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从来都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人类的悲喜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相通过就在华夏经济引擎再次启动,用工需求暴增,所谓三十五岁魔咒被破除之后,东南小岛上的经济却直接崩了。
而且还是大崩特崩。
众所周知这里最厉害的是芯片产业,也是最让当地人骄傲的产业。
的确也值得骄傲,可以说这个不算大的地方掌握着全世界最先进的芯片制程跟最先进的芯片测试跟封装能力。
以前英特尔、英伟达能赚钱的时候,毫无疑问芯片就是支柱产业。
根据统计其半导体直接从业人数达到23万人,这还不算上下游产业链的。
而且这条产业链上吸纳的还都是高薪资的那种人才。雇佣了大量的工程师技术人员跟操作人员。
不止如此,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半导体产业出口占了该地区总出口的35%之多,再加上出口本就是这种小岛地区最重要的GDP来源。
所以光是芯片产业本身就为该地区贡献了百分之十以上的GDP。如果再加上间接贡献出的GDP,起码能到15%-20%。
但现在全崩了。
当微软,英伟达开始跪地求饶,英特尔股价直接从已经是低处再次腰斩,阿斯麦恨不得求着把自家股份送给华夏的时候,老芯片产业已经彻底没了未来。
虽然现在还不至于完全没了订单,毕竟太极系列电脑的售价还较为高昂,全世界依然有许多地区没那么富裕,还需要这种便宜廉价的老式电子计算机。
但是这玩意儿有个预期尤其是现在过了一年之后,太极系列入门级电脑已经从最开始的5.8万降到了现在的3
万左右就能买到,直接让各种高端型号产品没人买了,不管是主板还是CPU,都是如此。
现在只能靠各种手机芯片撑着利润。但眼看着这块也不行了。
因为华夏的量子模拟计算联盟已经官宣开始着手研发量子模拟计算小型化设备,用于制造量子模拟计算手机。
可以想象这一年时间下来,整个地区失业率飙升到什么鬼样子。
更可怕的是失业的还都是社会支柱的中产阶级,从一定程度上说都属于那种高知群体,比如跟芯片相关的工程师职位。
真就是大批从事半导体相关产业的工程师直接被裁员,断了收入,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高收入群体。
一个人的收入可以让一家人过上相对富裕生活那种,妥妥的中产阶级,但现在大批这样的人被裁员了。
其实哪里有什么三十五岁魔咒?无非是经济艰难形势下企业被迫的选择罢了。当超过三十五岁就要面临裁员,无非代表着因为连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都找不到好工作了。
这些人突然失业,对于整个社会稳定性的影响可是很大的。毕竟意味着整个家庭都断了经济来源,这就又会影响到另一个社会重要经济层面一一消费!
中产都特么没钱消费了啊!即便兜里还有点钱,但这种失业率暴增的经济形势,带来的悲观预期,谁特么还敢随便花钱?
但这还不是最可悲的。
压垮一群人最后心理防线最后一根稻草的还是华夏商业代表团去了一趟西大之后,西大直接不承认这边的护照了!
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有了西大开头之后,全世界突然都开始翻脸了,都不承认了!
不管是东边的还是西边的,他们的护照突然就成了一张废纸,哪都不能去了。
好吧,也不能算废纸,起码还能去对岸。不过真要去对岸的话,也要办其他证件.
精神跟物质的双重打击,瞬间把人打懵了。
很多时候事实胜于雄辩。
什么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
事实证明,没有大国崛起,哪来的什么小民尊严?古往今来谁特么听说过,跪着要饭也能要出尊严的?
以往接受教育跟信息轰炸形成的世界观在这一刻完全被颠覆了。
自由听起来很美好,但没人说要以饿肚子为代价啊?
最让人无所适从的还是之前对面还嘘寒问暖的,现在却直接不闻不问了。
是的,真就是不闻不问。甚至之前给的一些优惠政策都给取消了,也懒得接对面的电话了,爱咋滴咋滴吧。
好在路并没有堵死,
虽然岛上工作机会不多,但对面华夏现在机会多得简直要溢出。
土木、科技、芯片、工厂—-哪哪都需要人手。无非就是用脚投票。
尤其是西大对东大免签之后,去务工还能有长达一年的免签期,同样有一堆的人打算去西大那边试试能不能捞上一笔。
虽然现在汇率差相对之前已经很小了,这一年下来,在双方的可以操控下,最新汇率已经达到了1:3.32,但还是有获利空间的。
尤其是大家都知道西大那边出了名的人工贵。只要能合法的做事,不是打黑工,收入还算不错,说不定还没华夏这边这么卷。
再加上那么多搞工程的跑过去,总要有人为他们服务吧?
