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池塘边你与师娘说的话,我听到了。”
如兰暇整以待,端详着这人的纠结神情,反问道:“那你听全了吗?”
朱标:“……没有”
“师娘问我对自个儿的婚事有何想法,我说没什么想法。”
朱标眉心一跳,就听得如兰接着说道:“想过归想过,但这件事的确是我无法预测的。”
“朱景隆,我要走的路一时间看不到尽头,而这条路上会发生什么,遇到什么,我也不能事事预料。”
少女忽地俯身,拉近两人间距离,尚未褪去的莲子香气萦绕身畔。
耳垂传来微凉触感,朱标下意识皱眉而非躲避。
手足生凉,难道气血还未补全吗?
全然不觉得是自己耳朵变红发热,才会感到凉意。
“这回你给我听全了。无论是感情亦或亲事,于我而言,不是需要从长计议的差事,而是冲动下的抉择。”
如兰捏了下手中的耳朵,民间传言,耳垂厚实,则有福,或许所言非虚。
“所以,我不会后悔,亦不需要他人的愧疚负责。”
凉意远去,朱标却感受不到炙热的天气,愣愣地坐在原处,只听得自己响如擂鼓的心跳声。
方才……他没有听错吧。
“朱景隆,在太阳落下前,告诉我你的决定。”
先前遮挡夕阳余晖的乌云不知何时散去,天边晚霞抢在最后的时间中,肆意地展示自己的风采,一时间霞光万丈。
亦或者提醒某人,再不去,可就没机会了。
……
马上又是一场赏月团圆节,偌大的汴京城扬起了喜乐,可喜乐之下是越发汹涌的波涛。
本朝以科举取士,朝廷又重视文臣,每场科举不知吸引多少目光,牵动多少心思谋算。
宫城中邕王与兖王夺嫡之争越发火热,宫城外各家府宅间也是暗潮涌动。
能从万千学子中脱颖而出进入官场的,就没有傻子。
两王相斗了这么久,什么阴谋诡计没朝对方身上使过,早就成了生死仇敌,他们这些投靠者只能与其主生死与共。
纵使他们活够了,可谁没有个姻亲师生,同门好友,一环扣着一环,哪里有半路下船的可能,不被拉下水便是极好了。
而一向自持中立的盛纮,这几日上衙时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好在他本就是坐冷板凳的,倒是也没什么人关注他。
下衙后盛纮便马不停蹄地归家,整日里不是待在前院便是去葳蕤轩歇息,只怕再过几日,林栖阁的门朝哪开他都能忘了。
毕竟,他还想着三品荣休呢。
这一日,盛纮下衙归家,刚换了常服便听得外头有人来报,说是四姑娘亲自送了莲子羹过来。
莲子羹,莲子心啊。
盛纮那颗塞满官途家族的心软上一分,喝到那熟悉的味道时又软了一分,等离开前院时,这脚就不听使唤地向着林栖阁走去。
林栖阁虽是离前院最近的院子,但少不得要走上一盏茶的时间。
趁着这个时间,盛纮关怀了墨兰几句,念及这个女儿的才情,盛纮又动了让墨兰回学堂上课的心思。
因着夺嫡之争的缘故,盛纮不想沦为他人的垫脚石,越发的爱护起自己的羽毛,所以教授墨兰与明兰规矩的孔嬷嬷早在一月前便离开了盛家,归乡修养去了。
墨兰和明兰一时间没了去处,而学堂里的长柏他们科考将近,便没再回去上课。
这会儿,听着墨兰细数她这段时日的读过的书籍,盛纮的心肠又软了点儿。
待几个孩子高中后,庄学究怕是不会再留下来教学,他或许……
“主君安好,四姑娘安好。”
飞走的思绪回归,盛纮本是无意停留,但碍于他不过四十岁上下,还没到老糊涂的时候,自是认出眼前的女使是大娘子身边的得力之人。
见着女使身后跟着的婆子,两两一组,足搬了两口红木箱子,盛纮少不得问上一句。
“这是做什么去?”
“回主君,这是五姑娘带回的书箱,大娘子吩咐我们送到陶然居去。”
……
林栖阁。
听见屋外传来脚步声,林小娘满眼中的怀恋才升腾到一半儿,见到墨兰身前空空如也,刚升腾起的情绪散了大半。
“墨儿,你父亲呢?”
墨兰一脸泄气的坐在饭桌旁:“去葳蕤轩了。”
怎么会!
这回足足有两个月了,怎么着也该够了!
何况她的长枫即将科举入仕,念在长枫的份上,主君断然不会拂了她的情面。
听墨儿说小公爷的才学上佳,连庄学究都赞过几句,此次科考大概率是能中的。
考中后谁还来学堂上课,为了墨儿的前途,她必须得让墨儿赶紧回私塾上课!
林小娘压住心底生出的不安,让墨兰将先前发生的事仔仔细细地说来。
墨兰说着说着便红了眼眶,撕扯着手中帕子道:“娘,您说父亲日后会不会不再疼我了?”
