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县城。
老兵烧烤。
凌晏带着颜一墨刚下车,就看到表哥陈迅坐在路边的位置,低头盯着手机。
凌晏悄悄咪咪走过去,果然看到屏幕上的美女正在跳“擦玻璃”。
他便跟着BGM唱起来:“擦玻璃,擦呀擦玻璃!”
陈迅被突如其来的声音给吓一跳,手机差点掉地上,抬头见是凌晏,无奈笑道:“你小子,走路没声呢?”
“是你看太入迷了!这哪个博主啊,擦得还挺标准,我也关注一下。”
“去你的,我是不小心刷到了,然后走神了,又不是专门看的。我会被这些无聊的东西吸引?我读《春秋》的!”
陈迅对着烧烤店老板喊了一声,“老板,可以开始烤了!”
“好叻!坐一会儿啊,前边排着队。”
凌晏往四周看了看,“这儿的生意这么好?”
“荤菜比那些烧烤店便宜1块,素菜便宜5毛,味道又好,自然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陈迅将旁边的一箱酒给拉了过来。
“啥意思啊,我俩喝一箱?”凌晏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迅哥不会是想把我给灌醉,这样我就会酒后吐真言了吧?
“能喝多少是多少。”陈迅扭头看向颜一墨,“她应该不喝酒吧?”
“她肯定……”
“我可以喝一点。”颜一墨来到这个世界后,还没有喝过这里的酒,有点好奇。
她们那儿喝的酒叫三白酒。
以白米、白面、白水为原料酿造而成,口感清醇,香气浓郁,是当时民间常见的美酒之一。
度数不高,因为那时候蒸馏技术还不太成熟。
“老板,拿三个杯子来!”
“好!”
陈迅倒满三杯酒,随后语重心长道:
“下午你爸去跟村委说了户口的事,村委那边自然给你爸面子的。估计很快,各种流程就能走完,落户不再是问题。”
凌晏和颜一墨对视了一眼。
彼此心中都露出一抹笑意。
这世道,没身份证去哪都不方便,干什么事都受限。
没法坐高铁飞机,没法看病,总之万事受阻。
有了身份证就不一样了。
“但是!身为你表哥,我得对你负责,起到一定监督。一墨的身份,我是存疑的。什么15岁之前都不记得了,15岁之后被便利店老板收留,还包吃包住……”
陈迅将身体微微前倾。
“我不是傻子,这种说辞漏洞百出。还有后面那些细节,应该是晏子你想的。你是写小说的,编这些故事应该很简单。”
沉默。
空气似乎都沉默了。
颜一墨规矩地坐着。
她知道这时候自己不该说话,说话只会露出更多破绽。
所以只能让凌晏来应对。
“哥,这事儿非要追究下去吗?”凌晏抿了抿嘴唇。
“你还没进入社会,这个社会有多险恶你不清楚,但我很清楚。
监狱里形形色色的犯人,他们不是看上去就是犯人,甚至很多人面相温和。
还有女子监狱那边,也不乏年轻漂亮的。我是你哥,你又是凌家独孙,这些事情我必须弄清楚。
你只要告诉我实话,就算她真有什么问题,我也会尽力帮忙解决。”
凌晏深吸一口气,挠了挠头。
不是我不说,这要是真说出来,只怕你更不相信呐。
“你真想知道?”
“废话,不然我把你约出来,还请你吃顿烧烤,是为了闲聊?我的工资卡都是上交的,这顿饭钱还是我抽空下班跑滴滴赚的。”
这话凌晏存疑。
迅哥平时也懒,下班回家后多半是打游戏,哪有心思跑滴滴?
“好吧,那我就说了……”凌晏将杯中的酒给一口闷了,“迅哥,你知道穿越吗?”
“肯定知道啊,电视剧,小说,穿越桥段都有啊,我还看过不少。”陈迅眉头一皱,不知道凌晏突然说这个干嘛。
“那如果我告诉你,一墨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你信吗?”凌晏神秘兮兮地说道。
“你猜我是信秦始皇会复活,还是信你的说法?”陈迅抬手拍了拍凌晏的头,“要说就好好说,别扯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可我真是好好在说,之前我也怀疑过,但排除一切不可能之后,剩下的结果再离谱,也是唯一的可能。”
凌晏顿了顿,“这是福尔摩斯说的。”
“我知道你看书看得多,也是写小说的,你这些话别说哄我,你就是跟你爸说,他们也不会信。”
陈迅扭头看了看颜一墨。
看到她依旧平静如水,规规矩矩坐着。
属实看不出她有什么坏心思。
“真实经历过和胡编乱造,还是有区别的。我知道哄不到你,所以我跟你说的都是实话。
一墨来自明永乐时期,苏州府颜氏家族。家中世代经商,主要经营茶叶和布料。”
陈迅嘴角一抽。
“你这也太扯了吧,明永乐时期?距今六百多年!”
