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城区内,第41师团师团部所在的位置,此时在平日里极为严肃的司令部这个时候却乱作一团。
甚至有不少的民众都在暗地里看着日军的动向。
而在暗地里,一些暗流已经开始了涌动。
第41师团师团长上田谅哉此时就在指挥部内通过电话和岩松义雄联系。
而在电话里,岩松义雄对上田谅哉指示道:“今天上午,我们已经和对方达成了协议,对方将会放开防线,让我们经由蒲县和隰县,向吕梁方向转进。
你们抵达吕梁之后,我会让独立混成第16旅团所部接应你们撤离。
另外,第37师团也会经由乡宁县、吉县、大宁县,在吕梁和你们汇合,并同样经由吕梁向东撤退。
你们要多注意吕梁以西和以北方向,那些地方原本都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对方如果知道我们的转进计划的话,有可能会在路上拦截我们。
八路军现在已经截断了你们通过霍州前往介休的通道,所以你们速度一定要快,除了必要的粮食补给和武器弹药之外,其余物资可以全部留下,对方会来接收。”
“是,司令官阁下。”
挂断通讯之后,上田谅哉看着眼前乱七八糟的师团部,眉头紧锁。
八路军的行动速度太快了。
在早上七点的时候,他才接到八路军进攻的情报,结果不曾想,仅仅过了一个早上的时间,八路军就收复了赵城镇。
赵城镇被八路军收复之后,堤村乡据点里的日军已经是独木难支了。
现在接到岩松义雄的电话,在电话里,岩松义雄说的走晋绥军防区,一路前往吕梁的这个建议,虽然上田谅哉有些不太敢信,但眼下他也是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拼一把,至少就算对方不按照协议,放自己过去,那进攻晋绥军防区,也好过进攻八路军防线。
“命令驻守提村乡据点的步兵第237联队第3大队,立即炸毁桥梁之后南撤,并破坏沿途的所有渡口和桥梁。
另外,命令骑兵第41联队接到命令之后,立即沿着公路向土门镇进发,务必和当地据点一起,确保这里的安全。”
通讯兵领命而去,但还未走出大门,就又被上田谅哉给叫停了。
“等等,告诉告诉骑兵第41联队联队长,如果有晋绥军自土门镇以西方向出来的话。
嗯,不需要理会他们,继续坚守土门镇据点即可。”
“是!”
……
而此时此刻,正在从黑龙关镇出兵的楚云飞却在自己的指挥部内,怔怔地看着眼前的这份电报。
这份电报发来已经有半个多小时了,但这份电报是使用的是高级机密才能使用的密文发送过来的。
为此,楚云飞还动用了特殊密码,并由孙铭亲自完成的翻译。
但是当他看到完成翻译的孙铭面露难色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份电报里的内容不简单了。
而真正看完这份电报,他的脸色一下也变得不好了。
在电报里,晋绥军的最高长官部要求他将部队撤离蒲县,放开通道。
电报上给的理由说是接到情报,鬼子会从这里进军攻击蒲县,如果不让开,恐怕损失会很重。
但这点不说孙铭不理解了,就算是楚云飞也不理解。
楚云飞在前往八路军根据地参观之后,就和李云龙认识了。
而且李云龙还送了楚云飞一个营的装备,这些装备楚云飞也是深爱之,并且给自己的一营和警卫连装备上了。
且在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楚云飞和李云龙就一直有保持着彼此之间的联系。
当李云龙率领新一团从临屯公路东出的时候,就和第386旅旅部进行了汇报,获得批准后,李云龙联系了楚云飞,说自己会率部攻击日军,并希望第358团配合攻击。
所以,楚云飞实际上现在是知道八路军大概的行动的,甚至在阎锡山这份电报抵达之前,他就已经知道八路军的行动了。
至于八路军说的会不会是假的,这点楚云飞连想都不想,别人不了解八路军,他可太了解了,在这件事情上,八路军说1,他就不怀疑有2。
至少在打日军这点上,八路军嘴里的话的可信度可高太多了。
孙铭作为楚云飞的副官,自然也是知道楚云飞和李云龙有联系的,而且这件事也是孙铭经手的。
所以,当看到这个电报之后,便很不可理解地对楚云飞说道。
“团座,鬼子要进攻咱们这里,咱们不应该坚守阵地吗?可上峰为什么给了咱们一个撤退的命令?
人家八路现在都已经成功在进攻途中了,我们只要能够坚守一天的时间,八路就能对日军发起攻击。
到时候两面夹击,鬼子必然溃败。
我不理解,为什么上峰会下这个命令?”