据说过去搞工程的拿的可都是高工资,每个月最少都有大几万,这些人总得消费吧?
那边的人做的东西都不好吃,更不懂华夏人的各种习惯。实在不行,去那边工地上打小工,说不定也比国内赚的多。
于是国内一帮人开始想办法跑去国外只为捞金,东南地区的则开始举家跑到华夏来,
只为了找份工作生存下去,竟然行成了一种动态平衡。
只能说华夏高瞻者是懂平衡的。
唯一说起来可怜的大概就是那些现在才想着来华夏找份工作的工程师跟技术人员们,
现在只能向下迁就,成了新世纪的牛马。成了老板们最喜欢的那群人。
也是没办法,都要养家糊口啊!
这种看似无序的混乱持续了整整三年。说起来,这人心浮动的三年全世界竟然井然有序的过去了,甚至连局部冲突都很少发生。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毕竟当东大西大同时发声,说出一句不能乱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这个世界还真乱不起来。
各种怨气跟矛盾肯定是有的,还很大。
但现在天上有华夏的天基防御系统时刻监控着。且自从东大西大合作之后,就连船只的维修效率都高了许多。
海上双方的大船到处游弋,再加上半点不夸张的说,两边领先全世界整整一代的飞机多到能把人吓死。
尤其是华夏,现在飞的都是无人机,而且产量贼高,足以让大家的心态都分外平和。
小打小闹自然是难免的。幼儿园的小朋友没事儿还要打打架呢,但大方向上很平和。
毕竟在华夏看来什么事都是可以谈的。
打架不好,耽误生产!
也就是在这一年,华夏的天基防御二期建设顺利完工。
整个北半球都已经在华夏天基防御系统的监控之下,且已经具备了地外可能攻击的防御能力。
2035年10月1日,天盾-2035演习计划顺利完成的时候,全球所有国家都发来了贺电。
别的就先不说,起码以后不用怕小行星撞击地球这种破事儿了。
跟上次演习完一样,天盾-2035演习成功之后,华夏官方又宣布了一条好消息,华夏登月项目已经做好准备,初步定于十一月中旬在华夏昌文发射基地,正式载人登月。
具体日期没有完全确定,主要是还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
不管从哪个层面来说,这都是一个极好的消息。尤其是对于人类整体文明而言。
因为按照华夏官方的说法,这次载人登月并不是上去留个脚印,插一面旗子。
而是要在月球建设一个能容纳十人长期居留的小型科研基地,其实就跟空间站的意思差不多。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派一些人上去,然后把在月球逗留的人给接下来。换言之,这次华夏要做的是驻月常态化。
全球震惊,但华夏内部已经麻了。
主要是这些年各种喊牛逼已经喊了太多次了,许多人就感觉载人登月对于华夏来说也不算什么特别难的事情。
毕竟天基防御系统都给做出来了,全息游戏业玩上了。
尤其是已经风靡全球的星际争霸111,星际经营建设加即时对战的设计,不少华夏玩家连距离太阳系外亿万光年的卡蜜拉星系基地都有了,以至于产生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能建基地才是正常的,连个月球科研基地都建不了,那还上去干嘛?更别提还是一个只能容纳十个人左右的小型科研基地。
很多华夏网友甚至觉得要在月球上建设一个能够驻守几千人的大型基地才是正经事的所以现在华夏很多科普博主已经不愿意在自家网络上跟国内的网友科普关于登月的难度以及各种基础知识了。
比如一般而言,十一月份因为地球公转位置,更易实现低倾角、高能量轨道,的确适合直接奔月。
又比如选择昌文发射基地主要是因为这里维度比较低,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燃料,减轻火箭的负重。毕竟这次要送七个人上去,还有一堆的物资。
既然选择了昌文发射基地就要考虑避过麻烦的台风季,所以十一月到次年二月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但十一月最大的好处还在于月面光照充足这些华夏网友看都懒得看的科普,在国外则大受追捧。
毕竟这三年时间,华夏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科技中心。所有振奋人心的科技进步都是华夏出来的。
在官方引导下,现在华夏的高校跟研究所发表文章的中心已经从英文期刊转到了中文期刊上。
现在科研工作者使用频率最高的APP就是现代汉语科研专用词汇表。不夸张的说,现在每天都有几十个生词填充进去。
顺带着华夏制造也从之前便宜货的刻板印象,变成了现在实用加高端的代名词。连带着现在老外网友们也更愿意相信华夏科普主播说的东西。
毕竟华夏科普主播说的都是中文,全世界都知道现在最前沿的论文百分之七十都是中文书写的,所以他们肯定懂的更多。
