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荷,德纳又订了5万箱。”李锦秋出来对苏秀荷说。
“我在路上就知道了,德纳和我已经说过了。”
“原来如此,那合同你搞定就行。”
“我去准备菜,中午招待一下德纳。”
“用我帮忙吗?”
“你不是已经在帮忙了吗?”
“啊?”苏秀荷迷茫。
“小鱼儿啊,你不是在抱着吗?她需要一个人照顾的。”
“噢,我都迷糊了。”
正在此时老妈和大嫂回来了,新房子她们要去打扫一下,快到饭点就回来了。
“咦,秀荷,你来啦!”老妈看见苏秀荷很高兴。
“阿姨,我和外商来的。”
“外商?在哪?”
“堂屋呢,妈。”
“乖乖,我看看,我还没见过外商呢?是金发碧眼吗?”
“妈,没那么夸张。”
此时德纳也从堂屋走出来了。
老妈看见德纳就上前打招呼:“哈喽!”
“嗨!”
“德纳先生,这是我妈,这是我嫂子。”李锦秋赶忙介绍。
“您好!很高兴见到您!”
“远来是客,中午别走了在这里好好搓一顿。”
德纳迷茫,听不懂。
“我妈说让你中午好好吃一顿。”
“原来如此,替我谢谢阿姨。”
“妈,你帮去地里摘点葱,青菜,我来做饭。”
“知道了。”
这时大嫂接过小鱼儿,要给她喂奶,小家伙也饿了,看到妈妈高兴坏了。
刚才在苏秀荷怀里,盯着苏秀荷的伟岸,一直想掀衣服来着,弄得苏秀荷脸红不已,还好没人发现。
因为德纳是外国人,很多菜可能吃不惯。
李锦秋就准备做一个糖醋里脊,东坡肉,清炒西兰花,清蒸鲈鱼,白灼虾,牛肉羹,家常豆腐,菌菇汤。
八个菜差不多够了,以清淡为主,别问菜怎么来的,地窖偷偷兑换的。
饭菜做好,李锦秋招呼大家坐好。
“来,德纳,尝尝我的手艺,这个糖醋里脊,应该适合你的口味。”
“我尝一下。”德纳用小勺子舀了一块,放进嘴里。
“酸酸甜甜的,非常不错,李,你的厨艺真不错。”
“再来尝尝其他的菜。”
“好。”
“秀荷,来,尝尝这个菌菇汤。”李锦秋用勺子舀了一碗给苏秀荷。
“对,秀荷,就当是自己家,尽管吃,不要客气!”老妈附和。
一顿饭吃的众人非常满足,特别是德纳,第一次吃华夏的家常菜,味道真不错。
下午,众人在大堂聊了一会,德纳就要准备告辞了,他要赶往小日子了。
李锦秋把【奥特曼】漫画和【哆啦A梦】漫画给他,让他去布局。
苏秀荷也要回去和德纳签署合同,顺便派车过来拉货,5万箱又是不小的创汇,有20多万美元呢。
......
第二天,夏收开始了,鸡舍建造也停了,大家全力夏收。
一连7天,大家都在高强度忙碌着,终于小麦和油菜全部收完,紧接着要种植水稻。
又是六七天的忙碌,水稻全部种完,小麦也打了一部分。
五天后夏收大会召开,分粮。
这次每人分到100多斤,比去年多了一些,大家都很高兴。
虽然这半年多在厂子里挣了不少的钱,而且家里孩子抓黄鳝,泥鳅也不少挣,压根不缺吃的了。
但看到粮食丰收大家还是忍不住高兴,这就是农民,土地就是根。
1962年7月7日,李锦秋和老爸带着东西来到新房。
今天终于可以入住新房啦,大侄子和小妹他们很是高兴。
当然小诗和小歌,萱萱她们也都过来了。
“表姐,我要和你睡!”当萱萱跟着小妹来到她的房间时,忍不住说。
“好啊,萱萱,我一个人睡都有点怕呢。”
房子虽然漂亮,但是空旷旷的,小妹一个人突然有点害怕。
“太好了!”萱萱高兴的跳起来。
“小姨,我们可以经常来和你睡吗?”这时小诗说。
“当然可以啦,你们什么时候来都可以,我让三哥在弄一张床来。”
“太好了!”几个小丫头互相抱在一起,开心的飞起。
“四妹,怎么样,我特意让他们给你打了一个书桌。”李锦秋来到四妹的房间,对着她说。
“三哥,谢谢你!”四妹很是感动。
“谢啥啊,你是我妹妹,你学习又好,当然得有个书桌啦!”
