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怎么不好。
反正大娘子如今看不出什么不好来。
盛纮成了五品官,孩子们的婚事也都有了更多选择,而且盛纮要带着林氏一道上任,一遭走了两个碍眼的怎么不好。
仔细说来,大娘子也不记得何时便觉得这个夫君碍眼了,反正如今她是真觉得盛纮在家挺碍事的。
尤其是她儿子已经入仕,该择妻了。
大娘子如今是一百个不愿意相信盛纮的眼光。
华兰如今的日子是好起来了,可先前过得多难啊。
但真要她给这个儿子挑婚事,大娘子也愁啊。
血缘关系断不掉,但过去的那些事又无法让大娘子心无隔阂。
如兰见大娘子蓦地叹了口气,隐隐猜到她在愁什么,也明白大娘子为何一直没询问过她。
首先是不合适,她再聪慧,大娘子也不会拿盛长柏的婚事问询她这个未出阁的姑娘。
再者便是她和盛长柏的关系真是差到连装都懒得装了。
这事,还是得从宁远侯府被剥夺丹书铁券开始说起。
宁远侯府作为汴京一等的勋贵,有蛀虫是难免的。
其府里的四房五房不仅是躺在祖宗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的主儿,还是作死犯蠢的一把好手。
皇帝历来都是记仇又小气的,尤其是上了年岁的,喜欢翻旧事。
纵使老宁远侯在世时补完了欠债,分了家又如何,皇帝要惩处你多的是理由。
何况宁远侯府里的四房和五房的的确确是和邕王、兖王有所牵连。
官家正愁只惩处些未入仕的举子不够警示两王呢,宁远侯府不是现成的挑子。
没降爵,但剥夺了丹书铁券,还将四房五房的人流放边疆,足够宁远侯府伤筋动骨了。
要知道,当下的时情可是有连坐的。
龙椅上的那位不退,谁敢同宁远侯府相交;就算是新帝登基,为何非要复用曾牵连夺嫡的臣子,翰林院里多的是三甲好嘛!
而与顾廷烨相交甚好的盛长柏自然是被盛纮拉去一再警告。
再是头铁,也要想想自己有几颗头可以砍。
盛长柏是个聪明人,不同于父亲的圆滑,他是自傲的。
即便将傲气藏于心中,可本质不改。
否则盛长柏怎会一再将宝押在顾廷烨身上,除却外物,盛长柏更是相信他自己看人的眼光。
可世间能绝地翻身的英雄几何,最多的还是顺应时运。
如今的盛长柏不过是初入仕途,还是直接坐冷板凳的那种,哪里能同为官多年的生父掰手腕呢
如兰自是光明正大地去欣赏了一番被训到灰头土脸的盛长柏,算是正式撕开了他们之间的虚伪。
此刻面对大娘子的担忧,如兰直接了当道:“阿娘,谁家的爵位前程都是辛苦挣来的,没人愿意被牵连。”
大娘子又叹息一声。
要不是那顾二郎离开汴京,要不是盛长柏已经入仕,否则她真想让盛纮一道将儿子带走。
让外头的风雨吹打一番,说不准这头就没这般铁了。
“长柏要是不娶亲,你们几个的婚事也不好操办。”
如兰认真道:“那阿娘可得找个脑子清明的儿媳妇回来”
“万一哪日他为了所谓知己去敲那鸣冤鼓,好歹还有个给我们送信的。”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顾廷烨如今的潜力已大不如前,盛长柏自是不会巴巴儿地再贴上去,顶多是耗费些钱财布帛维持着交情罢了。
否则上一世时宁远侯逝世时,顾廷烨被算计的狼狈离京,怎么不见盛长柏为其发声呢。
大娘子立刻呸了三声:“瞎说什么!鸣冤鼓哪里能乱敲!”
这是哪儿?天子脚下!
要是鸣冤鼓真的响了,那不是打官家的脸嘛!
