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陈风继续卖着炊饼,不过生意却不温不火,勉强够自己生活。
他花钱装修了一下房屋,买了一套像样的被褥。
看着这被自己打理的井井有条的新家,穿越来时的紧张感瞬间消失不见。
每天只要坐在家门口,不仅能听到县里的各种八卦,还能看几眼隔壁的美人妻饱饱眼福。
这生活简直要比前世996舒服得多。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
就当陈风哼着小曲打扫房屋时,透过墙上的洞,他看到了隔壁武大家升起了黑烟。
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传来,夹杂着男人气急败坏的叫骂。
“咳咳咳!这该死的烟囱!怎么又堵了?”
紧接着,是潘金莲带着忧虑的轻柔嗓音:“大郎,你慢些,别呛着了,要不,今日先歇歇?”
“歇?怎么歇!咳咳……这眼看就到出摊的时辰了!这炉子生不了火,炊饼怎么蒸?”武大郎的声音更大了,显然是急坏了。
陈风心中微动。
他推开门走了出去。
只见隔壁武大郎家门口,矮小的男人正弯着腰,对着一个简陋的土灶炉子猛咳,脸上手上沾满了黑灰,狼狈不堪。
炉口处,本该袅袅上升的炊烟,此刻却只有几缕黑烟被风吹得四散,更多的则是倒灌回屋里,呛得人睁不开眼。
潘金莲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块湿布,想给丈夫擦脸,却又不知从何下手,秀气的眉头紧紧蹙着,眼中满是愁容和无助。
她看到陈风出来,眼神里掠过一丝讶异,随即又低下头去。
“大郎哥,这是怎么了?”陈风走近两步,明知故问,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武大郎抬起被烟熏得通红的眼睛,看到是陈风,叹了口气,直起身捶了捶腰,“唉,陈家兄弟,别提了!这破烟囱,三天两头堵,今日是堵得死死的,火生不起来,眼看生意要做不成了!”
他指着那土灶上方歪歪扭扭伸出屋顶的简陋土坯烟囱,满脸晦气。
陈风抬头看了看那烟囱口,又低头看了看炉膛。
记忆里,这种土灶烟囱因为建造粗糙,加上烧柴火杂质多,确实很容易被烟灰油垢堵塞。
寻常人家遇到这种情况,要么捅捅,要么就只能等它自己烧穿,或者干脆拆了重砌一小段,费时费力。
他略一思索,现代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很多,但在这里,得用最简单有效的土办法。
“大郎哥,你试过用长杆子捅吗?”陈风问道。
“试了!咳咳……”武大郎又咳了两声,“找了根竹竿,捅不进去多少,里面好像有硬块卡住了!”
陈风走到炉子边,仔细观察了一下炉膛和烟道连接处。
他心中顿时有了想法。
“大郎哥,潘家娘子,或许我有个法子,可以试试。”陈风语气平静地说道。
武大郎和潘金莲都抬起头看向他。
“哦?陈家兄弟有办法?”武大郎将信将疑。
这书生会做炊饼已经够让人惊讶了,还会修烟囱?
潘金莲也看着陈风,那双带着薄雾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好奇和期待。
“不敢说一定成,但值得一试。”陈风没有把话说满,“大郎哥,你家可有长一些,结实些的竹竿?再找些干爽的稻草或者破布条来。”
“竹竿有,后院就有根晾衣服的,够长够结实!”武大郎虽然怀疑,但眼下也没别的办法,听陈风说得有条理,便来了精神,“稻草布条也有!”
他连忙转身去后院找竹竿,潘金莲也赶紧回屋里翻找干稻草和布条。
很快,武大郎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出来,潘金莲也拿着一小捆稻草和几条破布跟在后面。
陈风接过竹竿,又拿过稻草和布条,他让潘金莲取来火折子。
然后,他将稻草和布条缠绕在竹竿的一头,但并不绑得太死,留出一些蓬松的空隙。
“陈家兄弟,你这是……”武大郎不解地看着他的动作。
“大郎哥,烟囱堵塞,多半是烟灰油垢积多了,遇冷凝结成块。”
陈风一边做,一边简单解释,“硬捅效果不好,还可能把烟囱捅坏。咱们试试用火攻加热,让堵塞物松动或者烧掉。”
他让武大郎帮忙扶稳竹竿,自己则走到灶门前,小心地将缠着稻草布条的那一头,慢慢伸进烟道口。
“潘家娘子,劳烦点火,可以捅进去了。”陈风示意道。
潘金莲迟疑了一下,还是上前,用火折子点燃了竹竿顶端的稻草。
呼!
一小团火焰燃起,带着热气,被陈风小心地送入烟道深处。
他控制着竹竿,让火焰在烟道内停留片刻,慢慢向上移动,同时轻轻转动,让热量均匀散开。
屋内,武大郎和潘金莲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
只听烟囱深处传来一阵轻微的噼啪声,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燃烧。
紧接着,一股浓烈的黑烟猛地从屋顶的烟囱口冲了出来,直上天空!
