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还有呢,继续啊,孙猴子大闹天宫怎么样了?”小弟急切道。
“三叔,我要听,孙猴子。”大侄子立马扑过来抱着李锦秋恳求道。
“就是啊,三哥,讲啊,我们正听的起劲呢。”一个孩子突然说道。
李锦秋起身一看,豁哦!一周都是人,大孩子小孩子都有,都是殷切的眼神,渴望继续听。
“那行吧,我就把大闹天宫讲完,然后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好!”
接着李锦秋又生动形象的讲了20多分钟,直到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才停止。
孩子们听的如痴如醉,仿佛自己就是孙悟空。
“呜呜呜。”大侄子突然哭了。
“怎么了,小华?”李锦秋赶忙问。
“三叔,如来好坏,他把孙猴子压到山下了。”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什么事呢。”
“没事,就是个故事而已,再说最后孙悟空被唐三藏救出来了,一起去西天取经了。”
“真的吗?”
“真的!”
大侄子这才破涕为笑。
李锦秋赶紧带着孩子们回家,那些孩子看向他的眼神,太可怕了,他实在讲不动了,口干舌燥的。
一路上小弟不时的模仿孙悟空,逗的大侄子和小诗,小歌直笑,李锦秋心道果然孙猴子在任何时代对小孩子的杀伤力都是巨大的。
来到家里已经快五点了,李锦秋看到老妈在厨房忙碌,他就不下厨了。
晚饭随便喝了点粥,配合卤肉吃了一下。
这样的生活已经非常不错了,一般家庭真赶不上。
晚上,小妹到老爸老妈房间睡,二姐就带着孩子和四妹一起睡。
周一,李锦秋又来到大队部开介绍信。
“我说老三,你怎么三天两头往城里跑?”大队长纳闷。
“这次是好事,如果成了再说,没成就当我没来过。”
“行吧,我等着。”
“大队长,车子我先骑走了?”
“别丢了,去吧。”
“哎。”
...
‘妈,我进城一趟。”
“又进城干嘛?”
“回来再说,到时给你一个惊喜,你可要镇静,不要太激动!”
“不要是惊吓就好,去吧,注意安全!”
“拜拜,妈!”
“什么鬼东西,还拜拜呢。”
...
李锦秋骑着自行车一路狂奔。
需要200块钱和100斤大米,其实钱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米。
李锦秋现在空间里也就100多块钱,目前不够,大米倒是可以随时兑换。
李锦秋准备先去卖大米,搞点钱。
依旧是来到机械厂家属区,李锦秋从系统兑换出100斤大米,100斤白面。
刚推着自行车来到家属区,就看到宣传干事杨大姐在那里和别人说着什么。
“杨大姐,在忙呢。”李锦秋笑着打招呼。
杨大姐一看到李锦秋眼睛顿时一亮,再看自行车上的袋子,肯定是粮食。
杨大姐立即给了李锦秋一个放心的眼神,随即她上楼去‘摇人’。
李锦秋依旧把车子推到上次交易的地方,那地方比较隐蔽。
等了五分钟左右,李锦秋就看到杨大姐带着一群人拿着袋子来了。
“小秋,这次我们人多,你带的多不多?”杨大姐话不多说,直奔主题。
“100斤白面,100斤大米。”
“哦豁,可以,差不多了。”
“先给我各来15斤,上次给娘家匀了一部分,这次家里也得再要点。”
“好嘞,杨大姐你是老客户了,先给你秤。”
“15斤大米,15斤白面,依旧是上次那个价格,大米七毛一斤,麦面七毛五一斤。”
“小秋你真是这个!”杨大姐竖起大拇指。
“现在黑市都一块五左右了,你这价格真是太喜人了。”
“嗨,咱不挣那缺德钱,一斤赚个一分两分的就行。”
“小伙子,你心真善良!上次我去黑市买了两斤,花了我三块二。”
“大娘,放心!下次我还来,价格不变。”
“真好!”
“小秋给,二十一块七毛五,这是30斤粮票。”
“好嘞,杨大姐。”
“小伙子,给我来10斤大米,5斤白面。”
“好嘞,阿姨,一共十块七毛五,15斤粮票。”
...
不一会就卖完了,一共收入大米70块,白面75块,加一起145块。
另外还有90斤粮票和其他一些代替的票。
收拾好后,李锦秋骑着车子快速的离开,准备去机械厂。
到了机械厂门口,就看到刘长军在值班,李锦秋掏出一根烟走过去。
“刘哥,在值班啊?”
“小秋,找我叔吗?”