“一墨,你来说吧,就说你之前的生活,讲讲你们那个时代。”凌晏重新给自己倒满酒。
他知道要让表哥相信这件事很难。
就像他刚开始认识颜一墨时,也很难相信她是从古代穿越而来。
颜一墨指尖轻轻摩挲着酒杯,忽然开口,声音像是裹着陈年月光。
“苏州府有条七里山塘街,每年三月三,河面会漂满荷花灯,那是给落水魂灵的。”
“我十岁那年跟着父亲去收茶税,亲眼见一艘漕船撞上石拱桥,整船的碧螺春翻进水里,茶汤把河水都染成了青绿色。”
她垂眸盯着杯中的酒,倒影在晃动间泛起涟漪,又继续说道:
“那时的人没有塑料,布匹要先用明矾水浆洗,再用木板压平。
我母亲房里有个紫檀木匣,里面装着苏绣百子图,金线绣的孩童连睫毛都看得清。
那年发大水,我们捐了很多匹棉布赈灾,母亲心善,知道会死很多人,哭了整夜。”
陈迅刚要开口反驳,颜一墨突然抬手比划:
“你们现在用的硬币,在我们那时叫永乐通宝,每枚重一钱二分,外圆内方。我曾在钱庄见过用牛皮绳串起的千贯钱,摞起来比我还高。”
“永乐十九年迁都那天,我和爹爹正好在应天府,看着满载典籍的车队向北而去,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和你们运输工具的声响,竟有些相似。”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木桌上画着圈,轻叹一口气:
“六百多年前我看车队远行,如今换我漂泊异乡……”
老兵烧烤。
凌晏带着颜一墨刚下车,就看到表哥陈迅坐在路边的位置,低头盯着手机。
凌晏悄悄咪咪走过去,果然看到屏幕上的美女正在跳“擦玻璃”。
他便跟着BGM唱起来:“擦玻璃,擦呀擦玻璃!”
陈迅被突如其来的声音给吓一跳,手机差点掉地上,抬头见是凌晏,无奈笑道:“你小子,走路没声呢?”
“是你看太入迷了!这哪个博主啊,擦得还挺标准,我也关注一下。”
“去你的,我是不小心刷到了,然后走神了,又不是专门看的。我会被这些无聊的东西吸引?我读《春秋》的!”
陈迅对着烧烤店老板喊了一声,“老板,可以开始烤了!”
“好叻!坐一会儿啊,前边排着队。”
凌晏往四周看了看,“这儿的生意这么好?”
“荤菜比那些烧烤店便宜1块,素菜便宜5毛,味道又好,自然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陈迅将旁边的一箱酒给拉了过来。
“啥意思啊,我俩喝一箱?”凌晏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迅哥不会是想把我给灌醉,这样我就会酒后吐真言了吧?
“能喝多少是多少。”陈迅扭头看向颜一墨,“她应该不喝酒吧?”
“她肯定……”
“我可以喝一点。”颜一墨来到这个世界后,还没有喝过这里的酒,有点好奇。
她们那儿喝的酒叫三白酒。
以白米、白面、白水为原料酿造而成,口感清醇,香气浓郁,是当时民间常见的美酒之一。
度数不高,因为那时候蒸馏技术还不太成熟。
“老板,拿三个杯子来!”
“好!”