只能说老外的认知还是如此朴实。
当然也不是说这些年大家都过得不错。事实上只要发生变化就总会有失意者。更别提这几年变化在世界各地不停发生着。
比如西大。
最先只拿出三个州展开大基建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白色房子最初选择的三个州其实还很有讲究。毫无疑问,三个州都分布在曾经辉煌过的铁锈带。
其中有两个州属于其铁杆支持者,一个州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摇摆州。
三年下来,三个州的改变是肉眼可见的。
第一年刚开始的时候,三个州的主要城市近乎全部成了大工地,到处都是被围起来翻新的道路以及被拆迁的房屋。
第二年情况也没好多少,但到了第三年城市肉眼可见的变新变漂亮了,路面也变得整齐跟干净。
如果不考虑进入三个州之后那些让钱包烦恼的高速收费站,是真有西大重新回到上世纪巅峰时期的感觉。
那种繁荣是肉眼可见的。
但对于普通的西大人来说,更大变化还在于生活方式的变化。
比如不知不觉中,这三个试点州的人工费用被打下来了。
没办法,因为主要基建地点在这三个州,大批的华夏人涌入之后,就成了现在这种情况。只要是能赚钱的活,一堆人抢着干,还特么都有合法身份。
当然也不是说本地人赚不到钱了,事实上随着各种基建展开,当地的就业率的确是上去了,只要肯干活总能找到一份工作,而且薪资还不低,无非是比之前要辛苦一些。
毕竟华夏人不可能把工作都抢完,尤其是有些工作雇佣本地人要比雇佣华夏人更省钱的时候。
再加上当地人渐渐达成了华夏人不能惹的共识。
原因无他,华夏官方竟然什么都管!
因为设计了这三个试点州,所以华夏专门在这三个州设置了好几个官方办事处。
但凡跟华夏人起了任何纠纷,这些办事处的人就会介入,只要华夏人这边占理,就会逼看三个州的官方部门迅速解决。
众所周知,本地人最不喜欢跟这些官方部门打交道,于是大多数情况下,也就只能忍忍算了。
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然后发现虽然工作比以前累了点,但生活肉眼可见的好了,似乎也不错。
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许多情况都在发生变化
而且还是大崩特崩。
众所周知这里最厉害的是芯片产业,也是最让当地人骄傲的产业。
的确也值得骄傲,可以说这个不算大的地方掌握着全世界最先进的芯片制程跟最先进的芯片测试跟封装能力。
以前英特尔、英伟达能赚钱的时候,毫无疑问芯片就是支柱产业。
根据统计其半导体直接从业人数达到23万人,这还不算上下游产业链的。
而且这条产业链上吸纳的还都是高薪资的那种人才。雇佣了大量的工程师技术人员跟操作人员。
不止如此,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半导体产业出口占了该地区总出口的35%之多,再加上出口本就是这种小岛地区最重要的GDP来源。
所以光是芯片产业本身就为该地区贡献了百分之十以上的GDP。如果再加上间接贡献出的GDP,起码能到15%-20%。
但现在全崩了。
当微软,英伟达开始跪地求饶,英特尔股价直接从已经是低处再次腰斩,阿斯麦恨不得求着把自家股份送给华夏的时候,老芯片产业已经彻底没了未来。
虽然现在还不至于完全没了订单,毕竟太极系列电脑的售价还较为高昂,全世界依然有许多地区没那么富裕,还需要这种便宜廉价的老式电子计算机。
但是这玩意儿有个预期尤其是现在过了一年之后,太极系列入门级电脑已经从最开始的5.8万降到了现在的3
万左右就能买到,直接让各种高端型号产品没人买了,不管是主板还是CPU,都是如此。
现在只能靠各种手机芯片撑着利润。但眼看着这块也不行了。
因为华夏的量子模拟计算联盟已经官宣开始着手研发量子模拟计算小型化设备,用于制造量子模拟计算手机。
可以想象这一年时间下来,整个地区失业率飙升到什么鬼样子。
更可怕的是失业的还都是社会支柱的中产阶级,从一定程度上说都属于那种高知群体,比如跟芯片相关的工程师职位。
真就是大批从事半导体相关产业的工程师直接被裁员,断了收入,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高收入群体。
一个人的收入可以让一家人过上相对富裕生活那种,妥妥的中产阶级,但现在大批这样的人被裁员了。
其实哪里有什么三十五岁魔咒?无非是经济艰难形势下企业被迫的选择罢了。当超过三十五岁就要面临裁员,无非代表着因为连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都找不到好工作了。
这些人突然失业,对于整个社会稳定性的影响可是很大的。毕竟意味着整个家庭都断了经济来源,这就又会影响到另一个社会重要经济层面一一消费!
