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懂不懂那些农民的苦。”
“他们辛苦种着土地,却吃不起自己种的粮食,最后眼睁睁地看着孩子饿死,那种绝望你们懂吗。”
“你们在这里吟诗作画,好不快活,幻想读书做了大官,吃喝玩乐,荣华富贵,可谁去替那些被压榨的人发声。”
“读书不是为了个人过得好,而是让那些仍然在贫困中挣扎的百姓也过得好。”
“你们别忘了,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骂的好。”
“骂的痛快。”
人群中走出一名官员,他激动的握住刘泷的手:“你真是骂到我心坎里去了。”
说话的是高县令。
他刚才一直在默默观察着,原来就在前段时间,有人告诉他,刘泷是替考者。
说实话,当时他还有些生气。
认为这个学生和其他人一样,只会搞欺骗,可现在他已经完全放下了戒备。
激动的说不出话:
“好一个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好一个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两首诗,便可以让你扬名立万。”
“真是替老百姓发声啊。”
“农民有了你这诗,是幸运,也是不幸。”
“你们给我听着,我是渭北县令,刘泷虽然在县考中,替考有错,但错都在我,不在他。”
“从现在开始,刘泷的保举人我来扛。”
大周律法,如果没有参加县考,还想要参加府试,就必须有举人保举。
不过这种情况,一般举人不会保举。
尤其是保一名乡下人。
现在高县令已经不是举人了,他是进士出身,而且还有一县之尊,他保举一人,是直接可以参加府试。
刘泷作揖:“多谢县尊。”
“别叫县尊,如果可以,我更希望听到你叫一声先生。”
刘泷:“多谢先生信任。”
“好,来签字画押。”
林北连忙作揖:“先生,不可。”
高世杰:“说了多少次,工作的时候称职务,叫我县令,或者县尊,而不是你的先生。”
“谁是你的先生。”
“你又是谁的学生?”
“我。”
林北恨得牙痒痒,可恶啊,今天风头全让这乡下人抢了。
就连高县令也为他发声。
可恶啊。
但是他写的锄禾日当午,又是那么的称人心,我怎么也写不了这么好的诗。
林北看向他:“就算你参加府试你也比不过我。”
“你永远都比不过我。”
刘泷:“你误会了,我压根没打算和你比。”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林北瞪大眼睛:“你,你怎么能说出如此雄心壮志的话。”
可恶,为什么,为什么这话不是我来说。
高县令喃喃细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说得好,说的好,他们这群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啊。”
“老夫等着一句话等了许久。”
“去吧,刘泷,从今天开始,拿出你真正的实力,让他们这群人看看,农村人,也有自己的人生。”
刘泷向他作揖:“先生,学生去也。”
审查官早已躲得远远。
连高县令都出头了,哪里还有他这个小吏说话的事。
众人陆陆续续走进学堂。
开始按照序号,找寻自己的座位。
府试,正式开始…
伴随着三声锣鼓声,大门被紧紧关上。
刘泷开始了第二轮考试。
府试不一定非要府尊来监考,只需要派几名府里的监考人员,就行。
众人做好,
林北就坐在刘泷的隔壁,他忿忿不平地瞪了他一眼。
心里暗骂:“姓刘的,刚才算你走运,但是这一次,你肯定赢不了。”
为了这次府试,他早已经把该读的策论都研究遍了,几乎是悬梁刺股的研究策论。
就不信他刘泷能比过自己。
可他不知道,为了这次考试,刘泷也努力到一个月没有出门。
你很好,我也不差
试卷发了下来,刘泷面对的第一题就是比较难的题。
【千年战乱百年太平,百姓当如何自处】
这个题表面意思就是,打仗的日子是多的,太平的日子是少的,作为老百姓该怎么办呢。
这是双面题,所谓双面题,就是没有标准回答。
全靠考官意思。
刘泷如果没有记错,本次主考官应该是青州府的右知府,杨青。
大周无论是中书六部,还是省,府,州,县,皆设一正一副。
县级:县令县丞(大老爷,二老爷)
州级(地级市):州令,右州
府级:知府,右府。
省级:巡抚,次抚。
中央六部:尚书,左右侍郎。
内阁:宰相,右相,阁员若干。
古人以左为尊,以右为辅。
两者是同事关系,并非上下级关系。
但是知府不能把右府当做下属。
右府也不能把知府当做同事。
这种关系很微妙,全凭个人把握。
青州的右府杨青,是个激进派,早年因为弹劾先帝,从户部下放到县衙做县丞。
女帝上任,念他刚直不阿,且能力卓越,随后升迁到青州任右府。
这个杨青是个嘴炮。
看见什么怼什么,压根不给别人面子,要不然,他早升了。
刘泷想了想,这不就是扩大版愤青吗。
他心里突然想到一首诗。
就那这首诗作为回答吧。
提笔,在宣纸上写下:【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古朝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特别是最后两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把百姓的日子,说到了极致。
不管是战乱,还是太平,受苦的还是百姓。
也不知道,这个杨青喜欢这个回答不,反正刘泷是挺喜欢的。
作为一名男人,刚开始都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但是到后来,心气就变了。
无论是出兵打仗,还是改革朝政,到最后苦的还是百姓。
刘泷写完这题。
发现林北还在瞪着自己,他不由一烦,这家伙莫非是个傻比。
没事,老看我是什么意思。
随后第二张发了过来,刘泷简单扫了几眼,不由得感叹,这府里还是有高人的,
