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陈婉茵62-《我在清宫做圣母的那些年》

  二月,永玮率兵平定达瓦齐势力后平安将长公主送回京。

  九月,永玮率兵二次征伐伊犁。

  次年二月,永玮率兵再次征伐准噶尔。

  按照永琛的计划,永玮近乎血洗整个准噶尔汗国。

  鲜血染红西北的土地,天空倒映血色,湖水一片殷红。

  一路清洗,顺手平定了支持阿睦尔撒纳作乱的大小和卓的叛乱。

  大军班师回朝,浓烈的血腥味一路带回了京城。

  金銮殿上,弘历看着一身血腥气的儿子终于满意的点了头。

  慎贝勒封了亲王,和硕慎亲王。

  在西北的两年,永玮无时无刻不想回景阳宫。

  他覆灭了整个准噶尔,成了那里人见人怕的杀神,沾了一身的罪孽,他用满是鲜血的手托举起整个景阳宫。

  他会助额娘登上皇贵妃之位!

  景阳宫门口,沉稳内敛到近乎有些阴鸷的永玮终于露出了十来岁时的天真快乐笑容。

  额娘,儿子回来了。

  ···

  安静,异常的安静。

  整个景阳宫连一点声音都没有了。

  永玮颤抖的推开正屋的门,里面一个头发花白,一身孝服的女子缓缓站了起来。她被人搀扶着转过了身来。

  “璟婠!”永玮睁大了双眼看着眼前衰老疲惫的妹妹。

  “五哥,你回来了吗?”璟婠睁大了双眼,只是以前那双满是野心的眼睛中如今一片空洞。

  额娘离世了,她坚持多年的支撑和信仰彻底崩塌,五哥胜利了又能如何,额娘永远都看不见了。

  额娘死了。

  璟婠不知道哭了多久,鲜红的血泪从她眼中滑落,从那以后,她的眼睛就再也看不见了。

  “璟婠,额娘呢?”永玮隐约知道了,可他还是坚持问着。

  “五哥,额娘死了,额娘死了···”璟婠喃喃的说道。

  她没有看见的是永玮踉跄的走了两步,摔倒在了她面前。

  “五哥,皇阿玛只追封了额娘仪慈贵妃。五哥,你为什么不能早点覆灭准噶尔,为什么不能早点回来?”平静的埋怨让永玮痛苦的蜷缩起了身体。

  怪不得皇阿玛看着他的眼中再也没有了生气和怨恨,他以为是因为他覆灭准噶尔让皇阿玛终于满意了他。

  原来是额娘用生命换来了皇阿玛对他的怜爱。

  等众人再次见到慎王爷的时候,一身血气散尽,满头白发,一双绝望空洞的眼睛。和他们在仪慈贵妃的丧礼上看见的璟婠公主一样,一样的绝望麻木。

  养心殿中,慎亲王跪倒在地上,“皇阿玛,儿子满身罪孽,求您放儿子去雍和宫吧。”

  “你忘了你四哥的大义了吗?不愿再成为你四哥的执刀人了吗?”弘历生气永玮承受不了一点悲痛,可是看着满头白发的儿子,他还是心软的温和下了语气,“慎王府中,你也可以像以前在景阳宫中一样礼佛,只是,你四哥的书籍还是需要整理好。”

  “儿子领命。”永玮麻木的磕头。

  让永玮整理永琛的书,以前是因无人可用,现在却是想用永玮对永琛的自责和给自己的责任留住他。

  看着摇晃着离去的永玮,弘历忍不住将手边的折子全都推倒在地。

  他的又一个儿子要被毁了,朝中那些该死的臣子竟然还敢上奏指责永玮残忍。

  ·······

  随着慎亲王再也不愿踏出慎王府一步后,成婚的十阿哥永璇(仪慈贵妃次子)、十一阿哥永珩(哲妃次子)、十二阿哥永琰(令贵人之子)、十三阿哥永琦(宁贵人之子,永和宫哲妃庇佑的贵人之子)以及十四阿哥永琮(帝后嫡次子)也接连入朝听政了。

