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191神兵,灵宝,洞天-《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短身健硕的金龙,身躯粗壮,嘴部前吻翘起,五爪尖锐。

  雄健有力,狰狞威严。

  契此目光一闪,倒没想到这个徒弟如此坦率,神色更柔和了几分。

  “此物可称为投龙,乃祭祀所用。”

  “不过在各大宗门之中,此物也被认为是沟通洞天秘境的钥匙。”

  “洞天秘境?”

  李存孝心中一动,主动将击杀圆觉时看到的异象一一说来。

  “那潭底果真别有洞天龙舟宝藏?”

  契此闻言,若有所思。

  “怕是真有一件灵宝埋藏在平顶山之中。”

  “师父,何为洞天秘境?何为灵宝?”

  李存孝忍不住发问。那潭底的秘密如何暂时不得而知,但是从对方的话语来看,显然这金龙还只是引子一样的东西,当时却也瞬间充满了金刚杵两次。

  若是能一探究竟,只怕轻轻松松就能把突破不动黑龙剑所需的煞气攒满了吧?

  “洞天秘境,是各大宗门圣地的底蕴,或者说,没有洞天秘境,便称不上一方圣地,以后你亲眼见识过也就知道了。”

  契此不动声色地转移了话题。他如今是散人一个,问起这个,难免有些没底气。

  “世间魔宝有上中下三品,下品魔宝贯通真气,中品认主通灵,上品兵解入体。”

  “魔宝之上,是灵器,又被称为神兵。”

  “盖因魔宝凶戾,虽然杀伐厉害,但却有反噬之危险。并且被人夺走之后,只要对方修为强大,很容易背叛原主。”

  “而灵器乃是以天材地宝打造,交通天地,武者以神孕养,有许多不可言说的好处。”

  “同时,灵器本身也有朦胧的意识,会择主,无缘者难以驾驭,好似有‘神’一般,因此称为神兵。”

  “至于灵宝,乃先天之物,后天而赋形体,普天之下也没几件。”

  李存孝闻言不禁想到丹田中的风火轮,这两件上品魔宝乃是昔日太乙真人为爱子炼制,用料和手法必定是上乘。

  自己靠着金刚杵将其强行收服,当时只觉其桀骜。现在想来,却未必不是有几分灵性,顾念旧主。

  莫非风火轮距离神兵的层次,已经不远了吗?

  考虑到太乙真人的气大财粗,还真有这个可能。

  “总之,那潭底必定有些玄妙,不过眼下不是去探查的时候。等你黄庭圆满了再说吧。”

  契此这话,李存孝心领神会。

  眼下太乙真人只怕正在气头上,当然不是开口的好时机。

  “师父,那以后天鼓寺这边?”

  “无妨,平日无事,你还是照旧在药王院。有个一技之长,日后路会好走很多。”

  “为师当初就是只会打杀,弄出一堆仇家,你一定要引以为戒。”

  “徒儿明白。”

  李存孝心道这师父还真是耿直,一点也不在意自曝其短。

  而契此此时看着眼前的徒弟,心中颇有种苦尽甘来的感慨。

  谁能知道,他这些年为了衣钵传人,跑了多少地方,见了千千万万人。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意外撞见的徒弟,方方面面,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尤其心智坚韧,武道天赋出众,炼丹上甚至也有才情。

  至少从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俨然是德聪都要自愧不如。

  有这样一个好徒弟,成长起来之后,战力出众能降妖除魔,丹道有成能结交好友。

  既有实力,又有人脉,日后的前途,必定是要比孤家寡人的自己要强得多。

  “师父,咱们这一脉,终于有个能中兴道统的传人。您若是在天有灵,也能瞑目了。”

  契此笑着拍打肚皮,留下一句有事来德正禅房寻他的话便离开。

  李存孝目送大和尚的背影,起伏了一夜的内心也渐渐静下来。

  “不管怎么说,既然已经拜师,那便不用再烦恼其他。”

  “哪怕没有师门撑腰,师父本身也是连德正住持也要敬畏的高手,同样是粗大腿,只不过是穿得破烂些。”

  “如今我已经打开九条正经,有暴气丹在手,哪怕算上服丹后巩固根基的时间,一个月左右,也能黄庭圆满。”

