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佞臣-《朝廷发老婆,竟是三圣母杨婵?》

  林修在朝歌城之中俱四宫而演,自闻仲离开了朝歌城之后,林修便感应到朝歌城之中一道与众不同的气象。

  按理说帝辛为人皇之表,得闻仲为师行教化之道,应该不是那种贪恋色欲之人,为何会在娲皇庙之中行亵渎之举。

  大势不可逆,小势却可改易。

  林修细细一番掐算之后,终于在半月之后发现了端倪。

  竟有人在朝歌城之中引七情六欲之气遮蔽九天之上的紫薇帝星。

  此人气息虽然蛰伏,可林修却也洞悉到了一线玄机。

  而且林修已感应到了具体的位置,正是闻仲离开朝歌城之后、此人才露出马脚。

  对方修为不在林修之下,只等林修抓住了其把柄必将其打出原型。

  时机已至,比干也已前来通知林修,与林修一同上九间殿拜谒。

  两人走在朝歌城的大街上,比干道:“自户部确立朝歌城之中气象明显兴盛了不少,这都是你之功劳。”

  林修道:“学生只不过纳策而已,真正权握一切的还是丞相。”

  比干微微点头,道:“进来有人在朝中参你专擅专权贪墨银钱,虎踞一方,不尊王道,这二人便是那费仲、尤浑二人,此二人朝朝蛊惑圣聪,谗言献媚,大王颇为宠信这二人。”

  林修略微思量,道:“此二人既是佞臣,丞相何不将其除之而后快。”

  比干叹了一口气,道:“这费仲、尤浑二人能言善辩深得大王照拂,位居中谏大夫,大王大小事宜皆问此二人意见,如此这般,也无把柄落在人手。”

  林修道:“丞相,学生有一言不知道当不当说。

  比干道:“林修不妨直言。”

  林修随后道:“还请丞相配合与吾,殿杀此二人,林修有先王御剑在手,可杀奸臣!只是想要全身而退,还请丞相遣人为这二人捏造罪名!”

  比干一听、顿时摇头道:“吾等身为王臣,岂能做这无根之事!林修此言缪怡!”

  林修目光一正、道:“丞相,听吾一言,万里河提毁于蚁穴,此二人看似尚未掌控大权,却有惑乱君心之举长此以往危机江山。”

  “一言一行、动辄牵扯数万人之生死,这二人看似在朝堂之中兴风作浪,连丞相都对其忌惮有加,吾在千里之外、也被这二人中伤。”

  “为人臣子,不应只为自身正节考虑,当为君王为重若无人背负其罪孽,何来王朝之恒定。”

  “丞相,此乃大商王朝,是人皇之统,九州之尊,若无人做这恶人,何以匡扶大王百世之基业,何以对先王之统,黄帝之尊。

  “社稷之道并不是中正严明,而是要懂得斡旋其真佐其王道,便是血雨腥风,善化君王身侧,才是正典啊!”

  “况且太师亲征在外,那北海为苦寒之地,凶险无比若无三年五载太师决不能回兵于朝,这朝廷就要靠丞相这样的臣子来支撑了!”

  比干一听,内心大为震动。

  之前他一直以为,只要自己处身正直,就能引领朝堂之风。

  像商容、梅伯之辈皆是清正之流,可这朝堂之中从来没有人愿意做这个恶人。

  林修所言的确让比干茅塞顿开,他掌两朝元老之职却从未参透这社稷之根本。

  若是作恶也是为了清君侧,那么作恶有何妨,背负一人之罪孽,为天下臣民之根本。

  杀二人而赎万人,此为功德无量。

  比于目光一动,此刻感慨道:“林修,你真是社稷之良才,这为臣之道吾参悟数十年,也未曾明白,这恶人总是需要人来当!”

  “前些时日费仲、尤浑二人克扣发往抵江赈灾银钱十此事面呈大王,此二人知晓事情败露,将银钱善冲余万,国库,大王概括不表。”

  “抵江因此饿死三千余人,过往之时暂且不表,从今日起吾比干便当这大商第一恶人。”

  “这费仲、尤浑二人的罪名我来罗织,只等林修殿杀这二人!”

  比干当机立断,气象一转。

  以他的身份地位,要给这二人罗织罪名,宛如反掌之意。

  后世说他善专也好,落得一世骂名也好,至少那些无辜惨死之人,亡魂不会记挂在他身上。

  林修拱手一拜,道:“学生定将这二人斩于九间殿之中!”

  林修一身青衣,手持听泉剑,踏入皇宫之中。

  比干则后行一步。

  林修只身入殿,很快便有士兵恭恭敬敬的来请林修。

  皇宫奇大无比,东边为正宫宗庙,气象恢宏。

  林修能感应到九州龙脉归于朝歌,这天地大运滚滚而来。

  自商道兴于殷商之后,这气运更加磅礴。

  以殷商如今的气运,西岐想要谋反,绝无可能。

  所以玉虚宫才会想方设法镇压殷商气运。

  那朝歌城之中以七情六欲之气遮掩紫薇帝星的存在林修感应到了一丝上清真气。

  隐约间林修已猜想到了此人是谁,只等此去殿前拜谒了帝辛、便是林修动手之时。

  林修已踏入九间殿之中,此刻已有数位大臣在九间殿之中。

  林修入了九间殿,当即躬身一拜,道:“天门关总兵林修、拜见大王!”

  “大胆,面见大王,还不下跪!”

  只听一个面容稍显阴戾的中年男子喝道。

  “费仲,不得无礼!”

  帝辛当即开口道:“林总兵为闻仲门生,也是孤王之同修,更是得先王之御剑,不用行跪拜之礼。“

  帝辛从那王座之上走了下来,来到了林修身边,拉着林修的手道:“孤虽第一次见你真容,你在朝歌城中你之大名如雷贯耳。”

  “导江一带得你治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微子,箕子等人更是在孤面前时常提起,孤之耳根子都起了老茧。”

  “今日孤王与你一见如故,没想到爱卿如此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