反正大娘子如今看不出什么不好来。
盛纮成了五品官,孩子们的婚事也都有了更多选择,而且盛纮要带着林氏一道上任,一遭走了两个碍眼的怎么不好。
仔细说来,大娘子也不记得何时便觉得这个夫君碍眼了,反正如今她是真觉得盛纮在家挺碍事的。
尤其是她儿子已经入仕,该择妻了。
大娘子如今是一百个不愿意相信盛纮的眼光。
华兰如今的日子是好起来了,可先前过得多难啊。
但真要她给这个儿子挑婚事,大娘子也愁啊。
血缘关系断不掉,但过去的那些事又无法让大娘子心无隔阂。
如兰见大娘子蓦地叹了口气,隐隐猜到她在愁什么,也明白大娘子为何一直没询问过她。
首先是不合适,她再聪慧,大娘子也不会拿盛长柏的婚事问询她这个未出阁的姑娘。
再者便是她和盛长柏的关系真是差到连装都懒得装了。
这事,还是得从宁远侯府被剥夺丹书铁券开始说起。
宁远侯府作为汴京一等的勋贵,有蛀虫是难免的。
其府里的四房五房不仅是躺在祖宗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的主儿,还是作死犯蠢的一把好手。
皇帝历来都是记仇又小气的,尤其是上了年岁的,喜欢翻旧事。
纵使老宁远侯在世时补完了欠债,分了家又如何,皇帝要惩处你多的是理由。
何况宁远侯府里的四房和五房的的确确是和邕王、兖王有所牵连。
官家正愁只惩处些未入仕的举子不够警示两王呢,宁远侯府不是现成的挑子。
没降爵,但剥夺了丹书铁券,还将四房五房的人流放边疆,足够宁远侯府伤筋动骨了。
要知道,当下的时情可是有连坐的。
龙椅上的那位不退,谁敢同宁远侯府相交;就算是新帝登基,为何非要复用曾牵连夺嫡的臣子,翰林院里多的是三甲好嘛!
而与顾廷烨相交甚好的盛长柏自然是被盛纮拉去一再警告。
再是头铁,也要想想自己有几颗头可以砍。
盛长柏是个聪明人,不同于父亲的圆滑,他是自傲的。
即便将傲气藏于心中,可本质不改。
否则盛长柏怎会一再将宝押在顾廷烨身上,除却外物,盛长柏更是相信他自己看人的眼光。
可世间能绝地翻身的英雄几何,最多的还是顺应时运。
如今的盛长柏不过是初入仕途,还是直接坐冷板凳的那种,哪里能同为官多年的生父掰手腕呢
如兰自是光明正大地去欣赏了一番被训到灰头土脸的盛长柏,算是正式撕开了他们之间的虚伪。
此刻面对大娘子的担忧,如兰直接了当道:“阿娘,谁家的爵位前程都是辛苦挣来的,没人愿意被牵连。”
大娘子又叹息一声。
要不是那顾二郎离开汴京,要不是盛长柏已经入仕,否则她真想让盛纮一道将儿子带走。
让外头的风雨吹打一番,说不准这头就没这般铁了。
“长柏要是不娶亲,你们几个的婚事也不好操办。”
如兰认真道:“那阿娘可得找个脑子清明的儿媳妇回来”
“万一哪日他为了所谓知己去敲那鸣冤鼓,好歹还有个给我们送信的。”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顾廷烨如今的潜力已大不如前,盛长柏自是不会巴巴儿地再贴上去,顶多是耗费些钱财布帛维持着交情罢了。
否则上一世时宁远侯逝世时,顾廷烨被算计的狼狈离京,怎么不见盛长柏为其发声呢。
大娘子立刻呸了三声:“瞎说什么!鸣冤鼓哪里能乱敲!”
这是哪儿?天子脚下!
要是鸣冤鼓真的响了,那不是打官家的脸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