林小娘还来不及深想,赶紧把女儿搂进怀中安慰:“不会的。娘的墨儿长得好,才学也好,你爹爹怎么会不疼你呢。”
可是疼爱与最疼爱还是不一样的。
要是没了父亲的偏爱,她还能嫁给元若哥哥吗。
见墨兰止不住地掇泪,林小娘只能安慰道:“还有你哥哥在呢,只要他此次能够高中,日后何愁没有好日子过。”
墨兰还是想哭。
小娘不知道,她以往每日都与哥哥一道去学堂上课,又怎会不知。
比起二哥哥来,她哥哥可是差远了,起码在苦读上就比不过!
这会儿还不知道应了谁家的诗会,出去喝酒去了。
要是二哥哥是她的胞兄就好了。
……
“母亲,如兰。”
瞧着不请自来的儿子,大娘子有点儿苦恼。
如儿刚从庄子上回来,一路颠簸也是累人的紧。
她想着让孩子赶紧用些饭食回去歇息,因着才没请盛纮过来,也没通知盛长柏。
谁料,这饭刚开始吃,盛纮过来了。
好不容易劝盛纮打消将盛长柏叫过来一并用饭的想法,结果人自己过来了。
大娘子知道,她这三个儿女里,如兰最不待见的便是长柏;却不想……哎。
“你可用过饭了?”
她这个儿子少年老成,性子固朴,数十年如一日地规律作息,这个时辰应当是用完饭在房中温书了啊。
在盛长柏说话前,如兰放下手中汤碗,拭了拭唇角:“听学究说兄长这些日来越发的用功读书,还不忘帮扶同窗;要是此次都高中,他们怕也得给兄长送上份谢礼。”
盛长柏面色稍沉,索性灯光昏暗,他又是一惯板着脸,没人瞧见了去。
反而是一旁的盛纮说了盛长柏两句,话里话外就是劝盛长柏莫要与顾廷烨走的太近。
他虽官职不高,到底也是在朝为官的,知道的要比盛长柏多些。
若那件事是真的,这等不得圣心的人他们还是少沾染些,还能落个不畏权贵的清名。
盛长柏自是不愿的。
来回说了几句后,盛纮也拿这个倔脾气的儿子没法子,心想只待会试之后,一切便有了分晓。
虽说风波就此止住,盛纮也没了继续用饭的胃口,一甩袍袖,回前院去了。
趁着两人争执时,已用完最后几口饭的如兰亦是起身告辞。
有些事,她若是在场,反而效果不好了。
如兰暇整以待,端详着这人的纠结神情,反问道:“那你听全了吗?”
朱标:“……没有”
“师娘问我对自个儿的婚事有何想法,我说没什么想法。”
朱标眉心一跳,就听得如兰接着说道:“想过归想过,但这件事的确是我无法预测的。”
“朱景隆,我要走的路一时间看不到尽头,而这条路上会发生什么,遇到什么,我也不能事事预料。”
少女忽地俯身,拉近两人间距离,尚未褪去的莲子香气萦绕身畔。
耳垂传来微凉触感,朱标下意识皱眉而非躲避。
手足生凉,难道气血还未补全吗?
全然不觉得是自己耳朵变红发热,才会感到凉意。
“这回你给我听全了。无论是感情亦或亲事,于我而言,不是需要从长计议的差事,而是冲动下的抉择。”
如兰捏了下手中的耳朵,民间传言,耳垂厚实,则有福,或许所言非虚。
“所以,我不会后悔,亦不需要他人的愧疚负责。”
凉意远去,朱标却感受不到炙热的天气,愣愣地坐在原处,只听得自己响如擂鼓的心跳声。
方才……他没有听错吧。
“朱景隆,在太阳落下前,告诉我你的决定。”
先前遮挡夕阳余晖的乌云不知何时散去,天边晚霞抢在最后的时间中,肆意地展示自己的风采,一时间霞光万丈。
亦或者提醒某人,再不去,可就没机会了。
……
马上又是一场赏月团圆节,偌大的汴京城扬起了喜乐,可喜乐之下是越发汹涌的波涛。
本朝以科举取士,朝廷又重视文臣,每场科举不知吸引多少目光,牵动多少心思谋算。
宫城中邕王与兖王夺嫡之争越发火热,宫城外各家府宅间也是暗潮涌动。
能从万千学子中脱颖而出进入官场的,就没有傻子。
两王相斗了这么久,什么阴谋诡计没朝对方身上使过,早就成了生死仇敌,他们这些投靠者只能与其主生死与共。
纵使他们活够了,可谁没有个姻亲师生,同门好友,一环扣着一环,哪里有半路下船的可能,不被拉下水便是极好了。
而一向自持中立的盛纮,这几日上衙时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好在他本就是坐冷板凳的,倒是也没什么人关注他。
下衙后盛纮便马不停蹄地归家,整日里不是待在前院便是去葳蕤轩歇息,只怕再过几日,林栖阁的门朝哪开他都能忘了。
毕竟,他还想着三品荣休呢。
这一日,盛纮下衙归家,刚换了常服便听得外头有人来报,说是四姑娘亲自送了莲子羹过来。
莲子羹,莲子心啊。
盛纮那颗塞满官途家族的心软上一分,喝到那熟悉的味道时又软了一分,等离开前院时,这脚就不听使唤地向着林栖阁走去。
林栖阁虽是离前院最近的院子,但少不得要走上一盏茶的时间。
趁着这个时间,盛纮关怀了墨兰几句,念及这个女儿的才情,盛纮又动了让墨兰回学堂上课的心思。
因着夺嫡之争的缘故,盛纮不想沦为他人的垫脚石,越发的爱护起自己的羽毛,所以教授墨兰与明兰规矩的孔嬷嬷早在一月前便离开了盛家,归乡修养去了。
墨兰和明兰一时间没了去处,而学堂里的长柏他们科考将近,便没再回去上课。
这会儿,听着墨兰细数她这段时日的读过的书籍,盛纮的心肠又软了点儿。
待几个孩子高中后,庄学究怕是不会再留下来教学,他或许……
“主君安好,四姑娘安好。”
飞走的思绪回归,盛纮本是无意停留,但碍于他不过四十岁上下,还没到老糊涂的时候,自是认出眼前的女使是大娘子身边的得力之人。
见着女使身后跟着的婆子,两两一组,足搬了两口红木箱子,盛纮少不得问上一句。
“这是做什么去?”
