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头,赈灾队伍已经到了宫门外。
秦昭琼得到墨组传信之后便有意放缓行进的速度,有夹道欢迎的百姓,此事做得也不突兀。
眼瞅着宫门近在眼前,却始终没有得到六妹妹回返的消息,不免心下着急。
“隐哲,昭玥呢?她到哪儿了?”
隐哲并未现身,不过真气传音入耳,“似乎身体不适,回去公主府了。”
裴玄韫亲自来请,“殿下,可是有事?”
秦昭琼抿着唇。
若是以前,她只会觉得六妹妹荒唐,或者真的身体不适,但现在……
“无事,进宫吧。”这时候吵闹起来对六妹妹只会更不利。
入了京城,她已无权驱使璇玑卫,犯忌讳。
于是暗中向亲卫传音,让她前往六公主府查看。
禁卫和亲卫自然不可能都入宫,不过是派出了几名代表,一行人下马入宫。
人一少,大家逐渐察觉出不对了,六殿下怎么不见踪影?
说来也可乐,赈灾队伍之中对秦昭玥此行贡献的认知完全分层。
秦昭琼、璇玑卫知晓全貌,尤其是私铸铁器案、铸造劣币案中的贡献,还有用真气救命祛毒。
禁军和少量官员知晓在龙门县河滩时,是六殿下站了出来,穿着大殿下的盔甲指挥抢险救灾。
而大部分官员,包括赈灾正使顾停云和五皇子秦景湛在内,都以为秦昭琼就是个打酱油的。
高光时刻就是在茗烟县,手下方士提出了净水之法,她又用古籍上看来的古怪方法治好了一批病患。
认知不同,此时的反应自然也截然不同。
蒙坚作为禁军副统领,当然在入宫之列,此时眸色暗沉。
刚刚就见墨一匆匆赶来前阵,说六公主身体不适。
此时他的心提着,几度想要传音询问,却生生忍耐下来。
大殿下与她情分不一般,若是有什么意外肯定会安排照顾,又何需他置喙?
裴雪樵挺直腰背、大步往前,笼在袖中的手掌却攥紧了拳头。
赈灾的后半程,他在白鹿州衙处理政务,许久未见秦昭玥。
即便是返回凤京的路上,她也总在马车中,深居浅出罕有露面之时。
细算起来,已有月余没有说上一句话。
他还贴身带着当初在茗烟县重症区记录的那本册子,想着朝中但有诘问,可以据理力争。
可现在……人都不见了……
众人怀揣着各样心思,在宫人引路之下来到了麟德殿。
秦明凰于正殿等候多时,另有六司司正、众皇嗣皆在其中。
秦昭琼在殿前,正要解腰间佩剑。
无论禁军亲卫,入宫之前都需要卸甲解除武装,只有她是例外。
身上所着盔甲乃是御赐的“凤仪千刃”,形制超越了一名皇嗣匹配的规格,就是秦昭玥在龙门县河堤时穿的那身。
而此时的佩剑便是尚方剑,本应属于昭玥,她也打算在入宫之前归还。
可是至今不见人影,上哪儿归还去。
苏全苏公公正在殿外,见状赶紧往前迎了一步,“殿下,陛下特意言明,大殿下可佩剑入殿。”
此话一出,队伍中倒是没有什么异动,都不动声色。
以大殿下此行的功劳,有些恩宠才是正常。
不过非要在此细节处施恩,怕是太过扎眼了啊。
秦昭琼略拱了拱手,苏全连忙侧身避开,不敢接礼。
低垂的眼眸中微有异色,这位大殿下其实骄傲得很,即便是他这位宫中伴当也从来不假辞色,什么时候如此客气过?
看来出门这趟差事,大殿下也成长了不少。
一说到异常,苏全难免想到了那位特立独行的六殿下,怎么好像没见着人呢?
秦昭琼自没什么扭捏的,挺直脊背、右手按剑,大步踏入殿中。
“儿臣敬禀母皇陛下:”
身着金甲、威武不凡又英气逼人,甲胄在身她只是单膝跪地。
秦昭琼身后官员跟随着一起下跪,赈灾归来正是叙功之时,故而行此大礼。
“赖圣德感召,天威垂佑,今治水之策皆验,河内、白鹿、青要十六县水情已解。
此非儿臣绵薄之功,实乃陛下‘以仁为堤’圣训所致,请允儿臣献上三州水路图。”
秦明凰龙颜大悦,大女儿真真是给了她惊喜。
差事办得不赖,这没什么好说的,关键的是刚刚这套说辞。
离京之前昭琼就是个直来直去的硬疙瘩,现在都学会拍龙屁了?
无论是她自己想的词儿还是托别人之手,这个态度的转变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刚柔并济的意思,不枉费她一番谋划。
“好好好,苏全呈上来。”
三州水路图标注详细,一看就是用心的,比之天工司三年一查的记录要详尽许多。
不仅仅记录了水路改道和堤坝设置,按照各州县的特点,还有一两篇的小记。
看似讲述治水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之策,也不乏表功的意思。
好!
只是秦明凰总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
搁下三周水路图,放眼望去,轻轻一扫便知道缺什么了:小六呢?
之前秦明凰心中还有所期盼,不知道阔别两个多月,是否还能听见小六的心声。
可现在怎么回事,小六竟不在殿中,发生了什么?
就在此时,传音入耳,正来自于璇玑卫隐哲。
一句话解释了明白,原来小六的马车刚刚入城就离开了队伍,径直归去公主府。
水土不服、身体不适?偏偏就这么巧,正好赶上入城的时候?
