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反转,震惊!-《大明:封狼居胥,马皇后认亲》

  “报——”

  “八百里加急!”

  “徐大元帅血书一封!”

  哄——

  血书!

  徐元帅的血书?

  整个金銮殿瞬间炸开了锅!

  一股悲呛的情绪迅速在大殿里弥漫开来。

  血书,是写来明志的!

  看来徐达与麾下的十万将军,如今已经是凶多吉少了!

  当那封血书被递到朱元璋的面前时,这位从底层一路拼杀出来,坐上了龙椅的洪武大帝都忍不住手颤了。

  打开那被鲜血染红的白布一看,那上边只有一句话:我誓与大明将士共存亡,马革裹尸,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朱元璋莫名感到鼻子一酸,那冷峻的脸上,双眼也不由一红……

  血书很快递到了太子朱标的手上,他低声地对朱标说:“标儿,把徐达的血书念给众爱卿们听。”

  “是,父皇。”

  太子朱标接过血书看过,心里也是莫名一酸,不过他很快就控制住了情绪,沉稳地吐气开声:

  “徐达元帅的血书只有一句话,我誓与大明将士共存亡,马革裹尸,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朱标读出来,却让满朝文武强烈地感受到了徐达的死志!

  作为三军元帅,就算是被围,如果执意牺牲部下突围逃命的话,那也绝对不是没有一线生机的。

  但徐师此时,却放弃了逃命,发誓与麾下将士共存亡!

  实在是忠烈得很。

  如此悲壮,实是虽败犹荣!

  不过,金銮殿内聚集的,可是整个大明的精英人士,他们为徐达的忠烈所感动的同时,都能透过这血书迅速看到那背后的形势。

  那就是一旦徐达与十万将死战死大漠,那么其他两路人马多半也会凶多吉少。

  一旦北伐蒙古余部失败,那么大明与北元的军事优势就会发生反转。

  失去了那二十五万北伐大军,大明在二十年内将无力对北元进行追击,同时北方诸州还将无力对蒙古形成威胁。

  相反,还要被蒙古的铁骑威胁到。

  很显然,此战过后,大明的国运也将要发生改变了。

  为此,满文武,皆是忧心忡忡地商议着,要如何应对徐达北伐元军大败之后的危机。

  正所谓是,前方失势,后方失运。

  一步失败,若是应对不当,那就很可能会失去之前所有一切,变成满盘皆输!

  今天的朝会,被无限延长了。

  朱元璋没叫下朝,满朝文官不敢下朝,也无心下朝。

  因为大明接下来要面对的危机,压得他们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好不容易从元朝那些蒙古鞑子们手里抢回来的万里河山,谁都不愿再拱手让到敌人手里。

  到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普天之下也无栖身之处。

  那将是何等的凄惨?

  故而此时,虽然皇帝阴沉着脸坐在上边一言不发,但底下文武百官皆是上下一心,不遗余力地商讨着对策。

  太子朱标,更是参与其中,积极听取着众臣的意见。

  “父皇,元帅血书明志,着实可敬。”

  “然而前方败局既定,那么我们最先要做的,当是派人快马前往燕云十六州,调集兵马,在那边严防死守,防止北元反扑!”

  “只要守住北边,便可保我大明江山及百姓不受蒙古鞑子的侵害!”

  朱元璋闻言,自然知道这其实也是殿内文武百官商议出来的对策,只是经由太子之嘴向他传达罢了。

  此举,也是应对目前形势的最好的策略了。

  老朱点了点头,令身旁太监准备四宝,提笔就要下旨。

  这时,殿外又传来了令人不得不动容的马蹄声。

  “报——”

  “八百里加急捷报!”

  “捷报?”

  第六道八百里加急,让正打算下旨调兵遣将的老朱瞬间停手,与此同时太子朱标以及众文武也望向殿外。

  此时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

  到底是急报,还是捷报?

  一字之差,那可是天壤之别啊。

  不过,血书都送回来了,还能有什么捷报?

  瞬息之间,朱元璋的心里早已经闪过万千念头……

  殿外斥候很快飞扑而至。

  “报陛下——”

  “喜讯啊!”

  “喜讯?”老朱的手都不由一颤,殿内文武百官也是迟疑不定:“什么喜讯,快快报来!”

  “陛下!原本徐达元帅的人马已经被围困,突围无望,决心死战报国了!可就在我方大军将要大败之时,战场之上却出现了一鲜衣怒马的少年英雄!”

  “少年英雄?”

  那从快马上下来的士兵喘息了几口气之后,又激动地说:“是啊是啊,那少年厉害得很!他一出现,便如天神下凡,只他自己一人一骑,便挑杀十五名元军大将!”

  “我方将士见此,士气大振,居然稳定局势!”

  “如今,我军将士虽还被包围但已经稳住了军心!”

  这回听到比之前详细得多战报,自皇帝朱元璋,太子朱标以下,文武百官甚至是殿外的侍卫以及殿内的宫女太监在内,都是瞪大了眼睛,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等那传急报的士兵离开之后,殿内一时依然落针可闻。

  一人一马,便能斩杀敌方十五员大将?

  这种战绩恐怕是年轻的常遇春都做不到吧?

  是何人如此厉害?

  若不是明军的八百里加急无人敢冒充,而且也冒充不了,现在整个金銮殿里的人都让人查一下,他是不是元军的间细。

  这下,燕云十六州不用遣将增兵了。

  然而老朱的眉头却依然皱着。

  “到底是何人如此厉害?”

  遇怪事不决,老朱就习惯性地望向军师刘伯温。

  不过此时,洪武大帝发现这位以往能掐会算的刘半仙也是眉头紧皱,看起来是没盗到天机呀。

  没办法,试试众人的智慧怎么样吧。

  “众位爱卿,八百里加急战报不会有假,但是所报的内容又太过神乎……此事,你们怎么看?”

  “这个……请陛下恕罪,微臣实在是想破了脑袋也没想通。”

  “微臣也觉得难以置信。”

  “陛下,微臣希望这事是真的,但却又觉得这事是……咳,这个……”

  “陛下,如果真有那么神勇的一位少年助我大明,实是我大明之福,但是这战报听起来……让微臣感觉如在梦中。”

  百官也是实话实说。

  但老朱却听得一脸阴沉。

  太子朱标在一旁听得有些哭笑不得。

  他再次看向了自己的老师李善长,以及那正在低着头暗中掐算的刘伯温,一时间,朱标也不知说什么好。

  诡异的气氛没有持续多久,便又被殿外的马蹄声打破。

  果然……

  “八百里加急,让开,快点让开!”

  这回似乎有些不对劲啊,众人心里暗道,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今天的第七道加急了吧?

  又有什么情况?

  “报——”

  “皇上!”

  “前方大捷!”

  大……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