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灾星一说-《娇软丫鬟不求上进》

  琉璃指尖轻叩案板,外头的细雨在清风里吹了进来,吹起几丝琉璃的碎发。

  “你说小丫克死了她的亲人,可如今这场水灾下来,江南多少人妻离子散,难道个个都是灾星?若是天底下灾星这么多,岂不是说如今的天下叫上天不满?你想暗指什么?”

  琉璃的话说道这个地步,厨娘顺着琉璃的话往下想一想,天底下灾星多说明上天对朝廷的统治不满,对朝廷不满就是要、要造反?

  她忽而抬眸,眼底像凝着霜,冷冷地打量厨娘,"你对当今——"

  厨娘后颈蓦地窜起寒意,被琉璃即将说出来的话吓得扑通跪地,鬓边的木簪歪斜挂着,整个人形容狼狈,不见刚才跟琉璃说起小丫身世时卖弄得意的样子。

  “姑娘,姑娘,”厨娘道:“姑娘,我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啊。”

  琉璃头一次学着萧长祁的样子给人盖大帽子吓唬人,看见厨娘扑通一下子跪在自己脚下也被吓了一跳,勉强强撑着维持自己脸上的镇定,装着自己很有威严的样子。

  “嗯?你方才可不是这么说的。”

  厨娘意识到什么,很有眼色地迅速改口,“是我刚才说错了,小丫怎么可能是灾星呢,她只是个可怜的丫头而已。我以后再也不乱说话了。”

  琉璃满意的点点头,“这就对了嘛,在当今圣上圣明的治理下,天底下怎么可能会有什么灾星呢,何况是那么小的一个小孩子。”

  厨娘自然自有唯唯诺诺的份。

  经过今天晚上琉璃对她的恐吓,这个厨娘是再也升不起一点巴结琉璃的心思了,只想离琉璃离得远远的。

  真是夭寿了,看着这么温温柔柔的一个姑娘,怎么说起话来那么吓人,动不动就给人安大罪名,她一个小厨娘可惹不起她们。

  再说琉璃,她一开始真没打算对厨娘怎么样的,只是想从这个厨娘嘴里知道一些关于小丫的事情。

  结果没想到会在厨娘嘴里听到小丫无福、是灾星之类的话来。

  听到这些字眼以后琉璃的心里简直是又惊又怒。

  她知道的上一个被世人认为是灾星的人,是村子里一个性子很好的长辈。

  那个长辈是从别的县的村子里嫁到她们村子里的,因为长得好看、性格温柔,还经常大方地把自己院子里的枣子送给村里的孩童们吃,很受小孩子喜欢。琉璃因为从小长得漂亮,又在娘亲的打扮下干干净净的,与村子里其他脏兮兮的小屁孩不一样,所以从那个长辈那里得的枣子最多。

  可是她的遭遇和小丫差不多。

  那个长辈嫁到夫家以后,第一年她家公公没了,第二年她家婆婆没了,第三年她成了寡妇,肚子里的小宝宝也没保住,于是村里大人们都开始叫她灾星。

  在大人们的影响下,一些小孩子也这么叫她,不再去那个有大枣树的院子里吃枣子了,而是一次次远远地避开,仿佛那里真的有邪恶的东西会让他们倒霉一样。

  再后一年,村里来了旱灾。

  再一年,村里来了洪水。

  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认为是这位长辈给他们村带来了不幸,让村长开祠堂把那位很温柔、很善良的长辈活活烧死了。

  因此灾星和天灾连在一起以后,琉璃才会连吓带唬地让厨娘以后都不敢轻易提起这两个字。

  琉璃不知道这个县城的百姓们是不是会比自己幼年时的村子里的村民们更开明,但不管怎么样,她都不想自己认识的任何一个人再跟灾星这样满是恶意的字眼连在一起了。

  当年那位长辈她无能为力,如今的小丫她却可以为她隔绝流言。

  既然她可以做到,为什么不做呢。

  第二天,雨竟然停了。

  琉璃在县令府里待着都能够格外清楚的听见从县令府外面传来的喧闹。

  有许多人因为这场雨终于停了而喜悦欢呼,还有些人大叫出声是因为历经重重绝望以后终于看见希望的庆幸发泄。

  只是更多的声音,却是在这场灾难中受到伤害,失去了财产、健康,还有亲朋好友的人的痛哭声。

  之前或许是因为连绵的雨实在是让人心中连活下去的希望都没有,便对这专门害苦命人的世道绝望了、麻木了,因而前些日子里,更多的人似乎对自己身上遭受的一切苦难都有些放任自流。

  现在这样发泄出来,不管是哭是笑,无论怎么说,都比之前死气沉沉的样子要好多了。

  萧长祁以及他带来新南县的随行官员在昨天就让人去清点过新南县的府库,本来是想看看里面的粮食还够多少人吃的。结果只在里面找到寥寥无几的陈米,甚至因为现在新南县这段时间一直下着雨,空气中水分太多,过于湿润,这些陈米大半部分还是发霉了的,根本就没办法给人吃。

  于是萧长祁带人提前审问过了钱县令,钱县令虽然官途不畅,但为官这么多年,早已脱离了平民百姓的阶层,过了几十年养尊处优的日子,哪里受得住萧长祁的刑罚,涕泗横流地把自己的私房交代了。

  他们从钱县令的私房里搜刮出足够整个新南县的人吃上一个月的大米,密密麻麻的堆满了一整座宅院。

  不用说,这一条暗中囤积粮食的罪名又是足以让钱县令没了官帽、再没了脑袋的罪名。

  不过当务之急是要把这些粮食分发下去。

  而且还不能直接给百姓们分发生米,毕竟这个时候,大多数人的家都被冲垮了,他们家里面的家当更是无影无踪,就算家里还有锅的人,也很难找到足够多和足够干燥的柴火来生火用。

  所以萧长祁早就安排好了人在新南县的几个地方支了赈粥的棚子,叫人就近熬好了粥,一波波的送过去。

  因为怕有些人没碗,他们还从县令府里面找出了六大筐的碗,放到几个施粥棚旁边,没碗的人便从里面拿一个,等那人领到了自己那份粥,喝完了洗一洗再放回去。

  毕竟现在新南县的雨刚刚停下,现在新南县什么都不多,就是水最多。

  除了赈粥防止这些百姓们饿死以外,萧长祁还要带着他的下属们一起为那些失去了住所的百姓们想办法重建屋子,这件事需要先把县城里堆积的雨水排出去。还有一些前些日子被洪水冲走的人,也要派出一队人沿着水流的方向寻找,说不定能找到一些生还的,就算找不到生还的人,能找到几个尸体也算是聊以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