“这房子真漂亮!”奶奶说。
“奶奶,要不你和爷爷搬过来吧,让小弟搬出来就行了。”李锦秋全然不顾小弟幽怨的眼神。
“不了,还是老房子住着习惯,再说我们又不是不能走了,我和你爷爷现在身体好着呢。”
李锦秋见奶奶不愿意,也就不说了,老人对祖宅很是念旧,没办法。
不过,有小姑在那里也算有个照应。
“小叔,我要跟你睡。”
这时睿睿听到妹妹要过来跟表姐睡,他立马就央求小弟。
“好啊,睿睿,你来,我太开心了,不像三哥,不跟我作伴了。”
小大人睿睿见小弟答应,高兴极了。
李锦秋把东西放在房子内,感叹终于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了,真不容易。
出来,看着小家伙们去每个房间转悠,李锦秋看的好笑,但是对他们而言这又何尝不是好玩呢。
“义子,你这新房真带派,砖瓦房就是好,亮堂,坚固。”修阳大爷走进来说。
“咳,这不都是老三搞的嘛,不过确实住着舒坦,起码不用担心漏雨。”
“是啊,还是老三有远见,来年我也盖一个。”
“那敢情好,这日子眼看越来越好了,我看,过不久不少人都可以盖砖瓦房了。”
“但愿吧,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晚上庆祝入住新家,李锦秋特意下厨,做了一桌子大餐。
当晚吃完饭,萱萱和睿睿就留下了,小姑没眼看,但没办法,小家伙们太喜欢这里了。
又过了一周,好消息来了,鸡舍终于盖好了。
李锦秋兴奋极了,养鸡大业终于可以搞起来了。
他马不停蹄的来到鸡舍。
看到电线都已经拉好了,拉了一下线,灯泡瞬间亮了,虽然不太亮,但是比煤油灯和蜡烛强啊。
剩下的就看他的了,鸡苗和饲料,都需要他来解决。
不过,这都不是事,小意思,以后李家村将会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大队了。
“我在路上就知道了,德纳和我已经说过了。”
“原来如此,那合同你搞定就行。”
“我去准备菜,中午招待一下德纳。”
“用我帮忙吗?”
“你不是已经在帮忙了吗?”
“啊?”苏秀荷迷茫。
“小鱼儿啊,你不是在抱着吗?她需要一个人照顾的。”
“噢,我都迷糊了。”
正在此时老妈和大嫂回来了,新房子她们要去打扫一下,快到饭点就回来了。
“咦,秀荷,你来啦!”老妈看见苏秀荷很高兴。
“阿姨,我和外商来的。”
“外商?在哪?”
“堂屋呢,妈。”
“乖乖,我看看,我还没见过外商呢?是金发碧眼吗?”
“妈,没那么夸张。”
此时德纳也从堂屋走出来了。
老妈看见德纳就上前打招呼:“哈喽!”
“嗨!”
“德纳先生,这是我妈,这是我嫂子。”李锦秋赶忙介绍。
“您好!很高兴见到您!”
“远来是客,中午别走了在这里好好搓一顿。”
德纳迷茫,听不懂。
“我妈说让你中午好好吃一顿。”
“原来如此,替我谢谢阿姨。”
“妈,你帮去地里摘点葱,青菜,我来做饭。”
“知道了。”
这时大嫂接过小鱼儿,要给她喂奶,小家伙也饿了,看到妈妈高兴坏了。
刚才在苏秀荷怀里,盯着苏秀荷的伟岸,一直想掀衣服来着,弄得苏秀荷脸红不已,还好没人发现。
因为德纳是外国人,很多菜可能吃不惯。
李锦秋就准备做一个糖醋里脊,东坡肉,清炒西兰花,清蒸鲈鱼,白灼虾,牛肉羹,家常豆腐,菌菇汤。
八个菜差不多够了,以清淡为主,别问菜怎么来的,地窖偷偷兑换的。
饭菜做好,李锦秋招呼大家坐好。
“来,德纳,尝尝我的手艺,这个糖醋里脊,应该适合你的口味。”
“我尝一下。”德纳用小勺子舀了一块,放进嘴里。
“酸酸甜甜的,非常不错,李,你的厨艺真不错。”
“再来尝尝其他的菜。”
“好。”
“秀荷,来,尝尝这个菌菇汤。”李锦秋用勺子舀了一碗给苏秀荷。
“对,秀荷,就当是自己家,尽管吃,不要客气!”老妈附和。
一顿饭吃的众人非常满足,特别是德纳,第一次吃华夏的家常菜,味道真不错。
下午,众人在大堂聊了一会,德纳就要准备告辞了,他要赶往小日子了。
李锦秋把【奥特曼】漫画和【哆啦A梦】漫画给他,让他去布局。
苏秀荷也要回去和德纳签署合同,顺便派车过来拉货,5万箱又是不小的创汇,有20多万美元呢。
......