中产都特么没钱消费了啊!即便兜里还有点钱,但这种失业率暴增的经济形势,带来的悲观预期,谁特么还敢随便花钱?
但这还不是最可悲的。
压垮一群人最后心理防线最后一根稻草的还是华夏商业代表团去了一趟西大之后,西大直接不承认这边的护照了!
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有了西大开头之后,全世界突然都开始翻脸了,都不承认了!
不管是东边的还是西边的,他们的护照突然就成了一张废纸,哪都不能去了。
好吧,也不能算废纸,起码还能去对岸。不过真要去对岸的话,也要办其他证件.
精神跟物质的双重打击,瞬间把人打懵了。
很多时候事实胜于雄辩。
什么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
事实证明,没有大国崛起,哪来的什么小民尊严?古往今来谁特么听说过,跪着要饭也能要出尊严的?
以往接受教育跟信息轰炸形成的世界观在这一刻完全被颠覆了。
自由听起来很美好,但没人说要以饿肚子为代价啊?
最让人无所适从的还是之前对面还嘘寒问暖的,现在却直接不闻不问了。
是的,真就是不闻不问。甚至之前给的一些优惠政策都给取消了,也懒得接对面的电话了,爱咋滴咋滴吧。
好在路并没有堵死,
虽然岛上工作机会不多,但对面华夏现在机会多得简直要溢出。
土木、科技、芯片、工厂—-哪哪都需要人手。无非就是用脚投票。
尤其是西大对东大免签之后,去务工还能有长达一年的免签期,同样有一堆的人打算去西大那边试试能不能捞上一笔。
虽然现在汇率差相对之前已经很小了,这一年下来,在双方的可以操控下,最新汇率已经达到了1:3.32,但还是有获利空间的。
尤其是大家都知道西大那边出了名的人工贵。只要能合法的做事,不是打黑工,收入还算不错,说不定还没华夏这边这么卷。
再加上那么多搞工程的跑过去,总要有人为他们服务吧?
据说过去搞工程的拿的可都是高工资,每个月最少都有大几万,这些人总得消费吧?
那边的人做的东西都不好吃,更不懂华夏人的各种习惯。实在不行,去那边工地上打小工,说不定也比国内赚的多。
于是国内一帮人开始想办法跑去国外只为捞金,东南地区的则开始举家跑到华夏来,
只为了找份工作生存下去,竟然行成了一种动态平衡。
只能说华夏高瞻者是懂平衡的。
唯一说起来可怜的大概就是那些现在才想着来华夏找份工作的工程师跟技术人员们,
现在只能向下迁就,成了新世纪的牛马。成了老板们最喜欢的那群人。
也是没办法,都要养家糊口啊!
这种看似无序的混乱持续了整整三年。说起来,这人心浮动的三年全世界竟然井然有序的过去了,甚至连局部冲突都很少发生。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毕竟当东大西大同时发声,说出一句不能乱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这个世界还真乱不起来。
各种怨气跟矛盾肯定是有的,还很大。
但现在天上有华夏的天基防御系统时刻监控着。且自从东大西大合作之后,就连船只的维修效率都高了许多。
海上双方的大船到处游弋,再加上半点不夸张的说,两边领先全世界整整一代的飞机多到能把人吓死。
尤其是华夏,现在飞的都是无人机,而且产量贼高,足以让大家的心态都分外平和。
小打小闹自然是难免的。幼儿园的小朋友没事儿还要打打架呢,但大方向上很平和。
毕竟在华夏看来什么事都是可以谈的。
打架不好,耽误生产!