“通了!通了!”武大郎又惊又喜,激动地大叫起来。
炉膛里的火苗也一下子旺了起来,烟气顺畅地被吸入烟道,不再倒灌。
“太棒了,都吸到烟囱里面去了。”潘金莲低声道,脸色变得有些红润。
陈风及时将带着残火的竹竿抽了出来,在地上踩灭。
“好了,大郎哥,你再生火试试。”陈风拍了拍手上的灰,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武大郎赶忙往炉膛里添了些柴火,火势果然顺畅无比,熊熊燃烧起来,烟气全都乖乖地顺着烟囱排出去了。
“哎呀!陈家兄弟!你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武大郎激动地搓着手,黝黑的脸上满是感激,“这法子真灵!俺以前咋就没想到呢!”
他看向陈风的眼神,充满了佩服和感激,原先那点因为陈风也卖炊饼存在的芥蒂,此刻烟消云散。
这个新邻居,不仅炊饼做得好,脑子还这么灵光!
潘金莲站在一旁,看着陈风,目光复杂。
炉子通了,丈夫的今天的生意保住了,她自然是高兴的。
但这份高兴,却是因为眼前这个年轻书生的帮助。
他居然如此轻巧地解决了连丈夫都束手无策的难题。
他站在那里,身上那件旧儒衫似乎也干净了几分,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眼神清澈,与丈夫方才的焦躁狼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潘金莲的心湖,再次泛起了涟漪。
她默默地转身进屋,很快又出来,手里拿着一块干净的湿布。
她走到陈风面前,低着头,将布递了过去,声音细若蚊呐:“陈家哥儿,擦擦手吧。”
陈风微怔,看到她白皙脸颊上不易察觉的红晕,接过了布巾,“多谢娘子。”
他擦了擦手,将布巾还给她。
“举手之劳,大郎哥不必放在心上。”陈风对着武大郎笑道,“也是凑巧知道这个土法子。”
“这可不是凑巧!这是真本事!”武大郎憨厚地笑着,用力拍了拍陈风的肩膀,“以后兄弟要是有啥用得着俺的地方,尽管开口!别的不敢说,力气活俺有的是!”
他与武大郎又寒暄了几句,便告辞回了自己的破屋。
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视线,陈风靠在门板上,轻轻吐出一口气。
刚才潘金莲递过布巾时,那低垂的眼帘和微红的脸颊,他看得分明。
他花钱装修了一下房屋,买了一套像样的被褥。
看着这被自己打理的井井有条的新家,穿越来时的紧张感瞬间消失不见。
每天只要坐在家门口,不仅能听到县里的各种八卦,还能看几眼隔壁的美人妻饱饱眼福。
这生活简直要比前世996舒服得多。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
就当陈风哼着小曲打扫房屋时,透过墙上的洞,他看到了隔壁武大家升起了黑烟。
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传来,夹杂着男人气急败坏的叫骂。
“咳咳咳!这该死的烟囱!怎么又堵了?”
紧接着,是潘金莲带着忧虑的轻柔嗓音:“大郎,你慢些,别呛着了,要不,今日先歇歇?”
“歇?怎么歇!咳咳……这眼看就到出摊的时辰了!这炉子生不了火,炊饼怎么蒸?”武大郎的声音更大了,显然是急坏了。
陈风心中微动。
他推开门走了出去。
只见隔壁武大郎家门口,矮小的男人正弯着腰,对着一个简陋的土灶炉子猛咳,脸上手上沾满了黑灰,狼狈不堪。
炉口处,本该袅袅上升的炊烟,此刻却只有几缕黑烟被风吹得四散,更多的则是倒灌回屋里,呛得人睁不开眼。
潘金莲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块湿布,想给丈夫擦脸,却又不知从何下手,秀气的眉头紧紧蹙着,眼中满是愁容和无助。
她看到陈风出来,眼神里掠过一丝讶异,随即又低下头去。
“大郎哥,这是怎么了?”陈风走近两步,明知故问,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武大郎抬起被烟熏得通红的眼睛,看到是陈风,叹了口气,直起身捶了捶腰,“唉,陈家兄弟,别提了!这破烟囱,三天两头堵,今日是堵得死死的,火生不起来,眼看生意要做不成了!”
他指着那土灶上方歪歪扭扭伸出屋顶的简陋土坯烟囱,满脸晦气。
陈风抬头看了看那烟囱口,又低头看了看炉膛。
记忆里,这种土灶烟囱因为建造粗糙,加上烧柴火杂质多,确实很容易被烟灰油垢堵塞。
寻常人家遇到这种情况,要么捅捅,要么就只能等它自己烧穿,或者干脆拆了重砌一小段,费时费力。
他略一思索,现代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很多,但在这里,得用最简单有效的土办法。
“大郎哥,你试过用长杆子捅吗?”陈风问道。
“试了!咳咳……”武大郎又咳了两声,“找了根竹竿,捅不进去多少,里面好像有硬块卡住了!”
