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放弃跟随大部队-《绑定听劝系统:我带全家逃荒求生》

  童远山喉咙发颤,愣是说不出一句话,藏在袖子里的手发抖,僵着身子站在原地。

  十二年前,一个云游的道士路过他们村,找上他家,非要留下吃饭。

  那年家里境况还不错,童远山好吃好喝招待了他,他还一卦作为谢礼。

  卦为吉卦,说他家有福星降临,以后家族兴荣都挂在那孩子身上。

  送走道士之后,童远山一个人在家里想了一个下午,都没想明白,他家什么时候有了福星。

  实在想不出思绪,他就出了屋。

  刚打开门就看到了来报喜的童青山,说他媳妇儿生了,生了一个丫头。

  村里人都爱生儿子,他们兄弟三个人,总共生了七个儿子,没有女儿。

  骤然听到一个丫头,童远山心里有些怔愣。

  再想到道士批的那一卦,心里隐隐有些猜测,莫不是她就是家里的小福星。

  不过这事他没有声张,一个人记在了心底,默默关注童小安。

  她三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个富商,雇人挖石头,一天能给五百文。他们这种小地方,做苦力搬运一天最多也只有三百文的工钱。童青山听了心动,就想跟着去。

  因为童小安抱着大腿不让走,哭的撕心裂肺。童青山心疼女儿,只能作罢。

  结果不到两个月,就传来了消息,那个富商是个心黑的,被他雇去的人,全部死在了石头山里。

  又过了两年,老二跟人出去走商。走到半道,想到答应给童小安买的银簪忘了,便返回去买。这一耽误,反倒避开了下山打劫的土匪,保住了自己的小命。

  还有他,有次上山打猎。出门前,童小安奶声奶气的跟他说想要一只小兔子。为了找兔子窝,他换了一条上山的路。等过了一天后才知道,原来那条路上藏了条毒蛇,村里有个人上山被咬了,直接没了命。

  再说回逃荒之前,本来下大雨,他们是躲在屋里不出门的。童小安说听到山后有轰隆隆的声音,她听着害怕,非要一家子跟她出去。童远山想到之前发生的事情,听信了童小安,跑到了村口。虽然一家人淋了雨,但也逃过了被泥石流掩盖的命运。

  一桩桩事情,让童远山确信了童小安就是福星这件事。

  之前知道小丫头没了,他腿一软就坐在地上。

  家里人都以为他是心疼孩子,只有他知道,福星没了,他们一家子没希望了。

  知道她死而复生,内心有多么狂喜,只有他知道。

  结果还没高兴多久,又被告知这孩子进了鬼林。童铁生他们进了鬼林两天都没有出来,两个孩子进去还能有活路?

  带着怨气的眼神看向老三媳妇,童远山指甲掐着掌心,让自己冷静。

  可这会儿也不是追责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找到孩子。

  压下了心底翻腾的情绪,童远山回头嘱咐道:“老二,你去把家里人喊过来,我有事要安排。”

  童环山道:“好嘞。”

  再看向童青山两口子,语气坚定:“咱们家不会放弃每一个孩子,待会儿我会带着大麦,长谷进鬼林找人。”

  童青山赶忙应道:“大哥,大麦长谷也是孩子,这事不用他们冒险。小麦和小安是我的孩子,我也跟着你们进去。”

  赵翠娥紧跟着说道:“大哥,我心慌得紧,也跟你进去,要是找不到他俩,我就不出来了。”

  “别说胡话,这事我自有安排,你俩听我吩咐做事,别添乱。”

  童远山训斥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人打断了。

  “远山,你家的事情处理的怎么样了?村里的口粮没剩多少了,不能在这里耽误时间了。你们收拾收拾东西,赶路吧。”

  如果在童青山找他之前说了离开的事情,童远山二话不说,召集全家人跟着大部队出发。

  但是刚刚听童青山说到弃京南下的事情,而且这事还是由童小安提出来的,童远山心里就有了些想法。

  不过在没有和童小安确认之前,这事不能随便乱说。

  童远山想到这儿,看向鬼林的方向,眉头皱起,问道:“叔,铁生他们还没出来,就走吗?”

  村长叹了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走吧,村里这么多人等着呢,不能因为他们几个,耽误了全村人。在这里多等一天,就多消耗一天的口粮。距离京城还有四五天的路程,再等下去,粮没了。都已经快走到京城地界了,不能让村里人饿死在路上。”

  村长说这话时,脸色沉重。

  带头进鬼林的铁生就是他的小儿子。

  第一天他还有些期盼,盼着儿子能带着食物回来,解决了他们的困境。

  到了晚上,他就有些心慌了,什么吃食都不重要了,能看到人安全出来就行。

  可事与愿违,多等了一天,依旧没有看到人影,估摸着是凶多吉少了。

  一边是儿子,一边是全村几千口人的性命,他得取舍。

  丧子之痛,他理解。

  看几人脸色不太好,村长安慰道:“小安是个好孩子,就是命苦了点。孩子已经没了,你们得往前看,为活着的人打算,收拾收拾走吧。等过了灾年,再来这儿,把孩子带回家。”

  童青山身体微颤。

  三个孩子没了俩,他这当爹的怎么能往前看。

  红着眼圈看向童远山,等他出主意。

  童远山清楚,这个时候必须有个决断了。

  收回思绪,一脸严肃的说道:“叔,咱要不要改道,不去京城。”

  “不去京城去哪?咱这一路走来,碰到的难民队伍也有两三拨,从不同地方涌过来,都是朝着京城的方向去的。眼下只有京城能有个活路了。”

  “往南走”,童远山急中生智,想出了理由:“去了京城,也就是能喝两口善粥,短时间解决生存危机。我听说南边天热,再过两个月还能播种,等到了冬天收粮,总能有活路的。”

  “可去南方的路上怎么办?”村长无奈的说道:“都走到这儿了,京城有没有活路,只能去试试。往南走,谁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童远山不能强求村长,只能替自己这一大家子做主:“叔,你带着村里人走吧,我们家不打算去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