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天军”-《风起北美1625》

  崇祯九年(1636年),腊月二日(12月29日)。

  黄海道的寒风卷着细雪,扑打着海州低矮的土城墙。

  城头的军士金大唤缩了缩脖子,眯眼望向灰蒙蒙的城外。

  自打十余日前,传来清虏铁骑攻破义州的消息后,整个朝鲜西海岸都绷紧了神经。

  昨日更有传言,说清虏已攻破了开京(今朝鲜开城),然后蜂拥渡过冰冻的汉江,扑向王京汉城。

  这个时候,怕是整个朝鲜王国皆已风声鹤唳,所有人都处在惶惶不安的状态。

  整个海西都护府也已进入戒严状态,海州城紧闭城门,严阵以待。

  都护府兵使除了动员地方束伍(即地方常备兵)加强军备外,还大量征召军保(即民兵)、民壮,以应对清虏可能到来的侵袭。

  郊野乡下,农人也都闭门不出,畏缩在各自家中,不断地向满天神佛祈祷求福。

  就连海岸边捕鱼的渔民也被勒令将所有渔船全部拖上岸来,倒扣在雪地里像一排僵死的海龟。

  谁都没想到,清虏竟真的对他们朝鲜悍然发动了入侵战争,十余万铁骑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淹没了一个又一个大埠重镇,碾碎了一支又一支朝鲜军队的阻击。

  清虏的进攻速度极快,快得令所有朝鲜人都措手不及。

  十一月十三日(12月9日),清虏才进抵鸭绿江畔,结果五天不到,便攻破义州。

  第七天,又陷安州。

  第九天,再下平壤。

  如今,清虏大军很有可能已杀到了汉江边,王京汉城危在旦夕。

  那么,他们会不会分出一部兵马,来攻海州呢?

  正胡思乱想着,金大唤似有所感,下意识地又抬头朝城外的方向看了一眼。

  蓦的,他的瞳孔猛地一缩,心跳几乎停滞。

  只见城外,一支军队踏着薄薄的雪层,军势极为严整地缓缓逼近。

  雪雾中,一面耀眼的赤澜五*星*旗迎风招展,在灰暗的天色下格外醒目。

  “敌袭!……胡人杀来了!”

  金大唤的声嘶力竭的呼喊,如同惊雷般打破了城头的寂静,瞬间惊醒了整段城墙。

  城门令朴昌浩连兜鍪都来不及戴,跌跌撞撞冲上城楼时,却见那支队伍已进抵城前约一百五十步的地方,开始整顿军势,似乎在做着进攻准备。

  这支军队的士兵既无清虏标志性的鼠尾辫,也未着朝鲜五卫的号衣,胸前的铁甲在雪地里泛着冷光,肩头扛着一杆杆装备了铳剑的火枪,冷森森地矗立在旷野中。

  “放箭!快放箭……”朴昌浩惊恐地吼叫着,声音尖锐而颤抖。

  “大人……”一名武官欲言又止,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

  这隔着如此远的距离,弓箭怎么能伤及到敌人分毫。

  “大人,他们似乎……不像清虏。”另一名武官小心翼翼地说道。

  “嗯?”朴昌浩愣了一下,扶着城垛,眯起眼睛仔细向城外看去。

  此时,城外的军阵中走出一名士兵,打着白旗,缓缓向城池的方向行来。

  “我乃大明东江镇沈世奎将军麾下,皮岛后协小旗张二虎,城头可有哪位朝鲜守备将军上来搭话?”来人的声音清晰地传入城上众人耳中。

  “嗯,天朝官军?”朴昌浩脸上立时露出惊喜之色,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大人,大人……”不过,旁边却有见识的武官小声提醒,“大人,他们这般装束恐非大明天朝官军。”

  朴昌浩闻言,心中一沉,刚刚升起的希望瞬间被疑虑取代。

  众人也是悚然。

  的确,这支军队太古怪。

  火铳制式似明军鸟铳,却加装了罕见的铳剑。

  甲胄形如边军罩甲,但胸前护心镜竟泛着水银般的冷光(疑似西洋板甲改良)。

  最可疑的是那面赤澜五*星*旗。

  大明天朝有这种军队认旗吗?

  “莫非是……清虏假扮?”有人颤声道。

  朴昌浩心头一突,随即扒着城头,朝下面大声喊道:“既是天朝官军,可有印信兵符。尔等为何装束如此古怪?又为何突然兵临海州城下?”

