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家?官银?你们说的可是五年前的那桩饷银案?”沈渡摸着戒指:“我记得那案子至今未破,仍是悬案。”
“表少爷说的可是江州府那个案子?”吴管家摸着胡子:“这么说的话,江州府确有一个风雪客栈,就在鲁南县。”
江州府与青州府毗邻,却远不如青州府这般富庶。尤其是那个鲁南县,群山环绕,土地贫瘠。当地百姓为活命,纷纷落草为寇,专门守着官道抢劫往来商人。直到八年前,朝廷派重病围剿,才将匪患清除。
吴管家没想到沈渡对这些事情这么清楚,点头道:“就是那个鲁南县,老奴跟着老爷去江州收药材时还在那客栈住过。掌柜姓袁,左脸这块儿有个疤,瞧着像是被什么东西烙的。”
“墨刑,针对即将出狱的犯人,尤其是那种罪不至死,但却需要官府时时盯着的,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犯人。”沈渡抚着自个儿的左脸,眯了眯眼:“烙疤是为了遮掩脸上的刺字,他是山寨里的,风雪客栈是他们在山下的据点。没说错的话,那个客栈应该在官道附近,而朝廷押解饷银必须走官道。”
“听表少爷这么一说,老奴倒是想起一件事来。朝廷剿匪,用的怀柔政策,除了几个作恶多端的匪首,剩下的都给了活路。”吴管家道:“那些个没死的二当家,三当家左脸上就有官府的刺青,也就是表少爷说的墨刑。施以墨刑的地方,刚好左脸的那个位置。”
不愧是走南闯北的吴管家,见多识广。沈渡赞许的看了他一眼,问道:“吴管家还知道什么?”
“老奴还知道,这墨刑在我朝只用过一回。“说着,突然叫出声来:“那袁掌柜与柴举人是一伙的!县衙公告上说,柴举人是因为与同伙分赃不均才被杀的!我就说好端端的一个客栈,离官道那么近,左右不缺客人,怎么就给烧了,感情是那袁掌柜做贼心虚。”
吴廉惊道:“客栈烧了?是那个看起来十分简陋,大门用木板钉着,灯笼褪了色,院墙是篱笆,院子很大可以并排停放四辆马车。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饮马槽,且右边那个还是破了的风雪客栈?”
吴管家点头,十分疑惑。
五年前,他家少爷还在书院读书,连安平县都没出过,是怎么知道风雪客栈以及这些细节?比如少爷口中的那个饮马槽,要不是他去栓过马,他都不知道右边那个是破的。
难不成是老爷说的?
不大可能,他们父子关系一向紧张,哪怕少爷病了,老爷提起来也是三句心疼,四句责骂,断不会像普通人家那般拉家常,说杂话,况且患病前的少爷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
摸了摸少爷的额头,体温正常,没有发烧,不像是在说胡话。
在吴管家满是疑惑的眼神中,吴廉叫道:“不是梦,是真的,我与慕姑娘在梦境中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铜钱,一定是柴举人的那枚铜钱引我与慕姑娘入梦!他在用这种方式为他和柴家人喊冤。”
“稍安勿躁!”慕笙拍拍吴廉:“就算梦境是真的,你我也无能为力。”
“怎么会?我们可以替他报官,让官府将那些真正的坏人绳之于法。”吴廉道:“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柴举人他就是被构陷的。”
“官府是讲人证物证的!”慕笙叹了口气:“我们只看到了柴举人是如何被构陷,被害死的,并不知道那批饷银的下落,以及它是如何被盗的。五年光阴,足以掩盖一切,包括犯罪证据。”
沈渡捻着那枚铜钱:“或许可以从头查起!”
丢失的那批饷银是四月初五抵达江州的,随行人员于傍晚时分入住江州驿站。依原定计划,饷银会在第二日巳时转交江州府衙,收入库房。
江州驿站与县衙毗邻,按说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毕竟没有哪个窃贼敢在官府的眼皮底下偷官府的钱。官军守卫松懈,窃贼胆大包天,愣是在没有惊动任何一个守卫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搬走了五万两饷银。
慕笙愕然!
