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人文之典范,也是功德于千秋-《朝廷发老婆,竟是三圣母杨婵?》

  林修心思一定,当即化为一道玄光离开了太师府。

  朝歌城外,一处破庙之中,九尾狐妖身穿宫衫显化而出。

  此刻九尾狐妖朝着林修躬身一拜,道:“五尾狐拜见老爷!”

  林修随手一动,赐下了不少的丹药、灵根,道:“你好生在殷商之中修行,辅佐人皇气运,日后必然少不了你之造化。”

  九尾狐妖得了这丹药、灵根之后大喜过望,道:“多谢老爷赐宝。”

  林修微微点头,道:“擅修功德一道,对你妖族之身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此番你在殷商之中功劳不浅,九尾狐族为上古神兽一族,未来自有成道机缘。”

  九尾狐妖听完,脸上喜色难以名状,道:“日后还要劳烦老爷多多提点。”

  林修道:“如今之局,你只需要为大商坐镇后宫,稳住殷商气运,其余之因果,自有贫道斡旋。”

  林修目光一动,此刻朝着朝歌城之中南方看去,发现有一道气象滚滚而动,似有玉虚气运来了朝歌城之中。

  双眸睁开,林修已知晓来人是谁,正是九尾狐妖当日落下谗言,挖去双眼的杨任。

  杨任拜于道德真君门下得了道行,事实上道德真君也只是将其当成一个棋子。

  毕竟道德真君早年收了黄天化为弟子,早已在殷商之中落下局面。

  林修知晓这杨任下山的目的,就是为了斡旋黄飞虎出五关,加上如今林修的天门关,应该为六关。

  黄飞虎之天数以黄天化而定,可黄飞虎不归西岐,至少能拖延不少时间。

  今日既然撞见了这杨任,只能怪此人命数不济。

  林修随手一动,与九尾狐妖消失在了虚空之中,下一刻正好与那杨任打了个照面。

  九尾狐见了杨任,当即道:“原来是你鬼鬼祟祟在殷商之中窜行!”

  杨任看着九尾狐与林修,眼神中闪过一丝阴戾之气。

  杨任喝道:“你这妖妃,尔敢在吾面前显出原身,帝辛此獠宠信妖孽,今日焉能留你性命!”

  杨任说完手中祭出一物,正是那飞电枪,此宝一出,朝着九尾狐当头镇压而来。

  杨任道行已入玄仙巅峰,有法宝在身,九尾狐虽道行不浅,可也不是杨任对手。

  一击落下,便将九尾狐击退。

  杨任手中长枪一点,朝着林修刺了过来。“小道尔!”

  林修拂袖一动,一道罡风朝着杨任扫了过去。

  只在须臾之间,就将杨任击退,连那飞电枪都被林修打碎。

  杨任脸色大变,问道:“尔是何人?”

  林修道:“你这玉虚三代弟子,还没有资格知晓贫道身份,只是贫道今日料定,你必是封神榜中有名之人。”

  “狂妄!”

  杨任大喝一声,竟在此刻将那五火七禽扇祭出。

  这五火七禽扇也是上品先天灵宝,为玉虚重宝之一。

  一把五彩斑斓的羽扇,道道神韵散逸,恢弘气息弥漫周天,浩瀚神威镇压万古十方,此宝扇有凤凰翅、青鸾翅、大鹏翅、孔雀翅、白鹤翅、鸿鹄翅、枭鸟翅七禽翎羽,又有空中火、石中火、木中火、三昧火、人间火五火合成,上有符印,还有诀,反面有诗。

  由七大神鸟羽毛组成,五火结合的火系之宝。

  此宝克制吕岳的瘟疫之法,正好在今天将此宝镇压。

  林修淡然一笑,想来这玉虚弟子还真是送宝童子。

  连落宝玄光林修都不屑用之,任凭杨任将此宝法力祭出到极致。

  妲己在一旁早已经吓得浑身一颤,天火席卷,万火燎原,滚滚而来的火舌,以吞天之势。

  下一刻,林修身形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了原地。

  只听漫天神光爆散,杨任被林修一掌拍死,那五火七禽扇也被林修以落宝金钱镇压。

  妲己见状,惊骇欲绝,道:“老爷好神通!”

  一道真灵归复封神榜而去。

  林修毫不犹豫将那五火七禽扇镇压在盘古道轮之中。

  杨任陨灭之后,林修道:“闻太师接下来会在殷商之中推动医道,你也可以帮助闻太师推广此道,甚至能亲身入局,这对你来说也是一次积攒功德之机缘。”

  九尾狐点了点头,道:“谨遵老爷法旨。”

  方才见杨任那道行可不低,没想到却被林修弹指间镇杀。

  这样的能耐,还真是惊骇世人。

  林修吩咐完毕之后,化为一道玄光,朝着中央不死火山之中飞去。

  杨任此来殷商,便是想劝反黄飞虎,却被林修所杀。

  青峰山紫阳洞之中,道德真君脸色一变,感应到这天地玄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细细一算,竟是自己的弟子杨任上了封神榜。

  甚至连那五火七禽扇都已经不知所踪。

  此玉虚至宝竟似被人完全镇压了气息,连一丝痕迹都推算不到。

  杨任寸功未立,如今就已经上了封神榜。

  这些年为了培养杨任,道德真君可耗费了不小的手段。

  想到此处,道德真君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究竟是何人,竟将杨任打死!”

  道德真君本意是让杨任前去斡旋黄飞虎之因果,动摇殷商之根基。

  如今杨任死了,对于阐教大计显然有着极大的影响。

  尤其是这玉虚至宝丢失,道德真君可肉疼得紧。

  不过还有黄天化在自己手中,道德真君知晓黄飞虎还有斡旋之余地。

  闻仲联合殷商重臣,以人皇之名义,开始在殷商之中推广医道。

  医道,为仁善之道,修天下圣德,回馈无数生灵。

  特别是对于人间来说,此道之意义非比寻常。

  人有生老病死,此乃人之四苦,这生、老、死都与病有着极大的关联。

  人间之中也有医药之根基,帝辛身边就有不少御医。

  可天地间却并没有任何行医的规范,那些药理也未曾流传于世。

  此道一出,既是立人文之典范,也是功德于千秋。

  火云宫。

  此为人教重地。人族三皇、三祖皆在火云宫之中镇压人教气运。

  人族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端坐在蒲团之上。

  轩辕道:“地皇此番传下神农百草经给吕岳,没想到吕岳并没有率先立下瘟疫之道,而是在九州之中传下医道。这吕岳的确有不少的手段。”

  神农微微点头,道:“这吕岳背后恐怕有高人指点,此人看上去粗犷实际上内敛细心,只是在人道之中并无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