“回主君,这是五姑娘带回的书箱,大娘子吩咐我们送到陶然居去。”
……
林栖阁。
听见屋外传来脚步声,林小娘满眼中的怀恋才升腾到一半儿,见到墨兰身前空空如也,刚升腾起的情绪散了大半。
“墨儿,你父亲呢?”
墨兰一脸泄气的坐在饭桌旁:“去葳蕤轩了。”
怎么会!
这回足足有两个月了,怎么着也该够了!
何况她的长枫即将科举入仕,念在长枫的份上,主君断然不会拂了她的情面。
听墨儿说小公爷的才学上佳,连庄学究都赞过几句,此次科考大概率是能中的。
考中后谁还来学堂上课,为了墨儿的前途,她必须得让墨儿赶紧回私塾上课!
林小娘压住心底生出的不安,让墨兰将先前发生的事仔仔细细地说来。
墨兰说着说着便红了眼眶,撕扯着手中帕子道:“娘,您说父亲日后会不会不再疼我了?”
林小娘还来不及深想,赶紧把女儿搂进怀中安慰:“不会的。娘的墨儿长得好,才学也好,你爹爹怎么会不疼你呢。”
可是疼爱与最疼爱还是不一样的。
要是没了父亲的偏爱,她还能嫁给元若哥哥吗。
见墨兰止不住地掇泪,林小娘只能安慰道:“还有你哥哥在呢,只要他此次能够高中,日后何愁没有好日子过。”
墨兰还是想哭。
小娘不知道,她以往每日都与哥哥一道去学堂上课,又怎会不知。
比起二哥哥来,她哥哥可是差远了,起码在苦读上就比不过!
这会儿还不知道应了谁家的诗会,出去喝酒去了。
要是二哥哥是她的胞兄就好了。
……
“母亲,如兰。”
瞧着不请自来的儿子,大娘子有点儿苦恼。
如儿刚从庄子上回来,一路颠簸也是累人的紧。
她想着让孩子赶紧用些饭食回去歇息,因着才没请盛纮过来,也没通知盛长柏。
谁料,这饭刚开始吃,盛纮过来了。
好不容易劝盛纮打消将盛长柏叫过来一并用饭的想法,结果人自己过来了。
大娘子知道,她这三个儿女里,如兰最不待见的便是长柏;却不想……哎。
“你可用过饭了?”
她这个儿子少年老成,性子固朴,数十年如一日地规律作息,这个时辰应当是用完饭在房中温书了啊。
在盛长柏说话前,如兰放下手中汤碗,拭了拭唇角:“听学究说兄长这些日来越发的用功读书,还不忘帮扶同窗;要是此次都高中,他们怕也得给兄长送上份谢礼。”
盛长柏面色稍沉,索性灯光昏暗,他又是一惯板着脸,没人瞧见了去。
反而是一旁的盛纮说了盛长柏两句,话里话外就是劝盛长柏莫要与顾廷烨走的太近。
他虽官职不高,到底也是在朝为官的,知道的要比盛长柏多些。
若那件事是真的,这等不得圣心的人他们还是少沾染些,还能落个不畏权贵的清名。
盛长柏自是不愿的。
来回说了几句后,盛纮也拿这个倔脾气的儿子没法子,心想只待会试之后,一切便有了分晓。
虽说风波就此止住,盛纮也没了继续用饭的胃口,一甩袍袖,回前院去了。
趁着两人争执时,已用完最后几口饭的如兰亦是起身告辞。
有些事,她若是在场,反而效果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