用黄龙师弟诱使其言,说出了与“子牙求援”相似的话语。

  强行以此为借口,带着黄龙师弟一同下了山。

  结果……

  如今黄龙真人被那贼修生擒活捉,受尽屈辱,挂在城门之上,生死不知。

  而自己……

  更是落得个肉身被毁,只剩一缕真灵苟延残喘的下场!

  若非老师及时出手,恐怕此刻,自己也已在那冰冷的封神榜上。

  成了一个失去自由,任人驱使的“神”了。

  想到此处,太乙真人羞愧难当,真灵之光都黯淡了几分。

  看着他变幻的神色,元始天尊的语气依旧平淡。

  但话语的内容,却如同另一记重锤,狠狠敲在了太乙真人的心头。

  “你私自下山,已是违逆师命。”

  “纵是如此,却也不该……不该将杨戬的真灵也带下山去。”

  元始天尊的目光似乎穿透了虚空,看到了某些既定的事实。

  “我那徒孙杨戬,虽是千年难遇之才,根骨悟性皆为上上之选。”

  “然天命如此,杀劫难逃。”

  “纵然是为师,亦不能违逆道祖鸿钧定下的大势,无法将他的名字,从那封神榜上抹去啊……”

  此言一出,犹如九天惊雷,在太乙真人的灵台中轰然炸响!

  他的真灵身躯猛地剧烈颤抖起来,几乎要溃散开来。

  老师……老师这话是什么意思?

  杨戬的名字无法从封神榜上抹去?

  那可是老师喜爱的徒孙!

  是玉鼎师兄最得意的弟子!

  而且刚才这些话透出的信息也很多!

  老师无法将杨戬的名字从封神榜上抹去……

  那岂不是意味着……

  意味着自己……

  不可能!

  这不可能!

  想法刚刚浮现,太乙真人便猛地抬起头。

  真灵所化的双目圆睁,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极度的恐慌。

  他嘴唇翕动了两次,似乎想要说什么,却又因为巨大的恐惧而发不出声音。

  最终,那深入骨髓的疑惑和求生的本能,还是压倒了一切。

  他颤抖着声音,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忍不住开口问道。

  “尊师……尊师在上!”

  “那……那封神榜,不是……不是早已由人、阐、截三教,由您和大师伯、三师叔,共同商议,提前拟定好了名单的吗?”

  “为何……为何杨戬他……还有……还有弟子……为何我等,也会在那榜上?!”

  而元始天尊面对太乙真人那近乎崩溃的追问。

  一向古井无波的面容上,也悄然浮现出些许难以言喻的古怪。

  他微微侧过脸,避开了太乙真人那充满惊恐的目光。

  一时间,这位阐教的掌教圣人,竟是都有些不知该如何措辞。

  毕竟……这桩事,追根溯源,确实是因他而起啊。

  当初在紫霄宫中,三教共商封神榜之时。

  确实是鸿钧老师定下大劫基调,由他们三位师兄弟共同拟定上榜名单。

  那时,三师弟通天教主递上来的名单,元始天尊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大多是些截教的三代、四代弟子。

  甚至有些记名弟子中的记名弟子。

  修为普遍不高,资质也只能算平平。

  许多连地仙境界都未曾达到,更别说触摸金仙门槛了。

  通天那点小心思,元始天尊岂能不知?

  无非是看这些弟子道途无望,难以证得长生仙果。

  便想借着封神榜,给他们谋个神位。

  如此一来,虽然失了仙人的逍遥自在,从此受天庭节制,多了神职束缚。

  但好歹也能凭借神位权柄,香火不绝,与天地同寿。

  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条出路。

  至于修为停滞不前?

  对那些本就道途无望的弟子而言。

  反倒像是得了个“铁饭碗”,甚至算是一种变相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