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下葬后。
晏辞决定效仿古义,结庐守孝。他让人搭把手在墓园内搭建一个可以供人躺卧坐立的草庐,他就睡草席,枕土块,寒食守孝。
其余人劝他,“现在隆冬腊月,你睡草庐,这半夜冻死了都不知道。”
“你的孝心大家都知道,好好活着,壮大家族就是给爹娘尽孝,你要把自己折腾病了,没了,这是大不孝。”
晏辞说自己此生孝顺爹娘的时间太短,不做点什么,他内心难安。
就睡在墓园里,睡在爹娘坟前,求个心安。
旁人见他心意已决,又劝,好歹等开春了再来,这个时候,睡草庐实在是煎熬。
晏辞反问尽孝还要挑三拣四选时间吗?
众人劝不下来,只能听由他,不过还是搬来土砖砌个单间,再里外用草席围住,顶上是茅草顶,里头要放一张床,冬天睡地上那不是开玩笑,真是要死人。
晏宁和晏赋面面相觑,大哥这样,那他们要不要跟上。
但是,真的有必要吃这个苦吗?
王露梅扯扯晏赋的袖子,等他看过来,王露梅就轻轻摇头。
晏赋很快就表态,“那我和二哥轮流过来陪大哥吧。”
“不用你们陪。”
“那你总要人过来给你送餐食,你一个人整理坟山要到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帮把手,爹娘是三个人的爹娘。”
此事就算商定。
晏家原本的老宅被卖的只剩下三间祖屋,晏辞考上进士那年,晏安邦让他回来修缮一下祠堂,买了一百亩祭田,才又把卖出去的祖屋买回来几间,好歹是独门独院。
当时想着只是回乡祭祖住上几天,所以地方不大。
现在一大家子住进去,还是有点满满当当,宋时只能租用了旁边的一个小院,让所有男孩子住过去,也别想着每个人有独立的卧房,两两睡一间。
守孝不让交际玩乐,书还是要读的。
晏识文错过明年的春闱,干脆也不着急了,再没找到合适的夫子之前,他来教弟弟们读书。
一片乱糟糟中,晏子归生病了。
从坟山回来,家将说点了昏穴睡三四个时辰就能醒,宋时抽时间去看望的时候,人没醒来,还发起热。
这下又着急忙活去找大夫。
大夫过来说没大碍,但是喝了药就是不见好透,反复发热,人也总是昏昏沉沉,没有清醒时候。
如此折腾了半个月,眼看着就要过年。
宋时已经找遍了曹州大小的大夫,土方子也试过,最后没办法,都说晏子归是被东西上身了,这个时候又不能找道士,宋时一个大家闺秀,拿着砧板和菜刀坐在晏子归房前,边剁边骂。
‘管你是哪个砍脑壳没福气的,从我女儿身上下来,否则叫你魂飞湮灭,永世不得超生。’
心里却在喊着婆母,你再喜欢子归,她陪了你十几年,已经够了,你不能把她叫下去陪你,那是我的女儿。
此举已经是病急乱投医,想来也没什么用。
好在不多日,就有一个回乡的太医经过曹州落脚,宋时听闻立即去请人来看,太医给施针,放血,等晏子归彻底意识清楚后,才给开了药方。
“这病就是长久的疲累加上心火烧的。”太医看着晏子归,“小姑娘,心气这么大可不行。”
晏子归垂眸不语。
宋时向太医道谢,她问太医的行程,能不能赶回老家过年,要是赶不上,那就留下来过年,年后再赶路,不然过年在路上也不好。
“我就是受人所托来曹州过年了。”太医收拾工具,“这就麻烦夫人,替我找一个地方落脚,我给令爱好好调理身子,必不会让她留下隐疾。”
宋时立即应好,在不远处给太医赁了一个小院子,又买了四个人送过去,厨房杂扫,近身伺候。
丁妙双说这太医来的巧,“什么巧不巧,估计这地方有殿下的眼线,子归什么事都瞒不过他。”宋时抬眼看一下天际,不过也好,听到子归病了,就送太医过来,有这份心就比什么都强。
