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北挥笔如墨。
他已经猜到了杨右府的意思,所谓的苦海无涯,并非劝人回头,剃发为僧。
而是学习就是苦海,永无止境。
只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获取知识,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岸边。
杨右府不愧是我辈楷模。
竟然想以此题提醒我等要努力读书,获取知识。
这次,府案首,非我莫属。
姓刘的,你怎么比得过我,这一次,我定要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让你明白,出身乡野永远也比不过我三代从政,我们家族的书籍有一层楼这么高。
我读的书比你见的还多。
就凭你侥幸得了个县案首,就敢对我大放厥词了?
等着吧,这一次,我赢定了。
老天爷也拦不住。
府考结束,众童生起身谢师,杨青缓缓走了下去。
他没有搭理其他人。
反而来到了林北的身前:“怎么样,有难度没?”
“回府尊,没有难度。”
“呵呵,好,我喜欢你的直率,好好考,我很看好你。”
其他学子羡慕得不行。
这个林北竟然让杨右府如此器重,看来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杨青连看都没看刘泷。
直接负手离去:“收卷,考生退场吧。”
林北挑衅地看了眼刘泷,那眼神似乎在说,小子,你怎么不狂了,再狂一个给我看看啊,告诉你,只要有我在的地方,你永远都是老二。
…
事了…
杨青坐在考堂,批阅卷子,他毕竟做了多年的官员,对考生的回答,光是扫一眼就知此人行不行。
很快他就翻到了林北的卷子。
字体工整,让人一眼就能看懂,杨青很满意,接着看了他前两个回答。
属于上等,思路清晰,对问题一针见血,不愧是名门世家的孩子,思路就是比农民家的要宽阔。
随后他看到第三题。
苦海无涯。
不由地笑了声:“终究还是有些年轻,没有领悟我的精神,不过他的想法也不错,知识本身就是一片苦海,只有每日读书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岸边。”
“此子可以评为府案首了。”
杨青又翻阅了几个卷子,发现这些考生字体潦草,有的还能写错别字,至于回答更是无聊至极。
正当他要给林北圈为案首时。
却看到副案一名审查官拍案而起:“狂妄。”
“这写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立刻派兵把那个叫刘泷的抓起来,严刑拷打,此子不安好心,竟敢说什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大逆不道也。”
杨青眉头一皱:“发生什么了。”
“为何如此激动。”
“右府,你看看这篇文章,他…他…算了,你还是自己看看吧。”
杨青接过那几张试卷。
通篇工整,活如印刷,光是从字体来看,就很舒服。
再一看名字,刘泷。
是那个替考的农夫野子,他的心情冷落了些。
随后他看向第一题。
【千年战乱百年太平,百姓当如何自处。】
这题目很明确。
就是告诉你,太平的日子是少的,身为老百姓该如何是好呢。
有的考生说:【老百姓应该坚定拥护朝廷政策,耕田做工,为生活创造美好条件】
有的考生:【虽然战乱很多,但是大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老百姓能够生在女帝的统治下,是非常幸福的。】
这些回答,反正都对,毕竟是拍马屁。
怎么给分,全靠考官。
而杨青面前的这份试卷回答却不是这样的。
他眉头一皱:“这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古朝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念了一遍,觉得不过瘾,于是又念了一遍,还是不够,最后甚至大声朗读了起来:“…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兴亡,百姓都苦啊。”
杨青眼眶一湿,没错是这样的,自从被贬出京,他沿着京师一路南下。
发现百姓如此穷苦,衣衫褴褛,形如乞丐,路边饿死者皆有不少。
那一刻,他的信仰崩塌了。
他不再是只会夸大其词的人,这些年,他已经深刻明白,从来就没有什么太平盛世。
有的只是遍地贫苦之人。
所谓的盛世,是饥饿的盛世,是贫苦的盛世,是被花言巧语蒙蔽的盛世。
这首诗写得好啊,写尽王朝的根本。
好,我…咳咳…
杨青失态了,连续咳嗽好几声,他颤抖地拿起第二道考题。
第二题是夸女帝的。
但是像刘泷这么夸的,还真是少见,说实话,这些词,连他一个知府都写不出来。
杨青嘴里念着:“福兮祐兮,在圣母兮;盛兮昌兮,在神皇兮。圣母皇皇,抚临四方。东西南北,无思不服…
读到最后,他啧啧两声:“此子,如若进京,必将成为女帝的宠儿。”
“没有哪个女人能经得起这样的夸赞。”
“没有人能顶得住如此甜言蜜语,可以给高分,来人。”
“在。”
杨青拿着这份试卷:“你把这第二题的回答,抄写下来,连夜送到京师。”
“让咱们的陛下看看。”
“是。”
有人不解:“主考,你这是何意,陛下不是最讨厌溜须拍马之辈吗。”
“呵呵,你今天衣服搭配得挺合适,让人赏心悦目啊。”
那人嘿嘿一笑:“也没有啦。”
杨青:“没有人不喜欢拍马屁,但是如果拍对了,就是赢家,就这篇文章,比我刚说的还要厉害百倍。”
“你是不懂的。”
杨青心情大好,女帝看完这个回答,一定会龙颜大悦,说不定还会破格提拔自己。
这个刘泷可真是帮了自己大忙了。
随后,他拿起第三张试卷。
也就是那道自己出的题,这写的又是一首诗,不过以诗作回答,虽然有些装逼,但是很有加分项。
毕竟光会写诗这一项就很加分。
杨青慢慢阅读: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不错,写得不错,有那个意境了。
但随后下一句,他瞬间瞪大眼睛,石化在原地: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上,却笑人间举子忙。”
这…
他已经猜到了杨右府的意思,所谓的苦海无涯,并非劝人回头,剃发为僧。
而是学习就是苦海,永无止境。
只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获取知识,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岸边。
杨右府不愧是我辈楷模。
竟然想以此题提醒我等要努力读书,获取知识。
这次,府案首,非我莫属。
姓刘的,你怎么比得过我,这一次,我定要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让你明白,出身乡野永远也比不过我三代从政,我们家族的书籍有一层楼这么高。
我读的书比你见的还多。
就凭你侥幸得了个县案首,就敢对我大放厥词了?
