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庭请潘潘妈妈吃饭,就定在自己艺术工厂边上的饭店,他的想法很简单,让未来丈母娘了解下自己的实际情况,好放心把女儿嫁给自己。
经过几次电话,高庭也发现了,潘潘和妈妈虽然不常联系,但心里对于父母的感情还是不一样的,她其实心底对妈妈还是有一些眷恋的。
这是人之常情,他也不想她有遗憾。
和未来丈母娘吃饭的日子定在4月28号,是个大晴天,有点热了。
潘潘穿了一件鹅黄色的连衣裙,编了头发,皮肤雪白,站在麦田里像一朵盛开的向日葵。
原本高庭想开车去接,但是潘丽华好像不太方便,于是约定了时间,按照定位,她打车过来。
潘潘带着遮阳帽,一直站在路口张望。
她什么都没说,高庭却看出来她今天心里的忐忑了。
他今天很简单的穿搭,纯白色的宽松体恤衫,宽松的牛仔裤,身型挺阔,干干净净。
他牵住了她的手,用了力,好像在安抚她。
潘潘也回握他的手,不久就看见一辆滴滴车拐进麦田,开了过来。
高庭率先走过去,替未来丈母娘开了车门。
“阿姨。”
这是第一次见面,潘丽华第一印象是,这人很高大,乍一看长得很英气,但再细品,可能是有点社会阅历了,稳重中又透着一股应对世俗的圆滑和游刃有余。
她多看了几眼:“高庭,你好呀,第一次见面,你们久等了吧。”
高庭第一次近距离见这位未来丈母娘,第一印象其实是觉得她的身形和潘潘很像,眉眼藏着相似的底蕴,但不同的是,她更沧桑也更疲倦,也更懂人情世故。
就像一张被反复揉搓的白纸,无论如何抚平都仍然留有褶皱疤痕。
“妈妈。”潘潘走过来,妈妈立马笑着拉住了她的手,不动声色地将她和高庭隔开了。
“这就是你照片上的地方啊?风景真不错。”
“对,我带你逛逛。”
高庭跟在母女二人的身后,话也不多,由潘潘带着妈妈参观艺术工厂。
“妈妈,这个厂就是我和你说过的,高庭创业做的艺术工厂,你刚刚经过的地方就是车间,然后里面这间是他们的办公室。”
潘丽华没有进去,只站在门口远远看了一眼:“那就别进去打扰人家办公了。”
“嗯,前面的展厅最漂亮了,我带你去看,里面的鱼缸都是我做的。”
等来到展厅,潘丽华也被巨幅的玻璃鱼缸给震撼了,她原本想,无非是做几个小鱼缸,漂亮点罢了。
可眼前的巨幅鱼缸,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力,那种震撼和唯美,让每一个第一次见到的人,都为之怔然。
她看向自己的女儿,有些不可思议:“这么大的鱼缸你怎么做的?”
潘潘有些不好意思,看了高庭一眼说:“其实也有设计师帮助我的,不能完全说是我做的。不过旁边那个小的鱼缸一体柜是我设计的,现在也挂在他的店里,他主要是做实木产品的,家具现在是主要的。你看看周围的家具,都是他做的。”
她只说了自己几句,就开始夸高庭,很显然,她在妈妈面前提起他时,脸上是幸福又骄傲的。
高庭立马接了一句:“阿姨您随便看,这些家具都是外面工厂生产的,有看中的,可以直接打包,下午我给您送过去。”
潘丽华环顾四周,再看高庭眼里也确实带了一份赞叹。
可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份担忧。
这个男人有能力有长相,人情世故也比潘潘老练了不少,若是往坏了想,潘潘玩不过他。
可她当下没有明说,依旧拉着潘潘的手,像普通游客一样逛着展厅。
这一路上,她也注意到了,今天是工作日,但还是有很多人过来拍照打卡,大部分都是冲着鱼缸来的。
她想到刚才在麦田上看到的巨型金鱼,再看看这些游客,于是问潘潘:“外面的金鱼也是你们做的?”
