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保密措施-《泰昌大明》

  “还有别的吗!”同样的一句话,从袁可立的嘴里说出来是带着亲切的温和,从陆文昭的嘴里说出来是例行公事的冷淡,而从白再香的嘴里喊出来就是显含斥责的严厉了。

  “没了,”白再筠木木地摇了摇头。“除非他们还告诉了别人。”

  “毛游击。”听过翻译,袁可立当即偏过头,看向毛文龙。

  “.”毛文龙还在走神,完全没有意识到袁可立正在对自己说话。

  “毛游击!”袁可立又呼唤了一声。

  毛文龙的思绪被打断了。他先是一怔,旋即朝声传来的方向看去,接着弹射似地站了起来。“在!”

  袁可立笑着问道:“毛游击刚才在想什么,想得这么出神?”

  “我,末将什么也”毛文龙背上的汗毛竖了起来,他急中生智,脑子飞速运转。竟然隐隐地想起了袁可立对白家姐妹问出的最后几个问题。“末将在想,是不是要赶紧派人让那些知道情况的人闭嘴,以避免消息泄露?”

  毛文龙的反应袁可立全看在眼里。他心如明镜,知道毛文龙刚才出神想的事情决计不是这个。袁可立甚至觉得,刚才他和白家三姐妹说的那些话,毛文龙可能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不过毛文龙既然能够改口答出来,袁可立也就不再咄咄逼人地让人难堪了。“毛游击考虑的是,我也是这个意思。虽然酉阳司今天就把人带了回来,但毕竟一路关防一路问讯,恐怕知道这个事情的人不会少。这样吧”

  袁可立随手拿过一张白纸,飞快地在上面写下白再筠刚才提过的那些人。笔一停,袁可立便将墨痕未干的白纸递给了陆文昭。“请帮我拿给白三妹。让她再看看还有没有什么缺漏?”

  “是。”陆文昭刚接过名单,白再香就主动走了过来。“请给我吧。”

  陆文昭有些意外,袁可立刚才的话他还一个字也没翻译呢。“请让令妹再仔细看看还有没有缺的?”陆文昭递出名单。

  “是。”白再香点点头,几步迈到白再筠的面前。“筠儿。快看看是不是这些人?”

  “哼,”白再筠冲着白再香轻哼一声,但还是老老实实地看了看。“这上面没写我们和信使他们。”

  “啧,说些废话.”白再香白了白再筠一眼,催促着确认道:“除了你们、他们以及上面这些人,还有没有其他人可能知道这个事情?仔细想想,这很重要!”

  “没了!”白再筠的声音高了几度。听她的语气,像是又要哭了。

  白再筠真的好委屈,好受打击。这天底下哪有这种事情嘛!明明自己已经这么努力了,却还是屡屡受到大姐的白眼与当众责骂。

  白再香这会儿也不管白再筠怎么想,拿着名单便走回到大案旁边。“袁老爷,应该就这些人了。”

  “好。”袁可立接过名单,摆出了一副祖父般慈祥的笑容。“白夫人何必苛责令妹,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听过翻译,白再香苦笑着摇了摇头。“这哪有什么功劳啊,不过是瞎猫撞上死耗子罢了。这些鞑子本就是来通信表忠的,根本用不着这傻妮子带人插着一手。更何况,他们还伤了人!要是出了人命把事情搅黄了,这就不是有功而是有罪了。”

  翻译需要时间,袁可立听完陆文昭的翻译之前,白再筠倒是先听全了。她看了二姐一眼,终于明白二姐刚才在酒肆上说的“不要太高兴”的全部意涵。一想到四婆、杨三哥、十三叔他们跟着自己挨训时的失望表情,她就觉得脸上一阵火烧,心里一阵抽痛。白再筠忍不住了,一股强烈的自暴自弃之感涌上了心头,泪水也牵线般地涌了出来。

  “不知无罪嘛。他们又不是故意要破坏这个事情的。”袁可立意味深长地对陆文昭说。陆文昭也维持着那副例行公事的表情如实翻译。

  “恕难从命!”白再香拱拱手,一脸坚决地说道:“治军宜严不宜宽。属下怎么也得让这傻妮子长长记性才行。”