  “届时,便可修炼大阿修罗刀兵术。”

  “真气化形.让人向往啊。”

  没有金刚杵,一样要修行。

  拜师之事尘埃落定,日子又恢复到炼丹、习武、炼化真气的日常当中来。

  这些天里,李存孝也曾去拜访德正,感谢对方之前的提点。

  毕竟,若不是老僧告知一切考验背后的深意,他也未必能那么快得到契此的认可。

  德正的态度自然是十分亲近,照他的说法,自身本就和契此有半师之谊。

  真要论起来,两人还能以师兄弟相称。不过李存孝不想让对自己多有照顾的圆光平白矮了一辈,因此还是以住持相称。

  既然开诚布公,德正也不再掩饰自己的善意。先是直接将伏虎功赐下,解决了张月鹭、叶乘霄的后顾之忧。

  接着给李存孝大开绿灯,藏经阁的所有藏书都对其开放,甚至几门上品武学都任由翻阅。

  这份大礼不可谓不重,毕竟契此虽然身家不富,好歹是个大高手,供一个徒弟还是有办法的。

  而论魔宝之类,他又有风火轮、紫炎蛇矛、龙雀刀,根本不缺。

  唯独是知识方面,契此很明显地摆出放养政策,自由确实自由,但显然也不会耐心地一一为弟子查漏补缺。

  德正的这份礼物,来得恰到好处。当然,其后或许也有契此的示意。

  总之,已然是黄庭高手的李存孝并不需要太多睡眠,剩下的唯有一个肝字。

  一天十二个时辰,睡觉和休息的时间加起来只有两刻钟。

  剩下的十一个半时辰,不是炼丹就是读书,要不然就是打坐练气,两顿饭的时间还要去找寺中黄庭圆满的执事僧切磋,日子充实得插不进去一根针。

  其间会善寺也将不动黑龙剑的全本送来,只是碍于煞气不足,李存孝并没有立刻修炼,而是全心全意炼化真气。

  转眼,就是半个月过去。

  “师父,那我就先回寺中去了。”

  飞虎镖局门口,李存孝牵着赤骊,张力士站在一旁,崔家兄弟等人并不在场。

  这几天药王院得了空闲,他照例回来,看一看木叉和师父一家子。

  “三郎,太乙前辈那边是什么意思?那尊狮子”

  张力士语气中有些不安,从徒弟口中,他已经知道,拜师太乙的事情是黄了。

  可是,那九头青狮的化身,那匹青骢马却还留在镖局的马厩里。

  你说赶走,那肯定不行;可是留着,却也总有些怪怪的,就像分手之后,前女友还一起同居一样,说不出的别扭。

  “太乙前辈的心思,我也猜不透,但我想,至少是没有恶意。”

  l李存孝语气有些不确定,实际上那天他在马厩里见到青骢马的时候,后者的态度可以说很是亲昵,主动现了原形,否则,他都不一定能认出来。

  “不过眼下时局紧张,有它在,镖局也安全些。”

  听到徒弟的宽慰,张力士也只能点头。

  毕竟太乙那样的高手,以他们的层次,只能仰望遵从,对方如有不满,那也只能受着。

  但是至少眼下来看,老道士还是善意居多。

  “驾!”

  呼喝一声,赤骊小跑着离开镖局,等到出了城门,立刻加速,好似一道赤色的闪电。

  落足无声,奔云踏雾,真好似天马一般,神骏非常。

  往往是一道影子窜过去,官道上的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来州城避难的人越来越多了。”

