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鸿门宴-《燕子迴时》

  鸿胪寺内。

  一群高项人凑在一起密语。

  “京城繁华实乃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么好的地方,怎么就只能中原皇帝享用,我们的天子也可以享用才是。”

  “青天白日就开始做美梦。”有人泼冷水,“人人都道中原好,有几个塞外蛮族可以入主中原?那得流多少血,死多少人,就算吃的下也咽不下,最后又灰溜溜地回塞外。”

  “这么悲观干什么?”元青是这次议和队伍中身份最高的人,诸州首领元和仅存的儿子。高项除王庭外分五洲和诸州两个地盘,由高项王最优秀的两个儿子分配管理,最后在其中选出下一任高项王。

  元和是高项王的第七子,母亲是从边境线掳走的中原女人,中原女子知书达理,她恨强要了她的高项王,却深爱自己的孩子,将自己的知识教给孩子,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回到故土生活。结果元和利用这些学识在高项王的诸多孩子中脱颖而出,被分到诸州当首领,可以竞争下一任的高项王。

  为了表示自己的强硬,元和上任后就对边线发起冲击,烧杀抢掳。他娘深感失败,孩子不受中原教化,只有高项人的狼子野心,自尽而亡。

  元和深受母亲教导的恩惠,所以只找中原女子生孩子,再由着她们教育孩子。

  元和在的时候,诸州隐隐压五洲一头,但是终日打鸟,总会被雁啄了眼,在一次遭遇战中被晏安邦断了后路,死了不少人才逃出生天,自己最勇猛的长子也在其中阵亡。

  那之后元和就和晏安邦杠上,直到被打死才消停。

  元和死后,按说诸州要被高项王收回,但是高项王依旧让元青待在诸州,只要他有父亲的志气,诸州就是他的。

  所以此次议和是元青一手促成,他要展示自己的能力。

  停战,双边贸易,用骟马换珍贵的茶叶丝绸和铁,这些都不是他的主要目的。

  晏安邦已经解甲归田,他要用晏安邦的血来告慰父兄,顺便告诉高项人,他的能力。

  “我们真的可以在京城杀死晏安邦吗?”下属不信。

  “这可比在嘉兰关容易多了。”元青高深莫测笑道,“中原朝廷对外族向来分为两派,主战,主和。”

  “战胜和议和都是了不得的功绩,战胜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军民粮饷,牵一发而动全身。”

  “议和只是动动嘴皮子,付出一点代价,但这和议和官员无关,他只等着升官,等我们杀完人后就等着他为了功绩替我们收拾尾巴。”

  “活着的人重要,还是死了的人重要?”

  “一个人的生死重要,还是千万人的生死重要?”

  一个年老无用的将军,和唾手可得的功绩。

  中原人最会盘算,他们知道如何选择。

  周似欢邀请晏子归去她的温泉别庄玩,要留宿一晚,晏子归就把晏子衿和晏子佩都带上,宋时让人准备她们外出留宿要用的东西。

  手里拿着半截没做完的坎肩,宋时发呆,“其实她祖母把她养的很好。”

  “我还担心她处理不来人际关系,你看她知进退,也知轻重。”

  之前还喊打喊杀的县主,现在邀请她去玩就像是多年密友,还未说亲的姑娘家,不太好外宿,她就带上两个年幼的妹妹,对外好解释,对内伺候的人多带些,到底更稳妥。

  不用人提醒,自己处理的就很妥帖。

  “她回来的桩桩件件都做的很好,反而是我给她添了许多麻烦。”

  “大娘子也不必这么说,之前彼此都不熟悉,关心则乱,才会有诸多误会,日后多相处,多聊天谈心,熟悉了就没有误会。”碧云安慰她。

  “我是怕她明年跟着祖父去江南,万一嫁在江南,我见她的机会就更少了。”宋时叹气,不过这个担忧她还未和晏辞提起。

  晏子归小小年纪一个人去了嘉兰关,要说过错,父母都有过。

  宋时为了自己心里舒坦,把所有过错都推到丈夫和婆母身上,自晏子归回来,她还是如此,一味向晏辞宣泄自己的不满和担心。

  她已经预设场景,都是婆母没有教养好晏子归,她抱着批判的心情看女儿,也影响了晏辞的想法。

  其实都是杞人忧天。

  “将军,夫人疼大姑娘,自然会给她找个好婆家,不会随便在江南碰到人就许出去了。”碧云笑道,“大姑娘在京城都要适应,去了江南更不适应。”

