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宿主,奖励杂交水稻种子1000斤,及其相关理论。”
李锦秋差点叫出来,居然抽中了杂交水稻种子。
此时袁老也才30多岁吧,正在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
如果给他一些种子和相关理论,相信袁老应该会少走很多弯路的。
虽然1000斤种子不多,但也不少了,来年如果让大队种上杂交水稻,估计会惊掉大家的下巴吧。
“系统大大,继续。”
“叮!”
“恭喜宿主,奖励济麦22种子1000斤。”
神了,后世高产的小麦种子,是鲁省研究出来的,94年开始育种,到06年陆续推广开来,亩产可达700-800公斤。
而现在的小麦亩产才100多公斤,即使现在土地不肥沃,气候等条件影响,那也应该可以达到400公斤左右,那也比现在的产量高的多了。
李锦秋太兴奋了,济麦22可以来年留种继续种植,这才是他高兴的原因。
而像杂交水稻种子就不能继续留种了,可见这个济麦22若在这个时代栽种,那可太令人振奋了。
已经抽了3次了,给了两次惊喜。
“系统大大,再来!”
“谢谢惠顾!”
“没关系,再来!”
“叮!”
“恭喜宿主,奖励沈农9816种子1000斤。”
李锦秋一开始还愣了一下,随后才反应过来。
这不就是水稻嘛,是奉天市研究出来的,08年认证,亩产可达700公斤左右,而且种子来年可继续用。
现在水稻亩产才200公斤左右。
沈农9816虽然没有杂交水稻亩产高,但是它可以留种来年继续用啊。
而且亩产比这个时代的种子高很多,不要求多,能达到亩产三四百公斤也是非常不错的啦。
李锦秋实在太开心了,水稻,小麦高产种子都有了,来年,大队的作物一定会丰收的。
定了定神,李锦秋继续抽奖。
还有5次机会。
“叮!”
“恭喜宿主,奖励联合收割机1000台,及其技术资料。”
“联合收割机?现在好像还没有吧?”
“不对,58年是有,但那得牵引才行,自己没法收割,必须得找其他设备牵引它走才可以,直到今年的4月份,才有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联合收割机。”
还有4次,继续抽吧。
“系统大大,抽奖!”
“谢谢惠顾!”
“好吧,再来!”
“谢谢惠顾!”
“不要啊,还有2次机会了。”
“叮!”
“恭喜宿主,奖励东风脱粒机5000台,及其技术资料。”
“咦,这不是70年武安县研究出来的东风玉米脱粒机吗?”
“虽然是5年后的技术,但也比现在强多了,不错。”
“最后一次机会,系统大大,能不能来个完美收官?”
“叮!”
“恭喜宿主,奖励小学生不同款式的棉衣,棉裤,棉鞋20万套。”
“完美!”
最后这个太行了,居然有20万套,洛阳市小学生也就十几万吧,足够了,现在天气很冷,这可真是及时雨啊!
李锦秋赶紧整理了一下这次暴击抽奖的收获:
杂交水稻种子1000斤,及其相关理论
济麦22种子1000斤
沈农9816种子1000斤
联合收割机1000台,及其技术资料
东风脱粒机5000台,及其技术资料
小学生不同款式的棉衣,棉裤,棉鞋20万套
这次系统真给力!
李锦秋看着还在熟睡的佳人,也赶紧睡觉。
第二天,李锦秋开车出去,他要把收割机,脱粒机和20万套衣物捐出去。
来到军分区附近,李锦秋依旧和前几次操作一样,已经轻车熟路了。
留下一封信,发完照明弹就飞快的骑上雅马哈溜了。
等到伍千里和赵政委场之后,看到这么多的东西,已经古井无波了。
三番两次的被震惊,已经免疫了。
看了下东西介绍,是联合收割机和脱粒机,还有技术资料,赵政委不得不感叹,都是好东西。
然后联系毕司令,让他联系省委,来接收这些东西,还有20万套衣物,是发给洛阳市的小学生的。
3天后,洛阳市的小学生每人都收到一套衣物,开心的飞起。
大冬天的三件套居然有人帮他们置齐了,过年都不用买衣服了。
“三哥,你看,学校发的。”小妹和楠楠,睿睿来到家,小妹兴奋的对三哥说。
“这是什么?”苏秀荷问。
“三嫂,学校发的棉衣,棉裤,棉鞋。”
“每个人都有?”
