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昨天说过了!”萧公爷没好气道,却还是往帐篷里看了一眼又一眼,李太医看不得他那个样子,“啧”了两声:“你说你要真不放心,就进去看看不得了?反正这京城里应该没人敢不要命敢传你的谣言吧?”
“是没人敢传我的,但是阿春不一样。我现在还能护得住她,可当我死了呢?良英也走了呢?”萧公爷叹了口气,“李杏,你不能保证人是一成不变的。”
李太医捋了捋胡子,笑了笑:“你说的也要道理,那我走了,你就在外边儿守着吧。”走到一半儿,李太医又折回来,故意在萧公爷跟前道:“对了,你孙媳妇答应我了,等陛下的赏赐下来,就付我诊费。她可比你这抠搜老匹夫大方多了。”
“滚滚滚!老子攒那么多还不是给封戟的!”萧公爷踹了李太医一脚,被李太医灵活地躲了过去。
“走了,真走了!最好不要再找我!”
直到李太医的身影在萧家的营地消失不见,萧公爷叹了口气,又看了一眼柳拂春的帐篷,想了想,还是没进去。
就在萧公爷要离去的时候,里面传来柳拂春的声音:“是爷爷在外面吗?”“是我。”萧公爷道。
“爷爷进来坐坐吧,我也有些事情想要问一问。”柳拂春的声音虽然听起来虚,但精气神什么的都没问题,萧公爷心头最后的焦虑也被抚平:“阿春,你先好好休息,你想知道的事情等你身子好了之后都会知道的。”
说着,萧公爷便走了。
柳拂春听到外面萧公爷离去的动静,叹了口气,也没再说什么了。
她还想知道那个“刘霄渊”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此时被柳拂春惦记的刘霄渊刚刚把柳拂春这些年在京城的事情打听清楚,几乎是立刻就下了结论:柳拂春就是他失散多年的亲妹妹!
“刘霄渊”,应该是“柳霄渊”才对。
一想到这一点,柳霄渊就激动起来,但很快他又想起了打听到的那些事,对于沈家和裴家更是怒火中烧。
他们怎么能把错误归咎到一个当时还是孩子的人身上。
好在小妹自己清醒了,摆脱了那两家人,但现在怎么又突然跳进了萧家?
虽然柳霄渊自己也是武将,对于萧封戟已经萧家世代骁勇也是相当敬佩的,但不如说就是因为萧家的功勋太过耀眼,在京城的地位也太过“高高在上”,在柳霄渊看来,反而更不适合嫁。
旁人或许还会觉得这样的权势正和她意,或是觉得有这样天大的好事砸到自己的身上会狂喜,但是曾经经历过大厦倾颓的柳霄渊并不这么认为。
越是“高高在上”,就越是“摇摇欲坠”,摔下来的时候也就越疼。
目前的萧家是谁都不敢招惹,但是等萧公爷逝去后呢?那个时候萧家只剩一个昏迷不醒的萧封戟,一个柳拂春和一个稚子,就算得陛下照拂,但仍然脆弱得和纸一样,一戳就破。
正是因为这些,柳霄渊才不想让柳拂春嫁进萧家。
但陛下都发话了,而且现在的他对于柳拂春来说也是个陌生人,贸然上去认亲恐怕不仅不会有好处,还会把柳拂春吓到。就算认亲成功,他对于柳拂春来说也就是个不熟的亲人。
他又有什么资格去管柳拂春的婚嫁呢?难道在柳拂春上一段失败且痛苦的亲事中,他作为正儿八经的娘家人有出过力吗?
一想到这一点,原本踌躇满志的柳霄渊立马蔫巴了。
尤其是他还听说柳拂春怀了孩子,还在昨天为了护住萧公爷动了胎气,就更蔫巴了。
他不敢直接去看柳拂春,只敢在萧家的营地外偷偷摸摸看上一眼,昨天偷听到李太医说柳拂春一切都好才敢安心离开。
他接下来该怎么和柳拂春表明自己的身份呢?