楚云飞沉思了一会,现在他的内心也有些乱了。
于是他就对孙铭说道:“或许是司令长官部不清楚当前的情况,不知道八路军已经对日军发起进攻了。
孙副官,以我们团部的名义,向司令长官部发报,把李云龙跟我们说的事情和司令长官部报告。”
听到楚云飞这么说,孙铭立即领命而去。
很快,孙铭便再拟定了一份电报,加密之后发送给了阎锡山的司令部。
再过了半个小时,回电到了,经过十分钟的解译之后,孙铭带着第二份电报再度黑着脸走到了楚云飞面前。
“团座,电报译出来了。”
楚云飞接过电报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再度让他两眼一黑。
即便是他把八路军已经对日军发起进攻,只要守住,就能消灭该地区日军这事情和上面说了,但上面仍旧是要求他立即放开通道,让日军过去。
如果说上一份电报司令长官部还没有很直白地把事情说清楚的话,这份电报里的内容就露骨多了。
在里面,司令长官部直接写到‘日军经由蒲县向太原转移,若阻拦,必狗急跳墙,我军损失必然加剧。’‘八路军若趁此时机占据临汾,则我既承担阻击重任,又无利可图’。
这些内容写在电报里,让楚云飞感到心寒。
甚至有不少的民众都在暗地里看着日军的动向。
而在暗地里,一些暗流已经开始了涌动。
第41师团师团长上田谅哉此时就在指挥部内通过电话和岩松义雄联系。
而在电话里,岩松义雄对上田谅哉指示道:“今天上午,我们已经和对方达成了协议,对方将会放开防线,让我们经由蒲县和隰县,向吕梁方向转进。
你们抵达吕梁之后,我会让独立混成第16旅团所部接应你们撤离。
另外,第37师团也会经由乡宁县、吉县、大宁县,在吕梁和你们汇合,并同样经由吕梁向东撤退。
你们要多注意吕梁以西和以北方向,那些地方原本都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对方如果知道我们的转进计划的话,有可能会在路上拦截我们。
八路军现在已经截断了你们通过霍州前往介休的通道,所以你们速度一定要快,除了必要的粮食补给和武器弹药之外,其余物资可以全部留下,对方会来接收。”
“是,司令官阁下。”
挂断通讯之后,上田谅哉看着眼前乱七八糟的师团部,眉头紧锁。
八路军的行动速度太快了。
在早上七点的时候,他才接到八路军进攻的情报,结果不曾想,仅仅过了一个早上的时间,八路军就收复了赵城镇。
赵城镇被八路军收复之后,堤村乡据点里的日军已经是独木难支了。
现在接到岩松义雄的电话,在电话里,岩松义雄说的走晋绥军防区,一路前往吕梁的这个建议,虽然上田谅哉有些不太敢信,但眼下他也是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拼一把,至少就算对方不按照协议,放自己过去,那进攻晋绥军防区,也好过进攻八路军防线。
“命令驻守提村乡据点的步兵第237联队第3大队,立即炸毁桥梁之后南撤,并破坏沿途的所有渡口和桥梁。
另外,命令骑兵第41联队接到命令之后,立即沿着公路向土门镇进发,务必和当地据点一起,确保这里的安全。”
通讯兵领命而去,但还未走出大门,就又被上田谅哉给叫停了。
“等等,告诉告诉骑兵第41联队联队长,如果有晋绥军自土门镇以西方向出来的话。
嗯,不需要理会他们,继续坚守土门镇据点即可。”
“是!”
……
而此时此刻,正在从黑龙关镇出兵的楚云飞却在自己的指挥部内,怔怔地看着眼前的这份电报。
这份电报发来已经有半个多小时了,但这份电报是使用的是高级机密才能使用的密文发送过来的。
为此,楚云飞还动用了特殊密码,并由孙铭亲自完成的翻译。
但是当他看到完成翻译的孙铭面露难色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份电报里的内容不简单了。
而真正看完这份电报,他的脸色一下也变得不好了。
在电报里,晋绥军的最高长官部要求他将部队撤离蒲县,放开通道。
电报上给的理由说是接到情报,鬼子会从这里进军攻击蒲县,如果不让开,恐怕损失会很重。
但这点不说孙铭不理解了,就算是楚云飞也不理解。
楚云飞在前往八路军根据地参观之后,就和李云龙认识了。
而且李云龙还送了楚云飞一个营的装备,这些装备楚云飞也是深爱之,并且给自己的一营和警卫连装备上了。
且在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楚云飞和李云龙就一直有保持着彼此之间的联系。
当李云龙率领新一团从临屯公路东出的时候,就和第386旅旅部进行了汇报,获得批准后,李云龙联系了楚云飞,说自己会率部攻击日军,并希望第358团配合攻击。
所以,楚云飞实际上现在是知道八路军大概的行动的,甚至在阎锡山这份电报抵达之前,他就已经知道八路军的行动了。
至于八路军说的会不会是假的,这点楚云飞连想都不想,别人不了解八路军,他可太了解了,在这件事情上,八路军说1,他就不怀疑有2。
至少在打日军这点上,八路军嘴里的话的可信度可高太多了。
孙铭作为楚云飞的副官,自然也是知道楚云飞和李云龙有联系的,而且这件事也是孙铭经手的。
所以,当看到这个电报之后,便很不可理解地对楚云飞说道。
“团座,鬼子要进攻咱们这里,咱们不应该坚守阵地吗?可上峰为什么给了咱们一个撤退的命令?
人家八路现在都已经成功在进攻途中了,我们只要能够坚守一天的时间,八路就能对日军发起攻击。
到时候两面夹击,鬼子必然溃败。
我不理解,为什么上峰会下这个命令?”
楚云飞沉思了一会,现在他的内心也有些乱了。
于是他就对孙铭说道:“或许是司令长官部不清楚当前的情况,不知道八路军已经对日军发起进攻了。
孙副官,以我们团部的名义,向司令长官部发报,把李云龙跟我们说的事情和司令长官部报告。”
听到楚云飞这么说,孙铭立即领命而去。
很快,孙铭便再拟定了一份电报,加密之后发送给了阎锡山的司令部。
再过了半个小时,回电到了,经过十分钟的解译之后,孙铭带着第二份电报再度黑着脸走到了楚云飞面前。
“团座,电报译出来了。”
楚云飞接过电报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再度让他两眼一黑。
即便是他把八路军已经对日军发起进攻,只要守住,就能消灭该地区日军这事情和上面说了,但上面仍旧是要求他立即放开通道,让日军过去。
如果说上一份电报司令长官部还没有很直白地把事情说清楚的话,这份电报里的内容就露骨多了。
在里面,司令长官部直接写到‘日军经由蒲县向太原转移,若阻拦,必狗急跳墙,我军损失必然加剧。’‘八路军若趁此时机占据临汾,则我既承担阻击重任,又无利可图’。
这些内容写在电报里,让楚云飞感到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