“是的呀,你看,楠楠和睿睿都有呢。”
“你们学校为什么发啊?”
“不知道啊,老师说有人捐的,每个学校的小学生都有呢。”
“这么多?”苏秀荷惊讶。
“是的呀。”
李锦秋心想,除了我还有谁,哼,便宜你们了。
“小画,睿睿,小秋哥哥,秀荷姐姐我回去啦!”
“楠楠,路上小心点,刚下过雨。”
“好的啦。”
李锦秋还在想,杂交水稻种子和相关理论,该如何交给袁老呢?
袁老此时还在湘省的安江农校工作呢,有点远。
这年代村里来了陌生人,就会立刻被关注的,有点难办呢。
没办法,只能求助系统了。
“系统大大,能帮忙邮寄东西不被查到吗?”
“可以,需要消耗10万声望值!”
“又趁火打劫,我忍了!”
翌日,李锦秋找到小天,交给他一个包裹,让他去邮递给袁老,地址已经写好了。
小天没问为什么,秋哥交代的必须办,不用问为什么。
中午小天开车回来,表示已经寄出去了。
李锦秋立刻消耗了10万声望值,希望系统能帮他规避吧,不过系统应该可以的,目前为止从来没吹过牛逼。
1964年2月1日,离过年还有11天,今天是厂里发工资,也是发奖金和福利的时候。
辣条厂会计办公室门口,几张桌子摆放着,上面坐着老爸,修阳大爷,李锦秋,二姐。
桌子上依旧是一摞摞大黑十,格外的耀眼,刺目。
辣条厂的员工,不,应该说李家村食品厂的员工。
前几天,辣条厂正式更名为李家村食品厂。
因为现在不光生产辣条,还生产干脆面和锅巴。
还有养鸡场的员工们也都到来了,大家都激动地等着领钱呢。
“人都到齐了吧?”
“到齐了!”
“那好,下面开始!”
李锦秋差点叫出来,居然抽中了杂交水稻种子。
此时袁老也才30多岁吧,正在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
如果给他一些种子和相关理论,相信袁老应该会少走很多弯路的。
虽然1000斤种子不多,但也不少了,来年如果让大队种上杂交水稻,估计会惊掉大家的下巴吧。
“系统大大,继续。”
“叮!”
“恭喜宿主,奖励济麦22种子1000斤。”
神了,后世高产的小麦种子,是鲁省研究出来的,94年开始育种,到06年陆续推广开来,亩产可达700-800公斤。
而现在的小麦亩产才100多公斤,即使现在土地不肥沃,气候等条件影响,那也应该可以达到400公斤左右,那也比现在的产量高的多了。
李锦秋太兴奋了,济麦22可以来年留种继续种植,这才是他高兴的原因。
而像杂交水稻种子就不能继续留种了,可见这个济麦22若在这个时代栽种,那可太令人振奋了。
已经抽了3次了,给了两次惊喜。
“系统大大,再来!”
“谢谢惠顾!”
“没关系,再来!”
“叮!”
“恭喜宿主,奖励沈农9816种子1000斤。”
李锦秋一开始还愣了一下,随后才反应过来。
这不就是水稻嘛,是奉天市研究出来的,08年认证,亩产可达700公斤左右,而且种子来年可继续用。
现在水稻亩产才200公斤左右。
沈农9816虽然没有杂交水稻亩产高,但是它可以留种来年继续用啊。
而且亩产比这个时代的种子高很多,不要求多,能达到亩产三四百公斤也是非常不错的啦。
李锦秋实在太开心了,水稻,小麦高产种子都有了,来年,大队的作物一定会丰收的。
定了定神,李锦秋继续抽奖。
还有5次机会。
“叮!”
“恭喜宿主,奖励联合收割机1000台,及其技术资料。”
“联合收割机?现在好像还没有吧?”
“不对,58年是有,但那得牵引才行,自己没法收割,必须得找其他设备牵引它走才可以,直到今年的4月份,才有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联合收割机。”
还有4次,继续抽吧。
“系统大大,抽奖!”
