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庭午后带着潘潘去参观工厂,工厂入口是一个小型的接待区,进去后第一间是工厂,三条生产线正在运作。
再往后是办公区,高庭带她认识了一下运营团队的伙伴们——也就是他那次深夜面试的那位。
原本工厂的建筑设是请设计师单独做的,现在基本完工了,展厅的部分小设计就由自己的设计师接手,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实行。
负责的设计师姓杨,是个女生,叫杨珍。
高庭于是介绍她跟潘潘认识:“这是盛雪阳,金鱼店的老板,我们的鱼缸都由她来做。”
杨珍今年也三十了,比潘潘成熟不少,伸手和她握手:“盛老板你好。”
潘潘客气地回握:“杨设计师您太客气了,叫我潘潘就好了。”
杨珍看了高庭一眼,似乎在征求他的意见,这么叫合作伙伴行不行,高庭却自然地拉起了潘潘的手,对杨珍说:“我先带她去看看场地,回头你们加个微信详聊吧。”
高庭平时挺严肃的,工作起来话不多,也不喜欢听人说废话,和他沟通都要求简单直接。
办公室的伙伴们看见他主动牵潘潘的手,虽然谁都没吭声,但是心里都有数了。
唯有杨珍一板一眼,跟了过去,还说:“那我给潘潘介绍一下吧。”
运营老大脑袋一拍,两眼一黑,这人也太没眼力见儿了。
而家具展厅里,每一个角落都温馨的像一个家——或用隔断分开,或用植物划分,对应空间的色调、风格、搭配的花卉都不同——有田园的,有中古的,有日式原木的……
她被那些小小的空间吸引住了,家具给人的体感或许不仅仅是舒适和赏心悦目,而是家的温暖。
她从前根本没有关注过这些,她根本没有这些需求,就算是有了金鱼店后,二楼的空间也一直是一切从简,要么是塑料的,要么是从前遗留的。
她心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自己以后也会有这样一个家吗?
她悄悄看了高庭一眼,想的是,如果有的话,可以是和他一起的吗?
她不敢深想,又来到了他为她预留的大金鱼缸的位置。
杨珍把需求的情况说了一遍,陪着潘潘实地测量起来,潘潘抬头看了看展厅的顶棚,阳光柔和地渗透进来,好舒服呀。如果把鱼缸放在这里,鱼也会很自在吧。
她量好了尺寸,对高庭说:“这个跨度有点大,我要问问工厂,玻璃能不能做那么大的,然后你们想要什么品种的鱼?根据不同品种,我来计算过滤箱的体积,对了,过滤箱要求固定的还是可移动拼装的呢?“
杨珍看了高庭一眼,问她:“有什么区别吗?”
“如果是固定的,需要做基筑,根据玻璃大小承载水体的多少,按重量来做,这个我不太懂,就需要你们自己弄了,我会把过滤系统的分区弄好的。如果要拼装的,那我要去找找材料,看看怎么弄才能既承重,又能保证过滤。我建议你们参考一下水族馆的一些设施,我也去了解看看。”
高庭于是说:“行,那我们分头行动吧。”
这就是打发杨珍了。
可她还是听不懂,又问潘潘要了微信,逗留了一会儿才走。
这天以后,潘潘把手头的单子都推迟了半个月,专门跑工厂找材料——她一心想着要在年前完成这个鱼缸,可是时间紧迫,她心里也没底。
其实完不成也没关系,可她就是跟自己较上了劲,一想到过年,她倍感焦急,就好像过年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发生似的——可明明她都不用走亲戚,究竟要发生什么,也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了,这是她给自己定的期限。
11月的时候,她把盛丰的鱼缸给送了过去,还是和高庭一起去的,这回去之前,潘潘拉着他去了一趟商场,专门给盛丰的儿子买礼物。
可走进店里,看见小小的婴儿床,里面小枕头小被子都那么柔软,她心里忽然就被戳了一下。
皱了一下眉头,又将心头的情绪压下去。
没有多逗留,快速选了几套衣服和玩具就去结了帐。
倒是高庭,竟然双手插兜在婴儿床边上站到了她结账出来——她出来的时候,他正一言不发地看着空荡荡的婴儿床。
俩人谁也没多说,就去了盛丰家里送鱼缸。
1月底时候,潘潘跟玻璃厂定的超大玻璃鱼缸终于做好了,长5米,宽1米,高2米——为了做这个巨型鱼缸墙,她做了好几个小模型反复实验,才敢着手。
底座最终是先打了基座,然后浇筑,做了几个仓储,用来放滤材。
制作的过程中,又因为玻璃缸太大,又把过滤底座拔高扩大了两次才完成。
甚至考虑到人工清洁和底部污渍沉积的问题,过滤槽的多做了两个导管,一根做成室内的出水龙头,一根连接地下水管道,这样一方面可以释放底部沉积的粪便,排除浑浊水分,用于浇灌绿植实现生态循环,另一方面大换水的时候,直接排进地下水管,不会把展厅弄脏。
为了这个大缸,也为了兼顾店里的生意,她连轴转了好几个月,熬得眼底全是乌青。
终于赶在年前,这样一堵巨大的透明玻璃墙,在展厅中间竖立起来!