“不是我,那个是高庭做的,他说很多人来看鱼,不如就直接把金鱼做成地标。”
潘丽华客套了一句:“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好使。”
正说着呢,她停留在一套原木风的实木书桌面前,那书桌不高,是专为学生设计的升降书桌,樱桃木的。
高庭于是对潘丽华说:“阿姨,我听说潘潘还有个弟弟,光顾着约您吃饭了,倒把小舅子给忘了,他今天应该上学去了吧。
现在小孩学业挺重的,这套桌椅设计的时候就是升降的,能从小学用到大学。
等会我让人包起来,带回去给潘潘弟弟吧。放心,实木的环保,没甲醛。”
潘丽华连忙摆手推拒:“不要不要,我今天就是来吃个饭,大家见一见,你别这么客气。”
高庭又说:“怎么是我客气?明明是您跟我客气。您到我厂里了,我是做这个的,带一套书桌给潘潘的弟弟而已,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您难得来一次,就不要跟我客气这些了。”
“那更不行了,我是来吃饭的,空手来的,怎么还往回带呢,你是开门做生意的,我给你原价你肯定不高兴,这样吧,你给我打个折,我买一套回去。”
高庭没想到未来丈母娘还挺难说服的,却也没放弃:“阿姨,您好歹给我个机会是不是,我今天请您吃饭,那都是有目的的,您不收,等会吃饭的时候,我怎么张这个口呢?”
这话确实有点说动潘丽华了,但她想着自己作为潘潘的妈妈,要是白拿,说不定会对潘潘影响不好,所以还是没松口,只是打了个哈哈:“不着急不着急,这不是还在逛嘛,再看看再看看。”
这个话茬都快结束了,潘潘还一愣一愣地看着高庭,她心想,他怎么突然这么能说会道了?
这还是她认识的高庭嘛?
他不是一向不喜欢废话的吗?上回见盛建兴他想都没想就动手了,还有见盛丰,俩人一言不合就开怼。
怎么当下这么会?
经过几次电话,高庭也发现了,潘潘和妈妈虽然不常联系,但心里对于父母的感情还是不一样的,她其实心底对妈妈还是有一些眷恋的。
这是人之常情,他也不想她有遗憾。
和未来丈母娘吃饭的日子定在4月28号,是个大晴天,有点热了。
潘潘穿了一件鹅黄色的连衣裙,编了头发,皮肤雪白,站在麦田里像一朵盛开的向日葵。
原本高庭想开车去接,但是潘丽华好像不太方便,于是约定了时间,按照定位,她打车过来。
潘潘带着遮阳帽,一直站在路口张望。
她什么都没说,高庭却看出来她今天心里的忐忑了。
他今天很简单的穿搭,纯白色的宽松体恤衫,宽松的牛仔裤,身型挺阔,干干净净。
他牵住了她的手,用了力,好像在安抚她。
潘潘也回握他的手,不久就看见一辆滴滴车拐进麦田,开了过来。
高庭率先走过去,替未来丈母娘开了车门。
“阿姨。”
这是第一次见面,潘丽华第一印象是,这人很高大,乍一看长得很英气,但再细品,可能是有点社会阅历了,稳重中又透着一股应对世俗的圆滑和游刃有余。
她多看了几眼:“高庭,你好呀,第一次见面,你们久等了吧。”
高庭第一次近距离见这位未来丈母娘,第一印象其实是觉得她的身形和潘潘很像,眉眼藏着相似的底蕴,但不同的是,她更沧桑也更疲倦,也更懂人情世故。
就像一张被反复揉搓的白纸,无论如何抚平都仍然留有褶皱疤痕。
“妈妈。”潘潘走过来,妈妈立马笑着拉住了她的手,不动声色地将她和高庭隔开了。
“这就是你照片上的地方啊?风景真不错。”
“对,我带你逛逛。”
高庭跟在母女二人的身后,话也不多,由潘潘带着妈妈参观艺术工厂。
“妈妈,这个厂就是我和你说过的,高庭创业做的艺术工厂,你刚刚经过的地方就是车间,然后里面这间是他们的办公室。”
潘丽华没有进去,只站在门口远远看了一眼:“那就别进去打扰人家办公了。”
“嗯,前面的展厅最漂亮了,我带你去看,里面的鱼缸都是我做的。”
等来到展厅,潘丽华也被巨幅的玻璃鱼缸给震撼了,她原本想,无非是做几个小鱼缸,漂亮点罢了。
可眼前的巨幅鱼缸,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力,那种震撼和唯美,让每一个第一次见到的人,都为之怔然。
她看向自己的女儿,有些不可思议:“这么大的鱼缸你怎么做的?”
