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水位下降-《不想住猪圈,我提笔从文考科举》

  伴随着冬季到来,水位下降越发明显,这时,宋应知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

  这天,穆通判与林同知如往常一样正常来上值,却发现他们那整日就只知道在沘水判寻妻的知府大人,一反常态的出现在府衙前厅。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满是疑惑。

  莫不是知府夫人找到了?

  “参见知府大人。”

  二人躬身行礼,穆通判稍稍抬头看了一眼宋应知,小心翼翼问:

  “大人……可是有事吩咐?”

  毕竟对方任职到现在,一直处于荒废公务状态,整个南阳府都是他与林同知在打理。

  “两位大人请坐。”

  示意二人一旁坐下,宋应知蹙着眉把自己在沘水发现的情况如实相告。

  “本官发现沘水河最近的水位下降厉害,想问问二位大人这种情况是否正常。”

  一般情况下,河水处于枯水期,水位下降属实正常,但沘水水位下降严重,有些超乎常理。

  听到知府大人的思虑,二人略微松了一口气。

  “大人咱们南阳到了冬季,不仅沘水河水量大减,丹江、白河等大型支流也会下降,这种现象再正常不过了。”

  林同知乐呵呵的解释道,见宋应知还不放心,他继续解释:

  “大人,去年冬季时候,沘水河还干枯过一回,一直到春季,冰雪消融,水流才慢慢增长。”

  去年还干枯了?

  宋应知看了一眼林同知,手中的茶杯转了一圈又一圈,心中思绪飘忽不定。

  “如此,二位大人朝先去忙吧,本官再去沘水河岸上走走。”

  一听这话,二人内心一喜!见对方迈开步伐要走,两人再次齐声恭送:

  “大人慢走。”

  只要这知府大人不拿权,那对方想做什么,他们都是极力支持。

  这京中派来的知府二人早已打听过,是被工部官员排挤才选择外放的,还是个农户出身。

  没背景没靠山,即便是在这南阳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也只能忍着。

  这出身还不如他们二人,即便是架空了对方又怎样,朝中根本不会有人替他说话申冤。

  好在这知府识相,任职到现在,一点儿插手府衙事务的意思都没有。

  这才使得三人关系从表面上看还过得去。

  直到宋应知消失在府衙,穆林二人这才立起身。

  “穆大人,你觉得,这宋知府是真的寻妻心切,还是故意装的?”

  在宋应知看不见的地方,林和希镇定自若的坐到他的位置上。

  一旁的穆总商早已习以为常,林同知官职高于他,平日里自己也在极力讨好对方。

  如今听他这么问,穆总商想也没想,直接回:

  “大人,不管这宋知府是真傻还是装傻,对咱们来说不都是好处吗?当然了,这装傻更好一些,这样的话,说明他怕您啊,也不敢把您手中的权利抢走,等三年时间一到,他马上就被调走,谁还管得了咱们!”

  穆总商这番马屁,听得林和希心里十分舒坦,刚想端起茶饮上一口,却想到此杯宋应知已经喝过。

  对方脸色一变,晦气道:“来人!给本官重换一壶茶来!”

  待衙役把茶水端走,他才抚了把胡须继续说:

  “这知府大人与夫人感情如此深厚,咱更应该多为大人分忧才是,穆大人,一会儿,你再派些人手去沘水河,掘地三尺,也要帮助大人把夫人挖出来!哈哈哈……”

  “哈哈哈……”

  两人相视大笑。

  “大人所言极是,下官这就去安排!”

  对于二人的这一番言论,宋应知无从得知,他如往常一样走到沘水河岸,望着水位大幅下降后露出的河床,心思愈发沉重。

  自收秋结束到现在,总的就下了两场小雨,若是这种状况持续到明年开春,没了雨水,春耕又该如何解决?

  为了验证林同知与穆通判所言虚实,他一连寻问了好几个年岁较大的老者,得到的说法都是一样。

  看来,这沘水河水位下降,真的是正常现象。

  “看来是我杞人忧天了……”

  望着已经没有商船来往的沘水,宋应知重重叹了口气。

  “杞人忧天什么?”

  嗯?谁在说话,宋应知转身,发现消失几个月的宴庄,不知何时出现在自己身后。

  “你怎么回来了,难道是找到他们的消息了?!”

  “没有。”

  避免对方白高兴一场,宴庄爽快的摇头。

  “这几个月,我把步青红最可能去的地方都找了个遍,就是没有两个人的身影。”

  宋应知目光微暗,转身继续望着河面发愁。

  “没找到人,你回来做什么?”

  他已经不需要他了。

  “我说过,找不到人,我就把我这条命赔给你。”

  “……”

  宋应知被这话堵得心发慌!“找不到你就继续找!掘地三尺也给我找出来!”

  “可是我太了解我的师弟,他只要想藏起来,我即便掘地三尺也找不到他。”

  宴庄静静的看着他,“已经找不到的东西,为何还要白费力气,我还不如把命赔给你。”

  说罢,宴庄将拔出长剑,递到宋应知面前。

  “一命抵一命,我们江湖人向来一言九鼎,你来吧,我绝不反抗。”

  “杀了你,我的夫人会回来吗?”

  宋应知看着长剑,木着脸问。

  宴庄想了想,“不能。”

  “既然不能,那我杀了你有什么有什么用,既不能解我心头之恨,也不能解我心中之思。”

  记录完今日水位下降的深度,宋应知转头走向河岸一侧的田野。

  如果水位下降是正常现象,那便看看土地的缺水程度。

  此时已至初冬,南阳的冬天不是很冷,稍微多添些棉袄便能扛过去,宋应知身上也只穿了一层薄棉。

  宴庄看着这人无视自己,径直走到地里去,他不明所以,便也跟了上去。

  到了田间,宋应知蹲下身,细细查看田地里的土壤情况,

  大部分田地都还算正常,并未出现干裂情况。

  但宋应知还是敏锐的察觉到异常,“宴庄,你有没有觉得不对劲?”

  “什么?”宴庄环抱着剑,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你没发现吗?这地里的杂草上,没有一滴水珠。”

  即便是冬日,清晨的杂草上也该有露水才是。

  但这田野里的团团杂草,别说水珠,连一点湿意都没有。

  “……”

  看着对方万分认真的眼神,宴庄不自在的揉了揉鼻梁。

  “没发现。”

  “……”这回换宋应知无语了。

  算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