  道路上车马往来,但是商队却只占一小部分,其他很多是拖家带口,拉着家当和妇孺老弱。

  不过这些人虽然面色疲惫,但并无菜色,穿着打扮也大都干净,穿丝绸的也不少,显然都是听到了风声,提前来避难的。

  毕竟比起小县城,州城这里有城卫军不说,还有天鼓寺的一众高手。

  得益于此,飞虎镖局最近的生意竟然意外地还不错。

  毕竟有一个在药王院的徒弟,大腿粗得吓人,但凡消息灵通点都不敢来招惹。

  可是李存孝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却并不轻松。

  眼前的景象,让他又想起了当初在楚丘县走镖时的经历。

  骸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如今的一切,不过是之后惨祸的前兆而已。

  朝廷势弱,群雄并起,已经是注定。

  如今有契此坐镇,若是明教来犯,或许可保无虞。

  可是这世上,契此和尚未必有第二个,但是如黄潮、朱全忠那样的人却必定很多。

  天下十六道州,除了京畿,到处都有藩镇节度。

  到了那时,自己或许可以带着木叉,跟随契此离开。

  可是像张力士这样,乃至还不如张力士的那些普通人,他们才在一个地方定居不久,就不得不再次离开,这又是何等颠沛流离?

  “唉”

  心底默默叹了一口气,李存孝斩去繁杂思绪,感觉到身下赤骊缓缓减速,在天鼓寺门前下马。

  圆华的弟子明烛正等候在这里,见状连忙上前,神色恭敬:

  “李师兄,您先去方丈的禅房吧,喂马的事交给我就好。”

  拜师契此之后,不知道圆华是从哪里得来的风声,对李存孝的态度更加亲近热切。

  连带着明烛也要改口,辈分从师兄变成了师弟。

  李存孝说了几次,见完全没用,也只能放弃。

  “师父,德正住持。”

  进了禅房,李存孝行礼如仪。

  胖和尚坐在首位,德正陪坐一旁,不知道的,还以为契此才是天鼓寺的住持。

  “你突破到十一条正经了?”

  大和尚看似是提问,实则用的是肯定的语气,旁边的德正闻言,都不由露出讶异之色。

  “是,多亏了师父给我的暴气丹。”

  不得不说,嗑药修炼,效率并非熬夜打坐可比。

  暴气丹的药力,比起蓄气丹多出数倍,对于窍穴较少的经脉,一粒便可以打通一条正经。

  如今足三阴三阳正经当中,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都已经打通,只差足少阴肾经,便可黄庭圆满。

  不过新打通的这几条正经,窍穴数量比起手三阴三阳六经要多得多。

  好比足阳明胃经,剔除了交会穴,其窍穴林林总总也还有四十多个。由此花费的暴气丹,自然也不是一粒就可以搞定。

  但是暴气丹虽然好,却不能短时间连续服用,否则药力会递减。

  也是因此,断断续续,半个月时间,才打通两条正经。

  最后剩下的足少阴肾经,有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等等共二十七穴,左右合五十四穴。

  算算时间,等明日消化完上一粒暴气丹的药力,又可以继续冲击穴位。

  这个速度,是普通的黄庭武者难以想象的。

  丹药都不说,如此狂猛地冲击穴位经脉,很容易造成心境不稳,魔头反噬,风险极大。

  为了安全,许多黄庭武者在这一关都不得不忍着性子,慢慢打磨,力求稳妥。

  “这份天资,真是超凡脱俗啊。”

  德正感慨万千,即便是他,当初在这一关也蹉跎了不少光阴,寺中如圆华一般的执事僧们更是动辄十年起步。

  “不错,戒骄戒躁。今日叫你来,是有别的事。”

  契此心里同样惊喜,但面上还是波澜不惊。

  “最近涌入城中避难的人多,白刺史爱民如子,不忍推拒,但是人多了,难免混进来些别有用心之人。”

  “是明教?”

  李存孝知道自家师父的在意之处,闻言不假思索。

  “没错。魔教妖人,最擅蛊惑人心,手段繁多。我等自然对那些低劣伎俩不在意,但对于某些人来说,那些邪法却是救命稻草,抓到了就不愿意放手。”

  “你该知道,真形境界,二心竞斗,凶险无比,一个不留神入魔,往往就是满门灭绝。”

  “所以一般来说,但凡名门正派,都有一条规矩。若是门人入魔,师门有责任将其诛杀,以免遗祸民间。”

  “而州城地界,自然是由德正师侄负责”

  德正住持?

  老僧闻言淡然一笑,表情没有什么变化。李存孝很难想象,对方竟然还担任着处刑人这样的身份。

  “眼下州城里有人明明已经半只脚入土,却还希望明教能帮他翻身。”

  “三郎,你来送他归西天,怎么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