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以风铃视角的角色第一人称开启——
我叫白墨,生于后隋末,我的父亲来自寒门,是科举开始实施的那一年入榜成为一位官员的
父亲为官期间两袖清风,为荆州的政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出生的那年并不是平静的一年,那一年有很多大事发生,只是无论此刻外面的时局如何,我的父亲心下就只有一件事,他焦急的在庭院踱步,直到一声婴啼划破夜空
“夫人生了,恭喜大人母女平安,这是小千金,您来抱抱”
父亲局促不安的从笑盈盈的产婆手里接过来我,这还是他初为人父,那曾写出过后隋状元文的手在触碰到我的那一刻也是忍不住激动的颤抖
“您看小姐多乖,这小模样可有够俊俏的,日后定是一个美娇娥,不知道要迷倒多少青年才俊嘞”产婆打趣着父亲手里尚在襁褓中的我
我实在是太乖了,小小的娃儿不吵也不闹,父亲也是不自觉的逗弄起我来,惹得我咯咯直笑
“老爷,您给小姐取名字了吗”
“这孩子随夫人,眉眼如画,就叫墨儿好了”
……
我自小便和弟弟昭儿一起跟随父亲习文,几岁时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小才女
哦对了,忘记说了,昭儿是我的弟弟,但是却不是我娘亲生的,而且岚姨所出的庶子
岚姨是母亲的陪嫁,打小便跟着母亲,父亲母亲感她这些年的尽心尽力也是收了做妾,自我出生后三年岚姨为父亲诞下一子,也就是我现在的弟弟白昭
昭儿虽是庶出,可是架不住我娘疼爱,在府里面等同于嫡子
每当娘亲带我和昭儿做功课时岚姨便在一旁做女红,她总是会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我们,岚姨啊,可真是一个温柔的人儿啊
“墨儿今年也是越发的长高了,快来试试岚姨给你做的新衣裳”
岚姨温柔的招揽我过来,将精心赶制的衣服为我换上,岚姨心灵手巧甚至要比城里最好的绣娘做的还要好,衣服自然也是合身的
“你呀,总是冷落了昭儿,不知道的还以为墨儿才是你生的”
在这种时候娘亲自然是少不了打趣岚姨
“小姐说笑了,墨儿是女孩子,自然是要金贵一些,昭儿还是个毛小子,这上好的缎子穿在他身上也是浪费”
无论过了多少年岚姨还是依旧叫着母亲小姐,我们家里向来不论嫡庶那一套,怕也只有岚姨始终把我摆在嫡出的位置上,哪怕昭儿才是家中的长子
初时母亲还说她一二,只是深知她的脾气,久了便也由着她了,只是对昭儿却越发的好了
于是这个家里就形成了一个诡异的循环,正房对庶子关怀备至,妾室对嫡女嘘寒问暖
只是这些都与父亲无关,对于父亲来说我和昭儿都是他捧在心尖上的人儿,若是给侧室一锭银便也会差人给正房送些珠花,虽然比起珠花来说我更喜书一些
就这样我度过了平淡却也不乏味的少女时代,是年我13,昭儿十岁
公元611年,广帝初征高丽兵败后遂在年末旧事重提,父亲及几位大臣在朝堂上公然反驳广帝再征高丽的念头
我叫白墨,生于后隋末,我的父亲来自寒门,是科举开始实施的那一年入榜成为一位官员的
父亲为官期间两袖清风,为荆州的政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出生的那年并不是平静的一年,那一年有很多大事发生,只是无论此刻外面的时局如何,我的父亲心下就只有一件事,他焦急的在庭院踱步,直到一声婴啼划破夜空
“夫人生了,恭喜大人母女平安,这是小千金,您来抱抱”
父亲局促不安的从笑盈盈的产婆手里接过来我,这还是他初为人父,那曾写出过后隋状元文的手在触碰到我的那一刻也是忍不住激动的颤抖
“您看小姐多乖,这小模样可有够俊俏的,日后定是一个美娇娥,不知道要迷倒多少青年才俊嘞”产婆打趣着父亲手里尚在襁褓中的我
我实在是太乖了,小小的娃儿不吵也不闹,父亲也是不自觉的逗弄起我来,惹得我咯咯直笑
“老爷,您给小姐取名字了吗”
“这孩子随夫人,眉眼如画,就叫墨儿好了”
……
我自小便和弟弟昭儿一起跟随父亲习文,几岁时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小才女
哦对了,忘记说了,昭儿是我的弟弟,但是却不是我娘亲生的,而且岚姨所出的庶子
岚姨是母亲的陪嫁,打小便跟着母亲,父亲母亲感她这些年的尽心尽力也是收了做妾,自我出生后三年岚姨为父亲诞下一子,也就是我现在的弟弟白昭
昭儿虽是庶出,可是架不住我娘疼爱,在府里面等同于嫡子
每当娘亲带我和昭儿做功课时岚姨便在一旁做女红,她总是会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我们,岚姨啊,可真是一个温柔的人儿啊
“墨儿今年也是越发的长高了,快来试试岚姨给你做的新衣裳”
岚姨温柔的招揽我过来,将精心赶制的衣服为我换上,岚姨心灵手巧甚至要比城里最好的绣娘做的还要好,衣服自然也是合身的
“你呀,总是冷落了昭儿,不知道的还以为墨儿才是你生的”
在这种时候娘亲自然是少不了打趣岚姨
“小姐说笑了,墨儿是女孩子,自然是要金贵一些,昭儿还是个毛小子,这上好的缎子穿在他身上也是浪费”
无论过了多少年岚姨还是依旧叫着母亲小姐,我们家里向来不论嫡庶那一套,怕也只有岚姨始终把我摆在嫡出的位置上,哪怕昭儿才是家中的长子
初时母亲还说她一二,只是深知她的脾气,久了便也由着她了,只是对昭儿却越发的好了
于是这个家里就形成了一个诡异的循环,正房对庶子关怀备至,妾室对嫡女嘘寒问暖
只是这些都与父亲无关,对于父亲来说我和昭儿都是他捧在心尖上的人儿,若是给侧室一锭银便也会差人给正房送些珠花,虽然比起珠花来说我更喜书一些
就这样我度过了平淡却也不乏味的少女时代,是年我13,昭儿十岁
公元611年,广帝初征高丽兵败后遂在年末旧事重提,父亲及几位大臣在朝堂上公然反驳广帝再征高丽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