高庭问她喜欢什么,她按照自己的想法推荐了泰狮,但是一下子找不到那么多精品大体泰狮金鱼,高庭就说:“不着急,明年开春在下也行。”
试着放了水,顶上的柔光洒下来,将鱼缸照得像一堵会流动的水晶墙面,波光四射,梦幻极了。
潘潘在鱼缸面前站了好久,看得出神——伸出手去捕捉水波折射的光影,转瞬就在手中溜走,连她自己都觉得不真实,这么大的鱼缸,竟然是自己是设计做出来的——这鱼缸要是放入百褶泰狮,舞动起来的时候,长尾像裙摆一样飘逸灵动,就像精灵在圣光种舞蹈,那该有多美啊!
她甚至想过,邀请高庭父母来看的话,他们是不是也会被震撼呢?
所以,这算是一件,很拿得出手的作品吧……
所以,她可以凭借着这一点点的小小成就,再试一试吧……
这一刻,她虽然静静地站在鱼缸前,却迈过了心里的一道坎……
又到了年关,她赶在年前,完成了手上所有的订单。
年二十七的时候,老街上的店铺基本都官门回家了,连岑纺都关了花店,回家陪孩子了。
只有金鱼店还开着。
潘潘把店里的空调打热,穿着一件加绒的卫衣,盘着头戴着眼镜,开始算账——高庭展厅的那套鱼缸,因为巨大,所有的配件都是找工厂单独定制的,加上反复试错,成本也高,花了将近18万,潘潘细算了一下,开春他买鱼估计还得再花不少钱。
这钱他都是走公账给她的,她于是也没拒绝。
至于她店里的其他收入,她盘了账,还有20万结余,算上高庭那单的利润,和原来手里的钱,前前后后加上,也有将近50万了。
她看着卡里的余额,多了几分安全感,忍不住就会想他展厅里那些小小的,温馨的角落——或许她再努努力也会有个那样的家吧……
正想着呢,高庭就推门进来,手里还买了点牛肉,今晚吃火锅。
“账算明白了?”他来到柜台前问。
她仰头就是一个灿烂的笑容:“嗯,算好了。”
他不自觉就跟着她笑起来:“看来赚的不少。”
她笑而不语,从柜台里跑出来,帮他提菜:“吃火锅吗?要不要再去加点菜?明天你就走了,这顿当我们的年夜饭吧。”
这一年的年关,高庭要回家过年——因为前一年陪着潘潘在医院,今年无论如何得回家了。
他家里从年二十八就开始聚餐,这样除夕就又是潘潘一个人。
高庭为了这事儿发愁了很久——原本他是打算,起码陪她吃了年夜饭再走,但是今年工厂新开,自家公司年前大聚餐,他不去不行。
潘潘很平静地接受了——平常的日子能够经常陪伴,她已经很满足了,过年,他还是该和自己的家人团圆的。
她没想过要跟他回家,毕竟上回和他父母见面也只是打了个招呼而已,今天这顿饭,就当作是对这一年的告别吧,她已经想好了,明年,会和他有个新的开始的。
“我过完年初三就回来。你一个人不要到处乱跑。”
他提着菜跟她一起上二楼,嘴里说着嘱咐的话,就像是要出远门的家长,不放心独自留在家里的孩子一样。
潘潘今天格外高兴,嘴角就没下来过,说话也格外积极:“放心吧,今年我哪也不去,冰箱里的存货,足够我吃到初六初七了。这一年真的太累了,从明天开始,你一走,我就躺在床上,我一点儿也不想动。”
高庭虽然是笑着,但心里还是有些心疼,她确实是太辛苦了:“这样最好,等会我们再去超市,看看你想吃什么,再买点囤起来。”
潘潘觉得他有点担心过头了,于是说:“你会做烧饼吗?”