  张二虎不慌不忙地答道:“此番我军奉沈将军之命,驰援朝鲜,抵御清虏。因路途遥远,途中多有变故,故而服饰有所更换,还望将军莫要误会。如今清虏势大,朝鲜危在旦夕,我军愿与贵军携手抗敌,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朴昌浩犹豫片刻,心中仍有疑虑:“口说无凭,可有文书证明?”

  张二虎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高高举起:“将军请看,此乃沈将军手令……”

  忽然间,远处雪幕中传来一阵闷雷般的马蹄声,引得那支军队骚动起来。

  须臾,阵后传来炒豆子般的火铳射击声,以及喧嚣的喊杀声、呼喝声。

  站在城头,隐约看到有一支数十余人规模的铁甲骑兵从侧翼林间骤然杀出,直扑那支“明军”后阵。

  “明军”阵中立时爆发出整齐的铳声,急掠而过的骑兵瞬间倒下数骑。

  更让城头朝军惊愕的是,那些火铳竟三排轮射,铳焰未熄,后排已踏步上前再射,动作行云流水,打得那队骑兵仓惶而走。

  “三段击?!”一名朝军武官失声惊呼,“可他们装填为何如此之快?”

  仅几个照面,那队骑兵溃退而去。

  片刻,那支“明军”阵中,一名军官模样的骑士策马出列,手中抓着一颗血肉模糊的人头,在奔至海州城下时,挥动手臂,猛地将其抛了上来。

  “啊!”

  “哎呀,是清虏!”

  只见那颗面目狰狞的头颅后面,赫然有一根丑陋的金钱鼠尾辫!

  “海州城的弟兄们听着!”那名骑马的“明军”军官从张二虎手中取过那份关防文书,用牛筋捆上一颗石子,猛地凌空抛向城头,“我大明东江镇在闻知清虏入寇朝鲜,特命我部乘船星夜赶来,以救援藩属之邦。”

  “若不信,且好生看看沈军门的军令!”

  哼,你们就算想要黄龙总兵的关防文书,我也照样可以拿出来。

  城头上,朴昌浩捡起文书,将其打开仔细查看。

  文书上的字迹工整有力,上面赫然加盖着东江镇副总兵沈世奎的关防大印。

  印鉴清晰可辨,一切看上去似乎并无破绽,但他心中的疑虑依然没有消除。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报,都护使大人来了!”

  话音刚落,都护使崔成言、副使李成焕、判官金相圭领着一众都护府属官从步梯登上城楼,所有人脸上都带着一丝惶恐之色。

  “城下是何情形?”崔成言小心地挪到城垛口,探头向外张望,“可是清虏……杀来了?”

  朴昌浩跪倒在地,朝几位都护府大人磕了几个头,便将方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述给崔成言。

  “既是天朝官军,也有东江沈军门的关防文书,那还不立即打开城门,让天军进来?”崔成言疾色道:“要是清虏再有大股骑兵袭来,岂不是要置天军于危险之境地?”

  “大人,城外天军身份尚存疑虑……”朴昌浩为难地说道。

  “可是清虏假扮?”崔成言颤声问道。

  “看似……不像。”

  “那他们来自何方?”

  “末将不知……”

  “废物!”崔成言怒斥道:“既然于城头无法辨认,那你且去城下走一遭,仔细盘查一番。”

  “啊?”朴昌浩大惊,面色惶然地看着这位上官。

  “嗯?”崔成言瞪了他一眼,“难不成,要让本官下城一探?”

  “……”朴昌浩使劲吞咽了一口口水,艰难地点头应诺道:“末将……遵命!”

  “天军有炮!……”

  这时,城头的几名朝鲜士卒指着下面发出一片惊呼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城外的“明军”赶着数匹驮马,拖拽着四五门火炮来到阵前。

  在距离城墙约一箭开外的地方停了下来,随即一群炮手和民夫便开始紧张地布设炮兵阵地。

  他们熟练地架起火炮,搬运炮弹,清理炮膛,动作有条不紊。仅片刻时间,一门门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城头,仿佛随时都会喷出致命的火焰。

  “大人……”朴昌浩看着城外一门门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城头,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头顶,心中一个激灵,转头看向都护使崔成言,声音都变了调,“他们好像要攻城了!”

  崔成言脸色煞白,额头上的青筋突突直跳,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话来。

  城头上也是一片死寂,只有寒风呼啸着掠过,带着令人窒息的紧张。

  而城下,那支神秘的“明军”阵列中,有人举起了红旗,在风雪中缓缓挥动,仿佛死神的召唤……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