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摊牌了,我不装了-《摆烂公主:夺嫡?别闹!我起不来》

  集中救治区,大部分轻症病患都已经离开。

  县衙颁布了净水之法,自己在家就能净化水质,缺水之困自解。

  重症区,情况基本得到了控制,不过因为中毒太深,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调理。

  姜青蒲歇了半日,又开始忙上忙下。

  就在此时,两架马车来到了附近。

  禁军撤离,如今只剩一些衙役负责看守。

  马车在街口停下,娄五搀扶着龚叔下来,冲守门的衙役拱了拱手。

  “小老儿是万安堂掌柜,听闻少东家在重症区,特来接人,还请官爷行个方便。”

  娄五上前给衙役塞了五两银子,哪里还有不放行的道理,于是畅通无阻进到了曾经的重症区。

  “你们是?”马车的动静不小,立时引来了姜青蒲。

  不待龚叔回答,少年李轩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姜,这段时间多亏你照顾了。”

  姜青蒲:?

  经过介绍,方才知道这位少年的身份,顿时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是开堂问诊的,哪里不知道万安堂,那可是河内州乃至天璇道最大的药商,甚至他铺子有些药材常年从其中采购。

  谁能想到,前两日还病得差点撒手人寰的少年就是万安堂的少东家!

  “姜大夫,我替东家谢过您的活命之恩。”

  见少东家活蹦乱跳,龚叔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就要给人跪下。

  姜青蒲哪里能让,手忙脚乱搀扶着。

  且不说对方的身份,最关键的是活命之恩的不是他,而是六殿下。

  只是后来她身边婢女来传话,说不想传出她治病的名声,到嘴边的话生生又吞了下去,却坚决不能受这份礼。

  龚叔也没勉强,屈了屈膝又站直了身体,指了指后边的那驾马车。

  “小老儿备了些薄礼……”见对方着急开口,他按下了姜青蒲的手,

  “就是一马车的药材,与少东家的活命之恩相比不值一提。”

  姜青蒲抿了抿唇。

  听说赈灾的队伍就要离开茗烟县,可想而知不会再有人关注这群重症病患。

  而他铺子里的药材早就已经消耗干净,很快就要连调理的方子都开不出了。

  现在得到一马车的药材支持,正是雪中送炭。

  沉吟片刻,他咬牙认下,“那小老儿就替大伙谢过龚掌柜了。”

  李轩不在意地摆了摆手,“龚老头儿,你家少主的活命之恩,就拿一马车药材糊弄事儿?”

  “哪能啊,”龚叔笑道,“以后姜大夫铺子的药材我们万安堂包了,本价出,绝不赚一文钱。”

  “这……这如何使得!”

  李轩却已经登上了马车,“老姜别客气,你的品性值得。

  收的药材便宜,自然也能惠及百姓,这事儿办得不错。”

  “嘿嘿,谢少东家夸奖。”

  一驾马车离开集中医治区,慢悠悠往城中驶去。

  娄五驾车,加上两个跟车的小厮,车中老少两人,实际上却还有两名四品高手暗中保护。

  车厢之中,李轩肆意躺着,一副没有骨头的模样,嘴角却总萦绕着淡淡笑意。

  亲眼看到他活蹦乱跳的模样,龚叔可是狠狠松了口气,“少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李轩挑了挑眉,“龚老头儿,你还真说到点上了,本少爷要成婚。”

  龚叔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着,“少主……您说什么?成婚?”

  “是啊,有问题吗?”

  龚叔的表情一言难尽,“可您明年才束发……”

  下一刻,冰冷的眼神瞥过来。

  眸中仿佛不带一丝感情,与重症区那个坚强阳光的少年判若两人。

  龚叔禁不住打了个寒颤,“也不是不行!先给您纳个通房。”

  “通房?”李轩的表情彻底阴沉了下来,“不,她只能为正妻。”

  龚叔悚然一惊:正妻?怎么可能!

  这茗烟县有谁配得上少主?老爷绝不会答应。

  可他不敢置喙,只能迂回着先打听一番,“少主,不知是哪家的姑娘如此幸运?”

  “她呀……”李轩重新躺了下去,脸上寒霜尽褪,好似刚刚那个生气的人不是他似的。

  脑袋枕着双手望向舆顶,“她欠我一顿好吃的,我欠她一条命……”

  ——————

  不消一时半刻,隐蛰便得到了消息。

  “大人,已经查清了。”

  “那少年真名李景轩,表面上是朱雀南道大药行——万安堂的少东家,实际上乃是巨贾李大鲸外室所生的小儿子。”

  隐蛰沉吟不语。

  她自然知道李大鲸,裕泰商行的东家,名头可是响亮得很。

  大乾九宸十二道,没有他生意不及之处。

  茶、丝、酒、药、器……除了盐铁之外,就没有他不做的。

  不仅如此,他出身微末,崛起还颇具传奇色彩。

  裕泰商行虽说是老字号,但十四五年前规模远不如现在这般庞大。

  他最初只是商行底下地方小商铺的一名学徒,听说铺子生意还不怎么样,临近倒闭。

  后来因他盘活了生意,从学徒变成掌柜,一步步往上爬,最终竟入了裕泰商行东家吴家的眼。

  入赘后,在李大鲸的经营之下,不过十数年,裕泰商行便长成了庞然大物。

  不过吴家小姐强势得很,即便后来李大鲸掌控了商会生意也不容许他纳妾,连通房都会死于非命。

  以李大鲸如今的成就,偷偷养外室、重新冠以李姓,这不奇怪。

  为了保护小儿子,不惜花费重金请两名四品高手暗中保护,以防吴家发现之后动手,这也不奇怪。

  奇怪的是他们明明在重症区发现了李景轩的踪影,却拖着没有相认。

  而赈灾的队伍前脚刚离开茗烟县,他们就上门领人,难道这仅仅是巧合?

  隐蛰从不相信巧合,或者一开始不会相信,再加上其中还有解释不清的疑点。

  小小的茗烟县,问题会不会太多了?

  “全力调查铸铁案,从七八年前开始,茗烟县历任所有官吏的档案、行事、风评,一切都不要放过。”

  想了想,隐蛰还是继续说道:“李景轩身边盯着的人先别撤,务必小心不要被其暗卫察觉。”

  “是!”

  【ps】感谢大大们的支持,谢谢谢谢,上分类新书榜啦!

  作者最好历史成绩也没上去过前十,不知这一次能得否,冲冲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