“殿下明年开春的大婚,不过郭良娣已经进宫了。”丁妙双娘家有点关系,消息还算灵通。
“这些她现在肯定不想听,你也不要在她跟前说。”宋时叹气,“你妹妹以后要到东宫生活,也不知道该给她准备些什么。”
“还要麻烦你娘家,宫里要有什么事帮忙打听着些,这样等她进宫也不会睁眼一抹瞎。”
丁妙双点头。
丁妙双她娘一直认为女儿嫁到晏家来享福了,所以晏家要有什么事托到她头上,她没有不应的,都是人心换人心。
“让英英的奶娘住到外面去,她是要喂奶的人,吃素的话奶水不好。”宋时又道,“我这忙累的,也没顾上你们母女,你要什么直接说,千万别委屈了自己。”
“我正要和母亲说呢。”丁妙双笑道,“我这年轻的人,看着母亲婶娘这么辛苦,我在屋里坐着心里挺不是滋味。”
“母亲要有什么要做的尽管吩咐我去做,现成的儿媳妇就是要使唤的。”
“我总担心你月子没坐满,身体不好,想要你多歇会。”宋时拍拍她的手,“既然你觉得自己没问题,那我就要安排事给你了。”
太多事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年岁上来,她最近感觉到疲累,提不上劲,晏子归再不好,她也要病倒了。
今年晏家的年注定是冷冷清清过的。
晏辞是实打实地睡在墓园里,胡子拉碴,形销骨立。
几个儿子初一去给他拜年,看到这个样子都忍不住哭了,晏识德拉着他要回家。
“爹在这里给爹的父亲尽孝,内心十分安宁,你们别看我样子不咋的,身体挺好的。”晏辞还要安慰他们,“我不在家中,你们读书不可懈怠,读书听你们大哥安排,其余事要听你们娘的话,不要调皮捣蛋,惹她生气。”
晏识文要在这里陪他。
为人子,断没有看着父亲受累而自己置身事外的。
“等我死后不希望你这么做,逝者已矣,生者为重,哀而不伤才是正常的。”晏辞拍拍他的肩膀,“其实你祖父肯定也不喜欢我这么做,这会指不定在地下怎么骂我呢。”
“可是我这么做有我的缘由。”
现在谁还用老办法守孝,都在想办法让自己过得轻松点。他这样守古礼,自然是有所求,他要博孝名。
他已经是二品侍郎,但是老父亲被设计残杀,高项人,朝廷上那些为高项人说情推脱的人,没有一个顾及到他。
若他现在是个武将,他们定不会如此。
因为他是个文官,手无缚鸡之力,贪名好官,他们笃定能用民族大义劝服他,就算劝服不了,拿捏一个文臣也太容易了,武将鲁莽逼急了他还能翻墙一命换一命,文臣能干什么?
他们觉得他晏辞能到这个位置已经是顶天了。
晏辞不信,他就想还往上搏一搏,文臣重名。
就从孝名开始。
他的孝顺越出名,别人越会知道他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他要让所有人都忘不了,他爹是怎么死的。
晏子归病好后变得不爱说话。
也不下床走动。
浑身懒懒的就靠在床头发呆。
甘草和丹砂铆足劲哄她开心,可惜没什么用。
家里三令五申不能来打扰晏子归养病,宋时来,晏子归和她也没话说。久而久之这里安静的好像没人住。
大年初五是个晴好天。
晏子归依旧是看着窗外发呆。
晏识德偷摸摸在窗口出现,冷不丁和晏子归对视上,倒把他自己吓得往后跳了一下。
可能觉得丢人,他咳嗽两下,拍拍身上不存在的灰,问晏子归,“你身体好些了吗?”
晏子归没搭话。
甘草听到声音过来,立即替晏子归回,“大姑娘身体好多了,多谢三郎关心。”
晏识德眼神乱瞟,一副很有话说的样子,但是晏子归就是不问。
最后还是沉不住气,气鼓鼓地开口,“你要是病好了,我有事求你。”
“祖父的晏家枪,你教我吧。”
晏子归眼神这才聚焦在他身上,“你想学晏家枪,为什么?”