  “有功不赏,必伤将士之勇。我不管你白家的家法,只要这个事情确实有助于剿贼,那我就一定按章程给酉阳司请功。”袁可立刻意板起脸,用指尖点了点那封信。“不然将士见到鞑子,都以为是哪个酋长的使者而畏畏缩缩,这仗也不用打了。”

  “就算真要论功,也还是请袁老爷过相抵吧。无论怎么说,这傻妮子都没按我布置的计划行事,而且自作主张把队伍带迷路了。”白再香长作一揖,“如果这样都还要旌表,那我的将令恐怕也就没人听了。”

  袁可立沉默了一会儿。“功过的事情以后再说,请白夫人回去坐着吧。”

  “是。”白再香再拜转身,当即就看见白再筠一副无声泪涌的样子。她心一软,但还是什么也没说就回到原位坐着了。

  “毛游击。”袁可立又望向毛文龙。

  “在!”这回,毛文龙没有再胡思乱想,立刻就回应了。

  “请你把这些人全部换下来召回,”袁可立将那份名单放到大案的边缘。“现在就去。”

  “是。”毛文龙拿过名单看也不看,转身就走。

  “毛游击请留步!”毛文龙将要出门的时候,高邦佐突然叫住了他。

  “高参政有何吩咐?”毛文龙回头望向高邦佐,其他人也纷纷看向他。只有白家三妹还在那里默默垂泪。

  高邦佐没有立刻对毛文龙说话,而是转身望向了坐在主位上的袁可立。“袁使君,”高邦佐比较讲究,他虽然知道眼下需要保密,但也不愿意用“参政”或者“兵宪”这样的伪称来称呼袁可立。“下官以为,也不必召回那些人。只消去一道封口令就行了。”

  “高参政有何高见?”袁可立问道。

  “下官以为。如果这封信是真是南关之酋所作,且此酋果真有意反正归附,与我里应外合,那么我们势必给他回信,”高邦佐扫了角落里的莽库一眼。“写信回信,就要有人收信送信。与其到时候再另外安排其他人收送,还不如就让已经知道此事的人来负责。这样,也能少生许多不必要的枝节。”

  “高参政所虑有理,”袁可立微微颔首,“但这些人可靠吗?”

  高邦佐当然不敢保证,只默默地望向站在门口的毛文龙。

  毛文龙怎会不明白这个眼神的意思。他这才抖开那份名单,仔细看了看。“佟备御和张备御都是跟随末将多年的亲兵。一贯稳重可靠,末将就算不跟他们打招呼,他也晓得这个事情的利害。至于那个姓邱的队总,他并不是末将带来的,而是镇江地方的原驻军,末将并不十分了解他。不过末将以为,这个邱队总既然能在边外墩台驻守,肯定也是勇毅双全之人,不妨稍加信任,给他去个命令便是。”

  “嗯。”袁可立当即便点了头,“我相信毛游击的判断。去安排吧。”

  袁可立的语调很淡,但还是说得毛文龙心头一热。他当即拱手,郑重说道:“末将这就去!”

  ————————

  差不多两刻钟后,一队带着两封简短密信的毛部亲兵携着未点燃的火把驱马奔出了镇江城。与此同时,毛文龙也小跑着回到了游击将军府。

  毛文龙回来的时候,白在英、白在筠两姐妹已经离开了,不过那个鞑子信使还在角落里瑟缩着。

  “末将来迟,让诸位久等了。还请恕罪。”毛文龙越过门槛,走到沙盘与大案之间的空地上,抱拳环敬众人。

  “毛游击不必介怀,”袁可立笑着伸手,指了指毛文龙的座位。“请坐吧。”

  “是。”毛文龙再拜落座。

  “卢百户,”袁可立偏头望向仍然把着绳子,握着刀柄的卢剑星。“请你把那个鞑子带过来吧。”

  “过来吧,”卢剑星扯了扯绳子,用女真语说道:“该问你话了。”

  “嗯,是”莽库的心一直跳得很快,现在更是宛如擂鼓。他哆哆嗦嗦地跟着卢剑星绕过已经被罩住了的地区沙盘,走到毛文龙先前站立的位置。

  这回,卢剑星把绳子放开了,莽库也就能顺利地跪下来了。“奴才莽库叩见‘高邦佐’老爷!”