“是的。”李锦秋边说话边把烟递给刘长军。
“进去吧,反正采购科你也知道在哪。”
“好的,谢刘哥。”
“嗐,小事。”
李锦秋一路来到采购科,就看到刘科长在那里喝茶。
“科长,打扰了。”
“小秋啊,快进来!”
“东西带来了?”刘科长压低声音说。
“是的,大米在外面自行车上,钱在我兜里。”
“走,把东西带到副厂长家里。”
“好。”
随后刘科长推车出来,李锦秋跟着刘科长再次来到家属区。
李锦秋背起大米,跟着刘科长上楼,一路来到一栋的二楼。
刘科长敲了下门,开门的是一个妇女,衣着朴素,微笑的让二人进门。
“嫂子,三哥在吗?”
“在。”
李锦秋一听,心里一惊,合着副厂长和刘科长是亲戚啊,怪不得呢。
来到客厅就看到一个穿着中山装的男子在那里看报纸,上衣口袋别着一支钢笔。
大概五十左右,但一双眼睛很是锐利,把李锦秋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李锦秋感觉他现在就是没穿衣服的大姑娘。
“你就是李锦秋?”
“是的,副厂长知道我?”
“拯救被人贩子拐卖的孩童,县里的公安局都登报表扬了。”
“呵呵,举手之劳,我也是救妹心切,顺手而为。”
“小秋,不简单啊,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功绩。”刘科长也是惊讶极了。
“你想在采购科?”
“是的,最好是每周去报道一两次就行,每周我保证完成采购任务,绝不拖后腿。”
“你的底气哪里来的?还有,现在全国上下粮食这么紧张,你哪里搞到的粮食?”
“副厂长,这个恕我不能告知,我保证每周完成采购任务,另外还可以再加百分之二十。”
“口气挺大啊!完不成任务怎么办?”
“我立即辞职!”
“好,我等着你给我惊喜!”
李锦秋把钱放在茶几上,副厂长看了下说:“有本事,你一个地里刨食的农民能有这个家底着实不简单!”
“我拿钱和粮食也不是自己要,是一个老战友要退休了,他唯一的儿子也在抓捕特务中牺牲了,就想着把工作指标卖了。”
李锦秋一时之间很是感慨,就剩下孤家寡人了,没人养老,有点可怜。
“明白!”
“去吧,好好干!”
“好的!”
“三叔,我要听,孙猴子。”大侄子立马扑过来抱着李锦秋恳求道。
“就是啊,三哥,讲啊,我们正听的起劲呢。”一个孩子突然说道。
李锦秋起身一看,豁哦!一周都是人,大孩子小孩子都有,都是殷切的眼神,渴望继续听。
“那行吧,我就把大闹天宫讲完,然后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好!”
接着李锦秋又生动形象的讲了20多分钟,直到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才停止。
孩子们听的如痴如醉,仿佛自己就是孙悟空。
“呜呜呜。”大侄子突然哭了。
“怎么了,小华?”李锦秋赶忙问。
“三叔,如来好坏,他把孙猴子压到山下了。”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什么事呢。”
“没事,就是个故事而已,再说最后孙悟空被唐三藏救出来了,一起去西天取经了。”
“真的吗?”
“真的!”
大侄子这才破涕为笑。
李锦秋赶紧带着孩子们回家,那些孩子看向他的眼神,太可怕了,他实在讲不动了,口干舌燥的。
一路上小弟不时的模仿孙悟空,逗的大侄子和小诗,小歌直笑,李锦秋心道果然孙猴子在任何时代对小孩子的杀伤力都是巨大的。
来到家里已经快五点了,李锦秋看到老妈在厨房忙碌,他就不下厨了。
晚饭随便喝了点粥,配合卤肉吃了一下。
这样的生活已经非常不错了,一般家庭真赶不上。
晚上,小妹到老爸老妈房间睡,二姐就带着孩子和四妹一起睡。
周一,李锦秋又来到大队部开介绍信。
“我说老三,你怎么三天两头往城里跑?”大队长纳闷。
“这次是好事,如果成了再说,没成就当我没来过。”
“行吧,我等着。”
“大队长,车子我先骑走了?”
“别丢了,去吧。”
“哎。”
...
‘妈,我进城一趟。”
“又进城干嘛?”
“回来再说,到时给你一个惊喜,你可要镇静,不要太激动!”
“不要是惊吓就好,去吧,注意安全!”
“拜拜,妈!”
“什么鬼东西,还拜拜呢。”
...