“谢谢惠顾!”
“好吧,再来!”
“谢谢惠顾!”
“不要啊,还有2次机会了。”
“叮!”
“恭喜宿主,奖励东风脱粒机5000台,及其技术资料。”
“咦,这不是70年武安县研究出来的东风玉米脱粒机吗?”
“虽然是5年后的技术,但也比现在强多了,不错。”
“最后一次机会,系统大大,能不能来个完美收官?”
“叮!”
“恭喜宿主,奖励小学生不同款式的棉衣,棉裤,棉鞋20万套。”
“完美!”
最后这个太行了,居然有20万套,洛阳市小学生也就十几万吧,足够了,现在天气很冷,这可真是及时雨啊!
李锦秋赶紧整理了一下这次暴击抽奖的收获:
杂交水稻种子1000斤,及其相关理论
济麦22种子1000斤
沈农9816种子1000斤
联合收割机1000台,及其技术资料
东风脱粒机5000台,及其技术资料
小学生不同款式的棉衣,棉裤,棉鞋20万套
这次系统真给力!
李锦秋看着还在熟睡的佳人,也赶紧睡觉。
第二天,李锦秋开车出去,他要把收割机,脱粒机和20万套衣物捐出去。
来到军分区附近,李锦秋依旧和前几次操作一样,已经轻车熟路了。
留下一封信,发完照明弹就飞快的骑上雅马哈溜了。
等到伍千里和赵政委场之后,看到这么多的东西,已经古井无波了。
三番两次的被震惊,已经免疫了。
看了下东西介绍,是联合收割机和脱粒机,还有技术资料,赵政委不得不感叹,都是好东西。
然后联系毕司令,让他联系省委,来接收这些东西,还有20万套衣物,是发给洛阳市的小学生的。
3天后,洛阳市的小学生每人都收到一套衣物,开心的飞起。
大冬天的三件套居然有人帮他们置齐了,过年都不用买衣服了。
“三哥,你看,学校发的。”小妹和楠楠,睿睿来到家,小妹兴奋的对三哥说。
“这是什么?”苏秀荷问。
“三嫂,学校发的棉衣,棉裤,棉鞋。”
“每个人都有?”
“是的呀,你看,楠楠和睿睿都有呢。”
“你们学校为什么发啊?”
“不知道啊,老师说有人捐的,每个学校的小学生都有呢。”
“这么多?”苏秀荷惊讶。
“是的呀。”
李锦秋心想,除了我还有谁,哼,便宜你们了。
“小画,睿睿,小秋哥哥,秀荷姐姐我回去啦!”
“楠楠,路上小心点,刚下过雨。”
“好的啦。”
李锦秋还在想,杂交水稻种子和相关理论,该如何交给袁老呢?
袁老此时还在湘省的安江农校工作呢,有点远。
这年代村里来了陌生人,就会立刻被关注的,有点难办呢。
没办法,只能求助系统了。
“系统大大,能帮忙邮寄东西不被查到吗?”
“可以,需要消耗10万声望值!”
“又趁火打劫,我忍了!”
翌日,李锦秋找到小天,交给他一个包裹,让他去邮递给袁老,地址已经写好了。
小天没问为什么,秋哥交代的必须办,不用问为什么。
中午小天开车回来,表示已经寄出去了。
李锦秋立刻消耗了10万声望值,希望系统能帮他规避吧,不过系统应该可以的,目前为止从来没吹过牛逼。
1964年2月1日,离过年还有11天,今天是厂里发工资,也是发奖金和福利的时候。
辣条厂会计办公室门口,几张桌子摆放着,上面坐着老爸,修阳大爷,李锦秋,二姐。
桌子上依旧是一摞摞大黑十,格外的耀眼,刺目。
辣条厂的员工,不,应该说李家村食品厂的员工。
前几天,辣条厂正式更名为李家村食品厂。
因为现在不光生产辣条,还生产干脆面和锅巴。
还有养鸡场的员工们也都到来了,大家都激动地等着领钱呢。
“人都到齐了吧?”
“到齐了!”
“那好,下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