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儒家是有神论-《改命记实录》

  比利牧师不说话,我就忍不住想说说。

  哪怕师父没教我抓鬼的事儿,我也想说两句。

  忍辱,修的不行啊。

  我尽量客观的解释道:“《黄帝内经》里讲:

  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这句话是说,以天地为法则的道,是不讲鬼神的。

  这句话对不对,虽然不好去论证,但咱还可以换个角度去理解。

  有神论的意思是,相信存在一个超能力的神,可以主宰人类的命运。

  但道家讲的是,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都是人自己作的因果,与鬼神无关。

  再说了,道家都能抓鬼了,那鬼神还能是他的信仰吗?

  这就像警C抓坏人一样,那能说警C信仰坏人吗?”

  “嗯?能这么类比吗?”那人听迷糊了,挠着头,一时又想不出什么说辞,便胡乱应道:“好好好。

  道家和佛家,都是无神论。

  你的意思是,只有基督教是有神论?”

  我斟酌了一下,谨慎的回答道:“谁有神,谁无神,也就是一个说法而已。

  真要说有神论,儒家也算是有神论的。”

  “哈哈哈哈!佛家和道家,都是无神论了,儒家反而成了有神论了?

  我们上学的时候,学的《四书五经》,竟然变成有神论的了?

  哈哈哈哈!

  太能闹了!”有人难以置信的大笑了起来。

  比利牧师依然保持着温和的浅笑,不参与意见。

  我认真的解释道:“《论语》讲: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又讲:敬鬼神而远之。

  首先,这是承认有鬼神,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

  其次,是说不要过于迷信,敬而远之就好。

  《礼记》更是用了很多的篇幅,去写人死后,该如何厚葬。

  比如,《礼记》中讲道: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你要说这是无神论……

  貌似……也不太能说的过去吧?”

  大家慢慢的静下来,开始认真的琢磨。

  有人疑惑的问道:“葬礼祭祀,是儒家管的吗?

  办丧事,不是都找佛家,或者是找道家吗?”

  我看了看比利牧师,道:“佛家和道家的葬礼,跟基督教有相似之处。

  都是崇尚简约。通过念诵经文,表达心意。

  佛家念佛家的经。

  道家念道家的经。

  基督教念基督教的诗歌。

  而儒家,讲究的是哭奠,以哭寄托哀思。

  《礼记》讲,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故泣无时,服勤三年。

  先哭三天,入殓。

  再哭三年,服孝。”

  “所以就有了代哭丧的职业?”有人问。

  我点头道:“哭丧,是儒家注重的礼节。

  佛家和道家,都倡导薄葬。

  尤其是道家,重生轻死。

  反对生时不孝顺,死后哭鬼神的做法。”

  比利牧师在这时,悠悠的念诵道:“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死亡于我们而言,不是黑暗,不是灾难,也不是终结。

  死是另一个生命的起点,等候荣耀的复活,就像种子种下去,等待结出更美的籽粒。

  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