“我想做个像祖父一样的英雄人物,当大将军,不行吗?”晏识德昂着头。
“像祖父?”晏子归低喃,“像祖父落个这样的下场有什么好。”
他拼死守护的国家不会守护他。
边疆和平日久,又有谁记得他。
“我想学武艺。”晏识德见晏子归不搭理他,急了,趴在窗户口上就说,“我要学会晏家枪,保护家人,以后再有这样的事,就不用你顶在前面。”
“让女人保护,太丢脸了。”
晏辞决定效仿古义,结庐守孝。他让人搭把手在墓园内搭建一个可以供人躺卧坐立的草庐,他就睡草席,枕土块,寒食守孝。
其余人劝他,“现在隆冬腊月,你睡草庐,这半夜冻死了都不知道。”
“你的孝心大家都知道,好好活着,壮大家族就是给爹娘尽孝,你要把自己折腾病了,没了,这是大不孝。”
晏辞说自己此生孝顺爹娘的时间太短,不做点什么,他内心难安。
就睡在墓园里,睡在爹娘坟前,求个心安。
旁人见他心意已决,又劝,好歹等开春了再来,这个时候,睡草庐实在是煎熬。
晏辞反问尽孝还要挑三拣四选时间吗?
众人劝不下来,只能听由他,不过还是搬来土砖砌个单间,再里外用草席围住,顶上是茅草顶,里头要放一张床,冬天睡地上那不是开玩笑,真是要死人。
晏宁和晏赋面面相觑,大哥这样,那他们要不要跟上。
但是,真的有必要吃这个苦吗?
王露梅扯扯晏赋的袖子,等他看过来,王露梅就轻轻摇头。
晏赋很快就表态,“那我和二哥轮流过来陪大哥吧。”
“不用你们陪。”
“那你总要人过来给你送餐食,你一个人整理坟山要到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帮把手,爹娘是三个人的爹娘。”
此事就算商定。
晏家原本的老宅被卖的只剩下三间祖屋,晏辞考上进士那年,晏安邦让他回来修缮一下祠堂,买了一百亩祭田,才又把卖出去的祖屋买回来几间,好歹是独门独院。
当时想着只是回乡祭祖住上几天,所以地方不大。
现在一大家子住进去,还是有点满满当当,宋时只能租用了旁边的一个小院,让所有男孩子住过去,也别想着每个人有独立的卧房,两两睡一间。
守孝不让交际玩乐,书还是要读的。
晏识文错过明年的春闱,干脆也不着急了,再没找到合适的夫子之前,他来教弟弟们读书。
一片乱糟糟中,晏子归生病了。
从坟山回来,家将说点了昏穴睡三四个时辰就能醒,宋时抽时间去看望的时候,人没醒来,还发起热。
这下又着急忙活去找大夫。
大夫过来说没大碍,但是喝了药就是不见好透,反复发热,人也总是昏昏沉沉,没有清醒时候。
如此折腾了半个月,眼看着就要过年。
宋时已经找遍了曹州大小的大夫,土方子也试过,最后没办法,都说晏子归是被东西上身了,这个时候又不能找道士,宋时一个大家闺秀,拿着砧板和菜刀坐在晏子归房前,边剁边骂。
‘管你是哪个砍脑壳没福气的,从我女儿身上下来,否则叫你魂飞湮灭,永世不得超生。’
心里却在喊着婆母,你再喜欢子归,她陪了你十几年,已经够了,你不能把她叫下去陪你,那是我的女儿。
此举已经是病急乱投医,想来也没什么用。
好在不多日,就有一个回乡的太医经过曹州落脚,宋时听闻立即去请人来看,太医给施针,放血,等晏子归彻底意识清楚后,才给开了药方。
“这病就是长久的疲累加上心火烧的。”太医看着晏子归,“小姑娘,心气这么大可不行。”
晏子归垂眸不语。
宋时向太医道谢,她问太医的行程,能不能赶回老家过年,要是赶不上,那就留下来过年,年后再赶路,不然过年在路上也不好。
“我就是受人所托来曹州过年了。”太医收拾工具,“这就麻烦夫人,替我找一个地方落脚,我给令爱好好调理身子,必不会让她留下隐疾。”
宋时立即应好,在不远处给太医赁了一个小院子,又买了四个人送过去,厨房杂扫,近身伺候。
丁妙双说这太医来的巧,“什么巧不巧,估计这地方有殿下的眼线,子归什么事都瞒不过他。”宋时抬眼看一下天际,不过也好,听到子归病了,就送太医过来,有这份心就比什么都强。
“殿下明年开春的大婚,不过郭良娣已经进宫了。”丁妙双娘家有点关系,消息还算灵通。