第二天,夏收开始了,鸡舍建造也停了,大家全力夏收。
一连7天,大家都在高强度忙碌着,终于小麦和油菜全部收完,紧接着要种植水稻。
又是六七天的忙碌,水稻全部种完,小麦也打了一部分。
五天后夏收大会召开,分粮。
这次每人分到100多斤,比去年多了一些,大家都很高兴。
虽然这半年多在厂子里挣了不少的钱,而且家里孩子抓黄鳝,泥鳅也不少挣,压根不缺吃的了。
但看到粮食丰收大家还是忍不住高兴,这就是农民,土地就是根。
1962年7月7日,李锦秋和老爸带着东西来到新房。
今天终于可以入住新房啦,大侄子和小妹他们很是高兴。
当然小诗和小歌,萱萱她们也都过来了。
“表姐,我要和你睡!”当萱萱跟着小妹来到她的房间时,忍不住说。
“好啊,萱萱,我一个人睡都有点怕呢。”
房子虽然漂亮,但是空旷旷的,小妹一个人突然有点害怕。
“太好了!”萱萱高兴的跳起来。
“小姨,我们可以经常来和你睡吗?”这时小诗说。
“当然可以啦,你们什么时候来都可以,我让三哥在弄一张床来。”
“太好了!”几个小丫头互相抱在一起,开心的飞起。
“四妹,怎么样,我特意让他们给你打了一个书桌。”李锦秋来到四妹的房间,对着她说。
“三哥,谢谢你!”四妹很是感动。
“谢啥啊,你是我妹妹,你学习又好,当然得有个书桌啦!”
“这房子真漂亮!”奶奶说。
“奶奶,要不你和爷爷搬过来吧,让小弟搬出来就行了。”李锦秋全然不顾小弟幽怨的眼神。
“不了,还是老房子住着习惯,再说我们又不是不能走了,我和你爷爷现在身体好着呢。”
李锦秋见奶奶不愿意,也就不说了,老人对祖宅很是念旧,没办法。
不过,有小姑在那里也算有个照应。
“小叔,我要跟你睡。”
这时睿睿听到妹妹要过来跟表姐睡,他立马就央求小弟。
“好啊,睿睿,你来,我太开心了,不像三哥,不跟我作伴了。”
小大人睿睿见小弟答应,高兴极了。
李锦秋把东西放在房子内,感叹终于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了,真不容易。
出来,看着小家伙们去每个房间转悠,李锦秋看的好笑,但是对他们而言这又何尝不是好玩呢。
“义子,你这新房真带派,砖瓦房就是好,亮堂,坚固。”修阳大爷走进来说。
“咳,这不都是老三搞的嘛,不过确实住着舒坦,起码不用担心漏雨。”
“是啊,还是老三有远见,来年我也盖一个。”
“那敢情好,这日子眼看越来越好了,我看,过不久不少人都可以盖砖瓦房了。”
“但愿吧,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晚上庆祝入住新家,李锦秋特意下厨,做了一桌子大餐。
当晚吃完饭,萱萱和睿睿就留下了,小姑没眼看,但没办法,小家伙们太喜欢这里了。
又过了一周,好消息来了,鸡舍终于盖好了。
李锦秋兴奋极了,养鸡大业终于可以搞起来了。
他马不停蹄的来到鸡舍。
看到电线都已经拉好了,拉了一下线,灯泡瞬间亮了,虽然不太亮,但是比煤油灯和蜡烛强啊。
剩下的就看他的了,鸡苗和饲料,都需要他来解决。
不过,这都不是事,小意思,以后李家村将会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大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