  “只不过是空谈。”宋时回过神来继续手里的活计,想给晏子归做一件珍珠坎肩,好久没做女红,手慢不了少,要下雪前还没做好,只能等明年穿戴了。

  晏子归和周似欢在城中汇合,再驶往温泉山庄。

  到地方,周似欢先张罗着来场蹴鞠,和高手对招后,再和平常人玩,总觉得不尽兴。这次依旧是分为两组。

  不过晏子归把丹砂也算上,独行侠固然可靠,但是有放心的伙伴打配合也是十分愉悦的玩法。

  踢蹴鞠到大汗淋漓,再下池子泡水,晏子归只要求两个妹妹待在她能看到范围内,玩什么她是不管的。

  “我还想和你说说话呢,你带两个会听话的小尾巴,话都不好说。”周似欢笑道。

  “那我带她们出来玩,自然要保证她们的安全。”晏子归其实不太想听她怎么对付小叔子的事,上次交浅言深,话说的过头了,周似欢看着不像是个乐意动脑的,万一她真按照晏子归说的去设计李叶乔。

  那她要沾惹这份是非了。

  两个人的关系还没到这份上。

  “太子妃还没定下,真不知道皇父在考虑什么?”周似欢又说。

  这个话题晏子归更不想听,提议和周似欢比憋气,看谁厉害。

  此次议和是赵将军牵头,他在嘉兰关没回来,只派了副将陪同高项人进京,政事堂主领议和,具体负责谈判的是兵部侍郎左岩,赵将军长子御前都指挥作陪,和高项各种条件都谈好,只等签下文书时,元青表示,这次来京城,还没见到老对手晏将军。

  “如今握手言和,合该喝一杯,一笑泯恩仇才对。”元青受母亲影响,熟读儒家,说法文绉绉,很对京城这边官员的喜好。

  “这有何难?”左岩立即道,“今日就设宴,请晏将军来。”

  “事先别说是我们请他,免得他不来。”

  赵康全到底掌过兵,私下和左岩说,“晏将军在嘉兰关可是杀了不少高项人,他们现在要和晏将军喝酒,只怕是来者不善。”

  “哎,你多想了。”左岩不以为意,“他们是来说和的,难道有胆子在京城杀人?”

  “从前是对手,现在是友邦,从前的事不算,都往前看。”左岩拍拍赵康全的肩,“这是为了两国百姓的好事,晏将军在嘉兰关这么多年更明白和平的可贵。”

  “为了百姓,被奚落几句,灌点酒,不碍事的。”

  赵康全觉得不安,但是左岩是主官,他只能听命行事。

  晏安邦听来人说是左侍郎想请晏将军去问些高项事宜,好在议和文书上提条件,欣然应允。

  江采女不太想他去,但是知道拦不住他,只让他带好人,家将都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现在京城里有高项人,左侍郎又是相干系的人,你提防些。”

  “就是丢脸也没什么,你现在不是嘉兰关的大将军,若有不对,跑就是了,保全命要紧。”

  “阿姐是杞人忧天。”晏安邦笑道,“就是左侍郎请我去吃个饭,问点事情,哪里就需要这么大的阵仗,传出去以为我怕死,一世英名不保。”

  “你是要保英名,还是要保命。”

  “树活皮人活名,自然是保英名。”晏安邦先说完,再嬉皮笑脸的哄江采女,“我说错了,是保命要紧,我答应了阿姐要陪你回江南看看的,这一辈子我答应你的事都做到了,肯定会留着小命陪阿姐回江南的。”

  “总是没正经。”江采女轻拧一下晏安邦的侧腰,“吃了解酒丸再去,少喝酒,你现在可不是当年的酒量,得悠着点。”

  送走晏安邦。

  江采女始终还是不安心,就让人去严家知会一声,指挥使今晚巡城时往左侍郎家多转悠两圈,若有不对,也能及时接应。

  然而她不知道,这一场针对晏安邦的鸿门宴,压根就不在左侍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