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不能寒了他们的心-《皇帝绝嗣七年,娇软美人好孕连连》

  两日后,凛冽的西北风如期而至,呼啸着席卷京城。

  每到此时,城中便容易走水。

  往年只有三四处,然而今年风才刮了一日,竟有六七处地方冒出火苗。

  所幸发现得及时,才没让火势蔓延,酿成大祸。

  京城的百姓们对此议论纷纷。

  “今年这风邪性得很,我家隔壁险些就烧起来了。多亏他家儿子起夜,眼疾手快,才把火给扑灭了。”

  “谁说不是呢,可得小心着点。我这晚上都不敢生火做饭了,先吃些干粮对付对付,熬过这几天再说。”

  “好在这风也就刮几天,我家的柴火都用油纸严严实实地盖好了,只盼着千万别出什么岔子。”

  往年这样的事时有发生,除了百姓们忧心忡忡,其他人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镇国公府里,众人也都照常行事。

  夜幕降临,黑暗如墨般浸染开来。

  灯火一盏接一盏地熄灭。

  唯有书房的窗棂间还透出昏黄的光亮。

  谢安然一袭素衣,静静地坐在书房之中。

  面前的书案上,堆满了镇国公留下的书信与墨宝。

  一道黑影如夜枭般,轻巧地翻墙而入。

  他身姿矫健,脚尖轻点,一跃上树,在茂密的树从间穿梭,避开巡逻的侍卫,一路悄无声息地来到书房的后侧。

  黑影伸出手指,小心翼翼捅破窗纸,将一根细竹管探了进去。

  他微微用力,缓缓吹出一道若有若无的白烟。

  谢安然正沉浸在手中的书信里,丝毫没有注意到。

  一阵淡淡的清香,若隐若现地钻进他的鼻尖。

  他微微皱了皱眉头,但并未放在心上。

  只是没过多久,谢安然便感到眼皮愈发沉重,困意袭来。

  这几日,他因镇国公的事忧心忡忡,夜不能寐,白日里又要处理府中繁杂的事务,早已疲惫不堪。

  他只当是自己太过劳累,才这般困倦难耐。

  谢安然站起身,想要回卧房休息。

  只是刚迈出一步,身子一软,整个人瘫倒在地。

  他心中一惊,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不对,若只是犯困,怎么会浑身无力?

  而且自己倒地弄出的动静不小,外面守着的小厮理应敲门询问才是。

  还没等他想清楚,眼皮便不受控制合上。

  眼前陷入一片漆黑,彻底失去意识。

  “吱嘎——”

  推门声响起,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黑影闪入书房,他俯下身,在谢安然身上仔细摸索着,很快便找到了一串钥匙。

  在这其中,有一把钥匙造型独特,上面的锯齿形状奇异。

  这正是镇国公府库房的钥匙。

  库房里存放着镇国公府历经百年,积累的巨额财富,金银珠宝、奇珍异宝不计其数。

  黑影扛起谢安然,快步将他送进卧房。

  为了确保他不会中途苏醒,黑影还送上了一记手刀。

  库房位于账房的隔壁,书房侧面。

  这里是镇国公府的核心区域,几乎所有的侍卫都在此处严加看守。

  随着白烟在府中弥漫开来。

  众人全都陷入了沉沉的昏睡之中。

  数道黑影悄无声息出现在侍卫的身后,猛地伸出手。

  只听“咔嚓”一声脆响,犹如暗夜中树枝断裂的声音。

  侍卫的脖颈瞬间被扭断,甚至连一丝声响都来不及发出,便直挺挺地倒在地上,成了一具冰冷的死尸。

  小半个时辰后。

  镇国公府内再无任何站立之人。

  整个府邸陷入一片寂静。

  黑影齐聚库房门前。

  为首之人打开门,“将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搬到后面的马车上,不要弄出动静。”

  “是!”

  众人鱼贯而入。

  ……

  丑时一刻。

  原本堆满金银珠宝、奇珍异宝的库房已被洗劫一空,只剩下空荡荡的架子和散落一地的杂物。

  抱着剑的黑影扯下脸上的面巾,露出一张冷峻,毫无表情的面孔,正是靳峙。

  “放火,绝不留任何活口!”

  随着一声令下。

  火苗迅速从镇国公府的各处燃起。

  不过眨眼间,各处的火苗便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熊熊火海。

  冲天的火光将京城的半边天都映得通红。

  很快,周围宅邸中的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火光和热浪惊醒。

  呼喊声此起彼伏。

  “镇国公府走水了!”

  “快,快去救火!”

  但火势实在太大了,根本无法靠近。

  住在镇国公府两侧的大臣们,看着那不断蔓延的大火,担心殃及自家,急忙催促家仆们拿起水桶,冲上前去救火。

  可这不过就是杯水车薪。

  一桶桶水浇上去,瞬间就被大火蒸发。

  火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反而在大风的助力下,变得更加猛烈。

  “完了,这下镇国公府的人恐怕都要死在里面了。”

  “别管他们了,守住咱们自家要紧,千万别让火势蔓延过来!”

  不远处。

  黑影们隐藏在各个出入口,静静观看,确保无一人能逃出来。

  大火无情地燃烧了足足两个多时辰,一直等到天亮,镇国公府内可烧的东西都化为了灰烬,火势才终于渐渐熄灭。

  曾经威严辉煌、处处都是精致景致的镇国公府,此刻已面目全非。

  整个府邸一片焦黑,残垣断壁在晨风中摇摇欲坠,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焦糊味,景象惨不忍睹。

  京城内的士兵前来收拾残局。

  从各个卧房中,一共搬出来足足五十六具尸首。

  其中有镇国公的妻子,小妾,六个儿女,以及一众家仆。

  靳峙站在最前方,叹息一声,“没想到五十六口人,居然没有一个人活下来。半夜走水,恐怕那个时候他们睡得正熟。”

  前来调查走水的官员连连点头,“靳大人说得没错,下官看到有不少人已经爬到门口,只是那浓烟滚滚,又有热浪,他们根本坚持不到出来。”

  “全都安葬了吧。”靳峙翻身上马,“我回宫向皇上禀明情况,你们负责后续,一定要妥善处理。镇国公乃是大融难得的忠臣,为大融立下汗马功劳,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是,下官谨记!”

  “驾!”靳峙挥下鞭子,策马奔驰。

  只是到了街口,他忍不住回头,看向那一片焦黑。

  这就是忤逆皇上的下场。

  不是满门抄斩,而是尸骨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