这题目一般还真反应不过来。
“他们辛苦种着土地,却吃不起自己种的粮食,最后眼睁睁地看着孩子饿死,那种绝望你们懂吗。”
“你们在这里吟诗作画,好不快活,幻想读书做了大官,吃喝玩乐,荣华富贵,可谁去替那些被压榨的人发声。”
“读书不是为了个人过得好,而是让那些仍然在贫困中挣扎的百姓也过得好。”
“你们别忘了,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骂的好。”
“骂的痛快。”
人群中走出一名官员,他激动的握住刘泷的手:“你真是骂到我心坎里去了。”
说话的是高县令。
他刚才一直在默默观察着,原来就在前段时间,有人告诉他,刘泷是替考者。
说实话,当时他还有些生气。
认为这个学生和其他人一样,只会搞欺骗,可现在他已经完全放下了戒备。
激动的说不出话:
“好一个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好一个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两首诗,便可以让你扬名立万。”
“真是替老百姓发声啊。”
“农民有了你这诗,是幸运,也是不幸。”
“你们给我听着,我是渭北县令,刘泷虽然在县考中,替考有错,但错都在我,不在他。”
“从现在开始,刘泷的保举人我来扛。”
大周律法,如果没有参加县考,还想要参加府试,就必须有举人保举。
不过这种情况,一般举人不会保举。
尤其是保一名乡下人。
现在高县令已经不是举人了,他是进士出身,而且还有一县之尊,他保举一人,是直接可以参加府试。
刘泷作揖:“多谢县尊。”
“别叫县尊,如果可以,我更希望听到你叫一声先生。”
刘泷:“多谢先生信任。”
“好,来签字画押。”
林北连忙作揖:“先生,不可。”
高世杰:“说了多少次,工作的时候称职务,叫我县令,或者县尊,而不是你的先生。”
“谁是你的先生。”
“你又是谁的学生?”
“我。”
林北恨得牙痒痒,可恶啊,今天风头全让这乡下人抢了。
就连高县令也为他发声。
可恶啊。
但是他写的锄禾日当午,又是那么的称人心,我怎么也写不了这么好的诗。
林北看向他:“就算你参加府试你也比不过我。”
“你永远都比不过我。”
刘泷:“你误会了,我压根没打算和你比。”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林北瞪大眼睛:“你,你怎么能说出如此雄心壮志的话。”
可恶,为什么,为什么这话不是我来说。
高县令喃喃细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说得好,说的好,他们这群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啊。”
“老夫等着一句话等了许久。”
“去吧,刘泷,从今天开始,拿出你真正的实力,让他们这群人看看,农村人,也有自己的人生。”
刘泷向他作揖:“先生,学生去也。”
审查官早已躲得远远。
连高县令都出头了,哪里还有他这个小吏说话的事。
众人陆陆续续走进学堂。
开始按照序号,找寻自己的座位。
府试,正式开始…
伴随着三声锣鼓声,大门被紧紧关上。
刘泷开始了第二轮考试。
府试不一定非要府尊来监考,只需要派几名府里的监考人员,就行。
众人做好,
林北就坐在刘泷的隔壁,他忿忿不平地瞪了他一眼。
心里暗骂:“姓刘的,刚才算你走运,但是这一次,你肯定赢不了。”
为了这次府试,他早已经把该读的策论都研究遍了,几乎是悬梁刺股的研究策论。
就不信他刘泷能比过自己。
可他不知道,为了这次考试,刘泷也努力到一个月没有出门。
你很好,我也不差
试卷发了下来,刘泷面对的第一题就是比较难的题。
【千年战乱百年太平,百姓当如何自处】
这个题表面意思就是,打仗的日子是多的,太平的日子是少的,作为老百姓该怎么办呢。
这是双面题,所谓双面题,就是没有标准回答。
全靠考官意思。
刘泷如果没有记错,本次主考官应该是青州府的右知府,杨青。
大周无论是中书六部,还是省,府,州,县,皆设一正一副。
县级:县令县丞(大老爷,二老爷)
州级(地级市):州令,右州
府级:知府,右府。
省级:巡抚,次抚。
中央六部:尚书,左右侍郎。
内阁:宰相,右相,阁员若干。
古人以左为尊,以右为辅。
两者是同事关系,并非上下级关系。
但是知府不能把右府当做下属。
右府也不能把知府当做同事。
这种关系很微妙,全凭个人把握。
青州的右府杨青,是个激进派,早年因为弹劾先帝,从户部下放到县衙做县丞。
女帝上任,念他刚直不阿,且能力卓越,随后升迁到青州任右府。
这个杨青是个嘴炮。
看见什么怼什么,压根不给别人面子,要不然,他早升了。
刘泷想了想,这不就是扩大版愤青吗。
他心里突然想到一首诗。
就那这首诗作为回答吧。
提笔,在宣纸上写下:【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古朝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特别是最后两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把百姓的日子,说到了极致。
不管是战乱,还是太平,受苦的还是百姓。
也不知道,这个杨青喜欢这个回答不,反正刘泷是挺喜欢的。
作为一名男人,刚开始都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但是到后来,心气就变了。
无论是出兵打仗,还是改革朝政,到最后苦的还是百姓。
刘泷写完这题。
发现林北还在瞪着自己,他不由一烦,这家伙莫非是个傻比。
没事,老看我是什么意思。
随后第二张发了过来,刘泷简单扫了几眼,不由得感叹,这府里还是有高人的,
这题目一般还真反应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