他一脸疑惑,把牛肉拿出来,开始准备火锅配菜:“不会,你想吃的话我看看怎么做。”
“那你做个这么大的吧。”她用手比划着,比自己脑袋还大两倍,“挂我脖子上,这样我躺着就能吃,不用下床了。”
他这才反应过来,居然被她调侃了,看来她今天心情确实很好。
高庭没停下手里的动作,反问她:“那鱼呢?鱼也跟着你吃烧饼?”
潘潘也帮着切香菜,心思却动了,想了想抛了个话头引他:“我发现你现在对鱼好上心。”
高庭笑了一声,漫不经心地说:“毕竟我现在也是养鱼佬了啊。”
潘潘装作若无其事,心里却好温暖,手里摆弄着调料碟,眼睛却忍不住去看他,在心里筹备了许久的事情,反复斟酌又斟酌,终于小声开口问了一句:“那你对小孩也会这么上心吗?”
其实那天去婴儿店买东西,她看见他的眼神了。
高庭的手僵了一下,像被踩中了尾巴,又继续拿碗出来,声音却变了:“你生的我就上心。”
潘潘当然听见了,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垂着头,踌躇好久:“我的鱼缸做好了,你觉得好看吗?”
他回想起10月他们在麦田里说的那些话——她说,等我把鱼缸做好,再请你父母来吧。我总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吧。
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好看,明年一定会大爆的。”
她发丝垂下遮住了脸,耳垂红透了,带着笑意说:“那你,记得邀请你父母来看。”
他不动声色地偷看她,问:“到时候怎么介绍你呢?”
“等你过完年回来,我就告诉你。”
再往后是办公区,高庭带她认识了一下运营团队的伙伴们——也就是他那次深夜面试的那位。
原本工厂的建筑设是请设计师单独做的,现在基本完工了,展厅的部分小设计就由自己的设计师接手,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实行。
负责的设计师姓杨,是个女生,叫杨珍。
高庭于是介绍她跟潘潘认识:“这是盛雪阳,金鱼店的老板,我们的鱼缸都由她来做。”
杨珍今年也三十了,比潘潘成熟不少,伸手和她握手:“盛老板你好。”
潘潘客气地回握:“杨设计师您太客气了,叫我潘潘就好了。”
杨珍看了高庭一眼,似乎在征求他的意见,这么叫合作伙伴行不行,高庭却自然地拉起了潘潘的手,对杨珍说:“我先带她去看看场地,回头你们加个微信详聊吧。”
高庭平时挺严肃的,工作起来话不多,也不喜欢听人说废话,和他沟通都要求简单直接。
办公室的伙伴们看见他主动牵潘潘的手,虽然谁都没吭声,但是心里都有数了。
唯有杨珍一板一眼,跟了过去,还说:“那我给潘潘介绍一下吧。”
运营老大脑袋一拍,两眼一黑,这人也太没眼力见儿了。
而家具展厅里,每一个角落都温馨的像一个家——或用隔断分开,或用植物划分,对应空间的色调、风格、搭配的花卉都不同——有田园的,有中古的,有日式原木的……
她被那些小小的空间吸引住了,家具给人的体感或许不仅仅是舒适和赏心悦目,而是家的温暖。
她从前根本没有关注过这些,她根本没有这些需求,就算是有了金鱼店后,二楼的空间也一直是一切从简,要么是塑料的,要么是从前遗留的。
她心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自己以后也会有这样一个家吗?
她悄悄看了高庭一眼,想的是,如果有的话,可以是和他一起的吗?