“这些她现在肯定不想听,你也不要在她跟前说。”宋时叹气,“你妹妹以后要到东宫生活,也不知道该给她准备些什么。”
“还要麻烦你娘家,宫里要有什么事帮忙打听着些,这样等她进宫也不会睁眼一抹瞎。”
丁妙双点头。
丁妙双她娘一直认为女儿嫁到晏家来享福了,所以晏家要有什么事托到她头上,她没有不应的,都是人心换人心。
“让英英的奶娘住到外面去,她是要喂奶的人,吃素的话奶水不好。”宋时又道,“我这忙累的,也没顾上你们母女,你要什么直接说,千万别委屈了自己。”
“我正要和母亲说呢。”丁妙双笑道,“我这年轻的人,看着母亲婶娘这么辛苦,我在屋里坐着心里挺不是滋味。”
“母亲要有什么要做的尽管吩咐我去做,现成的儿媳妇就是要使唤的。”
“我总担心你月子没坐满,身体不好,想要你多歇会。”宋时拍拍她的手,“既然你觉得自己没问题,那我就要安排事给你了。”
太多事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年岁上来,她最近感觉到疲累,提不上劲,晏子归再不好,她也要病倒了。
今年晏家的年注定是冷冷清清过的。
晏辞是实打实地睡在墓园里,胡子拉碴,形销骨立。
几个儿子初一去给他拜年,看到这个样子都忍不住哭了,晏识德拉着他要回家。
“爹在这里给爹的父亲尽孝,内心十分安宁,你们别看我样子不咋的,身体挺好的。”晏辞还要安慰他们,“我不在家中,你们读书不可懈怠,读书听你们大哥安排,其余事要听你们娘的话,不要调皮捣蛋,惹她生气。”
晏识文要在这里陪他。
为人子,断没有看着父亲受累而自己置身事外的。
“等我死后不希望你这么做,逝者已矣,生者为重,哀而不伤才是正常的。”晏辞拍拍他的肩膀,“其实你祖父肯定也不喜欢我这么做,这会指不定在地下怎么骂我呢。”
“可是我这么做有我的缘由。”
现在谁还用老办法守孝,都在想办法让自己过得轻松点。他这样守古礼,自然是有所求,他要博孝名。
他已经是二品侍郎,但是老父亲被设计残杀,高项人,朝廷上那些为高项人说情推脱的人,没有一个顾及到他。
若他现在是个武将,他们定不会如此。
因为他是个文官,手无缚鸡之力,贪名好官,他们笃定能用民族大义劝服他,就算劝服不了,拿捏一个文臣也太容易了,武将鲁莽逼急了他还能翻墙一命换一命,文臣能干什么?
他们觉得他晏辞能到这个位置已经是顶天了。
晏辞不信,他就想还往上搏一搏,文臣重名。
就从孝名开始。
他的孝顺越出名,别人越会知道他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他要让所有人都忘不了,他爹是怎么死的。
晏子归病好后变得不爱说话。
也不下床走动。
浑身懒懒的就靠在床头发呆。
甘草和丹砂铆足劲哄她开心,可惜没什么用。
家里三令五申不能来打扰晏子归养病,宋时来,晏子归和她也没话说。久而久之这里安静的好像没人住。
大年初五是个晴好天。
晏子归依旧是看着窗外发呆。
晏识德偷摸摸在窗口出现,冷不丁和晏子归对视上,倒把他自己吓得往后跳了一下。
可能觉得丢人,他咳嗽两下,拍拍身上不存在的灰,问晏子归,“你身体好些了吗?”
晏子归没搭话。
甘草听到声音过来,立即替晏子归回,“大姑娘身体好多了,多谢三郎关心。”
晏识德眼神乱瞟,一副很有话说的样子,但是晏子归就是不问。
最后还是沉不住气,气鼓鼓地开口,“你要是病好了,我有事求你。”
“祖父的晏家枪,你教我吧。”
晏子归眼神这才聚焦在他身上,“你想学晏家枪,为什么?”
“我想做个像祖父一样的英雄人物,当大将军,不行吗?”晏识德昂着头。
“像祖父?”晏子归低喃,“像祖父落个这样的下场有什么好。”
他拼死守护的国家不会守护他。
边疆和平日久,又有谁记得他。
“我想学武艺。”晏识德见晏子归不搭理他,急了,趴在窗户口上就说,“我要学会晏家枪,保护家人,以后再有这样的事,就不用你顶在前面。”
“让女人保护,太丢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