潘潘有些不好意思,看了高庭一眼说:“其实也有设计师帮助我的,不能完全说是我做的。不过旁边那个小的鱼缸一体柜是我设计的,现在也挂在他的店里,他主要是做实木产品的,家具现在是主要的。你看看周围的家具,都是他做的。”
她只说了自己几句,就开始夸高庭,很显然,她在妈妈面前提起他时,脸上是幸福又骄傲的。
高庭立马接了一句:“阿姨您随便看,这些家具都是外面工厂生产的,有看中的,可以直接打包,下午我给您送过去。”
潘丽华环顾四周,再看高庭眼里也确实带了一份赞叹。
可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份担忧。
这个男人有能力有长相,人情世故也比潘潘老练了不少,若是往坏了想,潘潘玩不过他。
可她当下没有明说,依旧拉着潘潘的手,像普通游客一样逛着展厅。
这一路上,她也注意到了,今天是工作日,但还是有很多人过来拍照打卡,大部分都是冲着鱼缸来的。
她想到刚才在麦田上看到的巨型金鱼,再看看这些游客,于是问潘潘:“外面的金鱼也是你们做的?”
“不是我,那个是高庭做的,他说很多人来看鱼,不如就直接把金鱼做成地标。”
潘丽华客套了一句:“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好使。”
正说着呢,她停留在一套原木风的实木书桌面前,那书桌不高,是专为学生设计的升降书桌,樱桃木的。
高庭于是对潘丽华说:“阿姨,我听说潘潘还有个弟弟,光顾着约您吃饭了,倒把小舅子给忘了,他今天应该上学去了吧。
现在小孩学业挺重的,这套桌椅设计的时候就是升降的,能从小学用到大学。
等会我让人包起来,带回去给潘潘弟弟吧。放心,实木的环保,没甲醛。”
潘丽华连忙摆手推拒:“不要不要,我今天就是来吃个饭,大家见一见,你别这么客气。”
高庭又说:“怎么是我客气?明明是您跟我客气。您到我厂里了,我是做这个的,带一套书桌给潘潘的弟弟而已,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您难得来一次,就不要跟我客气这些了。”
“那更不行了,我是来吃饭的,空手来的,怎么还往回带呢,你是开门做生意的,我给你原价你肯定不高兴,这样吧,你给我打个折,我买一套回去。”
高庭没想到未来丈母娘还挺难说服的,却也没放弃:“阿姨,您好歹给我个机会是不是,我今天请您吃饭,那都是有目的的,您不收,等会吃饭的时候,我怎么张这个口呢?”
这话确实有点说动潘丽华了,但她想着自己作为潘潘的妈妈,要是白拿,说不定会对潘潘影响不好,所以还是没松口,只是打了个哈哈:“不着急不着急,这不是还在逛嘛,再看看再看看。”
这个话茬都快结束了,潘潘还一愣一愣地看着高庭,她心想,他怎么突然这么能说会道了?
这还是她认识的高庭嘛?
他不是一向不喜欢废话的吗?上回见盛建兴他想都没想就动手了,还有见盛丰,俩人一言不合就开怼。
怎么当下这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