她不敢深想,又来到了他为她预留的大金鱼缸的位置。
杨珍把需求的情况说了一遍,陪着潘潘实地测量起来,潘潘抬头看了看展厅的顶棚,阳光柔和地渗透进来,好舒服呀。如果把鱼缸放在这里,鱼也会很自在吧。
她量好了尺寸,对高庭说:“这个跨度有点大,我要问问工厂,玻璃能不能做那么大的,然后你们想要什么品种的鱼?根据不同品种,我来计算过滤箱的体积,对了,过滤箱要求固定的还是可移动拼装的呢?“
杨珍看了高庭一眼,问她:“有什么区别吗?”
“如果是固定的,需要做基筑,根据玻璃大小承载水体的多少,按重量来做,这个我不太懂,就需要你们自己弄了,我会把过滤系统的分区弄好的。如果要拼装的,那我要去找找材料,看看怎么弄才能既承重,又能保证过滤。我建议你们参考一下水族馆的一些设施,我也去了解看看。”
高庭于是说:“行,那我们分头行动吧。”
这就是打发杨珍了。
可她还是听不懂,又问潘潘要了微信,逗留了一会儿才走。
这天以后,潘潘把手头的单子都推迟了半个月,专门跑工厂找材料——她一心想着要在年前完成这个鱼缸,可是时间紧迫,她心里也没底。
其实完不成也没关系,可她就是跟自己较上了劲,一想到过年,她倍感焦急,就好像过年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发生似的——可明明她都不用走亲戚,究竟要发生什么,也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了,这是她给自己定的期限。
11月的时候,她把盛丰的鱼缸给送了过去,还是和高庭一起去的,这回去之前,潘潘拉着他去了一趟商场,专门给盛丰的儿子买礼物。
可走进店里,看见小小的婴儿床,里面小枕头小被子都那么柔软,她心里忽然就被戳了一下。
皱了一下眉头,又将心头的情绪压下去。
没有多逗留,快速选了几套衣服和玩具就去结了帐。
倒是高庭,竟然双手插兜在婴儿床边上站到了她结账出来——她出来的时候,他正一言不发地看着空荡荡的婴儿床。
俩人谁也没多说,就去了盛丰家里送鱼缸。
1月底时候,潘潘跟玻璃厂定的超大玻璃鱼缸终于做好了,长5米,宽1米,高2米——为了做这个巨型鱼缸墙,她做了好几个小模型反复实验,才敢着手。
底座最终是先打了基座,然后浇筑,做了几个仓储,用来放滤材。
制作的过程中,又因为玻璃缸太大,又把过滤底座拔高扩大了两次才完成。
甚至考虑到人工清洁和底部污渍沉积的问题,过滤槽的多做了两个导管,一根做成室内的出水龙头,一根连接地下水管道,这样一方面可以释放底部沉积的粪便,排除浑浊水分,用于浇灌绿植实现生态循环,另一方面大换水的时候,直接排进地下水管,不会把展厅弄脏。
为了这个大缸,也为了兼顾店里的生意,她连轴转了好几个月,熬得眼底全是乌青。
终于赶在年前,这样一堵巨大的透明玻璃墙,在展厅中间竖立起来!
高庭问她喜欢什么,她按照自己的想法推荐了泰狮,但是一下子找不到那么多精品大体泰狮金鱼,高庭就说:“不着急,明年开春在下也行。”
试着放了水,顶上的柔光洒下来,将鱼缸照得像一堵会流动的水晶墙面,波光四射,梦幻极了。
潘潘在鱼缸面前站了好久,看得出神——伸出手去捕捉水波折射的光影,转瞬就在手中溜走,连她自己都觉得不真实,这么大的鱼缸,竟然是自己是设计做出来的——这鱼缸要是放入百褶泰狮,舞动起来的时候,长尾像裙摆一样飘逸灵动,就像精灵在圣光种舞蹈,那该有多美啊!
她甚至想过,邀请高庭父母来看的话,他们是不是也会被震撼呢?
