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立天下诏-《朝廷发老婆,竟是三圣母杨婵?》

  林修已离开了盘古殿之中,先天五行旗彻底炼化之后,林修朝着朝歌之中飞去。

  林修知晓金灵圣母已前往天门关,不过在这之前,林修还需要前往朝歌,界定因果。

  路过梅山之时,陡然见到一股妖光冲天而起。

  林修心头一动,料想这梅山七兄弟出山在即,不如将其收服,也当应一道妖族气运归复天门关。

  这梅山七兄弟之中袁洪修得八九玄功,资质不在杨戬之下,天生神力,而且为混世四猴之一。

  林修降下一道妙光,来到了梅山之中。

  这梅山七兄弟分别是白猿、水牛、狗、野猪、蜈蚣、白蛇和山羊这七种动物修炼而成的妖怪,千里眼、顺风耳也有极大的妙用。

  戴礼此刻正在梅山之中修炼,陡然见到一道天光降临,戴礼急忙上前躬身行礼,道:“不知道上仙从何而来,降临吾梅山所谓何事?”

  林修道:“本座乃殷商天门关总兵林修,见你七兄弟气象不俗,想要将你等招揽入军中,修得一方人间气运,不知道你们意下如何?”

  此刻一个精壮无比的男子走了出来,手中握着一方混铁棍,道:“吾等想要建功立业不假,你这区区总兵....“

  来人正是袁洪,就在他开口之间,林修抬手一动,周身威压微微外放。

  林修大罗金仙之时就可以抗衡准圣,如今准圣中期,那魔神威压何等强大。

  戴礼与袁洪感觉到亿万钧压力轰然爆发,几乎将他道体碾碎。

  戴礼当即喝道:“二弟不得无礼,还不快向仙长赔礼。”

  林修点了一道玄光,落下不少灵根宝药,道:“你们七人自去天门关之中报道,有人接应。”

  这些天地间难得一见的灵根落下,戴礼等人皆是大喜过望,想不到林修一介人间总兵出手如此阔绰。

  林修收服了梅山七兄弟之后,化为一道玄光落定在了朝歌城之中。

  太师府。

  闻仲眉心之中灵光一动,此刻来到了太师府之中。

  见了林修本尊,闻仲激动得热泪盈眶。

  闻仲道:“见林修无恙,吾心甚慰。”

  林修点了点头,道:“林修拜见太师。”

  闻仲当即将林修扶起,引入太师府之中。

  两人一番攀谈之后,林修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吾观望天象,已知碧游教下通天教主已动用了天道第一杀阵。”

  “未来殷商局势将会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吾等也当在天地间立下一桩后手,以定乾坤之用。”

  闻仲一听,眼神之中闪过一丝骇然之色。

  天道第一杀阵,诛仙阵,想不到连掌教至尊都亲自出了碧游宫之中。

  闻仲道:“这天道杀阵一动,便是塌天之祸,元始天尊恐怕也会亲自前来。”

  林修点了点头,道:“圣教因果自可拖延时间,昔演五岳之气运,也当凝九州之道,合天地之根,于天门关铸就殷商最后一道防线。”

  “吾人道之运,也当可与圣教一争长短!”

  林修道:“九州本为天下之统,万岳群山以五岳为尊,泰山为万岳之首。吾已得先天五行旗,不日之后将凝九州气运聚于天门关之中,以五行五极之力善化地水风火雷五大元素之力,合天地气运,与玉虚争道。”

  “通天教主与元始天尊之战,将消弭绝大多数量劫因果,能否得天地间一线生机,就看吾等能借天门关演化多大的善因。”

  闻仲知晓林修在下一盘大棋,这因果之大难以衡量。

  闻仲道:“林修你有此想,吾自然配合你演此因果,值此一战,当无愧天地!成其人道,便是天地生机所在。”

  林修与闻仲详聊了一番之后,便与闻仲入了皇宫之中。

  会了比干之后,林修等人一同前去拜谒帝王。

  九间殿之中。

  帝辛见了林修,当即下了龙榻。

  “孤听闻爱卿浴血战死,心中哀伤难忍,然则太师秘不发丧,知晓爱卿自有生机。”

  “今日再见爱卿,吾心甚慰!”

  帝辛眼神之中闪过几分浊泪,道:“孤三军将士战死沙场,魂不能归殷商,山河崩乱,敢问玄清候,孤可曾有错!”

  林修躬身一拜,道:“大王坐镇乾罡,矜矜业业,不曾有错。若无大王在殷商之中坐镇朝局,岂能有九州归顺,殷商归心。”

  “纵观殷商上下,臣民一心,西岐之反皆是其软弱无能,畏惧所谓天命。”

  “大王当知,人定亦能胜天!”

  “自大王登基,擅修水利,兴复商道,竭商道以定天下财运,善货币以定人伦,扬纸张一道以定圣德,立天地君亲师以善民心。”

  “此为德才兼备之表,也为人皇立天下人心之统,所谓天道究竟为何,难道不是顺应天地大势,得物育人,而是屈尊于那渺茫的神灵,致使人道发展遭受遏制?”

  “是以本王有一想,今于九间殿之上请大王立天下诏,宣讲天地,昭告九州,定人皇之功德,让那伪善之军无颜立于天地。”

  听林修之言,帝辛目光震动,眼神之中闪过几分震撼之色。

  片刻之后,帝辛道:“得爱卿之言,孤心甚慰,今大商肱骨皆在,孤当立天下诏!”

  “姜子牙与那姬发小儿领兵进五关,实为犯上作乱之局,当天下诛伐,孤在一日,便是人皇之尊!”

  “比干,着笔墨纸砚,今日孤要与众位爱卿一同修缮天下诏,明日便昭告天下!”

  “大商之将士不能白白牺牲,孤王要为他们正名!”

  “大善!”

  比干、商容、微子、箕子等人皆伺候笔墨,林修与闻仲在旁谏言。

  一直到深夜,这天下诏方才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