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九天成道-《朝廷发老婆,竟是三圣母杨婵?》

  “五雷者,天雷,地雷,水雷,龙雷,社令雷,以此道之雷规范人伦之数!”

  “九州一切牛鬼蛇神,若触天地衡律,罪孽当诛!”

  “又有十雷:一曰玉枢雷,二曰神霄雷,三曰大洞雷,四曰仙都雷,五曰北极雷,六曰太乙雷,七曰紫府雷,八曰玉晨雷,九曰太霄雷,十曰阴极雷。”

  “三界神灵,尊贵与否,触怒天地正典,擅杀无道,当受雷法诛除!”

  “其三十六雷:一曰玉枢雷,二曰玉府雷,三曰玉柱雷,四曰上清大洞雷,五曰火轮雷,六曰灌斗雷,七曰风火雷,八曰飞捷雷,九曰北极雷,十曰紫微璇枢雷,十一曰神霄雷,十二曰仙都雷,十三曰太乙轰天雷,十四曰紫府雷,十五曰铁甲雷,十六曰邵阳雷,十七曰欻火雷,十八曰社令蛮雷,十九曰地祇呜雷,二十曰三界雷,二十一曰斩圹雷,二十二曰大威雷,二十三曰六波雷,二十四曰青草雷,二十五曰八卦雷,二十六曰混元鹰犬雷,二十七曰啸命风雷,二十八曰火云雷,二十九曰禹步大统摄雷,三十曰太极雷,三十一曰剑火雷。三十二曰内鉴雷,三十三曰外镒雷,三十四曰神府天枢雷,三十五曰大梵斗枢雷,三十六曰玉晨雷。”

  “阴阳之激剥,亦由神人之兴动,雷鸣则雨降矣!”

  “声者,天地之仁声也。春分五日,雷乃发声,可闻百里,震九天而动九地,惊四海而翻四溟!”

  “吾不发阴阳之声,吾之大音无以召,故鼓之以雷霆,以声召气也。”

  “今立天地忠义之表,善阴阳之数,以上清、都天二雷演化其真,书人皇之气节,正乾坤之善表!”

  “以人皇九鼎之气运,合泰山封禅之玄机,成天地神雷之道。”

  “志心皈命礼。”

  “九天应元府,无上上清王。”

  “化形而满十方,谈道而跃五凤。”

  “千五百劫之先,位上真,权大化。”

  “手举金光如意,宣说人道宝经。”

  “以清静心,而弘大愿。”

  “以智慧力,而伏诸魔。”

  “总司五雷,运心三界。”

  “群生父,万灵师。”

  “大圣大慈,至皇至道。”

  “天地雷道!立!”

  闻仲大喝一声,手中雌雄双鞭打入其中。

  与此同时,赵公明、罗宣、吕岳三人纷纷借势而来。

  林修运化都天神雷、阴阳之气,占据其中五成大势,这三人占据其中三成,事实上闻仲只有两成大势。

  帝辛双眸激动无比,闻仲落得如此气象,代表着他这人皇就是天地之尊。

  帝辛道:“吾殷商太师,仁义之表,今合立雷道,群臣请见,人皇庇佑,天地为见,万道共证!”

  西岐封神台之上,风云变幻,雷霆呼啸。

  姜子牙执掌打神鞭在手,抬头朝着虚空之中看去。

  只见天地尽头万宇澄清,隐约间可见九条金龙在大地之上苏醒,磅礴的气运宛如开天应元一般,朝着殷商汇聚而去。

  都天、上清两道气象,盘旋在泰山之上。姬昌在一旁抬眼一看,当即运用周易之数测算。

  手中龟甲摇动,八枚铜钱自龟甲之中滑落而出,然而八枚铜钱落地,在这一刻全部化为齑粉。

  天机不显,天子怎可测算人皇。

  姬昌一口逆血夺口而出,瘫软在地,在一旁的姬发急忙上前,将姬昌给扶了起来。

  姬昌朝着九天之上看了一眼,道:“苍龙出海,九鼎归元,昔入朝歌龟甲碎,今执卦象,蓍草碎,吾之命运将绝。”

  “丞相,你且上前来!”

  姜子牙拂袖一动,来到了姬昌身边,单膝跪地。

  姜子牙道:“大王恩威齐天,德并四海,此不足为惧。”

  姬昌点了点头,“吾命元已尽,油尽灯枯,今封神台并立,然则纣王于泰山封禅,方才吾以命理窥探,殷商自有大能强者,以五岳成峰,摆下旷世奇局。”

  “未来之路艰难难行,今将姬发托付给丞相,当匡扶正典,以尊天圣,成败如何,吾都不怪你。”

  姬昌说完之后,登时命绝。

  姜子牙算计到姬昌还有数年命数,可人皇泰山封禅,凝五岳之气象,冲破了他这个天子之气。

  再加上姬昌强行演算周室命运,被另外一种更为庞大的卦象给冲破了气机。

  周易在其面前,甚至都不值一提。五岳成峰。

  旷世奇局。

  姜子牙心道,莫不是那通天教主运化如此手段。

  闻仲于泰山之上始成雷道,这因果大不可量,也是完善天地之乾坤纲纪。

  此道为天地正道,可偏偏是借着人皇之气演化,这局面连姜子牙都忌惮万分。

  可他如今有封神榜在手,为天道正统,当有斡旋之天机。

  只是今日姬昌殒命于封神台,正值人皇行立天下雷道之日,姜子牙也知晓人心必然遭受动摇。

  此番还是立下新王,安抚人心为正。姬昌宾天,封神台立,举国上下一片哀伤。

  张桂芳与九龙岛四圣见到这一幕,忍不住狂笑出声。

  眼下姜子牙高挂免战牌,西岐易守难攻,至少可以将其围堵。

  一旦国丧结束,便是决战之日。

  泰山之上,九鼎归位。闻仲以上清神雷立道,奉御诸天,九天成道。

  九天之上功德神光滚滚而动,轰然落下。

  其中九道功德自人间九鼎之上落下,这是人道功德所在。

  并不是天道功德所落。

  还有三道庞大的天道功德从九天而降。

  一道极大的功德隐入殷商深处,消失不见。

  还有一道功德归于闻仲,闻仲道行圆满,雌雄双鞭化为功德灵宝,修为也在此刻踏入大罗金仙初期的境界。

  一身福缘气运功德之数强大无比,那雷法之眼,上察诸天,下看人间。

  此刻瑶姬得了这功德,上前说道:“人皇还真是好机缘,闻太师为天地忠义之表,今以雷法恒定乾坤纲纪,九州神灵也要为之俯首。”

  “本座倒是有一个建议,不知道人皇意下如何。”

  帝辛打量了瑶姬一眼,道:“还请大帝说来一听,孤王自有见地。”

  瑶姬点了点头,道:“人道之中当有信仰,大王不如以人皇之气,传九州正统之神,将闻太师这雷法总纲奉为大商国神!”

  “昔殷商之中两大支柱,为黄飞虎、闻太师,黄飞虎投靠西岐,八百路诸侯谋反,皆是因为人皇驱逐那些虚伪的神道之人。”

  “人道若能尊本朝之人为大商国神,实则为天地立心,为生灵请命,日后九州之地那些神明之类都能做到举头三尺有雷法,触大商恒定之律,必遭天雷诛杀!”

  “哈哈哈哈!!”

  帝辛狂然一笑,看向了比干、微子启、商容等人。

  “众位爱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