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一个团来到此处,伍千里他们营已经把100桶水搬上来了,大米也搬了一部分。
“政委,杨国锋向你报到!”
“杨团长,下面防空洞有10万斤大米,10万斤猪肉,50万斤青菜,50万斤土豆,你们立刻下去和伍营长一起把他们全部搬上来!”
“是,政委!”
接着杨团长开始命令战士下去防空洞搬运物资。
过了一会,大卡车也是过来了。
赵政委又命令士兵把所有物资都装上卡车,大家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杨局长,倘若那个人再去邮局,一定要提前通知我们。”谢参谋长对杨局说。
杨局刚想说话,就被赵政委打断了。
“不用,这个人既然刻意伪装自己,就是不想暴露身份,我们也不要去追查,他的这份爱国之心天地可鉴!”
杨局连忙说是。
整整持续了一下午,一直到晚上七点左右,所有物资才装完车,提前装车的水和大米都已经运回去了。
“走,回司令部!”
“对了,伍营长,派辆车送杨局回去。”
“是,政委!”
...
等到众人来到司令部时,毕司令在那里焦急的等待着。
一看到赵政委他们进来,连忙问:“老赵,怎么样?全部办完了吗?数目可对?”
“我的司令啊,我都忙活快一天了,让我喝口水缓缓。”
“哦对,我给你倒水。”
等到赵政委喝完水,看到毕司令急切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老毕,你还是那么着急。”
“我能不急吗?这么大的事。”
“我们大致称了一下,数目基本是对的。”
“真是位义士啊!也不知道他到底怎么做到的?”
“司令,先不管其他的,那位义士可是说这些物资都是捐给西北核研究所的。”
“这么多东西,需要的卡车可不少,再有,需要的人员也不少。”
“是啊,途中必然也有所损耗。”
“司令,政委,我们军分区目前也是食物匮乏,你们看是不是留下一部分。”谢参谋长建议。
“不行!”司令和政委同时反对。
“既然人家指明要捐给西北核研究所的,结果我们给截留了一些,这算怎么回事,万一让他知道了,以后再也信不过我们怎么办?”赵政委严肃的说。
“老赵说得对,我们不能这样做,不然会寒了义士的心。”
“我们要一分不少的给西北送过去。”
“我马上向上面汇报情况,让他们通知西北核研究所,明天我们就出发。”
“这样,上次不是伍千里那小子带队的吗?路况他熟悉,这次还由他带队,让他带领两个营出发,给他升副团。”
“我赞同司令的决定!”政委附和。
“是,我马上去下达命令!”谢参谋长说。
伍千里不知道喜从天来,就送了一次东西就副团长了,真是好大的运气!
...
当晚在床上李锦秋查看了一下声望值,居然又增加了100多万,扣除昨晚升级和抽奖的,目前有228万之多。
“系统,若让别人不知道我做的事,贡献了声望值,我也会有吗?”
“是的,哪怕宿主暗中做出贡献,别人受益或者发出好感了,你也会收到声望值。”
“原来如此!”李锦秋说今天怎么会有那么多呢。
本来省报报道了他的事迹,第一天应该是增加最多的,增加了140多万,没想到今天居然还有100多万,肯定军分区也贡献了不少啊。
李锦秋看着这228万多的声望值,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本来想今天抽奖的,但是想想还是算了,刚捐了这么多物资,闹了这么大的动静,先缓缓再说。
西北核研究所的李将军此时接到宋仁穷将军电话,说是有一位爱国人士捐赠120万物资给研究所。
李将军听到时都有点不敢置信。
这是哪位神通广大的能人啊,居然能搞到120万物资捐给我们?
但是物资已经在洛阳军分区了,不可能有误,说是明天出发,送过来。
李将军放下电话时都有点恍惚,还是旁边的警卫员提醒了他。
“走,去找钱老他们,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李将军来到钱老他们研究会议室时,听见他们正在讨论问题。
“可惜,西方和美帝对我们技术封锁太严重,苏俄又撤走了技术人员,我们现在缺少太多的技术了。”
“钱老,别灰心,我们华夏历来就是能吃苦耐劳,我相信我们一定会研究出属于自己的质谱仪和中子探测仪的。”邓老说。
“看到你们都在就好,有一个好消息,要不要听听?”
“什么好消息?李将军?”钱老问。
“有位爱国人士捐给我们西北研究所120万斤物资,其中有10万斤大米,10万斤猪肉,50万斤青菜,50万斤土豆。”
“还有100吨饮用水。”
“什么?是哪位爱国人士?”
“只留下一个名字,叫李云龙,其他无从得知。”
“我在美帝从来也没听过这位李云龙,你们在国内听过吗?”钱老问邓老。
“没有听过。”
“好了,你们不用猜了,应该是化名。”
“真乃国之大者!”程老感慨!
“真是大大的缓解了我们目前的困境啊,居然还想到我们严重缺水。”郭老说。
“好了,各位,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你们以后一定不要再节食了,要吃饱,吃好才行,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为我们的核事业做贡献!”
...
过了一会,研究所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事情,他们顿时激动了,沸腾了!
天知道这两年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这两年他们每天的口粮严重不足,常常只能靠野菜、青草充饥。
许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浮肿,甚至患上疾病。
加上这里干旱少雨,饮用水和日常用水极为紧缺。
他们常常需要步行很远才能取到水,甚至用冰块融化后使用。
这海拔高,缺氧、寒冷,冬季气温低至零下30多度。
他们住在简陋的帐篷或土坯房里,取暖条件极差。
加之核武器研制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同时,他们还面临着与家人分离的痛苦。
当得知有人捐赠给他们100多万斤物资和水之后,他们无比激动,因为这些物资和水能够极大地缓解他们的生存危机。
这些物资的到来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更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这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士气,增强他们完成任务的信心。
“政委,杨国锋向你报到!”