等着吧,这一次,我赢定了。
老天爷也拦不住。
府考结束,众童生起身谢师,杨青缓缓走了下去。
他没有搭理其他人。
反而来到了林北的身前:“怎么样,有难度没?”
“回府尊,没有难度。”
“呵呵,好,我喜欢你的直率,好好考,我很看好你。”
其他学子羡慕得不行。
这个林北竟然让杨右府如此器重,看来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杨青连看都没看刘泷。
直接负手离去:“收卷,考生退场吧。”
林北挑衅地看了眼刘泷,那眼神似乎在说,小子,你怎么不狂了,再狂一个给我看看啊,告诉你,只要有我在的地方,你永远都是老二。
…
事了…
杨青坐在考堂,批阅卷子,他毕竟做了多年的官员,对考生的回答,光是扫一眼就知此人行不行。
很快他就翻到了林北的卷子。
字体工整,让人一眼就能看懂,杨青很满意,接着看了他前两个回答。
属于上等,思路清晰,对问题一针见血,不愧是名门世家的孩子,思路就是比农民家的要宽阔。
随后他看到第三题。
苦海无涯。
不由地笑了声:“终究还是有些年轻,没有领悟我的精神,不过他的想法也不错,知识本身就是一片苦海,只有每日读书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岸边。”
“此子可以评为府案首了。”
杨青又翻阅了几个卷子,发现这些考生字体潦草,有的还能写错别字,至于回答更是无聊至极。
正当他要给林北圈为案首时。
却看到副案一名审查官拍案而起:“狂妄。”
“这写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立刻派兵把那个叫刘泷的抓起来,严刑拷打,此子不安好心,竟敢说什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大逆不道也。”
杨青眉头一皱:“发生什么了。”
“为何如此激动。”
“右府,你看看这篇文章,他…他…算了,你还是自己看看吧。”
杨青接过那几张试卷。
通篇工整,活如印刷,光是从字体来看,就很舒服。
再一看名字,刘泷。
是那个替考的农夫野子,他的心情冷落了些。
随后他看向第一题。
【千年战乱百年太平,百姓当如何自处。】
这题目很明确。
就是告诉你,太平的日子是少的,身为老百姓该如何是好呢。
有的考生说:【老百姓应该坚定拥护朝廷政策,耕田做工,为生活创造美好条件】
有的考生:【虽然战乱很多,但是大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老百姓能够生在女帝的统治下,是非常幸福的。】
这些回答,反正都对,毕竟是拍马屁。
怎么给分,全靠考官。
而杨青面前的这份试卷回答却不是这样的。
他眉头一皱:“这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古朝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念了一遍,觉得不过瘾,于是又念了一遍,还是不够,最后甚至大声朗读了起来:“…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兴亡,百姓都苦啊。”
杨青眼眶一湿,没错是这样的,自从被贬出京,他沿着京师一路南下。
发现百姓如此穷苦,衣衫褴褛,形如乞丐,路边饿死者皆有不少。
那一刻,他的信仰崩塌了。
他不再是只会夸大其词的人,这些年,他已经深刻明白,从来就没有什么太平盛世。
有的只是遍地贫苦之人。
所谓的盛世,是饥饿的盛世,是贫苦的盛世,是被花言巧语蒙蔽的盛世。
这首诗写得好啊,写尽王朝的根本。
好,我…咳咳…
杨青失态了,连续咳嗽好几声,他颤抖地拿起第二道考题。
第二题是夸女帝的。
但是像刘泷这么夸的,还真是少见,说实话,这些词,连他一个知府都写不出来。
杨青嘴里念着:“福兮祐兮,在圣母兮;盛兮昌兮,在神皇兮。圣母皇皇,抚临四方。东西南北,无思不服…
读到最后,他啧啧两声:“此子,如若进京,必将成为女帝的宠儿。”
“没有哪个女人能经得起这样的夸赞。”
“没有人能顶得住如此甜言蜜语,可以给高分,来人。”
“在。”
杨青拿着这份试卷:“你把这第二题的回答,抄写下来,连夜送到京师。”
“让咱们的陛下看看。”
“是。”
有人不解:“主考,你这是何意,陛下不是最讨厌溜须拍马之辈吗。”
“呵呵,你今天衣服搭配得挺合适,让人赏心悦目啊。”
那人嘿嘿一笑:“也没有啦。”
杨青:“没有人不喜欢拍马屁,但是如果拍对了,就是赢家,就这篇文章,比我刚说的还要厉害百倍。”
“你是不懂的。”
杨青心情大好,女帝看完这个回答,一定会龙颜大悦,说不定还会破格提拔自己。
这个刘泷可真是帮了自己大忙了。
随后,他拿起第三张试卷。
也就是那道自己出的题,这写的又是一首诗,不过以诗作回答,虽然有些装逼,但是很有加分项。
毕竟光会写诗这一项就很加分。
杨青慢慢阅读: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不错,写得不错,有那个意境了。
但随后下一句,他瞬间瞪大眼睛,石化在原地: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上,却笑人间举子忙。”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