  端慧亲王在军事指挥上有多大的才能,皇上,皇后和众臣对于永琮在军事指挥上就有多大的期望。

  定安亲王在人员安抚,后勤管理上有多大的能力,皇上,哲妃和众臣对于永珩在后勤管理上就有多大的期望,对于从小和永珩一同长大的永琦就有多大的期盼。

  睿诚亲王在制定国策,内政之治上有多大的能力,豫毅亲王在治水强险上有多大的能力,皇上和令贵人就对永琰这个从小跟着永琛和永瑶长大的皇子就有多大的期盼。

  慎王爷在领军作战上有多大的能力,皇上和众臣对永璇就有多大的期盼。

  他们都是天之骄子血脉相连的亲弟弟,他们都是从小跟着自己那些王爷们长大的孩子。

  大清能有一个端慧亲王就能再有一个端亲王,能有一个定安亲王就能再有一个定亲王,能有一个睿诚亲王,豫毅亲王就能再有一个睿亲王,一个豫亲王,能有一个慎亲王就能还有下一个慎亲王。

  天佑大清,给了他们再一次拥有这些王爷们的机会。

  只是,龙椅上的弘历看着又一批年轻的容貌,心中又升起了不满。

  他们又想来争权吗?

  一个个就这么迫不及待想要坐在朕的龙椅上吗?

  他年长的几个被朝臣夸赞会是盛世明君的儿子们都已经死了,如今听政的儿子都还年轻。

  可是朝臣们已经开始了他们的战队,这一次傅恒都站到了永琮的身后了。

  他们都想要快些迎来一个新的盛世明君了吗!

  皇上原本的期待消失,变得越发的暴躁,他不愿见到儿子们在朝堂上出现,不愿听见他们口中说出一件件和政务相关的话。

  ·······

  长春宫

  皇后给看书的皇上添了一杯茶,她坐在一旁说道:“宫里久未有过新人入宫了,上书房中也只剩永瑚一人在读书了。宫里多少有些冷清了。”

  她身为皇后,后宫多年无所出,她的压力也不小。

  后宫嫔妃年纪都不小了,想生也不容易了。

  “皇后的意思是?”

  “皇上多年未曾选秀了,臣妾以为是该选些新人入宫了。”

  皇上并没有反对,他需要一些更加年幼的孩子来牵制住这些在朝中有自己拥护者的儿子们。

  内务府很快就开始准备新一轮的大选了。

  翊坤宫

  陈婉茵给弘历按着肩膀说道:“皇上,如今大选在即,宫里还有不少妹妹的位份多年也未曾有晋封,届时秀常在,庆常在面对新入宫的妹妹怕是心中多又介怀。”

  “婉茵是要给她们晋一晋位份?”

  “皇上登基多年从未有过大封六宫,除了臣妾外, 宫里姐妹们的位份也多年未曾变过了。”

  弘历点了点头,“那就依你所言。”

  一月后,皇上大封六宫。

  钟粹宫纯妃晋纯贵妃;

  永和宫哲妃晋哲贵妃;

  延禧宫愉嫔晋愉妃;

  咸福宫令贵人晋令嫔;

  永和宫宁贵人晋宁嫔,赐住储秀宫;

  景阳宫庆常在晋庆贵人;

  景仁宫秀常在晋秀贵人。

  ····

  九月,殿选结束。

  此次入宫多人,皇后忙着安排各宫住所。

  戴佳氏封忻嫔,居永寿宫;

  博尔济吉特氏封豫贵人,居景仁宫;

  钮祜禄氏封兰贵人,居承乾宫;

  巴林氏封颖常在,居启祥宫;

  拜尔嘎斯氏封恪常在,居启祥宫;

  西林觉罗氏封鄂常在,居承乾宫。

  后宫一时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