“杨团长,下面防空洞有10万斤大米,10万斤猪肉,50万斤青菜,50万斤土豆,你们立刻下去和伍营长一起把他们全部搬上来!”
“是,政委!”
接着杨团长开始命令战士下去防空洞搬运物资。
过了一会,大卡车也是过来了。
赵政委又命令士兵把所有物资都装上卡车,大家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杨局长,倘若那个人再去邮局,一定要提前通知我们。”谢参谋长对杨局说。
杨局刚想说话,就被赵政委打断了。
“不用,这个人既然刻意伪装自己,就是不想暴露身份,我们也不要去追查,他的这份爱国之心天地可鉴!”
杨局连忙说是。
整整持续了一下午,一直到晚上七点左右,所有物资才装完车,提前装车的水和大米都已经运回去了。
“走,回司令部!”
“对了,伍营长,派辆车送杨局回去。”
“是,政委!”
...
等到众人来到司令部时,毕司令在那里焦急的等待着。
一看到赵政委他们进来,连忙问:“老赵,怎么样?全部办完了吗?数目可对?”
“我的司令啊,我都忙活快一天了,让我喝口水缓缓。”
“哦对,我给你倒水。”
等到赵政委喝完水,看到毕司令急切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老毕,你还是那么着急。”
“我能不急吗?这么大的事。”
“我们大致称了一下,数目基本是对的。”
“真是位义士啊!也不知道他到底怎么做到的?”
“司令,先不管其他的,那位义士可是说这些物资都是捐给西北核研究所的。”
“这么多东西,需要的卡车可不少,再有,需要的人员也不少。”
“是啊,途中必然也有所损耗。”
“司令,政委,我们军分区目前也是食物匮乏,你们看是不是留下一部分。”谢参谋长建议。
“不行!”司令和政委同时反对。
“既然人家指明要捐给西北核研究所的,结果我们给截留了一些,这算怎么回事,万一让他知道了,以后再也信不过我们怎么办?”赵政委严肃的说。
“老赵说得对,我们不能这样做,不然会寒了义士的心。”
“我们要一分不少的给西北送过去。”
“我马上向上面汇报情况,让他们通知西北核研究所,明天我们就出发。”
“这样,上次不是伍千里那小子带队的吗?路况他熟悉,这次还由他带队,让他带领两个营出发,给他升副团。”
“我赞同司令的决定!”政委附和。
“是,我马上去下达命令!”谢参谋长说。
伍千里不知道喜从天来,就送了一次东西就副团长了,真是好大的运气!
...
当晚在床上李锦秋查看了一下声望值,居然又增加了100多万,扣除昨晚升级和抽奖的,目前有228万之多。
“系统,若让别人不知道我做的事,贡献了声望值,我也会有吗?”
“是的,哪怕宿主暗中做出贡献,别人受益或者发出好感了,你也会收到声望值。”
“原来如此!”李锦秋说今天怎么会有那么多呢。
本来省报报道了他的事迹,第一天应该是增加最多的,增加了140多万,没想到今天居然还有100多万,肯定军分区也贡献了不少啊。
李锦秋看着这228万多的声望值,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本来想今天抽奖的,但是想想还是算了,刚捐了这么多物资,闹了这么大的动静,先缓缓再说。
西北核研究所的李将军此时接到宋仁穷将军电话,说是有一位爱国人士捐赠120万物资给研究所。
李将军听到时都有点不敢置信。
这是哪位神通广大的能人啊,居然能搞到120万物资捐给我们?
但是物资已经在洛阳军分区了,不可能有误,说是明天出发,送过来。
李将军放下电话时都有点恍惚,还是旁边的警卫员提醒了他。
“走,去找钱老他们,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李将军来到钱老他们研究会议室时,听见他们正在讨论问题。
“可惜,西方和美帝对我们技术封锁太严重,苏俄又撤走了技术人员,我们现在缺少太多的技术了。”
“钱老,别灰心,我们华夏历来就是能吃苦耐劳,我相信我们一定会研究出属于自己的质谱仪和中子探测仪的。”邓老说。
“看到你们都在就好,有一个好消息,要不要听听?”
“什么好消息?李将军?”钱老问。
“有位爱国人士捐给我们西北研究所120万斤物资,其中有10万斤大米,10万斤猪肉,50万斤青菜,50万斤土豆。”
“还有100吨饮用水。”
“什么?是哪位爱国人士?”
“只留下一个名字,叫李云龙,其他无从得知。”
“我在美帝从来也没听过这位李云龙,你们在国内听过吗?”钱老问邓老。
“没有听过。”
“好了,你们不用猜了,应该是化名。”
“真乃国之大者!”程老感慨!
“真是大大的缓解了我们目前的困境啊,居然还想到我们严重缺水。”郭老说。
“好了,各位,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你们以后一定不要再节食了,要吃饱,吃好才行,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为我们的核事业做贡献!”
...
过了一会,研究所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事情,他们顿时激动了,沸腾了!
天知道这两年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这两年他们每天的口粮严重不足,常常只能靠野菜、青草充饥。
许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浮肿,甚至患上疾病。
加上这里干旱少雨,饮用水和日常用水极为紧缺。
他们常常需要步行很远才能取到水,甚至用冰块融化后使用。
这海拔高,缺氧、寒冷,冬季气温低至零下30多度。
他们住在简陋的帐篷或土坯房里,取暖条件极差。
加之核武器研制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同时,他们还面临着与家人分离的痛苦。
当得知有人捐赠给他们100多万斤物资和水之后,他们无比激动,因为这些物资和水能够极大地缓解他们的生存危机。
这些物资的到来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更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这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士气,增强他们完成任务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