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灯下至宝-《大圣座命》

  古语有云,当局者迷。

  被楚团团这一提点,再一想鲜茸岛上珍王新军这样的破成色,明明已经损兵折将到几乎全军覆灭,可最后却攻破了汉城府。

  以前一直觉得可能是,因为高深莫测的阴先生师兄妹鼎力相助,所以才最终翻盘。

  可现在想想,其实人家元山的国力还在明宋之上,国中上甲甚至天位的强者必然不缺。

  第一次吃亏是没防备,怎么可能同一个坑里绊倒两次!

  脸色阴晴不定的沉吟良久,张贵皱眉紧锁的说道:

  “团团兄,你的说法很有可能。

  但即便是真的,这也是针对人性弱点的‘阳谋’。

  破都没法子破。

  甚至因为事关‘今上’的一些个不可言说的阴幽心思。

  一般人讲都不能讲。

  如之奈何。”

  楚团团苦笑着点点头道:

  “正是如此,所以我才会来找你。

  如今鲜茸岛的消息很入内廷大佬们的法眼。

  而四阳郡是距离鲜茸岛最近的明宋郡县;

  ‘龙门通埠局’又曾经是内廷在四阳郡最得力的地头蛇;

  我则是‘龙门通埠局’现今最对内重情重义,对外八面玲珑的人物。

  所以据说内相都统领太监杨公三春,亲自瘸子里头拔将军。

  简拔我成了‘龙门通埠局’的新任大首领太监。

  紧接着因为今上觉得单一个‘风闻司’不太得力,下秘旨重设了东厂。

  我就又成了东厂在四阳郡的‘大挡头’。

  只不过除了印玺、诏书,一文钱都没拔下来。

  真正是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我也是要愁死了,这才想来想去想到了你的头上。

  打算讨得一些免费的情报。

  先把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应付过去。

  结果一打听,你巧合从鲜茸岛回来了。

  顺便再说一句,你回来不是一天,而是整整三天三夜了。

  可真是能睡。”

  “我睡了这么久了吗,难怪感觉有点时间加速的意思。”

  张贵露出错愕的表情。

  一边分心感应着东内海‘天工开物’九岛的种种变化;

  一边说道:

  “你是想要从我口中了解这段时间,珍王行在的种种内情吧。

  没问题。

  不是极端机密的话,我应该多少都会听人提起过。

  反正珍王跟我不对付的紧,还阴杀了我在芝海镇上的左右手。

  能给他下绊子,我求之不得…”

  说着张贵把这两个月鲜茸岛上的情形,细致给楚团团讲了一遍。

  最后分析说:

  “其实珍王也就是又占下了个汉城府。

  但因为名头大,所以声望急聚。

  想想也能理解。

  毕竟曾经是千年岛国的中枢古都,自然带着些气运、风水的加持。

  生出许多的说法。

  我知道的就是这些。

  其实鲜茸岛漏勺一般,只要有钱什么样的情报都能…”

  “行了贵哥,别揶揄我了。

  都说了内廷除了龙门通埠局大首领太监、东粤行省四阳郡东厂大挡头,这两顶帽子。

  一文钱都没拨给我。

  龙门泊码头的钱又老早就收不到了。

  如今我只靠‘拔贡’收的那点银子过活。

  就这八成还得交给京里的内廷。”

  楚团团的话听起来颇为可笑。

  都到了社稷动荡,国家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时。

  可地方关键的情报枢纽还是,该上供内库的银子仍要上供。

  整个体制就这么僵化且仿佛一切如常的运转着。

  “中古之后,一个朝代的存续时间多的不过千年,少的也就三、四百年而已。

  何况明宋又恰巧遇见敌国元山出了个绝世雄主。

  真是如之奈何。”

  “可元山国‘官有三类,民分四等’,咱们宋明要真是亡于彼辈之手,大家可真都是生不如死了。

  为此也不能甘心情愿的去做亡国奴吧。”

  楚团团听出了张贵话里的丧气,鼓舞着应道。

  “哎,古语有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天底下又不是除了明宋就是元山,有些特别文明的国家,说不定天生就万民平等,根本没有‘奴隶’这一阶层呢。”

  楚团团感觉张贵话中有话,疑惑的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

  未来还不知道会有多少的变数,你何必从现在开始就心怀惴惴,愁眉苦脸的呢。

  行了,咱们正经事这就算谈完了。

  你饿了吗。

  厨房里应该有我娘给我留的虾酱,洗好的净菜蔬果,抻的面条。

  咱们煮两碗吃吃吧。”

  “我倒是真的想吃。

  但来的如此隐秘,好不容易得到了想要的情报,走时却因为吃面泄露了行踪。

  你说值不值呢。”

  “那自然是不值的。”

  张贵想象着楚团团的说法,自己先笑了起来。

  随手从床头的枕头地下摸出一叠子金票,

  “这是我刚从芝海镇的柜上取得税金。

  打算未来回鲜茸岛后人情走访时用。

  算的一千两就够,结果底下人得力,多赚了…”

  “行了,别墨迹了。

  朋友有通财之谊。

  反正咱们之间一直都是你富我穷。

  但凡你愿意给,我有那次不会收呢。”

  楚团团起身打断了张贵的话,直接从他手中抽出了金票。

  之后把金票揣进怀里,从怀里取出了一本极其轻薄的半寸玉册。

  丢进了张贵的怀里,

  “这个是我继承了干爹的位置后,从他书房书柜的一本中,无意间翻到的。

  我这位干爹啊,真真是天下第一精通‘灯下黑’之法的胆大心细之徒。

  要不是他临死的时候暗示说,入土百日的时候,需得按照黄历上的说法祭祀。

  我恐怕一辈子都找不出来。”

  “这是,王大首竟然收集全了它!”

  张贵一上手冥冥中自有感应,马上瞪大了眼睛,失声说道。

  “是啊,这样的宝典,干爹他说是只到手一部,可其实竟然硬生生的收全了。

  可见当初他在京里当差的时候,多么的能干又受宠。

  但最后如此人物,在大势摆布之下,却还是这么无声无息的死掉了。”

  楚团团叹息的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