也就是在这一年,华夏的天基防御二期建设顺利完工。
整个北半球都已经在华夏天基防御系统的监控之下,且已经具备了地外可能攻击的防御能力。
2035年10月1日,天盾-2035演习计划顺利完成的时候,全球所有国家都发来了贺电。
别的就先不说,起码以后不用怕小行星撞击地球这种破事儿了。
跟上次演习完一样,天盾-2035演习成功之后,华夏官方又宣布了一条好消息,华夏登月项目已经做好准备,初步定于十一月中旬在华夏昌文发射基地,正式载人登月。
具体日期没有完全确定,主要是还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
不管从哪个层面来说,这都是一个极好的消息。尤其是对于人类整体文明而言。
因为按照华夏官方的说法,这次载人登月并不是上去留个脚印,插一面旗子。
而是要在月球建设一个能容纳十人长期居留的小型科研基地,其实就跟空间站的意思差不多。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派一些人上去,然后把在月球逗留的人给接下来。换言之,这次华夏要做的是驻月常态化。
全球震惊,但华夏内部已经麻了。
主要是这些年各种喊牛逼已经喊了太多次了,许多人就感觉载人登月对于华夏来说也不算什么特别难的事情。
毕竟天基防御系统都给做出来了,全息游戏业玩上了。
尤其是已经风靡全球的星际争霸111,星际经营建设加即时对战的设计,不少华夏玩家连距离太阳系外亿万光年的卡蜜拉星系基地都有了,以至于产生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能建基地才是正常的,连个月球科研基地都建不了,那还上去干嘛?更别提还是一个只能容纳十个人左右的小型科研基地。
很多华夏网友甚至觉得要在月球上建设一个能够驻守几千人的大型基地才是正经事的所以现在华夏很多科普博主已经不愿意在自家网络上跟国内的网友科普关于登月的难度以及各种基础知识了。
比如一般而言,十一月份因为地球公转位置,更易实现低倾角、高能量轨道,的确适合直接奔月。
又比如选择昌文发射基地主要是因为这里维度比较低,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燃料,减轻火箭的负重。毕竟这次要送七个人上去,还有一堆的物资。
既然选择了昌文发射基地就要考虑避过麻烦的台风季,所以十一月到次年二月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但十一月最大的好处还在于月面光照充足这些华夏网友看都懒得看的科普,在国外则大受追捧。
毕竟这三年时间,华夏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科技中心。所有振奋人心的科技进步都是华夏出来的。
在官方引导下,现在华夏的高校跟研究所发表文章的中心已经从英文期刊转到了中文期刊上。
现在科研工作者使用频率最高的APP就是现代汉语科研专用词汇表。不夸张的说,现在每天都有几十个生词填充进去。
顺带着华夏制造也从之前便宜货的刻板印象,变成了现在实用加高端的代名词。连带着现在老外网友们也更愿意相信华夏科普主播说的东西。
毕竟华夏科普主播说的都是中文,全世界都知道现在最前沿的论文百分之七十都是中文书写的,所以他们肯定懂的更多。
只能说老外的认知还是如此朴实。
当然也不是说这些年大家都过得不错。事实上只要发生变化就总会有失意者。更别提这几年变化在世界各地不停发生着。
比如西大。
最先只拿出三个州展开大基建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白色房子最初选择的三个州其实还很有讲究。毫无疑问,三个州都分布在曾经辉煌过的铁锈带。
其中有两个州属于其铁杆支持者,一个州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摇摆州。
三年下来,三个州的改变是肉眼可见的。
第一年刚开始的时候,三个州的主要城市近乎全部成了大工地,到处都是被围起来翻新的道路以及被拆迁的房屋。
第二年情况也没好多少,但到了第三年城市肉眼可见的变新变漂亮了,路面也变得整齐跟干净。
如果不考虑进入三个州之后那些让钱包烦恼的高速收费站,是真有西大重新回到上世纪巅峰时期的感觉。
那种繁荣是肉眼可见的。
但对于普通的西大人来说,更大变化还在于生活方式的变化。
比如不知不觉中,这三个试点州的人工费用被打下来了。
没办法,因为主要基建地点在这三个州,大批的华夏人涌入之后,就成了现在这种情况。只要是能赚钱的活,一堆人抢着干,还特么都有合法身份。
当然也不是说本地人赚不到钱了,事实上随着各种基建展开,当地的就业率的确是上去了,只要肯干活总能找到一份工作,而且薪资还不低,无非是比之前要辛苦一些。
毕竟华夏人不可能把工作都抢完,尤其是有些工作雇佣本地人要比雇佣华夏人更省钱的时候。
再加上当地人渐渐达成了华夏人不能惹的共识。
原因无他,华夏官方竟然什么都管!
因为设计了这三个试点州,所以华夏专门在这三个州设置了好几个官方办事处。
但凡跟华夏人起了任何纠纷,这些办事处的人就会介入,只要华夏人这边占理,就会逼看三个州的官方部门迅速解决。
众所周知,本地人最不喜欢跟这些官方部门打交道,于是大多数情况下,也就只能忍忍算了。
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然后发现虽然工作比以前累了点,但生活肉眼可见的好了,似乎也不错。
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许多情况都在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