柳霄渊在别人口中是文韬武略的将才,但在这种事情上也会犯难,无法用任何书本上的法子来解决当下的难题。
他最害怕的是柳拂春不肯认他,不肯认“柳”这个姓氏,那他年底回老家的时候会被母亲拿着扫帚撵出来的。
不对,可能老家都回不去了。
柳拂春还不知道自己的同胞哥哥正在苦恼认亲的事情,她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就觉得浑身不得劲,想下床走走,却被翠珠和挽春联手阻止了。
一个说什么她现在身体还没痊愈,不能下床。
另一个说要解闷的话可以找两本书来。
总之就是不让柳拂春下床。
过了一会儿,听说她醒来的太后和明通帝都派了自己身边的亲信过来看望,太后派的是云竹姑姑,明通帝派的是全海公公。
还分别带来了一道懿旨和一道圣旨,总之就是为了嘉奖这次护驾有功,赏了她很多东西。
在床上躺了一天两夜的柳拂春终于在秋猎第四天的时候被允许下床了,柳拂春一下床就去找了萧公爷。
见柳拂春过来,萧公爷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了什么:“就这么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您打趣我。”柳拂春笑了笑,“毕竟我可能要再多几个亲人了,怎么可能不急迫。”
闻言,萧公爷叹了口气:“我派人去问过了,确实是柳家的人,但是不是你的亲人还不知道。”“那他为何要改姓?”柳拂春最好奇的是这个,明明柳家又不是因为什么重大的罪才远离的京城。
萧公爷道:“他说……”似乎是想起自己要说什么,萧公爷的话里都带了点笑意:“他说,既怕别人认出自己的身份又怕别人认不出来,索性换一个姓氏,到时候建功立业了再换回来也不迟。”
“他不怕陛下不认吗?”柳拂春真是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理由,脸不由得皱成了一团,不太理解自己这个哥哥的想法。
更名换姓这件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说,就是欺君罔上,但若是掌权者不在意,就是皆大欢喜。
萧公爷说出来自己都想笑:“年轻人的心思我是不懂了,还得你去问问可能会理解。”
蓦地,柳拂春有点不安了。
“是没人敢传我的,但是阿春不一样。我现在还能护得住她,可当我死了呢?良英也走了呢?”萧公爷叹了口气,“李杏,你不能保证人是一成不变的。”
李太医捋了捋胡子,笑了笑:“你说的也要道理,那我走了,你就在外边儿守着吧。”走到一半儿,李太医又折回来,故意在萧公爷跟前道:“对了,你孙媳妇答应我了,等陛下的赏赐下来,就付我诊费。她可比你这抠搜老匹夫大方多了。”
“滚滚滚!老子攒那么多还不是给封戟的!”萧公爷踹了李太医一脚,被李太医灵活地躲了过去。
“走了,真走了!最好不要再找我!”
直到李太医的身影在萧家的营地消失不见,萧公爷叹了口气,又看了一眼柳拂春的帐篷,想了想,还是没进去。
就在萧公爷要离去的时候,里面传来柳拂春的声音:“是爷爷在外面吗?”“是我。”萧公爷道。
“爷爷进来坐坐吧,我也有些事情想要问一问。”柳拂春的声音虽然听起来虚,但精气神什么的都没问题,萧公爷心头最后的焦虑也被抚平:“阿春,你先好好休息,你想知道的事情等你身子好了之后都会知道的。”
说着,萧公爷便走了。
柳拂春听到外面萧公爷离去的动静,叹了口气,也没再说什么了。
她还想知道那个“刘霄渊”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此时被柳拂春惦记的刘霄渊刚刚把柳拂春这些年在京城的事情打听清楚,几乎是立刻就下了结论:柳拂春就是他失散多年的亲妹妹!
“刘霄渊”,应该是“柳霄渊”才对。
一想到这一点,柳霄渊就激动起来,但很快他又想起了打听到的那些事,对于沈家和裴家更是怒火中烧。
他们怎么能把错误归咎到一个当时还是孩子的人身上。
好在小妹自己清醒了,摆脱了那两家人,但现在怎么又突然跳进了萧家?