五万两,一夜之间尽数搬空,还没惊动任何一个守卫,除了五鬼运财术,想不到还有别的可能。
见慕笙想的入神,沈渡轻咳一声,摸了摸她的头:“你该不会以为那五万两都是白花花的现银吧?”
慕笙:“不是吗?那茶楼里的说书先生……”
沈渡屈指敲她:“少听那些话本子!运送饷银是大事,贼人能想到的,朝廷也能想到。为防贼人半路抢劫,在所押解的银箱内只有表面那一层是真正的白银,约莫一千两。白银下面不是石头就是沙土,其作用是增加银箱重量,迷惑外人。”
把一千两放在明处,就算遇见打劫的,被劫走的也只是那一千两。于公,减少了朝廷的损失,于私,能保自己性命。
当官的,果然心眼儿多。
对沈渡勾勾手指,问他剩余的四万九千两藏在哪里?
沈渡:“你也想打官银的主意?”
慕笙咬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才不是你说的那种人。”
沈渡:“剩余的四万九千两以银票的形式藏在石头缝隙或者沙土里,还有一些会藏在木箱的夹层里。窃贼想要在短时间内将这些白银和银票尽数取出,必须有内应,这个内应一定在押解饷银的官军中。”
慕笙:“内贼?时过境迁,怕是更查不出来了。”
吴廉巴巴地凑过来:“老话说得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风雪客栈没了,江州驿站还在!柴举人死了,袁掌柜还活着,那个寨主跟寨主夫人应该也还活着。找他们总比找内应容易,撬开他们的嘴,也比撬开官军的嘴容易。顺藤摸瓜,抽丝剥茧,柴举人和柴家人的冤屈定能大白天下。”
沈渡:“不止如此,饷银属官银,官银都有官家记号,想要花出去,需得将银子掰开敲碎。”
潜台词,碎银花着不方便,那些使用碎银的人必不会离开鲁南县,换句话说,碎银只会在山寨附近流通。银子能绞,能碎,上面的官印却不能抹除,除非他们将银子融了做成首饰。然首饰,只有经过朝廷准许的铺子才能做,且上面皆带有铺子的印记。
说白了,只要他们想查,就一定能查出蛛丝马迹。
“表少爷说的可是江州府那个案子?”吴管家摸着胡子:“这么说的话,江州府确有一个风雪客栈,就在鲁南县。”
江州府与青州府毗邻,却远不如青州府这般富庶。尤其是那个鲁南县,群山环绕,土地贫瘠。当地百姓为活命,纷纷落草为寇,专门守着官道抢劫往来商人。直到八年前,朝廷派重病围剿,才将匪患清除。
吴管家没想到沈渡对这些事情这么清楚,点头道:“就是那个鲁南县,老奴跟着老爷去江州收药材时还在那客栈住过。掌柜姓袁,左脸这块儿有个疤,瞧着像是被什么东西烙的。”
“墨刑,针对即将出狱的犯人,尤其是那种罪不至死,但却需要官府时时盯着的,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犯人。”沈渡抚着自个儿的左脸,眯了眯眼:“烙疤是为了遮掩脸上的刺字,他是山寨里的,风雪客栈是他们在山下的据点。没说错的话,那个客栈应该在官道附近,而朝廷押解饷银必须走官道。”
“听表少爷这么一说,老奴倒是想起一件事来。朝廷剿匪,用的怀柔政策,除了几个作恶多端的匪首,剩下的都给了活路。”吴管家道:“那些个没死的二当家,三当家左脸上就有官府的刺青,也就是表少爷说的墨刑。施以墨刑的地方,刚好左脸的那个位置。”
不愧是走南闯北的吴管家,见多识广。沈渡赞许的看了他一眼,问道:“吴管家还知道什么?”
“老奴还知道,这墨刑在我朝只用过一回。“说着,突然叫出声来:“那袁掌柜与柴举人是一伙的!县衙公告上说,柴举人是因为与同伙分赃不均才被杀的!我就说好端端的一个客栈,离官道那么近,左右不缺客人,怎么就给烧了,感情是那袁掌柜做贼心虚。”
吴廉惊道:“客栈烧了?是那个看起来十分简陋,大门用木板钉着,灯笼褪了色,院墙是篱笆,院子很大可以并排停放四辆马车。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饮马槽,且右边那个还是破了的风雪客栈?”