李锦秋骑着自行车一路狂奔。
需要200块钱和100斤大米,其实钱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米。
李锦秋现在空间里也就100多块钱,目前不够,大米倒是可以随时兑换。
李锦秋准备先去卖大米,搞点钱。
依旧是来到机械厂家属区,李锦秋从系统兑换出100斤大米,100斤白面。
刚推着自行车来到家属区,就看到宣传干事杨大姐在那里和别人说着什么。
“杨大姐,在忙呢。”李锦秋笑着打招呼。
杨大姐一看到李锦秋眼睛顿时一亮,再看自行车上的袋子,肯定是粮食。
杨大姐立即给了李锦秋一个放心的眼神,随即她上楼去‘摇人’。
李锦秋依旧把车子推到上次交易的地方,那地方比较隐蔽。
等了五分钟左右,李锦秋就看到杨大姐带着一群人拿着袋子来了。
“小秋,这次我们人多,你带的多不多?”杨大姐话不多说,直奔主题。
“100斤白面,100斤大米。”
“哦豁,可以,差不多了。”
“先给我各来15斤,上次给娘家匀了一部分,这次家里也得再要点。”
“好嘞,杨大姐你是老客户了,先给你秤。”
“15斤大米,15斤白面,依旧是上次那个价格,大米七毛一斤,麦面七毛五一斤。”
“小秋你真是这个!”杨大姐竖起大拇指。
“现在黑市都一块五左右了,你这价格真是太喜人了。”
“嗨,咱不挣那缺德钱,一斤赚个一分两分的就行。”
“小伙子,你心真善良!上次我去黑市买了两斤,花了我三块二。”
“大娘,放心!下次我还来,价格不变。”
“真好!”
“小秋给,二十一块七毛五,这是30斤粮票。”
“好嘞,杨大姐。”
“小伙子,给我来10斤大米,5斤白面。”
“好嘞,阿姨,一共十块七毛五,15斤粮票。”
...
不一会就卖完了,一共收入大米70块,白面75块,加一起145块。
另外还有90斤粮票和其他一些代替的票。
收拾好后,李锦秋骑着车子快速的离开,准备去机械厂。
到了机械厂门口,就看到刘长军在值班,李锦秋掏出一根烟走过去。
“刘哥,在值班啊?”
“小秋,找我叔吗?”
“是的。”李锦秋边说话边把烟递给刘长军。
“进去吧,反正采购科你也知道在哪。”
“好的,谢刘哥。”
“嗐,小事。”
李锦秋一路来到采购科,就看到刘科长在那里喝茶。
“科长,打扰了。”
“小秋啊,快进来!”
“东西带来了?”刘科长压低声音说。
“是的,大米在外面自行车上,钱在我兜里。”
“走,把东西带到副厂长家里。”
“好。”
随后刘科长推车出来,李锦秋跟着刘科长再次来到家属区。
李锦秋背起大米,跟着刘科长上楼,一路来到一栋的二楼。
刘科长敲了下门,开门的是一个妇女,衣着朴素,微笑的让二人进门。
“嫂子,三哥在吗?”
“在。”
李锦秋一听,心里一惊,合着副厂长和刘科长是亲戚啊,怪不得呢。
来到客厅就看到一个穿着中山装的男子在那里看报纸,上衣口袋别着一支钢笔。
大概五十左右,但一双眼睛很是锐利,把李锦秋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李锦秋感觉他现在就是没穿衣服的大姑娘。
“你就是李锦秋?”
“是的,副厂长知道我?”
“拯救被人贩子拐卖的孩童,县里的公安局都登报表扬了。”
“呵呵,举手之劳,我也是救妹心切,顺手而为。”
“小秋,不简单啊,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功绩。”刘科长也是惊讶极了。
“你想在采购科?”
“是的,最好是每周去报道一两次就行,每周我保证完成采购任务,绝不拖后腿。”
“你的底气哪里来的?还有,现在全国上下粮食这么紧张,你哪里搞到的粮食?”
“副厂长,这个恕我不能告知,我保证每周完成采购任务,另外还可以再加百分之二十。”
“口气挺大啊!完不成任务怎么办?”
“我立即辞职!”
“好,我等着你给我惊喜!”
李锦秋把钱放在茶几上,副厂长看了下说:“有本事,你一个地里刨食的农民能有这个家底着实不简单!”
“我拿钱和粮食也不是自己要,是一个老战友要退休了,他唯一的儿子也在抓捕特务中牺牲了,就想着把工作指标卖了。”
李锦秋一时之间很是感慨,就剩下孤家寡人了,没人养老,有点可怜。
“明白!”
“去吧,好好干!”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