虽然柳霄渊自己也是武将,对于萧封戟已经萧家世代骁勇也是相当敬佩的,但不如说就是因为萧家的功勋太过耀眼,在京城的地位也太过“高高在上”,在柳霄渊看来,反而更不适合嫁。
旁人或许还会觉得这样的权势正和她意,或是觉得有这样天大的好事砸到自己的身上会狂喜,但是曾经经历过大厦倾颓的柳霄渊并不这么认为。
越是“高高在上”,就越是“摇摇欲坠”,摔下来的时候也就越疼。
目前的萧家是谁都不敢招惹,但是等萧公爷逝去后呢?那个时候萧家只剩一个昏迷不醒的萧封戟,一个柳拂春和一个稚子,就算得陛下照拂,但仍然脆弱得和纸一样,一戳就破。
正是因为这些,柳霄渊才不想让柳拂春嫁进萧家。
但陛下都发话了,而且现在的他对于柳拂春来说也是个陌生人,贸然上去认亲恐怕不仅不会有好处,还会把柳拂春吓到。就算认亲成功,他对于柳拂春来说也就是个不熟的亲人。
他又有什么资格去管柳拂春的婚嫁呢?难道在柳拂春上一段失败且痛苦的亲事中,他作为正儿八经的娘家人有出过力吗?
一想到这一点,原本踌躇满志的柳霄渊立马蔫巴了。
尤其是他还听说柳拂春怀了孩子,还在昨天为了护住萧公爷动了胎气,就更蔫巴了。
他不敢直接去看柳拂春,只敢在萧家的营地外偷偷摸摸看上一眼,昨天偷听到李太医说柳拂春一切都好才敢安心离开。
他接下来该怎么和柳拂春表明自己的身份呢?
柳霄渊在别人口中是文韬武略的将才,但在这种事情上也会犯难,无法用任何书本上的法子来解决当下的难题。
他最害怕的是柳拂春不肯认他,不肯认“柳”这个姓氏,那他年底回老家的时候会被母亲拿着扫帚撵出来的。
不对,可能老家都回不去了。
柳拂春还不知道自己的同胞哥哥正在苦恼认亲的事情,她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就觉得浑身不得劲,想下床走走,却被翠珠和挽春联手阻止了。
一个说什么她现在身体还没痊愈,不能下床。
另一个说要解闷的话可以找两本书来。
总之就是不让柳拂春下床。
过了一会儿,听说她醒来的太后和明通帝都派了自己身边的亲信过来看望,太后派的是云竹姑姑,明通帝派的是全海公公。
还分别带来了一道懿旨和一道圣旨,总之就是为了嘉奖这次护驾有功,赏了她很多东西。
在床上躺了一天两夜的柳拂春终于在秋猎第四天的时候被允许下床了,柳拂春一下床就去找了萧公爷。
见柳拂春过来,萧公爷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了什么:“就这么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您打趣我。”柳拂春笑了笑,“毕竟我可能要再多几个亲人了,怎么可能不急迫。”
闻言,萧公爷叹了口气:“我派人去问过了,确实是柳家的人,但是不是你的亲人还不知道。”“那他为何要改姓?”柳拂春最好奇的是这个,明明柳家又不是因为什么重大的罪才远离的京城。
萧公爷道:“他说……”似乎是想起自己要说什么,萧公爷的话里都带了点笑意:“他说,既怕别人认出自己的身份又怕别人认不出来,索性换一个姓氏,到时候建功立业了再换回来也不迟。”
“他不怕陛下不认吗?”柳拂春真是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理由,脸不由得皱成了一团,不太理解自己这个哥哥的想法。
更名换姓这件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说,就是欺君罔上,但若是掌权者不在意,就是皆大欢喜。
萧公爷说出来自己都想笑:“年轻人的心思我是不懂了,还得你去问问可能会理解。”
蓦地,柳拂春有点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