陈风走到炉子边,仔细观察了一下炉膛和烟道连接处。
他心中顿时有了想法。
“大郎哥,潘家娘子,或许我有个法子,可以试试。”陈风语气平静地说道。
武大郎和潘金莲都抬起头看向他。
“哦?陈家兄弟有办法?”武大郎将信将疑。
这书生会做炊饼已经够让人惊讶了,还会修烟囱?
潘金莲也看着陈风,那双带着薄雾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好奇和期待。
“不敢说一定成,但值得一试。”陈风没有把话说满,“大郎哥,你家可有长一些,结实些的竹竿?再找些干爽的稻草或者破布条来。”
“竹竿有,后院就有根晾衣服的,够长够结实!”武大郎虽然怀疑,但眼下也没别的办法,听陈风说得有条理,便来了精神,“稻草布条也有!”
他连忙转身去后院找竹竿,潘金莲也赶紧回屋里翻找干稻草和布条。
很快,武大郎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出来,潘金莲也拿着一小捆稻草和几条破布跟在后面。
陈风接过竹竿,又拿过稻草和布条,他让潘金莲取来火折子。
然后,他将稻草和布条缠绕在竹竿的一头,但并不绑得太死,留出一些蓬松的空隙。
“陈家兄弟,你这是……”武大郎不解地看着他的动作。
“大郎哥,烟囱堵塞,多半是烟灰油垢积多了,遇冷凝结成块。”
陈风一边做,一边简单解释,“硬捅效果不好,还可能把烟囱捅坏。咱们试试用火攻加热,让堵塞物松动或者烧掉。”
他让武大郎帮忙扶稳竹竿,自己则走到灶门前,小心地将缠着稻草布条的那一头,慢慢伸进烟道口。
“潘家娘子,劳烦点火,可以捅进去了。”陈风示意道。
潘金莲迟疑了一下,还是上前,用火折子点燃了竹竿顶端的稻草。
呼!
一小团火焰燃起,带着热气,被陈风小心地送入烟道深处。
他控制着竹竿,让火焰在烟道内停留片刻,慢慢向上移动,同时轻轻转动,让热量均匀散开。
屋内,武大郎和潘金莲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
只听烟囱深处传来一阵轻微的噼啪声,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燃烧。
紧接着,一股浓烈的黑烟猛地从屋顶的烟囱口冲了出来,直上天空!
“通了!通了!”武大郎又惊又喜,激动地大叫起来。
炉膛里的火苗也一下子旺了起来,烟气顺畅地被吸入烟道,不再倒灌。
“太棒了,都吸到烟囱里面去了。”潘金莲低声道,脸色变得有些红润。
陈风及时将带着残火的竹竿抽了出来,在地上踩灭。
“好了,大郎哥,你再生火试试。”陈风拍了拍手上的灰,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武大郎赶忙往炉膛里添了些柴火,火势果然顺畅无比,熊熊燃烧起来,烟气全都乖乖地顺着烟囱排出去了。
“哎呀!陈家兄弟!你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武大郎激动地搓着手,黝黑的脸上满是感激,“这法子真灵!俺以前咋就没想到呢!”
他看向陈风的眼神,充满了佩服和感激,原先那点因为陈风也卖炊饼存在的芥蒂,此刻烟消云散。
这个新邻居,不仅炊饼做得好,脑子还这么灵光!
潘金莲站在一旁,看着陈风,目光复杂。
炉子通了,丈夫的今天的生意保住了,她自然是高兴的。
但这份高兴,却是因为眼前这个年轻书生的帮助。
他居然如此轻巧地解决了连丈夫都束手无策的难题。
他站在那里,身上那件旧儒衫似乎也干净了几分,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眼神清澈,与丈夫方才的焦躁狼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潘金莲的心湖,再次泛起了涟漪。
她默默地转身进屋,很快又出来,手里拿着一块干净的湿布。
她走到陈风面前,低着头,将布递了过去,声音细若蚊呐:“陈家哥儿,擦擦手吧。”
陈风微怔,看到她白皙脸颊上不易察觉的红晕,接过了布巾,“多谢娘子。”
他擦了擦手,将布巾还给她。
“举手之劳,大郎哥不必放在心上。”陈风对着武大郎笑道,“也是凑巧知道这个土法子。”
“这可不是凑巧!这是真本事!”武大郎憨厚地笑着,用力拍了拍陈风的肩膀,“以后兄弟要是有啥用得着俺的地方,尽管开口!别的不敢说,力气活俺有的是!”
他与武大郎又寒暄了几句,便告辞回了自己的破屋。
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视线,陈风靠在门板上,轻轻吐出一口气。
刚才潘金莲递过布巾时,那低垂的眼帘和微红的脸颊,他看得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