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镇国公来了-《错宠假千金,全京城权贵暴虐侯府》

  姜国大皇子冷脸道:“自然是母皇做主。”

  毕竟他只是一个皇子罢了,他还没有权利做主此事。

  沈轻漾目光冷睨着大皇子。

  “那也是女帝让皇上把我交给你?”

  大皇子眉头皱了皱。

  半晌后,用那肯定的语气道。

  “母皇也知晓你背弃我之事,是他命我将你带回姜国处置。”

  “是吗?”

  沈轻漾轻笑了一声。

  看到沈轻漾的笑容,大皇子的脸色再次沉了下来。

  “你笑什么?”

  沈轻漾没有理会大皇子,她转身面向着北辰帝。

  “陛下,如果姜国的女帝当真有此打算,那你就将我交于他们。”

  言下之意,只要姜国那位女帝说出谈和的条件,那她便同意跟着姜国的人离开。

  甚至任由姜国之人处置。

  北辰帝很是犹豫。

  既然大皇子都这么说了,女帝肯定有此想法。

  沈轻漾一旦被带走,定是凶多吉少,那晋王回来还不和他闹?

  户部尚书等人也觉得沈轻漾糊涂,那无论姜国皇帝是不是提过此要求,她身为姜国的人,肯定是帮着 大皇子。

  所以沈轻漾实在不该承诺。

  “陛下。”

  林将军的脸上带着笑意:“臣觉得此举可行,若是姜国的皇帝证明了大皇子的话,就将沈轻漾交给他们。”

  没有人看到,此时大皇子的脸色很是难看。

  他的目光中带着阴郁,拳头紧握。

  本来母皇的心里就只有她那失踪的女儿。

  要不是那些大臣们逼着她收养他,他根本无法成为这大皇子。

  这些年来,他不论表现的多好,母皇对他都是不冷不热的。

  为此他才为了好好表现,去了边关。

  要是真让大元朝的皇帝和母皇通信了,就算母皇为了保下姜国的颜面没有否认,也不会任由他处置人。

  更重要的是,他在母皇面前向来温和,如果让母皇知道他在栽赃别人,肯定会对他失望的。

  “怎么?”大皇子沉着眸子,“你们是不信我的话?如果你们大元朝当真连我的话都不信,那这次议和,就此作罢。”

  他摆了摆衣袖,便要带着姜国使臣离开。

  “还有,我现在听说大元朝腹背受敌,既然你们背弃了我姜国,那我便会连同那两国,一起吞灭你大元朝。”

  随着他这话的落下,在场的文武百官脸色全都变了。

  林将军更是怒不可遏:“陛下,难道你真的要为了一个沈轻漾,不顾天下百姓?”

  北辰帝的脸色也很难看。

  如果光是一个林将军,他还能无所顾忌。

  可姜国大皇子说出的话,却不得不让他忌惮。

  要是姜国真的要插手,那三国夹击,他大元朝覆灭在即。

  他不得不慎重。

  “这也是女帝的意思?”沈轻漾的黑眸静静的看着大皇子,问道。

  大皇子沉着脸,回头看了眼沈轻漾。

  “我们两国未曾谈妥,那此事也怪不得我。”

  说完这话,大皇子怒气冲冲的便要离开。

  有些刚开始还为沈轻漾说话的朝廷官员,现在有些急了。

  “陛下,如果此次议和失败,必定会让无数百姓受危。”

  “请陛下抉择。”

  林子清等人的神情带着纠结。

  一方面,他们是朝廷众臣,最先着想的该是天下百姓。

  可另一方面,他们又和沈轻漾交好,而且明显沈轻漾是被冤枉的,他们没有办法无动于衷。

  想到这里,林子清先站了起来,摘掉了头上的乌纱帽,跪在了北辰帝的面前。

  “陛下,姜国之人欺人太甚,他们明知沈姑娘是大元百姓的恩人,却编造谎言,就为了抹杀他,若是此次我们顺了他的意,往后,他们会继续用以威逼,这次他们要的是沈姑娘,下次要的便是大元国土。”

  “所以,臣愿用乌纱帽给沈姑娘担保,请陛下三思。”

  兵部尚书同样站了出来。

  “陛下,既然姜国要开战,那我们又有何惧?刚刚林大人说的无错,他是知道沈姑娘是大元百姓恩人,这才故意栽赃她,但我并不觉得大皇子是想要抹杀她,说不定大皇子是知道沈姑娘有本事,想要让她成为姜国的人。”

  他冷哼一声:“要是真让他得逞了,那才是我们大元的损失。”

  天机阁本来是他们大元的,每次打仗,也是帮着大元朝。

  要是天机阁的小阁主去了姜国,那以后他们后悔都来不及了。

  不过,兵部尚书没打算把小阁主的身份说出来。

  他知道这时候说出她是小阁主,那陛下肯定会护着她,不让她走。

  可是同样的,姜国的人也会知道她的身份。

  本来姜国就要将她带走了,要是知道她是小阁主,那肯定更不会放弃。

  现在大元的形势不利,小阁主在外的安全也没保障,他还是什么都不说为好。

  那些文武百官们也分为了两派。

  一派是认定了林子清和兵部尚书的说法。

  如果姜国任意拿捏他们,那往后姜国提出割让城池的要求,亦或是拿他们大元的百姓献祭,他们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以前,不是没有国家做过这种事。

  他们祭天时,舍不得拿自己的百姓献祭,就拿藩属国的百姓。

  现在姜国要抓走沈轻漾,虽说不是献祭,但也很蛮横。

  保不齐以后就会提出更过分的要求。

  还有一派,则生怕战事祸及百姓,黎民遭殃,还是希望主和。

  只要先稳住姜国,比什么都重要。

  大不了,等他们解决完其他麻烦之后,再去和姜国算账。

  总比姜国与那两国联合为好,到时候大元当真应付不了。

  更重要的是……

  “陛下,”林将军听着尚书的话,冷笑道,“臣身体抱恙,无法领军作战,还请陛下另请高明。”

  言下之意,他是绝不会带兵而战,而除了林将军之外,这朝内也没什么带兵的能将了。

  “臣愿领军前往边关。”

  就在这时,一道忠厚的声音从殿外响起。

  皇后猛地抬起了头,目光向着殿外望去。

  她的眼眶一点点的红了。

  “父亲……”

  皇后的父亲,镇国公。

  自从当年,镇国公的儿子战死沙场,他又身受重伤之后,便再也没有前往过战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