  “你说什么?叩见谁?”陆文昭的女真语水平很高,可他还是让那三个奇怪的音节给搞糊涂了。

  高邦佐悚然一惊,他虽然听不懂女真语,但他对自己的姓名还是很敏感的。

  “奴才莽库叩见‘高邦佐’老爷!”莽库拉高声调,又磕了一个头。

  这下,不但是高邦佐色变,就连袁可立、毛文龙他们也清晰地听到了这个词。只有同时对北方话及女真语一窍不通的白再香还处于茫然状态。

  “他似乎把您当成高参政了。”陆文昭对袁可立说。

  “请你帮我问问他,”袁可立没什么表情,但还是忍不住瞥了高邦佐一眼。“就问他是怎么知道‘高邦佐’。”为了不让高邦佐感到冒犯,袁可立便故意学着莽库的女真腔调聊做避讳。

  “你是怎么知道‘高邦佐’的?”陆文昭亦如是。

  “阿敏贝勒明白告诉奴才,要把那封信送到一个叫‘高邦佐’的大老爷手上。”莽库伏在地上说。

  陆文昭简略说道:“贼酋阿明指名道姓地让他把那封信交给高参政。”

  袁可立犹豫了一下。“告诉他,我不是高参政,是袁参政。”

  “真的要告诉他?”陆文昭确认道。

  “那个什么阿明会知道的,或迟或早而已。”袁可立又拿起那封信仔细看了看。

  陆文昭重重点头道:“仔细听了!你面前的人不是‘高邦佐’大老爷,而是‘袁可立’大老爷!”

  “‘袁可立’老爷?”莽库疑惑问道:“那‘高邦佐’老爷又在哪里?”

  “他问高参政在哪里?要告诉他吗?”陆文昭平视前方,不给莽库任何一点暗示。

  “看高参政怎么说吧。”袁可立反复地读着信,也没抬头。

  “告诉他就是。”听了这么半天,高邦佐彻底松气了。这一连串的问答相当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帮他洗清了最后的通敌嫌疑。

  “‘高邦佐’是这位!”陆文昭摆手朝向袁可立下首的首座,也就是坐在莽库身边的高邦佐。

  莽库愣了一下,紧接着便磕头道:“奴才叩见‘袁可立’大老爷!叩见‘高邦佐’大老爷!”莽库就是再不懂大明规矩也明白坐在中间的人是一把手,坐在下面的二把手这个道理,所以磕过头,莽库又把身子转回去,直面袁可立。

  “让他站起来说话吧。”袁可立对卢剑星说。

  “袁老爷让你起来说话。”卢剑星轻轻地踢了踢莽库的小腿。

  “谢老爷!”莽库再拜起身。

  “问他知不知道这封信上的内容?”陆文昭居间翻译的时候,袁可立也举起了信。

  “回老爷,”莽库摇头说,“奴才不知道。”

  “他说他不知道。”陆文昭翻译道。

  砰!

  “你撒谎!”袁可立猛拍桌子,摆出怒容,并向陆文昭使了个眼色。“一个写信时全程在场的信使竟然敢说自己不知道信上的内容?”

  陆文昭会意,翻译的时候也怒目瞪视,抬高声调。

  莽库被这突兀的厉声惊得跪了下来。“老爷,吴尔古代贝勒写信的时候奴才并不在场!”

  “他说他不在场。”

  “你撒谎!这上面明白写着,阿明和‘兀儿忽太’密会的时候,鞑子信使就在当场,而且只有三个人!”袁可立举起邱聚禄自行写就的“问答”,厉声说道。

  听完翻译,莽库立刻明白,那几个押送自己的人不仅把他们在笔上的谈话带了回来,而且还把自己和那守墩官之间的对话写成了文字,通报给了面前的大老爷。

  “‘袁可立’老爷,阿敏贝勒和吴尔古代贝勒密会的时候,奴才确实在盐库,那些桌子椅子也确实奴才搬过去的。但他们谈话写信的时候,奴才一直在外面,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也不知道信上写了什么啊!”莽库满头大汗地解释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