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入场-《燕子迴时》

  出去看球,晏辞早就告知,要早些出门,因为到那附近人多车多,不提前出门就得堵在路上。

  晏子归想穿个男装出去。

  紫苏拦着她,“大娘子昨日特意嘱咐了奴婢,今日要给姑娘好好梳妆。”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大娘子是这样安排的。”紫苏双手合十,“奴婢昨晚上想了一夜头发和妆容,姑娘就给奴婢一次机会吧。”

  晏子归没办法,坐着让紫苏给她梳妆打扮。

  甘草和丹砂在旁看着,“这样好看。”在嘉兰关的时候,衣服穿好,头发简单,脸上只抹脂膏,也是防着被风吹裂,画眉啊,描唇啊这些都用不上。

  她们两个在嘉兰关时没有自己这方面欠缺的觉悟,到京城有觉悟了,有意识跟人家学,也比不上紫苏这样心灵手巧。

  好在紫苏人很本分,除了梳妆,其余方面并不会紧紧簇拥在姑娘身边,也不过分讨好姑娘,对她们造成无言的压迫。

  紫苏知道晏子归不耐烦久坐,也是尽量减少时间,等到来人过来催促,晏子归正好画好,提着裙摆欢天喜地就出去了。

  江采女看到她含笑道,“是我疏忽了,以后要给你准备梳妆的时间。”

  “祖母别笑话我了。”晏子归挽着她的手臂,“我们走吧。”

  这种热闹,晏家往年是不参与的,今年是为了尽孝才有的这次行动,也并不是全家出动。

  宋时不去,晏识文知道丁妙双喜欢看球赛,现在不能去,他也不去以免她心里不平衡,晏识学是不感兴趣。

  晏识德和晏识真去。

  晏宁夫妻俩都不去,所以二房的子女都没去。

  晏赋自己要去,把王露梅也带上,“大嫂二嫂都不去,总得有个儿媳妇随侍母亲吧。”

  于是三房的三个小的也全带上。

  晏子佩去,就捎带上晏子衿,原本宋时说人多易生乱的场合小娘子就别去了,现在临上马车,晏子佩要带晏子衿,晏子衿也想去,拦也没法拦。

  主仆加起来坐了三辆大马车,晏辞说挤一挤,“车多了到时候也麻烦。”

  他自己是没去过,只听旁人说过拥挤的盛况,做了各种预案,生怕路上会出什么问题。

  好在一切有条不紊,中间稍有拥堵,但是耐心等候片刻就通过,到达球场门口,被人引到包间。

  晏辞说到路上不算堵,“我听别人说的可怖,还特意提早出门了。”

  “晏大人这个时候来是最舒适的,再晚,就寸步难行了。”小二笑道,“虽然咱们特意留着贵人道,但是人一多,也维持不过来,总共这么宽的路,路上有人,总不能把人都撂起来,等马车通过吧。”

  晏子归打量四周,外面看着方方正正的建筑,上楼梯后才发现,是外方内圆中空的一个建筑,中间是空地,用石灰划出方形的形状,两两相对的球门,长旗,铜锣大鼓,球场外还散落各色彩棚。

  下面不是房间,而是青砖砌成沟壑围成圈,有三四圈,现在已经有人在。站在沟里,也能坐在圈上。上面的木制建筑是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房间,再以长廊相连,这就是包间。

  小二把人领到包间,晏家的下人立即开窗,把从家里带来的坐垫和茶具摆了出来,得知比赛时间还早,晏安邦就问,“我这一路来没见过小摊小贩,我记得当年要有这么多人的地方,少不了一些卖吃的喝的小摊贩。”

  “他们多集中在西门,北门,一些平民小吃不能来打扰了贵人。”小二客气道。

  “你叫人去看看,有什么卖的,一样买点上来,我久未吃过这些街野之物,还有些怀念。”晏安邦对晏辞说,“什么平民贵人,都是一张嘴就要安抚五脏六腑的人,贵人若不能脚踏实地,体会人间烟火,也贵不了多久。”

  晏辞应好,让人跟小二去,从哪个楼梯出去近,出去的人得带个牌,没有这个牌可不能再进来。

  王露梅立即警告几个小孩,不能乱跑,只能在屋里玩,出去就回不来了。

  晏辞坐下才休息了片刻,随侍告诉他谁谁来了,他就起身,对晏安邦,“我过去跟上官打个招呼。”

  晏安邦摆手,“去吧,最烦你们文官这套啰嗦的规矩,我今日坐在这,哪都不去,除非官家来了。”

  “官家怎么会来,再与民同乐,也要有个限度,这小小地方,哪能容下圣驾。”晏赋玩笑道。

  晏子归指着正对着球场中心三层彩楼,“那是什么地方?”

  “上面两层也是贵宾观赛的地方。”晏识德翻着这屋里摆着的小册子,“最底下一层写着彩厅花台。”

  “什么意思?”

  “和小孩子没关系的事。”晏赋拿过小册子看,“这写的还挺齐全,出口,净房都标注,这后面还提供餐食,茶水点心应有尽有。”

  “我看看有什么。”晏识玉挂在他爹的胳膊上问。

  “才吃饱了出来,又记挂着吃。”王露梅点他的额头,“也带了食盒,想吃什么都有。”

  晏识玉只当没听到。

  “既然出来,肯定是想吃点家里吃不到的,难得出来,你别管那么多。”晏赋笑道,“皮小子,吃不坏肚子。”

  晏子归打量四周,晏安邦问她如果这里起火,怎么出去最快。

  晏子归走到后面的窗户,推开往下看,下面已经是空地,“将能用的布料打结相连,祖父搂着祖母先下去接着,其余人从布上滚下去是最快的。”

  “你不走最近的出口?”晏安邦问,“这也有五六丈高,并不是都有勇气跳下去。”

  “我们上来的楼梯狭窄,只能两人并行,若起火,惊慌失措之下,众人抢占楼梯,必将寸步难行。”

  晏子归又走到对着球场的那面窗户,“虽然分了几个楼梯下去,但只有四个大门进出,到时候这池子里的人都会跳到球场上,再从大门夺门而出,四处都是人,还是跳楼来的快。”

  “你们两个。”江采女无奈,“能不能说些好的,每次就讨论这种危机假设,也不想想旁人听了害不害怕。”

  “这些东西本就怕火。”晏安邦拍拍桌椅,“回去让人做些长软梯,以后再到这种地方来玩,就随身带着,以防万一。”

  池子里的人渐渐多了,男女老少都有,晏子归也发现丁妙双说的支持球员的花,红色的花很多,但是最大的花团却是青色的。

  “这是青云社的花。”小二解释,“青云社的球员非富即贵,手指里漏出一分就抵得上民间花的钱。”

  “我看看青云社的球员。”王露梅翻着册子道,“武平侯的小公子也在,要不咱们也买点花支持一下。”

  “我买章元郎。”晏子归道,“你再额外给我买一个红布条来。”

  晏子归看过距离,在布上缝上花再从窗户垂下,既不影响下面人的视线,也足够显眼。

  支持,当然要摆在最显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