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归京-《摆烂公主:夺嫡?别闹!我起不来》

  凤京城墙遥遥在望,队伍不自觉加快了些速度。

  这支队伍中绝大部分组成是禁军,而后是大殿下的亲卫和朝中官员。

  作为拱卫京畿的军队,禁军的门槛不低。

  身世清白只是最基础的,不少武勋世家不得宠的庶子、七拐八弯的亲戚也有不少。

  他们大多家就在凤京,一别这么长时间,自然想念得紧,但也有人不这么想。

  秦昭玥的马车在后阵,懒懒瘫着没有一点精神头。

  自打离开白鹿县庄园那一刻起,她就一直是这副模样,连墨十二的炙肉都挑不起什么兴趣。

  “殿下,马上就要入京了。”

  噌!秦昭玥瞬间弹起,总算到了!

  她伸手就要去拽车幔,却被碎墨及时攥住,“殿下,你现在的衣着不能暴露!”

  秦昭玥讪讪收回手,差点忘了。

  虽然已是立秋时节,但秋老虎的太阳可不管那个,依然炽烈如火。

  何况赶路的时候连冰鉴都用不上,难免穿得凉快了些。

  在碎墨的伺候后换了衣衫,拉开车幔就见巍峨城墙。

  不多时,队伍缓缓停下。

  宫中自然早就得到了消息,早早派人在城门口守着。

  来的也是熟人,正是凤阁台宰相裴老登。

  原本秦明凰想要亲自来迎,毕竟秦昭琼这回差事办得漂亮。

  明面上的治水赈灾就不提了,暗地里还揭露了私铸铁器案,处理了铸造劣币的后患。

  明里暗里的功绩,都值得秦明凰亲自到场,也是彰显皇恩、为大皇女加重筹码的机会。

  但前有天衍宗掌门入京,后有术士刺杀皇嗣,璇玑卫谏言轻易不要离宫。

  很显然,秦明凰是听劝的,只是今日上朝还是提了这个事儿。

  结果很有趣呢,一个迎不迎的事儿,百官吵得不可开交。

  最终结果就是陛下没来,首辅宰相代替迎接。

  前阵分开,秦昭琼领着官员往前。

  裴玄韫视线一扫就见到了自己的好大儿,坐在马上挺直了腰背。

  虽说有些刻意的成分在,但观其挺直腰背姿态依然从容,可见是骑惯了的。

  黑了,好像也壮士了些,出门一趟总算有了些气度,比离开前纯粹的文人强多了。

  视线一触即收,秦昭琼已至近前,下马后拱手作礼。

  “殿下一路辛苦,陛下已在宫中设宴,为各位功臣接风洗尘。”

  离开时顾停云为赈灾正使、处正位,现在秦昭琼装都不装了。

  这一路六妹妹的表现和那一夜失败的坦诚相见,让秦昭琼明白了她的心意。

  既如此,该争的自然要争。

  顾停云在侧后方,老神在在没有一点尴尬神色。

  后方的秦昭玥瞥了一眼便放下了车幔。

  呵,这老登,代天子迎钦差。

  凤台阁地位超然,比照她所熟知的历史,相当于是朝中的三省。

  尤其是隋唐时期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构成了核心决策体系。

  中书省决策起草、出令之源;门下省审核封驳、谏议纠错;尚书省政令执行、总领六司。

  把三省职能放一个凤台阁倒是没什么,分出各职能部门便是。

  权责分工明确,形成“起草—审核—执行”的制衡机制。

  但在大乾的太微年间完全没有,就老裴一个。

  起草是他,审核是他,执行还是他。

  这圣眷之隆,一隆就是十四年!谁敢信?

  现在秦昭玥算是明白了。

  给老板办一百件好事儿,不如陪老板干一件坏事儿。

  睿王的账册上可是记得明明白白。

  自太微二年开始,每年铸造劣币的收益,裴玄韫都是拿大头。

  其他所有人,包括朝中还有白鹿州上上下下,加起来都越不过他去。

  这钱是他拿的吗?狗屁,就是起到个中转的作用而已。

  但凡陛下愿意,轻轻松松就可以将他这位地位超然的一品大员拽下马。

  估计现任的万民司司正也是相同的待遇。

  毕竟这部分钱款要入国库必须经他的手,罗织理由、隐瞒真相都需要他出面。

  暗地里有多少类似的事儿谁知道,这才是秦明凰控制朝政的办法。

  秦昭玥窥探到了这一点,更加坚定了激流勇退的心思,这活儿她来不了。

  裴玄韫与几位主办官寒暄几句,便登上马车在前方引路。

  大殿下治水之功已经盛传凤京,甚至遭遇刺杀、险死还生、依然坚持抢险救灾的故事都流传出了好多个版本。

  伴随着归期将近,这段日子茶馆说书先生最叫好的段子都跟这事儿有关。

  除此之外还有点别的小故事,比如六殿下从古籍上学会了一点特殊的医术,在茗烟县拯救了一些重病垂危的患者。

  只是跟大殿下一边倒的盛赞不同,大家对这个故事的评价褒贬不一。

  好吧,实际情况是褒贬贬贬贬不一。

  主要还是秦昭玥往日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大家普遍不太敢相信那是她能干出来的事儿。

  能流传出这样的故事,自然是得到了某些默许。

  队伍刚刚入城,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不绝于耳。

  裴玄韫端坐马车之中,听着外头的喧嚣。

  作为宰相,最主要的是帮陛下偷偷办坏事的宰相,他掌握的消息非常全面。

  大殿下的功绩自不用多说,她的性格决定绝不会敷衍了事。

  而六殿下……说实话,比他之前想象得更加出色。

  茗烟县净水、救治病患,疏浚中发现私铸铁器的线索、而后暗中调查的过程,大殿下被设计受伤中毒后的应对,女子自强说,处理铸造劣币时的建议,大殿下入主州衙后办事的改变……

  林林总总,赈灾治水过程中到处充斥她的身影,还都在关键之处。

  若是没有她,明里暗里的差事不可能办得如此漂亮。

  大殿下叙功的奏折裴玄韫已经读过,其中对其盛赞之处繁多,真论起来功劳还要在她自己之上。

  但“赈灾正使”的折子他也看了,提到六殿下之处极少,这就值得玩味了。

  夹道欢迎之中,后阵的一辆马车却放缓了速度。

  “殿下,这样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