秦明凰心中沉了沉,难道小六猜到了什么……
秦昭琼得到墨组传信之后便有意放缓行进的速度,有夹道欢迎的百姓,此事做得也不突兀。
眼瞅着宫门近在眼前,却始终没有得到六妹妹回返的消息,不免心下着急。
“隐哲,昭玥呢?她到哪儿了?”
隐哲并未现身,不过真气传音入耳,“似乎身体不适,回去公主府了。”
裴玄韫亲自来请,“殿下,可是有事?”
秦昭琼抿着唇。
若是以前,她只会觉得六妹妹荒唐,或者真的身体不适,但现在……
“无事,进宫吧。”这时候吵闹起来对六妹妹只会更不利。
入了京城,她已无权驱使璇玑卫,犯忌讳。
于是暗中向亲卫传音,让她前往六公主府查看。
禁卫和亲卫自然不可能都入宫,不过是派出了几名代表,一行人下马入宫。
人一少,大家逐渐察觉出不对了,六殿下怎么不见踪影?
说来也可乐,赈灾队伍之中对秦昭玥此行贡献的认知完全分层。
秦昭琼、璇玑卫知晓全貌,尤其是私铸铁器案、铸造劣币案中的贡献,还有用真气救命祛毒。
禁军和少量官员知晓在龙门县河滩时,是六殿下站了出来,穿着大殿下的盔甲指挥抢险救灾。
而大部分官员,包括赈灾正使顾停云和五皇子秦景湛在内,都以为秦昭琼就是个打酱油的。
高光时刻就是在茗烟县,手下方士提出了净水之法,她又用古籍上看来的古怪方法治好了一批病患。
认知不同,此时的反应自然也截然不同。
蒙坚作为禁军副统领,当然在入宫之列,此时眸色暗沉。
刚刚就见墨一匆匆赶来前阵,说六公主身体不适。
此时他的心提着,几度想要传音询问,却生生忍耐下来。
大殿下与她情分不一般,若是有什么意外肯定会安排照顾,又何需他置喙?
裴雪樵挺直腰背、大步往前,笼在袖中的手掌却攥紧了拳头。
赈灾的后半程,他在白鹿州衙处理政务,许久未见秦昭玥。
即便是返回凤京的路上,她也总在马车中,深居浅出罕有露面之时。
细算起来,已有月余没有说上一句话。
他还贴身带着当初在茗烟县重症区记录的那本册子,想着朝中但有诘问,可以据理力争。
可现在……人都不见了……
众人怀揣着各样心思,在宫人引路之下来到了麟德殿。
秦明凰于正殿等候多时,另有六司司正、众皇嗣皆在其中。
秦昭琼在殿前,正要解腰间佩剑。
无论禁军亲卫,入宫之前都需要卸甲解除武装,只有她是例外。
身上所着盔甲乃是御赐的“凤仪千刃”,形制超越了一名皇嗣匹配的规格,就是秦昭玥在龙门县河堤时穿的那身。
而此时的佩剑便是尚方剑,本应属于昭玥,她也打算在入宫之前归还。
可是至今不见人影,上哪儿归还去。
苏全苏公公正在殿外,见状赶紧往前迎了一步,“殿下,陛下特意言明,大殿下可佩剑入殿。”
此话一出,队伍中倒是没有什么异动,都不动声色。
以大殿下此行的功劳,有些恩宠才是正常。
不过非要在此细节处施恩,怕是太过扎眼了啊。
秦昭琼略拱了拱手,苏全连忙侧身避开,不敢接礼。
低垂的眼眸中微有异色,这位大殿下其实骄傲得很,即便是他这位宫中伴当也从来不假辞色,什么时候如此客气过?
看来出门这趟差事,大殿下也成长了不少。
一说到异常,苏全难免想到了那位特立独行的六殿下,怎么好像没见着人呢?
秦昭琼自没什么扭捏的,挺直脊背、右手按剑,大步踏入殿中。
“儿臣敬禀母皇陛下:”
身着金甲、威武不凡又英气逼人,甲胄在身她只是单膝跪地。
秦昭琼身后官员跟随着一起下跪,赈灾归来正是叙功之时,故而行此大礼。
“赖圣德感召,天威垂佑,今治水之策皆验,河内、白鹿、青要十六县水情已解。
此非儿臣绵薄之功,实乃陛下‘以仁为堤’圣训所致,请允儿臣献上三州水路图。”
秦明凰龙颜大悦,大女儿真真是给了她惊喜。
差事办得不赖,这没什么好说的,关键的是刚刚这套说辞。
离京之前昭琼就是个直来直去的硬疙瘩,现在都学会拍龙屁了?
无论是她自己想的词儿还是托别人之手,这个态度的转变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刚柔并济的意思,不枉费她一番谋划。
“好好好,苏全呈上来。”
三州水路图标注详细,一看就是用心的,比之天工司三年一查的记录要详尽许多。
不仅仅记录了水路改道和堤坝设置,按照各州县的特点,还有一两篇的小记。
看似讲述治水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之策,也不乏表功的意思。
好!
只是秦明凰总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
搁下三周水路图,放眼望去,轻轻一扫便知道缺什么了:小六呢?
之前秦明凰心中还有所期盼,不知道阔别两个多月,是否还能听见小六的心声。
可现在怎么回事,小六竟不在殿中,发生了什么?
就在此时,传音入耳,正来自于璇玑卫隐哲。
一句话解释了明白,原来小六的马车刚刚入城就离开了队伍,径直归去公主府。
水土不服、身体不适?偏偏就这么巧,正好赶上入城的时候?
秦明凰心中沉了沉,难道小六猜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