陈迅倒满三杯酒,随后语重心长道:
“下午你爸去跟村委说了户口的事,村委那边自然给你爸面子的。估计很快,各种流程就能走完,落户不再是问题。”
凌晏和颜一墨对视了一眼。
彼此心中都露出一抹笑意。
这世道,没身份证去哪都不方便,干什么事都受限。
没法坐高铁飞机,没法看病,总之万事受阻。
有了身份证就不一样了。
“但是!身为你表哥,我得对你负责,起到一定监督。一墨的身份,我是存疑的。什么15岁之前都不记得了,15岁之后被便利店老板收留,还包吃包住……”
陈迅将身体微微前倾。
“我不是傻子,这种说辞漏洞百出。还有后面那些细节,应该是晏子你想的。你是写小说的,编这些故事应该很简单。”
沉默。
空气似乎都沉默了。
颜一墨规矩地坐着。
她知道这时候自己不该说话,说话只会露出更多破绽。
所以只能让凌晏来应对。
“哥,这事儿非要追究下去吗?”凌晏抿了抿嘴唇。
“你还没进入社会,这个社会有多险恶你不清楚,但我很清楚。
监狱里形形色色的犯人,他们不是看上去就是犯人,甚至很多人面相温和。
还有女子监狱那边,也不乏年轻漂亮的。我是你哥,你又是凌家独孙,这些事情我必须弄清楚。
你只要告诉我实话,就算她真有什么问题,我也会尽力帮忙解决。”
凌晏深吸一口气,挠了挠头。
不是我不说,这要是真说出来,只怕你更不相信呐。
“你真想知道?”
“废话,不然我把你约出来,还请你吃顿烧烤,是为了闲聊?我的工资卡都是上交的,这顿饭钱还是我抽空下班跑滴滴赚的。”
这话凌晏存疑。
迅哥平时也懒,下班回家后多半是打游戏,哪有心思跑滴滴?
“好吧,那我就说了……”凌晏将杯中的酒给一口闷了,“迅哥,你知道穿越吗?”
“肯定知道啊,电视剧,小说,穿越桥段都有啊,我还看过不少。”陈迅眉头一皱,不知道凌晏突然说这个干嘛。
“那如果我告诉你,一墨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你信吗?”凌晏神秘兮兮地说道。
“你猜我是信秦始皇会复活,还是信你的说法?”陈迅抬手拍了拍凌晏的头,“要说就好好说,别扯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可我真是好好在说,之前我也怀疑过,但排除一切不可能之后,剩下的结果再离谱,也是唯一的可能。”
凌晏顿了顿,“这是福尔摩斯说的。”
“我知道你看书看得多,也是写小说的,你这些话别说哄我,你就是跟你爸说,他们也不会信。”
陈迅扭头看了看颜一墨。
看到她依旧平静如水,规规矩矩坐着。
属实看不出她有什么坏心思。
“真实经历过和胡编乱造,还是有区别的。我知道哄不到你,所以我跟你说的都是实话。
一墨来自明永乐时期,苏州府颜氏家族。家中世代经商,主要经营茶叶和布料。”
陈迅嘴角一抽。
“你这也太扯了吧,明永乐时期?距今六百多年!”
“一墨,你来说吧,就说你之前的生活,讲讲你们那个时代。”凌晏重新给自己倒满酒。
他知道要让表哥相信这件事很难。
就像他刚开始认识颜一墨时,也很难相信她是从古代穿越而来。
颜一墨指尖轻轻摩挲着酒杯,忽然开口,声音像是裹着陈年月光。
“苏州府有条七里山塘街,每年三月三,河面会漂满荷花灯,那是给落水魂灵的。”
“我十岁那年跟着父亲去收茶税,亲眼见一艘漕船撞上石拱桥,整船的碧螺春翻进水里,茶汤把河水都染成了青绿色。”
她垂眸盯着杯中的酒,倒影在晃动间泛起涟漪,又继续说道:
“那时的人没有塑料,布匹要先用明矾水浆洗,再用木板压平。
我母亲房里有个紫檀木匣,里面装着苏绣百子图,金线绣的孩童连睫毛都看得清。
那年发大水,我们捐了很多匹棉布赈灾,母亲心善,知道会死很多人,哭了整夜。”
陈迅刚要开口反驳,颜一墨突然抬手比划:
“你们现在用的硬币,在我们那时叫永乐通宝,每枚重一钱二分,外圆内方。我曾在钱庄见过用牛皮绳串起的千贯钱,摞起来比我还高。”
“永乐十九年迁都那天,我和爹爹正好在应天府,看着满载典籍的车队向北而去,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和你们运输工具的声响,竟有些相似。”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木桌上画着圈,轻叹一口气:
“六百多年前我看车队远行,如今换我漂泊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