所以,这算是一件,很拿得出手的作品吧……
所以,她可以凭借着这一点点的小小成就,再试一试吧……
这一刻,她虽然静静地站在鱼缸前,却迈过了心里的一道坎……
又到了年关,她赶在年前,完成了手上所有的订单。
年二十七的时候,老街上的店铺基本都官门回家了,连岑纺都关了花店,回家陪孩子了。
只有金鱼店还开着。
潘潘把店里的空调打热,穿着一件加绒的卫衣,盘着头戴着眼镜,开始算账——高庭展厅的那套鱼缸,因为巨大,所有的配件都是找工厂单独定制的,加上反复试错,成本也高,花了将近18万,潘潘细算了一下,开春他买鱼估计还得再花不少钱。
这钱他都是走公账给她的,她于是也没拒绝。
至于她店里的其他收入,她盘了账,还有20万结余,算上高庭那单的利润,和原来手里的钱,前前后后加上,也有将近50万了。
她看着卡里的余额,多了几分安全感,忍不住就会想他展厅里那些小小的,温馨的角落——或许她再努努力也会有个那样的家吧……
正想着呢,高庭就推门进来,手里还买了点牛肉,今晚吃火锅。
“账算明白了?”他来到柜台前问。
她仰头就是一个灿烂的笑容:“嗯,算好了。”
他不自觉就跟着她笑起来:“看来赚的不少。”
她笑而不语,从柜台里跑出来,帮他提菜:“吃火锅吗?要不要再去加点菜?明天你就走了,这顿当我们的年夜饭吧。”
这一年的年关,高庭要回家过年——因为前一年陪着潘潘在医院,今年无论如何得回家了。
他家里从年二十八就开始聚餐,这样除夕就又是潘潘一个人。
高庭为了这事儿发愁了很久——原本他是打算,起码陪她吃了年夜饭再走,但是今年工厂新开,自家公司年前大聚餐,他不去不行。
潘潘很平静地接受了——平常的日子能够经常陪伴,她已经很满足了,过年,他还是该和自己的家人团圆的。
她没想过要跟他回家,毕竟上回和他父母见面也只是打了个招呼而已,今天这顿饭,就当作是对这一年的告别吧,她已经想好了,明年,会和他有个新的开始的。
“我过完年初三就回来。你一个人不要到处乱跑。”
他提着菜跟她一起上二楼,嘴里说着嘱咐的话,就像是要出远门的家长,不放心独自留在家里的孩子一样。
潘潘今天格外高兴,嘴角就没下来过,说话也格外积极:“放心吧,今年我哪也不去,冰箱里的存货,足够我吃到初六初七了。这一年真的太累了,从明天开始,你一走,我就躺在床上,我一点儿也不想动。”
高庭虽然是笑着,但心里还是有些心疼,她确实是太辛苦了:“这样最好,等会我们再去超市,看看你想吃什么,再买点囤起来。”
潘潘觉得他有点担心过头了,于是说:“你会做烧饼吗?”
他一脸疑惑,把牛肉拿出来,开始准备火锅配菜:“不会,你想吃的话我看看怎么做。”
“那你做个这么大的吧。”她用手比划着,比自己脑袋还大两倍,“挂我脖子上,这样我躺着就能吃,不用下床了。”
他这才反应过来,居然被她调侃了,看来她今天心情确实很好。
高庭没停下手里的动作,反问她:“那鱼呢?鱼也跟着你吃烧饼?”
潘潘也帮着切香菜,心思却动了,想了想抛了个话头引他:“我发现你现在对鱼好上心。”
高庭笑了一声,漫不经心地说:“毕竟我现在也是养鱼佬了啊。”
潘潘装作若无其事,心里却好温暖,手里摆弄着调料碟,眼睛却忍不住去看他,在心里筹备了许久的事情,反复斟酌又斟酌,终于小声开口问了一句:“那你对小孩也会这么上心吗?”
其实那天去婴儿店买东西,她看见他的眼神了。
高庭的手僵了一下,像被踩中了尾巴,又继续拿碗出来,声音却变了:“你生的我就上心。”
潘潘当然听见了,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垂着头,踌躇好久:“我的鱼缸做好了,你觉得好看吗?”
他回想起10月他们在麦田里说的那些话——她说,等我把鱼缸做好,再请你父母来吧。我总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吧。
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好看,明年一定会大爆的。”
她发丝垂下遮住了脸,耳垂红透了,带着笑意说:“那你,记得邀请你父母来看。”
他不动声色地偷看她,问:“到时候怎么介绍你呢?”
“等你过完年回来,我就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