吴管家点头,十分疑惑。
五年前,他家少爷还在书院读书,连安平县都没出过,是怎么知道风雪客栈以及这些细节?比如少爷口中的那个饮马槽,要不是他去栓过马,他都不知道右边那个是破的。
难不成是老爷说的?
不大可能,他们父子关系一向紧张,哪怕少爷病了,老爷提起来也是三句心疼,四句责骂,断不会像普通人家那般拉家常,说杂话,况且患病前的少爷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
摸了摸少爷的额头,体温正常,没有发烧,不像是在说胡话。
在吴管家满是疑惑的眼神中,吴廉叫道:“不是梦,是真的,我与慕姑娘在梦境中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铜钱,一定是柴举人的那枚铜钱引我与慕姑娘入梦!他在用这种方式为他和柴家人喊冤。”
“稍安勿躁!”慕笙拍拍吴廉:“就算梦境是真的,你我也无能为力。”
“怎么会?我们可以替他报官,让官府将那些真正的坏人绳之于法。”吴廉道:“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柴举人他就是被构陷的。”
“官府是讲人证物证的!”慕笙叹了口气:“我们只看到了柴举人是如何被构陷,被害死的,并不知道那批饷银的下落,以及它是如何被盗的。五年光阴,足以掩盖一切,包括犯罪证据。”
沈渡捻着那枚铜钱:“或许可以从头查起!”
丢失的那批饷银是四月初五抵达江州的,随行人员于傍晚时分入住江州驿站。依原定计划,饷银会在第二日巳时转交江州府衙,收入库房。
江州驿站与县衙毗邻,按说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毕竟没有哪个窃贼敢在官府的眼皮底下偷官府的钱。官军守卫松懈,窃贼胆大包天,愣是在没有惊动任何一个守卫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搬走了五万两饷银。
慕笙愕然!
五万两,一夜之间尽数搬空,还没惊动任何一个守卫,除了五鬼运财术,想不到还有别的可能。
见慕笙想的入神,沈渡轻咳一声,摸了摸她的头:“你该不会以为那五万两都是白花花的现银吧?”
慕笙:“不是吗?那茶楼里的说书先生……”
沈渡屈指敲她:“少听那些话本子!运送饷银是大事,贼人能想到的,朝廷也能想到。为防贼人半路抢劫,在所押解的银箱内只有表面那一层是真正的白银,约莫一千两。白银下面不是石头就是沙土,其作用是增加银箱重量,迷惑外人。”
把一千两放在明处,就算遇见打劫的,被劫走的也只是那一千两。于公,减少了朝廷的损失,于私,能保自己性命。
当官的,果然心眼儿多。
对沈渡勾勾手指,问他剩余的四万九千两藏在哪里?
沈渡:“你也想打官银的主意?”
慕笙咬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才不是你说的那种人。”
沈渡:“剩余的四万九千两以银票的形式藏在石头缝隙或者沙土里,还有一些会藏在木箱的夹层里。窃贼想要在短时间内将这些白银和银票尽数取出,必须有内应,这个内应一定在押解饷银的官军中。”
慕笙:“内贼?时过境迁,怕是更查不出来了。”
吴廉巴巴地凑过来:“老话说得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风雪客栈没了,江州驿站还在!柴举人死了,袁掌柜还活着,那个寨主跟寨主夫人应该也还活着。找他们总比找内应容易,撬开他们的嘴,也比撬开官军的嘴容易。顺藤摸瓜,抽丝剥茧,柴举人和柴家人的冤屈定能大白天下。”
沈渡:“不止如此,饷银属官银,官银都有官家记号,想要花出去,需得将银子掰开敲碎。”
潜台词,碎银花着不方便,那些使用碎银的人必不会离开鲁南县,换句话说,碎银只会在山寨附近流通。银子能绞,能碎,上面的官印却不能抹除,除非他们将银子融了做成首饰。然首饰,只有经过朝廷准许的铺子才能做,且上面皆带有铺子的印记。
说白了,只要他们想查,就一定能查出蛛丝马迹。